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习俗 | 邓玉虎:二月初一土地会 趣话土地神

邓玉虎 | 二月初一土地会话土地神

又到农历二月初一土地会的日子。据传,古时黄梅民间每到此日,锣鼓喧腾,爆竹声声。村庄庙所管辖的村,以一人假装成土地神,安上胡须,翻穿皮马褂,左手持杖,右手执扇,摇头晃脑,自乐自赞说:“土地神,土地神,土地原来天上人,保佑本方永太平。”村民们集会祈福,宴饮欢娱,非常热闹。1949年后,此风俗遂渐淡化成以家庭为单位加几道好菜,或请至亲好友来家会餐“过土地会”。也有不少信女(多是老太婆)赶赴社庙敬香朝拜。

土地会源于社日

为何要举行此项活动呢?笔者将以“土地会话土地神”为题讲讲这个问题。在讲之前,还是先欣赏下面的诗句吧:

鹅湖山下稻梁肥,豚栅鸡栖半掩扉。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是唐代王驾所写的《社日》诗。鹅湖山位于江西沿、铅山县,从诗中可知,鹅湖山下庄稼长势喜人,家家户户猪满圈,鸡鸭成群。天色已晚,桑树柘树的影子越来越长,春社的欢宴才渐渐散去,喝得醉醺醺的人在家人的搀扶下高高兴兴地回家。

这首诗的诗题为《社日》,诗中又有“春社”。何谓社日 ,又何谓春社呢?

所谓社日,就是祭祀社神之日。古时的春秋两季有两次例行的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分别叫作春社和秋社,谓之“春祈以秋报也”。辞源及辞海上称,春社为“祭名,祭祀土地,以祈丰收。周代用甲日,后多指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秋社,“于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农家收获已毕,立社设祭,以酬土神”。古代人们不但通过这种方式表达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祝愿,同时也借这样的节日开展娱乐活动。在社日到来时,民众集会竞技,进行各种类型的作社表演,并集体欢宴,非常热闹。宋代诗人杨万里《观社》诗,对此有生动的描写:“作社朝祠有足观,山农祈福更迎年。忽然箫鼓来何处?走煞儿童最可怜!虎头豹面时自顾,野讴市舞各争妍。王侯将相饶尊贵,不博渠侬一晌癫!” 可见,土地会源于社日。

土地神源于社神

我们经常讲江山社稷,其中“社”指土地,“稷”指五谷。封建时代,皇帝每年都要在天坛祭天,在地坛祭土地。这祭土地就是祭社神。所以土地神即源于古代的“社神”。对此,《公羊传》有注曰:“社者,土地之主也。”汉应昭《风俗通史·祀典》引《孝纬经》曰:“社者,五土之总神。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为社而祀之,以报功也。”清翟灏《通惜编·神鬼》:“今凡社神,俱呼土地。”殷商时期,祭祀土地神即祭祀大地,因而土地神更多地带有自然属性。可见,社神是地位显赫、在神界为数一数二的大神。其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土地为人类提供了活动场所,土地生长的万物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故人类感激它、崇拜它。对社神的祭祀,早在《诗经》中就有记载。《礼经·郊特牲》中说:“社,所以神地之道也,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这就是祭祀社神的理由。祭天与祭社(地)是古代两项最重要、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可见社神的地位非同小可。

进入封建社会后,原属自然崇拜的社神逐渐人格化、社会化,社神的地位不断跌落。社神就像一位仕途失意的官宦,逐级降职。虽然由皇帝专祀的国家的社神祭祀不断,但其失却了民众的参与,名存实亡。于是,那些遍布乡村各个角落的小社神(俗称土地神),充任了地方保护神的角色,香火颇旺。土地神的诞辰之日也由社日提前到农历二月初二,而我们黄梅却定在二月初一(其原因待查)。

最早称为土地爷的是汉代蒋子文。据《搜神记》卷五曰:“蒋子文者,广陵人也。……汉末为秫陵尉,逐贼到钟山下,贼击伤额,因解缓缚之,有顷刻死,及吴先主之初,其故吏见文于道,乘白马,执白羽,侍从如平生。见者惊走。文追之,曰:‘我当为此土地神,以福尔下民。尔可宣告百姓,为我立祠。不尔,将有大咎。’……于是使者封子文为中都侯,……为立庙堂,转号钟山为蒋山。”

此后,各地土地神渐自对当地有功者死后所任,且各地均有土地神。据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五称沈约为湖州鸟镇昔静寺土地神,岳飞为临安太岳土地神。  清人赵懿在《名山县志》中称土地神不一,有多种名目,其中有花园土地,有青苗土地,还有长生土地(家堂所祀),又有拦凹土地,庙神土地等。

土地神崇奉之盛,是由明代开始的。明代的土地庙特别多,这与皇帝朱元璋有关系。《琅讶漫抄》记载说,朱元璋“生于盱眙县灵迹乡土地庙”。因而小小的土地庙,在明代倍受崇敬。如《金陵琐事》称建文(1399-1403年)二年(1400年)正月,奉旨修造南京铁塔时,在塔内特地辟一“土地堂”,以供奉土地爷。又《水东日记》称当时不仅各地村落街巷处有土地庙,甚至“仓库、草场中皆有土地祠”。什么桥头土地、栏头土地、灶头土地、田头土地、山神土地等等,名目繁多。总之,凡是有土地的地方皆有土地神的存在。

黄梅的土地神是指各乡村的土地庙中供奉的土地公、土地婆。各乡的村庄庙及各山地的“山神庙”,黄梅人统称其为“社庙”,即“社神之庙”。这也说明土地神源于社神。各地的社庙不大,为石砌或木建的小小矮庙,里面供奉的土地神的形象千姿百态,性格各异,大都衣着朴实,平易近人,慈祥可亲,多为须发全白的老者。每逢初一、十五,不少村民携香火祭拜;大年初一,出天方后,人们首先到本方社庙恭拜土地神,祈求平安。

土地神虽地位最低,却独霸一方

土地神是传说中掌管一方土地的神仙,住在地下,在道教神系中地位最低。俗话说“别拿土地爷不当神仙”,从侧面说明了这一问题。土地神虽然官不大,地位低,但作为地方保护神,管的事却不少。有一副谚语联说“乡里鼓儿乡里打,当坊土地当坊灵。”辖区内凡婚丧喜庆、天灾人祸、鸡鸣狗盗之事他都要插一手,而且他一副慈祥老翁的模样,与人较为亲近,所以人们喜欢向他吐露心声,向他祈愿。正如《集说诠真》中所说:“今之土地祠,几遍城乡镇市,其中塑像,或如鹤发鸡皮之老叟。或如苍髯赤面之武夫……但俱称土地公公。或祈年丰,或祷时雨,供香炷,焚楮帛,纷纷膜拜,必敬必诚。”旧时,我村凡家里生下孩子的第一件事是提着酒到土地庙“报户口”。死了人的第一件事是到土地庙“报丧”,有“凡人始死之时,家人必以芦席稻草,圈于土地祠旁,为魂灵栖留之所,谓之铺堂。铺堂之后,家人则按中晚两餐,备具饭一盂、菜两盘,送至祠旁所设之鬼寓,多则三天,少则两天,谓之送饭。”在死者未出殡入土前,每晚除向所选坟地送火把外,还必须向本方土地庙送火把,其意显然是指人刚死,鬼魂暂留土地祠,尚需家人送饭菜充饥,送火把照明。因为死的鬼魂要由土地神送往城隍府。旧时中元节烧包袱时,也应包上两包写着“本方土地受用”的包袱,“敬奉”给土地神。土地神还管人间的婚姻大事,在定亲时,应将男女双方的生辰八字贴压在土地庙的香案下,以此判断两人的命是否相和。《天仙配》中的土地神就促成了董永与七仙女的姻缘。村中发生瘟疫之灾、虎狼之患,应祈求土地消灾除患;发生盗窃之事、斗讼之争,应祈求土地指点迷津、主持公道。这在旧时的农村也是必须要做的事。

多少有点神气;大小是个官儿。横批:独霸一方。这是我记忆中,家乡土地庙门上的一副对联。这副绝妙的对联形象地勾画出了土地神的“神格”和特征。如果将其与“黄酒白酒都不论,公鸡母鸡总要肥。横批‘尽管端来’”这副对联联系起来,更是生动地说明土地神的地位卑微,供品要求不高,但毕竟是“独霸一方”的“神”,不可怠慢,像人世间的保长、甲长一样得罪不起。所以又有副妙联曰:“莫笑我老朽无能,许个愿试试;哪怕你多财善贾,不烧香瞧瞧!”因此,民间凡举行祈福禳灾的重要祭祀活动,供桌上都要设土地神,请土地神到场。

明代以后,土地神朝世俗化方向发展,赋予他人世间保长、甲长的形象:一方面具有贪婪、作威作福的傲态。另一方面又具有受上司欺压而愤愤不平的怨态,还赋予他人世间的同情心。故在民间传说中土地神的形象虽千姿百态,性格各异,但都很聪明,能千方百计地做到有求必应。试举一例为证:我们邓渡村有这样一则传说:一土地菩萨很灵验,烧香还愿的人络绎不绝。这天,来了一个种果树的人,祈祷这几天不要刮风,因为梨子正在开花,土地菩萨同意了。果农刚走,又来了一位拉船的,祈求多吹上河风,因为拉上水船要借风力,土地爷也同意了。下午,来了一位穿长衫的人,祈告这几天要出远门,不要吹风下雨,土地爷点了两下头。天黑时,来了一位农夫,说干田等下雨栽秧,请土地爷今晚降场透雨。土地爷还是同意了。此事被土地婆知道后,埋怨土地公多管闲事,土地公微微一笑,说我早已有安排,晚上下雨白天晴,刮风沿水面,不准入梨园。四个祈求人的难题都得到了解决。正如我村的人们所说“弯弯田下弯弯雨,活灵活现。”

作者:邓玉虎   湖北黄梅人  中国楹联学会会员  黄梅楹联学会原会长   黄梅民俗文化研究者

执行主 编:魏鲜红

主         编:曹锦军

(0)

相关推荐

  • 土地庙

            土地庙是很多村庄都有的庙宇,过年期间,土地神圣诞,以及白事会有一些信众祭祀土地庙,请求土地神的保佑,以求吉利 土地庙,中国民间供奉土地神的庙宇,里面供奉着"土地爷爷" ...

  • 姜恩大原创丨俺家街上的捲棚庙

    俺家街上的捲棚庙 文/姜恩大 在古村巡检庄,俺的老家街上有一个捲棚庙,村里四十岁以上人都还记着,生产队大集体那会,经常在棚底下开社员会,也是孩童玩耍的好地方,九十年代残垣断壁的捲棚庙被一辆汽车挂塌,村 ...

  • 二月二日土地生日和牚腰糕风俗

    正月初一是新年,是中国最大的.最重要的是传统节日,许多节日也集中在正月,于是,进入二月,节日活动就就不多了,也许"二月二"是两个"二"重叠,使它成为一个节日,南 ...

  • 老北京土地庙知多少“基层神明”香火盛

     中山公园内的社稷坛,是明清时期,皇家祭祀土地神的地方.在民间,祭祀土地神就是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大大小小的土地庙. 春天到,大地复苏,万物生长.在旧时,每到春天,特别是二月初二前后,人们有一个非常重要 ...

  • 【大美黄梅】邓玉虎: 一剪梅·源湖感湖赏荷游

    一剪梅·源湖感湖赏荷游 为赏芰荷赴感源,恐后争先,抢上游船.耕波耙浪入湖天,水上浮烟,心底陶然. 逐绿追红看鹤旋,鸟语缠绵,笑语声喧.归来犹忆采青莲,口仍香甜,梦也香甜. 鹧鸪天·咏荷 万缕千丝腹内藏 ...

  • 邓玉虎:黄梅的“数九”习俗

    "数九"又称冬九九,是我国流行的民间节气."数九"从每年农历的二十四节气的"冬至"开始.此习俗在南北朝时就有记载.梁代宗懔<荆楚岁时记 ...

  • 邓玉虎||黄梅立春习俗

    关于"立春"节气的复信 柳老师台鉴: 示函读悉,感谢问候! 来函中,您通报了如何向学生进行民俗知识的教育,我认为,这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举措之一,也是文化自信的表现之一,值得点 ...

  • 邓玉虎||我所知道的黄梅“吃新”之习俗

    邓玉虎||我所知道的黄梅"吃新"之习俗 提及"吃新",想必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大多从农村过来的中老年人,都曾经历过"吃新".至于此习俗的来历及 ...

  • 邓玉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

    邓玉虎|黄梅元宵节的习俗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满街珠翠游春女,沸地笙歌赛灶神.不展芳樽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 唐伯虎<元宵> 正月十五 ...

  • 邓玉虎|黄梅重阳习俗及其来源: 赏秋畅饮菊花酒(节选)

    邓玉虎|黄梅重阳习俗及其来源(节选) 重阳节,在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是汉族的传统节日,因<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花艳九州 ---记梅玉珂烈士

    投稿邮箱 在黄梅县革命烈士中,很多女中豪杰脱颖而出,她们为劳苦大众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献出了年青的生命,不愧为巾帼英烈,梅玉珂就是其中的一员. 冲破樊篱为自由,闺妆从此换吴钩. 一腔热血尽情洒,化作梅 ...

  • 【黄梅红色故事】邓玉虎:慷慨悲歌,强声振林木 从容就义,达气贯长虹 ——“ 怒掷头颅向国仇”的王达强烈士

    投稿邮箱 国事蜩螗民事忧,山河破碎令君愁. 无题诗咏从戎志,花月词吟亮剑猷. 古角山庄勤播火,江城街巷巧筹谋. 七歌就义悲声壮,怒掷头颅向国仇. 这是我参观黄梅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听了王达强革命烈士事迹 ...

  • 邓玉虎:黄梅历史上的长至节

    黄梅光绪<丙子县志·风俗篇>记载了古时黄梅的长至节,指出每年"十一月庆贺长至节--与他邑无殊."这说明,清及其以前,在四时八节中,黄梅有庆贺长至节的礼俗.但此一传统节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