胃胀嗳气,阳气不够了!一张方子,从根化解,消胃胀补阳气
我经常在讲阳气,有些人觉得总讲这一件事,没什么意思。但是在中医看来,阳虚,是大家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之前有这么一位患者,吃完东西后有点胃胀,吞酸,嗳气。她琢磨着,可能是食积了。听信别人的土方子,结果,用完之后,拉稀三天,整个人都拉瘦了。而且,胃部开始胀满,隐痛,饮食减少,什么都吃不下去。眼看着身体越来越瘦,胃胀难以消除,她实在很困扰。当时我见她语声低微、面色无华、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脉象细弱。
在很多人眼里,胃胀就是吃多了。可谁说的胃胀一定是因为吃多了呢?
我们的胃,主通降。胃因为种种异常,导致通降之性失常,我们就会胃胀。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吃多了,食积,只是其中之一。其他的,比如胃阳不足,胃阴不足,都会影响胃的通降之性。因此,它们都会导致胃胀。
其中,阳虚导致的胃胀很多。这一点,在《扫叶庄医案》里就说:'阳气不流畅,脘中痞满嗳气'。
就这个患者来说,很显然,就属于脾胃之阳受损导致的。脉细弱,舌质淡,苔薄白,四肢欠温,面色无华,语音低微,形体略瘦,这些很显然,都是脾胃阳虚的表现。
这时候怎么办?中医的思维,就是要温阳、补气、行气、和胃。于是就有了这个配伍,制附片、干姜各9克,党参、炒白术各12克,木香、陈皮、厚朴花、大腹皮各6克,炒谷芽、炒麦芽各18克,炙甘草3克。连服3剂之后,腹胀大大缓解,四肢温热了。再用2剂,诸证悉平。
这个患者是由于阳虚导致的脾胃受损,于是用制附片和干姜来温阳。阳虚由气虚发展而来,所以还得补气,于是用白术和党参。补进去的东西,不要过于壅滞,所以得行气,用陈皮、木香、厚朴花、大腹皮。最后用炒谷芽、炒麦芽、炙甘草提高一下脾胃的运化之能。
很多人说了我怎么就容易胀肚呢?什么也没吃啊!这种人啊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就算是吃了,也不应时,饥饱不均,手脚冰凉,小肚子不温乎,大便可能也不规律。这就是所说的脾胃阳虚啊,当然上面的小配伍并不是适合所有人,还需要在中医师辩证指导下服用,不要擅自服用。
最后,胃主通降。阳气足,胃气通,人才能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