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8D网红的前世今生 | 宇帆·早茶夜读
219丨失踪的上清寺
宇帆金句
说你去了一趟重庆,
没到过千与千寻版的洪崖洞,
没坐过穿楼而过的轻轨和过江交通长江索道,
一定会被揶揄,
“你去了一个假的重庆吧。”
重庆出版社
2016年04月
追寻8D网红的前世今生
文/ 宇帆
大家晚上好,欢迎收听早茶夜读,我是张宇帆。
这周咱们来聊一聊“故乡”。
前几年到外地,周围的人总喜欢问,
“听说你们那儿天天唱红歌,真的吗?”
这两年在外地,倒是没人问我唱不唱红歌,改成了
“你们那儿真的都是8D魔幻吗?”
说到这儿大家估计都知道了。对,我的故乡在重庆。
二零一八年,因抖音短视频大热,重庆迅速成为新晋网红城市。如果说你去了一趟重庆,没到过千与千寻版的洪崖洞,没坐过穿楼而过的轻轨和过江交通长江索道,一定会被揶揄,“你去了一个假的重庆吧。”
千百万人来了重庆,拍了千万张相同的“千与千寻”回去,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洪崖洞外大马路上的交警除了疏导交通还时不时要兼职拍照;李子坝轻轨站下,全天候汇集着大批游客举着手机等待轻轨穿梭而过的那一瞬,偶尔还来个旅行团,楼上楼下的居民不得不紧紧拉上窗帘,以防“隐私外露”。
就这样,越来越多的人来打卡,重庆也被贴上了一个个标签。每个人脑海里都有一个相同的备忘录,上面写着洪崖洞,写着轻轨索道,写着火锅小面,然后来到重庆,一项一项完成,最后写下到此一游的句号。而在这波滚雪球似的流量热度过去以后呢,不知道这座城市本身还给你留下了些什么。
今天想分享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失踪的上清寺》。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上海女孩徐敏,带着祖父的遗物,来重庆寻找在上清寺出家的叔叔。后来得知上清寺早在几十年前的大火中被毁,在文中的“我”和老曾的帮助下,小敏得到了爷爷留下的十二张藏宝图,然后展开的一场寻宝之旅。
说实话,故事内容听起来比较老套,也有固定的构成要素,一个带着使命的主人公,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十二张藏宝图,有知识有能力的帮手,实在遇到困难了,还有高手暗中相助。
但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罗渝将这个故事的线索背景设置为真实的城市历史地理。就像故事是以寻找上清寺为开篇,上清寺现在是重庆的一个地名,它并不指代某一个具体地点,而是一个区域。以此为线索,上清寺这座寺庙是否存在过,它曾经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在什么情况下被毁去……
整个寻宝之旅都在这座城市展开,读者就像文中的小敏一样,在解开一个个谜团的过程中,一点点去了解重庆这座城市,而作者通过文中的“我”和老曾的口,给读者介绍了重庆各个地方的历史沿革和它的变迁过程。对于我来说,这本书是第一次让我了解了那些熟悉亲切的地名背后的故事,还有在这座城市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被遗留,甚至被忘掉的东西。重庆原来以前有这么多寺庙道观,都在哪些地方?这么多防空洞都是为什么修的,后来又有些什么功能?传说的“七星岗闹鬼”是不是真的,是因为什么?在那些还留下的民国公馆与故居中都曾发生了些什么影响这座城市,甚至整个中国的故事?
所以说,与其说作者在寻找失踪的上清寺,不如将“上清寺”看作这座城市的历史与记忆,寻宝只是个借口,重要的是在寻宝过程中一点一点揭开的城市的过去。
作者罗渝作为重庆本地人,我能感觉到他对这座城市的熟悉与喜爱。比如那个出租车进了就出不去的沙坪坝,解放碑的那块碑竟然原初不是石头的,也不是为了纪念重庆解放而立的,两路口的皇冠大扶梯曾经是缆车,歌乐山,佛图关,湖广会馆,钓鱼城……还有作者在整本书中不断借书中人的话,展现的城市开发与历史文化保护之间的矛盾,特别是对重庆文化遗迹保护不力的遗憾与无奈。这不只是重庆的城市问题,也是现在大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的问题。
可是看完书我有些遗憾,也有些羞愧,在感慨城市记忆消失之余,似乎并没有真正地去了解重庆这座城市的历史记忆到底是什么。历史上的几次移民,战时陪都,大轰炸……这座城市的人民是如何坚韧地活下来,又是如何锻造了自己的特殊气质……这些好像都被深深藏在了热辣的火锅之下。
作者笔下的重庆城,扑朔迷离,厚重又鲜活。
或许,这才能让重庆真正成为一座来了就走不了的城市吧。
关注早茶夜读,从此阅读有谱系
每晚9:30,不见不散
本期主题
孔乙己
下期主题
回乡
上期主题
本期编辑: 白水
早|茶|夜|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