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秉:一时儒林,博通五经

所愿崇正学,慰我长相思。最近喜欢从史书的边边角角找些人物出来,既然史册留名,那多多少少也要尊重他们的事迹本篇来聊聊程秉bǐng,字德枢shū。

程秉是豫州汝南郡南顿县人,汝南郡出品的士人在汉末也是大放异彩。程秉曾在大儒郑玄门下侍奉,凭着郑玄弟子这一身份,程秉的起点也不会太差。战乱年代,大部分人的选择都是生存,能远离战乱就走得远远的,躲不开的就要挣扎求存了。

程秉的选择是跑去交州避难,他在交州结识了名士刘熙,季汉学士许慈、吴国太子太傅薛综在交州避乱时也曾在刘熙门下学习。就汉末来说,这一时期有着众多名士星散各地,向后人们传授自己的学识,有的弟子成百上千,有的可能只是寥寥数人,刘熙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少依族人避地交州,从刘熙学”——《三国志·薛综传》

程秉时常与刘熙讨论经学,他也因此通晓五经,一般来说“五经”指的是《易》、《尚书》、《诗》、《礼》、《春秋》,交趾太守士燮xiè因此任用他为长史,这是程秉仕途的起点。顺便,士燮本身对于五经的研究颇深,尤其擅长研读《春秋》。

以曹丕时期的标准来看,负责在太学授课的五经博士都不一定通晓五经,只有乐详能教授这五经。曹丕制定了五经课试法,正常从太学毕业的学生至少需要八年才能做到通晓五经,从这也能看出程秉博通五经有多么难得。只是吴国的学宫命途多舛,孙权在黄龙二年(222年)设立都讲祭酒,而258年孙皓又下令重设学宫,说明吴国的学宫一度被废弃。

“郎中满二岁,能通五经者擢高第,随才叙用”——《决疑要注》

程秉的名声传到了孙权耳中,孙权一听说这是位名儒,就将程秉请来担任太子太傅,这时吴国的太子还是孙登,也就是说程秉是孙登的师傅。黄武四年(225年)孙登迎娶周瑜之女时,程秉作为太常迎接太子妃,本身“太常”一职就有掌管礼仪的职能。

“太子太傅,一人,中二千石,职掌辅导太子,礼如师,不领官属”——《续百官志》

孙权对此事也十分重视,他亲自跑到程秉所在的船上,也能看出孙权对程秉的看重。迎完太子妃后,程秉就教育孙登婚后行仍要依照礼仪,孙登也很痛快“我一定成全美事,挽回恶事,谨遵师傅的教导。从孙登后来的作为来看,还是依循了师傅的教诲,或者说孙登本性如此,程秉只是因材施教。

“将顺其美,匡救其恶,诚所赖於傅君也”——《三国志·程秉传》

程秉最终病逝在任上,留下了《周易摘》、《尚书驳》、《论语弼》三部著作,共计3万余字。说起来人们可能更熟悉“舌战群儒”桥段中那个程秉,不过《三国演义》中他只是个配角,还是在自己的传记中做主角吧。

当年荣耀,一时儒林。

马忠:马忠:坐镇南方,必不负众望

庞淯:庞淯:耳濡目染,平生湖海

胡济:胡济:曾是诸葛亮诤友,段谷之战有待商榷

看官如感兴趣,关注下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