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64岁女性胁肋间起红色丘疹,灼热、刺痛,剧烈难忍,夜不能寐
胡爱玲主任治疗带状疱疹病案举例
患者田某, 女, 64 岁, 2020年 9 月 4 日来诊。自诉 8 月23 日开始, 左胁肋间起红色丘疹数个, 逐渐增多,出现水疱自觉灼热、刺痛, 剧烈难忍, 夜不能寐。西医诊断为带状疱疹,给予每日静脉滴注抗病毒药物, 外涂阿昔洛韦软膏, 治疗多日症状不减, 遂来诚顺中医门诊部胡爱玲医生处求诊。患者口苦, 咽干, 呃逆, 心烦易怒, 胃纳不佳, 大便干稀不调, 小便短赤, 疱疹牵扯患处腹痛拒按, 舌质红绛, 苔黄略腻, 脉弦滑数。检查患者体温 37.4 ℃, 左胁处有小片绿豆大小暗红色丘疹, 直径 3 cm 左右, 2~3 个水疱。辨证为肝胆湿热, 气营两燔。
治法: 清利湿热, 凉血解毒, 通络止痛。
处方: 柴胡 15 g, 龙胆草 30 g, 黄芩 10 g, 栀子10 g, 白木通6 g, 泽泻 15 g, 车前子 15 g, 当归 15 g, 生地20 g, 水牛角 30 g,牡丹皮 10 g, 赤芍 15 g, 黄连 10 g, 黄柏10 g, 延胡索 10 g, 地鳖虫 10 g, 薄荷 6 g, 3 剂水煎服。另用六神丸适量研粉, 醋调外敷患处, 3 次 每天。嘱患者忌食辛辣和鱼虾蟹、羊肉等发物。
二诊时, 患者诉经内服外敷, 初诊当晚疼痛即减轻, 能安睡数小时,次日患处疱疹颜色变暗, 现口苦、咽干减轻, 脘腹略坠胀, 大便稀软, 纳食少, 患者年迈体弱, 恐伤正气, 遂去水牛角、赤芍, 略减苦寒药量, 外敷用法如前, 调理 10 天获愈。
按: 中医学称带状疱疹为“缠腰火丹”、“蛇串疮”, 认为该病是由湿热毒邪所致, 多因肝火旺盛, 脾湿久郁, 湿热交结, 浸淫皮肤, 阻遏经络, 气血痹阻不通而成。不通则痛, 故症见灼热疼痛, 毒热蕴于血分则发红斑, 湿热凝聚不得疏泄则起水疱。本例患者不但有肝胆湿热的气分证, 还有热入营血的血分证,治疗使用龙胆泻肝汤清利湿热, 黄连解毒汤清热解毒, 合犀角地黄汤凉血活血, 加延胡索、地鳖虫行气通络止痛, 诸药合用,气血两清。六神丸方中牛黄清热解毒, 化痰散结; 珍珠清肝解热, 消毒生肌; 雄黄、蟾酥解毒、消肿、止痛;麝香、冰片芳香走窜, 善散郁火热毒, 醋引药入肝经, 诸药配伍, 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之功。
胡爱玲 副主任医师
中医世家出身,曾在解放军第454医院工作,从事皮肤病及内科杂病的诊治工作近40年,对专业技术精益求精,对患者热情关怀。先后发表论文多篇。在近40年的临床工作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学术见解和专业技术专长。针对疑难皮肤病的发病和复发根源,创造性的采用“免疫功能内调法“、中药熏蒸排毒法”、中药封包外治法”等多种中医疗法,对银屑病(牛皮藓)、鱼鳞病、慢性寻麻疹、慢性湿疹、痒疹、灰指甲、座疮(青春痘)、黄褐斑等均有较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同时,擅长运用中医的辫证论治法、治疗慢性胃肠疾病、失眠、乳腺病、月经不调等慢性病的调理。
胡爱玲主任擅长诊治:
1、内科:失眠、焦虑证、心脑血管疾病、脾胃病、各种癌症手术后的调理及抗复发治疗、胆肾结石、脂肪肝、月经不调、卵巢囊肿、乳腺增生结节、更年轻综合征、骨质增生、口腔溃疡、各种虚劳及亚健康调理等
2、皮肤:银屑病、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后遗症、痤疮、黄褐斑、红斑狼疮、脱发、灰指甲等
坐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上午、周五、周六、周日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