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新荣 | 我的春联情结

作者简介:

郭新荣:曾任孝义市农技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孝义文化研究》会刊责任编辑。

我小时候,我们那里是从腊月初一就有过年的活动了。初一,这一天是吃爆炒食物的日子,主要有:爆玉米花、爆黄豆,还有小蔴子和莜麦混在一起爆炒时,再放点食盐,吃着可香了,真是越吃越香,越吃越想吃。腊月初八吃腊八粥;腊月二十三,送灶王爷上天,就忙开了,每天都有一件大事,并流传着一首祖祖辈辈、口口相传,耳熟能详、传唱久远的歌谣,即:“二十三打发灶王爷上了天,二十四擦抹打扫是桩事,二十五买下白菜胡萝卜,二十六割下几斤猪羊肉,二十七关住门子洗了足,二十八黑的白的蒸下两笸箩,二十九提上瓶瓶打下酒,三十对联贴到街门,初一打扮起来拜节。”直到除夕,白天,贴春联;除夕晚上,放鞭炮将灶王爷迎接回来,全家人围在一起“辞旧迎新”——守夜“熬年”,进入过年的高潮,第二天便是大年初一了。
我的童年适逢文化大革命时期,破旧立新,“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可过大年贴春联这一习俗却从未间断。那时,我家的春联是二哥写的,他写得挥洒自如,得心应手。我总喜欢在旁边看,帮他按按红纸,晾晾写好的大红纸春联。心想:“要是有一天,我也能写春联,那该多好啊!” 二哥不仅给我家写,而且还给左邻右舍写,有时要写上两三天。过了几年,二哥较忙,我家的春联就由四哥写了。我仍是在旁边看和帮忙,帮他折叠红纸,有时也在废纸上练练手。四哥也是要给好多人家写的。到我上四年级时,四哥就让我写自家的春联,我将上学时写仿学写的毛笔字楷书来写春联,还勉强交了差。第二年,四哥就参军了,这写春联的差事自然就落到了我的头上。可我的毛笔字也是凑合着能拿得出手,并不上体,也没有练过颜、柳、欧、赵的字体,惟一能欣赏到的是人们在大字报上龙飞凤舞的大字、人们家里墙上贴着毛笔字写得毛主席语录纸条块和过年时写得春联。

直到我上初中、高中,都给人们写春联。 

那时,我们这个三十多户人家的小山村,写春联的人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我,另一个是一位民办教师,名叫侯文瑞。他高中毕业后,在交口县温泉中学教书,聪明好学,有一股钻研精神。他比我大两三岁,是我的好兄长。回到村里,我经常和他在一起谈论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话题。假期里,他曾和我一块复习功课,准备参加高考。在恢复高考的第二年,他参加交口县民办教师转正考试,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转了正,就没有参加高考。其他人本来也有能写了的,但碍于“文房四宝”不全或不想动手,也就都找人写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惯例,我写上半村人家的,他写下半村人家的,仅有个别人家自己写。
来写春联的大都是左邻右舍的叔叔、哥哥们,他们拿来一、两张红纸,有的是裁好的对联纸,有的则是整张纸。他们告诉写几副,我记在纸背面,按他们的要求,街门和家门几副对联、几个横批、几个喜帖,按不同长短、宽窄尺寸,预先计划好,合理安排,拿来的红纸才能够用;如果计划不好,不够用了,就得自己抵贴红纸。一家两三副对联,十几户人家,就是三十多副对联,把我家的炕上、大木箱盖上都摆得满满的,晾干后,一家一摞放好。他们按约定的时间来取,人们还都要说一些感谢的话,我说:“不用谢。我只给你们帮了点儿小忙,这是我应该做的!”
那时写春联,不像如今有现成的春联书,而是我事先收集报纸上的春联,比较新鲜、应景,紧跟形势。打倒“四人帮”后,为了有新对联奉献给大家,我每年都去新华书店买一本当年新出的《农历》,伴随十二生肖的循环,结合实际情况,新年总会写出新气象。人们除了大门、家门上要贴春联,连猪圈、羊圈、马鞍上都要贴春联。于是,牲畜圈上就写“六畜兴旺”、“牛羊满圈”,马鞍上写“日行千里,夜走八百”、牲畜槽上写“槽头兴旺”。院里喜帖“满院春色”、“春意盎然”、“春回大地”等,门对着的墙上写“出门见喜”、“抬头见喜”之类。表达人们对平安、福寿、雨水的祈盼和向往,常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人寿年丰”、“瑞雪兆丰年”等等。
那时,常写的一副春联是:
爆竹声声辞旧岁,
凯歌阵阵迎新春。
还有相传是民国时期的一副对联,对我印象深刻,内容是:
天将化日舒清景,
室有春风鼓太和。
我最欣赏的一副有自然意境的春联是: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当时,是一个院里住着多户人家,而大门上的春联是一家一年轮流贴。有一年,轮到的人家忘了,到除夕晚上,才发现大门上没贴春联。主家急忙拿来红纸,我给写好,回去贴上,才放心了。
虽然,连续两三天写春联,有时也有点累,但在书写过程中,享受着春联语境中那种“新春”的意境,也就乐在其中了!
后来,我到远处上中等专业学校,乃至参加工作后,我年年回家过年,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给村里人们写春联,持续将近二十年。直到我结婚,有了小孩,才在县城过年。没有再给村里人们去写春联,到过年时仿佛缺了点儿什么似的,觉得好不是味道。
住在城里后,虽然写春联少了,有时给邻居写写,或者给单位的同事写写,但我仍然关注春联,见了春联总喜欢看看,欣赏一番,看见好的联语,就默默吟诵几遍,有时还抄下来,回家后,再抄写在《春联》书后面的空白处,这个习惯至今仍然保持着。

推 荐 阅 读

山西传统美食——油糕
孝中记忆 | 回忆我的老同学
2018年孝义在京老乡活动回顾

(0)

相关推荐

  • 过年:贴春联

    文华不如简素,读今不如述古, 点击上面蓝字,关注老羊铲史. 2月3号上午,南营子大街中心广场, 承德市十几位书法家又来给百姓写春联,这是承德广播电视报.承德新闻网和承德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共同发起的新春活 ...

  • 散文||话年【征文】

    话  年 常晋晖||山西 春节临近,举国同庆的时刻到了.过年,是在外忙碌的游子们回家与亲人团聚的盛典,是中华儿女享受传统文化恩赐的美好时光. 小时候,外婆称腊八粥为"年粥".所以, ...

  • 姜浩的散文: 父 亲

    "那是我小时候 常坐在父亲肩头 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 父亲是那拉车的牛 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 --" 父亲生于1945年6月19日,是爷爷奶奶的独生子,爱好广泛,手艺多. 听父亲讲 ...

  • 散文《对联的变迁》 徐占生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在我的老家淄博市沂源县,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有贴春联的习俗. 在我小的时候,各家的春联,不是去集上买,而是到村门市部里 ...

  • 北墨作品 I 藏在春联里的浓浓年味

    二十三送灶爷,二十四写对子,二十五劈柴火,二十六剁鱼肉--二十九打老酒,大年夜贴对子.这里的'写对子'就是写春联,'贴对子'就是贴春联. 春联,集民风.民俗.书法.文学.欣赏.传统美学.文化历史于一体 ...

  • 迎春纳福话春联

    腊八节,在父母家包饺子,父亲提醒我及早准备好对子(春联).看看,距离春节还有二十几天呢,老人就开始考虑准备过节的事情了.要在十年前,春联都是父亲手书的,并不用我经手.随着父母迁居县城,住进了楼房,就少 ...

  • 小时候的对联/云卷云舒

    [文/云卷云舒] 小时候,盼望过年除了穿新衣,吃饺子还有一件事,就是看老叔写春联.老叔是三爷的儿子,我们村里的秀才,不但读书多,字也写得好.我以为谦谦君子一定就像我老叔那样:一脸谦和.不愠不怒.彬彬有 ...

  • 我的书信情结 | 郭新荣

    作者:郭新荣 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师就教我作文了.后来,在作文课上,就给我们讲写信.讲了写信的格式要求,包括:称谓.问候语.正文.结尾(要根据收信人的身份,写表示祝题的话,以示礼貌.署名和日期).最后 ...

  • 郭聚义 郭新荣 | 孝义的另一座金斗山

    往期回顾  ·  杨文之死的背后隐情 ·  孝义县文联第二届各学会领导机构 ▼  点击收听  ▼ 作者:郭聚义 郭新荣 在孝义一说起金斗山来,多数人都知道是兑镇河南面的柏山,这里传说很多,名气不小,县 ...

  • 郭聚义 郭新荣 | 西乡轿车闯县城

    往期回顾  ·  孝柳铁路 ·  王致俊 :南船头村及其王氏祠堂 ▼  点击收听  ▼ ▍主播简介 玄晓,1970年生,大专学历,喜好学习文学.文字及相关的知识,多年从事办公室工作,以笔为乐,抒发内心 ...

  •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征文陕西024】朿宝荣:【春联趣事】(散文)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第三届"年味"]全国征文大赛启事  春联趣事 作者:朿宝荣 年味渐浓,街上行人匆匆,有从远方打工回家过年的,也有进城办事的. 想起多年前老百姓 ...

  • 王志林:春联情结

    济宁文学 「济宁作家原创作品 文学爱好者交流园地 」 孔孟之乡 | 礼义之邦 | 物华天宝 | 人杰地灵 王志林:春联情结 作者:王志林 年二十六,镇书记打来电话,要我写一套春联送给韩国客商.书记说他 ...

  • “荣达杯”春联征集终评揭晓公示

    在2021年新春佳节来临之际,张家口市诗词协会怀安县分会携手怀安县女企业家商会,并由柴沟堡镇荣达电器超市独家赞助,举办2021年(辛丑年)"荣达杯"新春联征集大赛活动.活动得到了怀 ...

  • 郭新荣 :我的求学生涯

    作者:郭新荣 四十年前,我考入山西省长治农校蚕桑专业学习.回想起那段求学经历,我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真切体会到"时间如电闪,日月如水流"的时间穿越感. 01 1979年 ...

  • 郭新荣 | 我的两次高考

    作者简介: 郭新荣:曾任孝义市农技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现任孝义市三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孝义文化研究>会刊责任编辑. 通讯地址:孝义市建设街171号 孝义市委党校五楼521室 我 ...

  • 心诚则创始人张长荣:偏执的完美主义者与她的朱砂情结

    在珠宝这个大浪淘沙的行业中,"慢"永远是最稀缺的东西.和其他的"商人"不同,张长荣不在意如何快速变现,而是把精力放在了如何做高提真朱砂.避免客户被坑上. 在她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