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有个九岁的明君,他的才智秦始皇望尘莫及
秦自嬴非子得国之后,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君主,就是曾被老秦人视之为懦夫的秦襄公,秦襄公继位后,主动与西戎和亲,放弃与西戎争斗的政策,安定后方后,着力向东发展,后因护驾东迁有功,被周平王赐予岐山以西的土地,这片土地曾是大周龙兴之地,其意义自然是非同凡响的。可惜的是,这片土地还被戎狄占有,秦襄公毕其一生都想把他夺回来,然而因为国力问题,在与戎狄的战斗中屡经反复,最终未能如愿,他自己也于公元前766年战死在征讨戎狄的战场上。
秦襄公后,长子秦文公继位,秦文公在历史上是个很有为的君主,上任不久,制定诛三族的刑法,首次设史官记事,自此,秦才有了比较详细的历史,文治上如此,武功上呢?无他,继续向东,打到陈仓,并在这里定都,以后收编周朝遗民,用了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才赶走戎狄,完成父亲遗愿,彻底夺回岐山以西的土地,至此,秦才由百里方圆拓地千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国。
那么,秦夺回岐山以西就志得意满了吗?当然不是,他们的目光投向更为广阔的中原,并且希图尽早融入中原诸侯之中。
然而可惜的是,秦文公后,秦国的好运似乎就暂时告一段落了。秦文公世子嬴静早死,被追赠为秦静公,嬴静死后,秦文公万般无奈,将江山交到长孙嬴立手里,赢立以后被称之为秦宪公,刚继位的时候只有九岁,九岁的孩子能干点什么呢?看看他的成绩吧:
宪公二年,公元前714年,秦宪公十岁的时候迁都平阳(陕西宝鸡眉县),建立了一个向关中发展的前哨站;
宪公三年,公元前713年,秦宪公十一岁的时候就知道继续向东,并攻占亳戎占领的荡社(陕西西安),又替秦拓地百里,首次大摇大摆的跨过岐山,进入关中,已经说明,他打算跟周对着干了,因为周只允许他们拥有岐山以西的土地,然而,当时春秋小霸郑庄公已经崛起,周自顾不暇,谁还能管得了他们呢?
宪公八年,公元前709年,秦宪公十六岁的时候攻打芮国(陕西大荔一带),芮国在关中平原东部,完全表明,他打算占据整个儿关中,遗憾的是,失败;
宪公十二年,公元前704年,秦宪公二十一岁的时候攻打西戎小国荡氏,薨。
秦宪公九岁继位,总计在位十二年,就知道向关中发展,每一步都具备了高明的战略眼光,简直是个了不起的明君吗,反观四百余年之后的秦始皇呢,九岁的时候还撒尿活泥巴,在赵国当人质呢,相比较下来,同样九岁的孩子,秦宪公的这份才智,秦始皇是望尘莫及的。
这样的人,不是天才还能有别的说法吗?秦国能在向东发展的关键当口,出现这么一个天才,的确是老秦人的福气。然而遗憾的是,这样英明的君主天不假寿,二十一岁时就魂归故里,顺便把老秦人的好运气也一并带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