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 C大调弦乐五重奏
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Emerson版),情绪起伏不大,故更宜于夜间聆听。四重奏基础上加了一把大提琴,果然音效亦增彩不少:不仅让低音部变得厚重而有质感,且多了诗意情怀爆满的大提与大提之间呢喃对话。奏鸣曲式开始的第一乐章无论是表达激动的挣扎不安,还是缠绵凄婉、明朗安详,皆有明显旋律感与和声的歌唱性,让人欲罢不能。而以孤独为基调的慢板(第二乐章),却又让人悬着的心增添了一份紧迫感:舒伯特此时所想的,莫非就是直面死亡?
在诙谐、交响风格十足的第三乐章,安魂曲将这乐章升华到至高无上的神圣的宗教世界。作为以回旋奏鸣曲式结束的最后一个乐章,优雅轻快的旋律让人不禁感叹:舒伯特生命之挽歌并非完全是悲伤和痛苦的,“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或许才是对这部作品最好的诠释。
有人认为,C大调交响曲不只是舒伯特的最后一部交响乐,它根本就是守卫在管弦乐最伟大时代的神圣区域门口的堡垒。由英雄式随想性的、完全古典的、交响性的主题刻画出的图景,着实令人回味无穷。但也有人觉得,舒伯特宗教观和与众不同的性格,似乎是很难调和在一起。
据说,温特教授曾深度分析过舒伯特分裂的、独具原创性音乐语汇形成的奇妙原因。从其第一部宗教作品《F大调弥撒》到最后这部C大弦乐五重奏,音乐自始自终融合了他对非传统性取向毫无节制的热情,和由此带来的悲剧性疏离感、失落感。其作品风格,跟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作比较,极有分辨率。我个人认为,若从浪漫主义角度来探讨和声与作品结构的话,舒伯特似乎略凌驾于贝多芬之上。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