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汤治疗痤疮经验

有三天没有更新文章了,先跟诸位说声抱歉。其因有二:一者琐事缠身;二者头脑不清。

以后的文章应该会换个思路来写。先讲一下痤疮的经方治疗经验,预计会有四讲,今天先讲葛根汤治疗痤疮的经验。

痤疮大家都知道,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本来很好看的孩子,让痤疮搞得苦不堪言。现在市面上也是,各种宣传的神乎其神的治疗方式,暂且不讨论有效与否,先弄清其病因才是正途。

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痤痱”的记载。关于该病的病机历代医家多有论述。看来痤疮是古来有之,看看没有高科技的古人是怎么论述的。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关于这个论点,我个人是存疑的,比较倾向于“诸痛痒疮,皆属于手少阳三焦之火”的解释。

《杂病源流犀烛》曰:“粉刺属肺,总皆血热滞而不散之故。”

《医宗金鉴》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

中医治疗痤疮现状

多数医家认为:脏腑内热偏盛是痤疮的发病基础,根据脏腑辨证可将该病分为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瘀凝结等型。

治疗多清泻脏腑内热,方选泻白散合枇杷清肺饮、清胃散、桃红四物汤、五味消毒饮等。

可是呢?实际当中,这些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不满意,可见脏腑辨证对该病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六经辨证论痤疮,表里同病是病机

个人临证和研究发现:大多数痤疮患者常反复发作,且每次发作均与外感风寒存在密切联系。

此时着眼在见痤治痤、清泻内热的思路,忽视了辨证论治,选用专方专药,则疗效必将大打折扣。

《素问·生气通天论》日:“劳汗当风,寒薄为鼓,郁乃痤。”提示外感六淫邪气为本病的诱发加重因素。

人本一体,表里同气。若风寒外袭,势必引起经脉拘挛,表气闭塞则里气不和,气机升降出入因此失常,气血运行不畅,导致脏腑功能失调,热从内生;

从经络走形来看,手足阳明经均贯颊、循行头面,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一旦阳明经气受阻,血气循行不畅,经脉壅滞,可郁而化热,热与血结,蕴阻肌肤,发于头面,形成痤疮。

因此,痤疮临床中多表现为太阳、阳明合病,表里同病是其基本病机。这是我认为痤疮的病机。

葛根汤方治痤疮。表里双解收功效

葛根汤呢,大家应该都不陌生,源于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

原文第31条曰:“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第32条曰:“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该方由葛根、生麻黄、桂枝、白芍、生甘草、生姜和大枣等7味药组成,有发汗解肌、生津舒筋之功效,原为太阳阳明合病之方,正合乎痤疮风寒外侵、内热郁闭的病机。

方中葛根为主药,《神农本草经》载其“味甘平,主消渴,身大热⋯⋯ 解诸毒”,既可疏通经络、调畅经脉血气,又能润燥生津、清解阳明气分之热,有双解之效;

麻黄、桂枝气轻上浮可走头面,味薄辛温发散,解表通络,助葛根宣散表邪,改善皮肤气血瘀滞的状态;

白芍和营化瘀,活血通络;甘草解毒和中,协同葛根清解血分郁闭之热;

生姜、大枣外和营卫,内调脾胃。

诸药合用,表里双解,表气调和,里气通畅,使风寒外侵、内热郁闭的状态得以解除。

针对病情可随症加减,若面部痤疮潮红、疼痛明显、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可配合白虎汤,清阳明经热;

出现脓疱、皮疹红肿疼痛、心烦急躁、口干口臭、大便干结、舌红苔厚黄、脉沉实,可配合承气汤,釜底抽薪,清阳明腑热;

痤疮日久、皮疹形成结节、累累相连、颜色晦暗、疼痛不明显、舌暗苔腻、脉涩,可配合桂枝茯苓丸,化瘀散结。

医案

患者,男,28岁,2016年4月初诊。主诉:痤疮10年余,加重1个月。患者10 天前开始出现口唇四周及头部痤疮,于某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为痤疮,服用西药及清热解毒类中药,配合外用药物,略能控制,但停药后旋即复发;

1个月前因汗出受风,症状明显加重,颜面潮红、疼痛,于当地中医院诊治,给予外用自制药水并口服中草药治疗,症状无消退之势,遂前来就诊。

患者平素易受凉,无汗出。现症:形体粗壮,面色晦暗,皮肤干燥粗糙,面颊、额头大量粉刺、结节,额头尤甚,色暗红,高出皮肤,触之压痛,鼻干,口唇干,口渴欲饮,晨起口苦,纳可,睡眠好,二便正常,舌体较胖,苔白腻、中心略黄,舌质暗,脉浮有力。

中医诊断:肺风粉刺,证属外寒内热、瘀阻肌肤。

治宜发汗解肌,清热化瘀。

给予葛根汤加减,处方:葛根25 g,生麻黄12 g,桂枝12 g,白芍10 g,赤芍10 g,生石膏15 g,生大黄6 g,生甘草12 g。每日1剂,水煎服。

服药2剂,患者遍身微微汗出,周身轻松,面部疼痛亦减轻。继服2剂,口鼻干、口苦、口渴欲饮等症均有好转,丘疹、结节减小,舌苔转薄,上方去大黄,减麻黄、桂枝至10 g。服药4剂,患者症状明显好转,面色由晦暗为润泽,痤疮色转淡红,仍以葛根汤为主,随症加减。

治疗1个月余,患者丘疹、结节基本消失,体质较治疗前好转,平素易感冒的症状亦随之消失。

按:本例患者平素易受凉、不易汗出,乃风寒外侵、肌表郁闭之象;鼻干、口唇干、口渴欲饮、晨起口苦,为内热偏盛之征;阳明经气血壅滞,循经上熏,蕴阻肌肤,则见头面丘疹、结节。

个人认为:此患者病机为风寒外束,内热郁闭,血热互结;且表邪不解,内热则无从宣散。故以葛根汤发汗解肌,石膏、大黄清泻内热,赤芍活血化瘀。诸药配合,表里双解,则痤疮渐消。

总结

葛根汤虽为太阳伤寒之方,然配伍巧妙,有发汗解肌、疏通经络、调畅经脉血气之效。临证时不可仅从太阳病着眼,只将本方视为解表之方剂,而应抓住经络循行所过之处的病变,及风寒外束太阳、邪热内迫阳明的病机。

选用葛根汤治疗痤疮,只要辨证得当,并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或侧重于发表,或侧重于清里,多可获良效。

(0)

相关推荐

  • 皮肤病治疗中应用麻黄的体会

    一个种树人 8月8日麻黄性味辛温, 发汗力强, 历来被视为发汗峻品.尤其是现代许多医者视麻黄为虎狼之药, 避而远之.这种理解影响深远, 以至于大大限制了麻黄在现代临床中的应用.实际上, 麻黄的效用精妙 ...

  • 【道 | 术】丁素先治疗痤疮经验介绍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情虽轻,但常反复发作,根治困难.丁素先擅长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复发性毛囊炎.湿疹等皮肤病.丁主任认为,痤疮虽多为热.痰.湿.瘀阻滞而成,治疗如果只局限于清热.除 ...

  • 芷痤汤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白芷,天花粉,...

    芷痤汤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白芷,天花粉,牡蛎(先煎),连翘,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片,夏枯草,紫花地丁,薏苡仁,甘草片   加减:热重者属阳疮,应加大清热解毒药的用量,可加蒲公英,栀子:痤疮色暗不 ...

  • 芷痤汤治疗痤疮经验

    芷痤汤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白芷,天花粉,牡蛎(先煎),连翘,柴胡,桂枝,干姜,黄芩片,夏枯草,紫花地丁,薏苡仁,甘草片   加减:热重者属阳疮,应加大清热解毒药的用量,可加蒲公英,栀子:痤疮色暗不 ...

  • 半夏泻心汤治疗痤疮经验

    昨天讲了一下半夏泻心汤,那么今天来讲一下临床上用半夏泻心汤治疗痤疮的经验. 先来看一下痤疮的定义,中医上称为粉刺,是指一种以脸部.胸.背等处生丘疹,可挤出白色碎米样粉汁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皮肤病. 目前西 ...

  • 活血宣肺平痤汤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杏仁.生甘草.苏梗.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当归.红花.炮山甲.丹参.香附.大便干燥者加焦大黄:囊肿型者加刺蒺藜.皂角刺:月经后期者加桂枝.苏木.土鳖虫:体型偏胖者,加荷叶.草决明.泽泻等.   [ ...

  • 清肺凉血祛脂汤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枇杷叶...

    清肺凉血祛脂汤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枇杷叶,桑白皮,黄芩,桔梗,生地黄,当归,赤芍,杏仁,生山楂,泽泻,白花蛇舌草,决明子.   加减: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痤疮明显红肿者加紫花地丁:睡眠差者加柏子仁 ...

  • 化瘀解毒散结饮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生地,...

    化瘀解毒散结饮治疗痤疮经验   组成:生地,赤芍,牡丹皮,金银花,蒲公英,连翘,三棱,莪术.   [按]痤疮是一种常见皮肤病,作为损容性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双重打击.就病机而言,素体阳热偏盛 ...

  • 刘友章治疗痤疮经验

    对于痤疮的治疗,刘友章教授采用从湿热痰瘀着手,分期辨证施治的方法,根据病变的不同时期辨证论治. 痤疮的发作期以湿热为主,重在清热除湿,泻火解毒; 恢复期以血热血瘀为主,重在凉血活血 ;缓解期以肝郁脾虚 ...

  • 葛根汤治疗颈椎病经验

    楼上邻居乔老师,女,45岁.2008年5月15日,自诉1周前在自己家里的地里劳动颈部受凉后出现颈部抽搐疼痛,伴颈部怕凉,自觉全身怕冷,增加衣服也不能感到暖和.身上没有汗但自己说出汗后感觉颈部舒服,经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