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学:正常分娩与异常分娩

正常分娩

1.妊娠满28周及以后的胎儿及其附属物,从临产直至全部娩出的过程称分娩。

2.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间分娩称早产;不满28周而终止妊娠叫流产:12周前为早期流产,12-28周晚期流产。

妊娠满37周至不满42足周间分娩称足月产;

妊娠满42周及以后分娩称过期产。

3.影响分娩的因素: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

将胎儿及其附属物从宫腔内逼出的力量称产力。产力包括子宫收缩力、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和肛提肌收缩力。

一、子宫收缩力:是临产后的主要产力

1.节律性:临产开始时,宫缩持续约30秒,间歇期5~6分钟;宫口开全(10cm)后,宫缩持续时间60秒,间歇期1~2分钟。

2.对称性:正常宫缩起自两侧宫角部,以微波形式向宫底中线集中,左右对称。

3.极性:宫缩以宫底部最强最持久,向下逐渐减弱,宫底部收缩力的强度几乎是子宫下段的2倍。此为子宫收缩力的极性。

4.缩复作用: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歇时肌纤维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来长度。

二、腹壁肌及膈肌收缩力(腹压):是第二产程时娩出胎儿最重要的辅助力量,腹压在第二产程末期配合宫缩时运用最有效。

三、肛提肌收缩力:

1.第二产程协助胎先露在骨盆腔进行内旋转;

2.第三产程辅助胎盘娩出。

二、产道

一、骨产道:上面讲的三面五线

骨盆倾斜度:是指妇女站立时,骨盆入口平面与地平面所形成的角度为60°。骨盆倾斜度过大,影响胎头衔接和娩出。

二、软产道=子宫下段+宫颈+阴道+骨盆底软组织。

1.子宫下段的形成:子宫峡部非孕时长约1㎝,妊娠12周后的子宫峡部扩展成宫腔一部分,至妊娠末期被逐渐拉长形成子宫下段。临产后的规律宫缩使子宫下段快速拉长达7~10cm,肌壁变薄成为软产道的一部分。由于子宫肌纤维的缩复作用,子宫上段肌壁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肌壁被牵拉越来越薄。由于子宫上下段的肌壁厚薄不同,在两者间的子宫内面形成一环状隆起,称生理缩复环。

2.宫颈的变化: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宫颈管消失过程是先形成漏斗形,逐渐缩短)

三、胎儿

胎儿能否顺利通过产道,还取决于胎儿大小、胎位及有无造成分娩困难的胎儿畸形。

胎头径线:记住临床意义

(1)双顶径:判断胎头大小,是胎头最大横径,妊娠足月时9.3cm。

(2)枕额径:是鼻骨上方至枕骨隆突间的距离,也是胎头衔接的径线,妊娠足月时11.3cm。(中骨盆的坐骨棘间径是10cm,这时枕额径过不了,所以胎儿会低头,用枕下前囟径通过)。

(3)枕下前囟径:是前囟中央至枕骨隆突下方间的距离,妊娠足月时9.5cm。(胎头俯屈后以此径可以通过中骨盆的坐骨棘间径)。

四、枕先露的分娩机制

一、衔接:胎头双顶径进入骨盆入口平面,胎头颅骨最低点接近或达到坐骨棘水平,称衔接(以枕额径衔接)。

1.经产妇多在临产前胎头衔接;

2.初产妇在预产期前1~2周开始胎头衔接,若已临产而胎头仍未衔接,应警惕存在头盆不称,这个时候要测对角径。

二、下降:胎儿在下降时要完成一系列动作,如俯屈、内旋转、仰伸,复位及外旋转。

三、俯屈:胎头以枕额径进入骨盆腔降至骨盆底时,胎头枕部遇肛提肌阻力,使胎头枕额径变为枕下前囟径称俯屈。

四、内旋转是由肛提肌完成的(掌握、理解)

1.胎头为适应骨盆纵轴而旋转,使枕额径与中骨盆及出口前后径相一致的动作称内旋转。胎头在第一产程末完成内旋转动作。

1.内旋转的过程:胎儿的枕骨卡在母体的耻骨联合上,胎儿的脸朝母体的肛门逆时针向下旋转45°,使胎头的矢状缝与母体的骨盆出口前后径相重合。

五、仰伸:枕骨卡在耻骨联合上,通过杠杆原理,一挤压,胎头往前一仰伸,胎儿的脸就出来了,首先要做的是清理呼吸道。

六、复位及外旋转:胎头出来后,为使胎头与肩恢复正常关系,胎头枕部再向顺时针方向旋转45°,称复位。

七、胎肩及胎儿娩出

五、先兆临产及临产的诊断

1.分娩发动之前,孕妇出现预示不久将临产的症状,称先兆临产。

2.见红:是分娩即将开始比较可靠的征象;不是临产标志。

3.临产开始的标志:出现规律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持续30秒或以上,间歇5~6分钟,并伴随进行性宫颈管消失、宫口扩张和胎先露部下降。

六、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一、总产程及产程分期

(一)总产程: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到胎儿胎盘娩出。

(二)产程分期:

1.第一产程(宫颈扩张期):从开始出现规律宫缩(宫颈只能容纳一个手指头)至宫口开全(10cm)。初产妇需11-12小时;经产妇需6-8小时。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也就是见到胎头到胎儿娩出的这段时间)。初产妇需1-2小时,不应超过2小时(容易造成颅内出血);经产妇不能超过1小时。

3.第三产程(胎盘娩出期):从胎儿娩出至胎盘娩出。需5-15分钟,不应超过30分钟。

二、第一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

1.临床表现

(1)规律宫缩:产程开始时宫缩持续时间约30秒且弱,间歇期5~6分钟。随产程进展,当宫口近开全时,宫缩持续时间达1分钟或更长,间歇期仅1~2分钟。

(2)宫口扩张:初产妇多是宫颈管先消失,宫口后扩张;经产妇多是宫颈管消失与宫口扩张同时进行。

(3)胎头下降程度。

(4)胎膜破裂(简称破膜):胎膜破裂对产程有促进作用。如果产程进展慢,在一定的时候可以行人工破膜(宫口必须开大3cm),加快产程进展。

2.观察产程及处理

(1)子宫收缩:最简单的方法是将手掌放于产妇腹壁上感觉。

(2)胎心:应在宫缩间歇期听取胎心,潜伏期每隔1~2小时听胎心一次,活跃期每15~30分钟听胎心一次,每次听诊1分钟。

(3)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产程进展的标志是胎头下降及宫口扩张;胎头下降的标志是坐骨棘;经阴道检查明确胎方位的标志是矢状缝和囟门。

第一产程分为潜伏期和活跃期

1)潜伏期是指从临产出现规律宫缩至宫口扩张至3cm。扩张速度较慢,需8小时,最大时限16小时。

2)活跃期:指宫口扩张3至10cm。此期间扩张速度加快,需4小时,最大时限8小时。

Ⅰ活跃期分3期(4小时):

①加速期是指宫口扩张3~4cm,需1小时30分钟

②最大加速期是指宫口扩张4~9cm,需2小时

③减速期是指宫口扩张9~10cm,需30分钟

Ⅱ胎头颅骨最低点与坐骨棘平面的关系:

①胎头颅骨最低点平坐骨棘平面时,以“S0”表达(衔接)

②在坐骨棘平面上1cm时,以“S-1”表达

③在坐骨棘平面下1cm时,以“S+1”表达(达到最高时速)

注:胎儿窘迫时:

如果S≥3(最大横径双顶径已过了坐骨棘平面),要选择产钳助产;

如果S<3,要选择剖宫产。

(4)胎膜破裂:多在宫口开全时自然破裂,一旦胎膜破裂,应立即听胎心,并观察羊水性状和流出量,有无宫缩,同时记录破膜时间。

(5)血压:宫缩时血压常升高5-10mmHg,间歇期恢复原状。每隔4-6小时测量一次。

(6)饮食与活动:鼓励产妇少量多次进食。

(7)排尿与排便:2-4小时排尿一次。

(8)灌肠的指征:

①初产妇宫口扩张<4cm、经产妇<2cm时,可行温肥皂水灌肠,加速产程进展。

②不宜灌肠:胎膜早破、阴道流血、胎头未衔接、胎位异常、有剖宫产史、宫缩强估计1小时内分娩及患严重心脏病等。

(9)肛门检查。

(10)阴道检查。

三、第二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1-2小时,不能超过2小时。

1.临床表现:宫口开全是第二产程开始的标志。

(1)宫缩时胎头露出于阴道口,露出部分不断增大,宫缩间歇期胎头又缩回阴道内,称胎头拨露。

(2)胎头双顶径越过骨盆出口,宫缩间歇时胎头不再回缩,称胎头着冠。

2.观察产程及处理

(1)密切监测胎心:应每5-10分钟听一次胎心。

(2)指导产妇屏气:正确运用腹压是缩短第二产程的关键,能加速产程进展。

(3)接产准备:初产妇宫口开全、经产妇宫口扩张4cm且宫缩规律有力时,做好接产准备工作。

(4)接产:保护会阴期:胎头拨露使阴唇后联合紧张时,开始保护会阴。

四、第三产程的临床经过及处理:不能超过半小时。

1.临床表现:胎盘剥离征象有:子宫缩成球,胎盘不回缩,阴道血少流,医生摸摸手:①宫体变硬呈球形,下段被扩张;②剥离的胎盘降至子宫下段,阴道口外露的一段脐带自行延长;③阴道少量流血;④宫体上升而外露的脐带不再回缩。

(2)预防产后出血:

①产后出血是孕妇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②正常分娩出血量多不超过300ml。

③预防产后出血的2种药物:(注:区分药物使用的时间)

胎儿前肩娩出时静注麦角新碱0.2mg或缩宫素10~20U(注:缩宫素还用于异常分娩时加强宫缩,促进产程进展,用量是2.5U)。

如果胎盘娩出后出血较多时,可经下腹部直接在宫体肌壁内或肌注麦角新碱0.2~0.4mg,并将缩宫素20U加于5%葡萄糖液500ml内静脉滴注。

异常分娩

异常分娩又称难产。影响分娩的主要因素为产力、产道、胎儿及精神心理因素。

一、产力异常

一、分类

产力是分娩的动力,以子宫收缩力为主,贯穿于分娩全过程。正常子宫收缩的特征:节律性、对称性、极性(观察不到)、缩复性。如果这些不正常,就是产力异常。分为两类:子宫收缩乏力和子宫收缩过强。

二、子宫收缩乏力的原因、临床特点和诊断(常考点)

1.头盆不称或胎位异常:是最常见的原因,肩先露、臀先露,不能紧贴子宫下段及宫颈内口,不能引起反射性子宫收缩,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

2.临床特点:

(1)协调性宫缩乏力:宫缩的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均正常,就是收缩力弱,持续时间短,间歇期长且不规律。多属于继发性,兴奋点起自两侧子宫角部,子宫收缩波由上往下扩散。无下腹剧痛。

2大特点:①宫缩<2次/10分钟;②在宫缩时,宫底部能出现指压性凹陷。

(2)不协调性宫缩乏力:特点是宫缩极性倒置(宫底收缩弱,宫颈收缩强)。多属于原发性,兴奋点起自子宫下段,子宫收缩波由下往上扩散。易造成胎儿宫内窘迫。

(3)产程曲线异常(记忆时间)

①潜伏期延长:从临产规律宫缩开始至宫口扩张3cm称潜伏期。初产妇约需8h,最大时限16h,>16h称潜伏期延长。

②活跃期延长:从宫口扩张3cm至10cm称活跃期。初产妇约需4h,最大时限8h,>8h称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宫口扩张初产妇<1.2cm/h、经产妇<1.5cm/h)。

③活跃期停滞:活跃期宫口扩张停止>2h称活跃期停滞。

④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初产妇>2h,经产妇>1h。

⑤滞产:总产程>24h。总产程<3h为急产。

⑥胎头下降停滞:活跃期晚期胎头下降停止>1h。

⑦胎头下降延缓:活跃期晚期及第二产程,胎头下降速度初产妇<1.0cm/h,经产妇<2.0cm/h。

三、子宫收缩乏力的预防与处理

处理原则:

1.密切观察、不做处理:宫缩<10小时,产妇、胎儿的各项指标都正常。

2.宫缩>10小时,产程延长,无宫内窘迫

(1)宫口开大<3cm,静滴缩宫素(加速产程进展);

(2)宫口开大≥3cm:

①首选人工破膜:应在宫缩间歇、下次宫缩将开始时进行(破膜后大多产程进展顺利)。

②已破膜,仍进展缓慢者:静滴缩宫素。

3.宫内窘迫:

(1)S≥3,产钳助产;

(2)S<3,剖宫产。

4.协调性宫缩乏力:发现头盆不称,应及时行剖宫产术;估计能经阴道分娩者。

(1)第一产程:

①宫口开大<3cm:胎儿一切正常,一般观察,不干预。

②宫口开大≥3cm:

人工破膜:头盆相称、胎头衔接,但产程较长者,破膜加速产程进展;

缩宫素:协调性宫缩乏力、胎心良好、胎位正常、头盆相称者。

③剖宫产:胎儿窘迫、头盆不称、胎位异常。

(2)第二产程(胎儿娩出期):

①缩宫素静脉滴注:用于宫缩减弱、乏力时;

②产钳助产:胎头位于坐骨棘以下(S>+3)时;

③剖宫产:头盆不称、未入盆(S<3)、胎儿窘迫(胎心率下降或增快)。

5.不协调性宫缩乏力:在宫缩恢复为协调性之前,严禁使用缩宫素。

①如果2小时内不能分娩,用安定10mg;

②如果4小时内不能分娩,用哌替啶(杜冷丁)100mg或吗啡10~15mg;

③用药后无效,剖宫产。

四、子宫收缩过强的分类、诊断、处理

子宫收缩过强直接导致产程缩短,容易导致急产(总产程<3小时):会引起软产道损伤、胎儿颅内出血。

补充:

缩宫素的应用:静滴用于引产、子宫收缩乏力时,可以加强宫缩,以促进产程进展;肌注只能用于产后止血。

1、用法:2.5U的缩宫素+5%葡萄糖500ml=0.5%的缩宫素

2、适应证:宫口开大3cm。

3、禁忌症:①头盆不称;②巨大胎儿;③胎位异常;④前置胎盘;⑤早产;⑥子宫过度膨胀(双胎、羊水过多);⑦胎儿窘迫;⑧高龄初产妇(>35岁);⑨有子宫或子宫颈手术史。

二、产道异常

产道异常包括骨产道异常及软产道异常,以骨产道异常多见。

一、狭窄骨盆的分类、诊断、对母儿影响及处理

1、狭窄骨盆的分类

(1)骨盆入口平面狭窄:分内外测量:外测量骶耻外径<18cm;内测量骨盆入口前后径(真结合径)<11cm,对角径<11.5cm。

注:明显头盆不称:骶耻外径≤16cm,真结合径≤8cm(处理:剖宫产)。

(2)中骨盆平面狭窄:坐骨棘间径<10cm,坐骨切迹宽度<2横指(处理:剖宫产)。

(3)骨盆出口平面狭窄:坐骨结节间径<8cm,与出口后矢状径之和<15cm(处理:<13肯定出不来,直接剖宫产;13-15胎儿3000g以下可以试产,3000g以上剖宫产)。

(4)骨盆测量:

①扁平骨盆:骶耻外径<18cm或对角径<11.5cm;

②漏斗型骨盆:坐骨结节间径<8cm,耻骨弓角度<90°(直接剖宫产)。

(5)估计头盆关系:胎头跨耻征阳性→头盆不称,不能入盆(剖宫产)。

三、胎位异常

一、持续性枕后/横位的诊断、处理

分娩过程中,胎头以枕后/横位衔接。胎头枕骨持续不能转向前方,直至分娩后期仍位于母体骨盆后(侧)方,致使分娩困难,称持续性枕后/横位。

处理:

1.第一产程:产程长,应保证产妇充分营养与休息。让产妇向胎腹方向侧卧,以利胎头枕部转向前方。比如是枕右横位,要往左侧卧。

2.第二产程:初产妇已近2小时,经产妇已近1小时,胎头双顶径达坐骨棘平面或更低,徒手将胎头枕部转向前方,胎头位置较高疑有头盆不称,需行剖宫产。

二、臀先露的分类、诊断、处理

1.分类根据胎儿两下肢所取的姿势分类。

(1)单臀先露或腿直臀先露(像跳水的)胎儿双髋关节屈曲,双膝关节伸直。

(2)完全臀先露或混合臀先露(像打坐的)胎儿双髋关节及双膝关节均屈曲。

(3)不完全臀先露(金鸡独立)。

2.诊断

(1)临床表现:胎臀不能紧贴宫颈,常导致宫缩乏力,宫口扩张缓慢,产程延长。

(2)腹部检查:子宫呈纵椭圆形,宫底触到圆而硬、按压有浮球感的胎头;耻骨联合上方触到不规则、软而宽的胎臀,胎心在脐左(或右)上方听得最清楚。

3.处理

(1)妊娠期处理:妊娠30周前臀先露多能自行转为头先露,不需处理。30周后仍没有转过来的就要矫正。方法有:

①胸膝卧位。

②激光照射或艾灸至阴穴。

③外转胎位术:用于上述矫正方法无效者,适用于妊娠32-34周行外转胎位术。

(2)分娩期处理:剖宫产。

三、肩先露的诊断、处理

胎体横卧于骨盆入口之上,先露为肩,称肩先露。

诊断:

1.胎儿上肢脱出于阴道口外,胎头和胎臀仍被阻于骨盆入口上方,形成嵌顿性肩先露(卡在那儿进不去出不来)。

2.宫缩继续增强,子宫上段越来越厚,子宫下段被动扩张越来越薄,子宫上下段肌壁厚薄悬殊,形成环状凹陷,形成病理缩复环。

注:病理缩复环=嵌顿性肩先露,出现这个说明就是子宫破裂先兆。

肩先露处理:

1.妊娠期处理:剖宫产;

2.分娩期处理:内转胎位术。

(0)

相关推荐

  • 产程

    第一产程: 潜伏期: 临产规律宫缩到宫口开大3cm,8h,最大时限16h 活跃期: 宫口扩张 3cm到4cm加速期, 1.5小时 4cm到9cm最大加速期,2小时 9cm到10 cm减速期, 0.5小 ...

  • 妇产科学:分娩并发症与产褥感染

    分娩期并发症 一.子宫破裂 子宫破裂是指在妊娠晚期或分娩期子宫体部或子宫下段发生破裂. 一.病因 1.胎先露下降受阻导致梗阻性难产(如嵌顿性肩先露):最常见原因. 二.临床表现及诊断 1.先兆子宫破裂 ...

  • 妇产科学

    第一周 第一讲 绪论--妇产科的定义与范畴 第二讲 绪论--妇产科学的历史 第三讲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一) 第四讲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二) 第五讲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三) 女性生殖系统解剖 第二周 第 ...

  • 妇产科学:孕期监护与保健

    围生医学概念 围生期:从妊娠满28周(即胎儿体重≥1000g或身长≥35cm)至产后1周. 从胎盘娩出到产后6周称为产褥期. 孕妇监护 一.产前检查的时间 于妊娠20-36周为每4周检查1次,妊娠37 ...

  • 妇产科学:妊娠生理与诊断

    妊娠生理 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一.受精卵的形成 1.卵子从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内,受精的部位:输卵管壶腹部与峡部连接处.受精发生在排卵后12小时内,整个过程约需24小时. 2.精子获能的部位→ ...

  • 实用内科学带着它的兄弟姐妹实用外、儿、妇产科学,来找你学习啦!!!

    作为中国内科医生必备案头书,[实用内科学]基本是"书"生赢家了,它不仅在当当上饱受好评,还有深度,有广度.今天小喵不仅给你们带来了--实用内科学,还带来了它的兄弟姐妹,实用外.儿. ...

  • 图解妇产实用技能:妊娠期宫颈环扎,你掌握了吗?

    宫颈环扎术主要用于宫颈机能不全患者抗中期妊娠丢失和抗早产,根据手术入路不同,分为经腹和经阴环扎两大类,经阴宫颈环扎在临床上更为常见,经腹环扎(包括开腹和腹腔镜下)多用于患者宫颈解剖条件较差,难以实施经 ...

  • 【收藏】妇产系统文章大汇总,快来看看吧!

    推荐阅读-- [收藏]心脏系统文章大汇总,快来看看吧! --妇科-- 妇科急腹症的超声诊断之炎性包块VS卵巢肿物扭转 急诊超声标准操作规范之妇科.腹部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上) 妇科疾病超声诊断(下) ...

  • 肩先露、臀先露、巨大儿...七种异常分娩,如何处理?

    异常分娩是指以妊娠足月临产时,胎儿不能顺利娩出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实就是我们俗话说的难产.引起难产的原因和产力不足.产道异常以及胎位问题和孕妇心理有很大关系.难产的特殊情况很多,处理难产应该先了解患者 ...

  • 编码日志 | 本期分享妇产、肿瘤相关疾病编码知识

    病案编码是疾病分类学的应用 病案人是疾病分类学的践行者 ▼▼▼ 注:以下问题的答案只专注于问题本身,读者朋友们若有其他疑惑,欢迎留言区提问互动,后续文章问您解答. 新生儿脑脓肿怎么编码? 建议编码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