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孝和讲中医入门——脏腑经络(一)
中医所讲的脏腑,与今天的西医解剖学中的脏器,到底有何关系?神奇的人体经络系统,是古人编造出来的?还是气功师发现的?还是……
人体生理之谜——脏腑经络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脏腑理论和经络理论,都是在一定的解剖学知识,或者临床实践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古人丰富的体验和思辨,最终在头脑中完成的 “理论模型”。
这些所谓的模型,与现代医学理论中的各种内脏器官存在本质的区别,前者在写意,后者在写实。自民国以来,科学之风渐盛,就开始不断的有人对中医学的理论提出质疑,甚至发展成要废除中医的极端主张,原因就在于:用写实的标准,来评价写意的作品。
中医学基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脏腑理论。我们前面提到了如何运用体验的方法来认识肝脏的生理功能,那么其他几个脏腑的功能,中医又是怎样认识的呢?脏腑是生命活动不可或缺的有形结构,然而单是有脏腑还是不够的。
我们还需要有物质来为这些脏腑提供营养,为生命活动提供动力的源泉。这些物质,就是气血。
血比较好理解,我们都见过;但气是什么?气与血有着怎样的关系呢?气血在体内的运行,不是随心所欲的到处乱走,而是依循着一定的途径和方向前行的。这个途径,就是经络。
大家可能见过经络小人的模型,至少是看到过一些经络图。这些循行在人体内的经络线,古人是如何发现的呢?
(一)五脏我们平时把眼、耳、口、鼻等器官称为“五官”,实际上,这些并非真正的“官”,而只是五官与外界沟通的“窍”,也就是官窍。那么真正的五官又是哪些呢?
这五官的工作职能又是怎样的呢?试想一个国家要实现长治久安,最重要的职位有哪些呢?首先要有一个英明的君主,总揽国家政事。君主之外,还需要一批忠肝义胆的文臣武将来辅佐。文要有德高望重的宰相来主持内务,武需要威仪豪迈的将军来荡平四海。
将相之后,国家的安定离不开农业作基础;农业的发展,少不得水利做后盾,农业部长和水利部长自然也是显赫的要职。在人体内,这君主、宰相、将军,以及主持农业和水利的官员,又是谁呢?
中医学中肝脏被比喻成将军。这个比喻,就是从我们讲过的肝脏的“木性”发展出来的。前两讲中,都涉及肝。这里先简单地回忆一下。通过最基础的解剖观察,古人直观地发现,肝脏是人体内藏血量最多的一个脏器,从而认为肝脏具有“藏血”的功能。
古人又把血液比作滋养人体生命的水,而木正是从水中而生。古人于是将肝脏的五行属性归于木,从而将“木喜条达”的特性移嫁到肝上,认为“肝主疏泄”。也就是肝有保持人体内气的运行顺畅、舒展,不出现郁滞的功能。
生活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人心情不好,常常会见到两种不同的反应。一种人喜欢生闷气,把所有的不快憋在心里不讲;另一种人点火就着,遇到些不顺心的小事就暴跳如雷。这两种情况,都与肝的功能失常有关。
第一种情况,主要是肝木疏泄的功能太弱了;当体内出现气的郁滞时,肝没有足够的能力,把郁滞消散开。气滞越来越严重,就会导致一些病证。中医把这种情况叫做肝气郁。
对这样的肝木不及的情况,就需要用柴胡一类疏肝的药物,帮助肝来加强疏泄的功能,把停滞的气疏散开。而对于第二种情况,原因主要是肝木的功能“太过强盛”了。
中医把这种病证,叫做肝火旺。需要用龙胆草一类清泻肝火的药物,把肝脏中过于亢盛的阳气清除一些,来维持肝脏自身的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