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历史上的思善县现在在哪里?
两汉至魏晋期间,在今亳州市的境内,曾存在一个县级行政建制——思善县。据考证,这个思善县所在地就是如今谯城区古城镇。
古思善县的现存古迹
《亳州志·文物·古遗址》载:“古城遗址,近四方形,周长约6公里,残存城墙高者3米许,系土筑,有明显夯土痕迹。遗址多次出土汉砖、汉瓦。”2015年7月,政协亳州市谯城区委员会调查组调查,古城镇境内不可移动文物有:一是古城王墓,位于古城镇柴庙村王寨,系汉代古墓葬,1986年12月被县级亳州市(今谯城区)公布为亳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内所葬何人,不详,有人疑为汉思善侯,有人疑为三国魏将军许褚。二是古城四眼井,系古建筑,位于古城集西白庄,文物级别待定。三是亳县古城卫生院,位于古城集,系现代文物,1958年前后所建。
古城镇其他文物胜迹有:1。庙台子;2。芦草沟,现存,横穿古城集;3。王倒座村,疑为原古城倒座塔遗址,很早之前,村民房屋门均朝北,曰:不能向南开,对着王墓为不敬,也没有向南的村道;4。车牛冢寺,疑为庙台子,又名桂林寺。尖塔寺、古城寺、铁佛寺已毁,铁佛寺近年来又重修。
在古城有特色的地名,镇北有一村叫“城角”、镇南有“东关”村、镇西有中街等;地势较高的集西北称为“城岗子”,原来比四周高出一米多,疑为古城遗址。
在王墓及古城集附近经常出土文物,如:古城村柴大庄的龙凤新河与团结沟交叉处出土剑、五铢钱、大泉五十、护心镜、陶罐等;在后许村高阁,有农民打井,挖出酒器;大约在2001年春季,古城镇组织植树造林时,在后许村许马庄挖出了剑、五铢钱等,当时亳州市物处派员到现场初步鉴定,剑为汉代文物,被该处收藏,当时《安徽日报农村版》刊发了消息。
亳州地方文献关于思善县的记载
亳州地方文献关于思善县古城的记载,主要为明清《亳州志》。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亳州志·新州治图》已明确标出古城·卷一载“城南八十里曰古城”。《卷一·寺》载,“城南七十里为尖塔寺、车牛冢寺、倒塔寺、古城寺;七十五里,亦名铁佛寺;八十里,为龙德寺……车牛冢,在古城西。”从上述记载,我们看到明代的古城寺庙林立,仍有小县城的气派。
乾隆三年(1758年)《亳州志·古迹》记载:思善废县,在州南八十里,城父城南(即古城集),汉章和二年分城父县,置。同时该志还记载了古城的古迹:尖塔寺,在城南七十里;车牛冢寺,在城南七十里;古城寺,在城南七十里;龙德寺,在城南八十里。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亳州志·卷之三古迹》记载:“旧思善县,王莽改城父县,置。”《水经注》云:“涡水东南流经城父县故城,沙水汉支分注之,水上承沙水于思善县,今亳州南八十里有古城,即其地也。”
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明确指出,亳州古城集即古思善县治所。该志还记载了古城的古迹,如芦草沟,在古城集,长二十里,东流入牛毛河;铁佛寺在油河集,康熙壬申年重修;尖塔寺,在城南七十里,弘治年重修;车牛冢寺,在城南七十里,碑云:“亳之东南七十里有塚,高逾寻,广信亩,距古城西可三里许,名曰'车牛冢’,上有寺曰'桂林’,未详缘起,万历三十九年修。”古城寺,在城南七十里。
光绪二十年(1894年)《亳州志》云:“旧思善县,王莽改城父县置”;《水经注》:“汉章和二年,分城父县置,夏肥水又东径思善县之古城,故城南”。乾隆三十九年《亳州志》:有古城集,在州南八十里城父城南,疑即其遗址。按古城集今属亳州,据此思善县尚在州境。光绪年间古迹有:尖塔寺,弘治年间修,光绪十年重修。桂林寺,在城南七十里,车牛冢,按《碑记》云,亳之东南有塚,高逾寻,广信亩,距古城西可三里许,名曰“车牛冢”,上有寺曰“桂林”,未详缘起。倒塔寺,在城南七十里,今废。古城寺,在城南七十里。铁佛寺,在城南七十里。
思善县的设立和撤销
汉桓帝永寿元年(155年),封大将军梁冀孙桃为侯也。夏肥水自县,又东径思善县之故城南。汉章帝章和二年(88年),从城父县分出思善县。
章和二年,汉章帝析城父一部置思善县(治于今谯城区古城镇)。永寿元年(155年),封梁桃为思善侯国(位于今谯城区古城镇),延熹二年(159年),梁桃伏诛,国除。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魏王曹操分沛国,立谯郡,置谯县,城父县,改隶谯郡,东汉建安二十二年,思善县废,县域入城父县。东晋至元,城父县隶谯郡。明洪武初年,废城父县,原县域并入亳州(一说思善县废于晋)。
东汉章和二年,汉章帝析城父县西南部(今谯城区古城、立德、龙扬等乡镇)置思善县,(治于今古城镇古城集),约在魏晋期间思善县废。关于思善县废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建安二十二年(217年),撤销思善县,并入城父县;一种说法是西晋年间,废思善县。(参见《后汉书》)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汉章和二年从析城父县西南部设置的思善县,就位于今亳州市谯城区古城镇古城集,该县从公元88年设置,至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约设置130年。如至西晋则存在200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