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医学角度解密太极拳的“松”,这个问题困扰不少人

太极拳“松”的迷惑

太极拳是一种“松”功,“松”是太极拳各流派都公认的要领,也是最让人困惑的地方,在太极拳的教学中,老师们往往强调“要松透”,“松得彻底”,“松得一无所有”,“大松大软”。但不同的太极拳流派、不同拳龄的老师,对“松”的解说各执一词,这让太极拳爱好者们莫衷一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未能从医学的角度去认识太极拳,未能对太极拳进行科学化的解读。(文章来源:“太极拳康复工程”公众号,作者徐洋)

本文从医学的角度对太极拳“松”进行解释,拨开太极拳“松”的迷雾,阐明太极拳“松”背后的医学底层原理。

三个疑问

在阐述这个问题之前,先提出以下3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1. 太极拳的强调要“松”透,人在喝醉时的最松,松得像一滩烂泥,搬都搬不动,这种状态的“松”是太极拳的“松”吗?

  2. 太极拳的“松”是肌肉一点力都没有吗?外科手术前将病人麻醉后,肢体肌肉也一点力都没有,处于彻底的松弛状态,这个状态是太极拳的“松”吗?

  3. 太极拳里的“松”究竟是什么?

其中,第2个问题是多年前笔者的一位医学同窗提出的,当时他对太极拳很好奇,向我请教,我给他介绍太极拳的特点:“用意”、“不能用力”,“全身肌肉放松”,他不太认可我的说法,针对我介绍的太极拳特点,他指出太极拳是武术,不用力,肌肉还要处于放松状态,这不科学啊?外科手术前给病人进行麻醉后,肢体肌肉也一点力都没有,这应该是松到极致了吧?这能实战吗?学医的人逻辑是很严谨的,我知道他在刻意“找茬”,我不赞同他的这个说法,但我当时也的确回答不上来。

从那时起,我开始反思,我给别人讲解太极拳,别人理解不了或持怀疑态度,是别人悟性差吗?不是的,那最大的可能是我没能讲清楚,而我之所以没给别人讲清楚,根本原因是我自己头脑都是一塌糊涂,而那时的我对太极拳“松”的理解也的确是模糊的、经验性的,好像隔着一层纸。

多年以后,我才逐渐在医学里找到了答案.....(徐洋V: TaichiHealth)!

相关康复知识

在理解太极拳的“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3点医学知识:

1. 在人体姿势评估中除了视觉评估外形外,最重要的是触诊评估骨骼的位置,触诊骨骼评估才是人体姿势评估的最准确的标准。

2. 人体的肌肉,主要分为浅层肌和深层肌,浅层肌主要为运动肌(相位肌),用于驱动人体运动;而深层肌为姿势肌(张力肌),用于抗重力以维持人体姿势。

(关于浅层肌和深层肌的差异及在太极拳中的功用,我在前面一篇文章中已详细论述,可回看,有助于理解本文,徐洋V: TaichiHealth)

原文链接: 从医学角度解密太极拳的5个反常模式,明白后对练拳很有帮助

3. “意念提示”是激活深层肌最重要的策略,它是利用了大脑产生意识,可以让身体的深层区域和肌肉建立联系。(今日暂且记住这个结论,不需明白机理,这个问题很复杂,后续再专题分享解读)

太极拳的训练要领

立身中正

我们探讨任何问题,一定是基于特定的前提和背景,不能断章取义,太极拳的“松”是基于太极拳的训练体系下提出的,因此我们还需从太极拳的训练要领谈起。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的基本身法要求,它体现的是太极拳练习者的姿势体态,前面提到姿势评估除了通过视觉评估外形外,最重要的是触诊评估骨骼的位置,人体骨架才是人体姿势体态的核心,也就意味着太极拳的“中正”,不仅仅是外形体态上的“中正”,而本质上应该是人体骨架的“中正”,尤其是人体脊柱“中正”。

脊柱是较长的解剖结构,如何能让长长脊柱维持中立位姿势?那就得靠脊柱旁的深层肌收缩维持(姿势肌),如何能调动脊柱旁的深层肌(姿势肌)?

常规方法,我们可以选择采用主动控制肌肉收缩的方式维持体态,比如低头,可以通过抬头动作对抗,弓背,可以刻意挺立胸膛对抗,弯腰厉害,可以挺起腰对抗。但生活的经验告知我们,用这样的方式维持姿势,其实是很容易疲劳的,也是很难维持的。(不然,青少年驼背就应该很好矫正了)

而太极拳不是采用上述策略,而是用一个巧妙的方法---“虚灵顶劲”。

虚灵顶劲

“虚领顶劲”是太极拳“十要”之首,是太极拳提纲挈领的要领,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练法要领:头保持中正,双眼平视前方,下颌微收,枕部往后靠,意想“一根线从后枕部往头顶上方引,将身体悬挂起来”,即“顶头悬"。

由上可知,“虚领顶劲”是一种意识提示的方法,这种用意的控制姿势运动方法是什么道理?有什么独到之处呢?

前面我们提到意识提示能够激活深层肌(知识点3),因此借助“一根线从枕部往头顶上方引”,这个提示,可以巧妙的将意识与脊柱旁的深层肌(姿势肌)建立联系,让脊柱整体朝着直立挺拔的方向调整,人体中轴则会处于“中正”的状态,这种挺拔感上传到头枕部,就会产生一种“顶头悬”的感觉。

在这里我们不讨论下肢,其原因是脊柱是人体运动的核心区,人体支撑是从足开始的,足定位好了,脊柱调好了,处于足与脊柱之间下肢自然处于良好的对位对线。

“立身中正”是太极拳姿势控制的基本要求,“中正”的核心是脊柱骨架的“中正”,脊柱骨架的姿势是靠脊柱旁的深层肌(姿势肌)收缩维持的,而该深层肌的激活是通过意识提示发生的,即“虚灵顶劲”的要领。

这个过程,我们提到了脊柱深层肌的激活,但这还是“紧”的范畴,那太极拳的“松”体现在哪里呢?

在保持脊柱骨架挺拔中正的前提下,通过有意识的放松全身各部位的浅层肌肉,包括颈部、肩部、肘部、胸椎部、腰椎部、骨盆部、胸廓部等,当浅层肌肉处于放松状态时,由于肌肉本身的重量会驱使肌肉往下掉,这时的人体就像一个“肉架子”,全身的浅层肌肉都松松的挂在了以脊柱为中轴的骨架上,这时人体才能体会到真正的“松”。

何谓“松沉”

“松沉”是太极拳入门的标志,为什么?因为这个松沉实际上包含了两个关键步骤,第一步:通过意识提示激活脊柱旁的深层肌群(虚灵顶劲),维持人体脊柱骨架处于直立、挺拔状态(即中正),第二步:放松所有浅层肌,将身体挂在这个骨架上,肌肉放松下坠,产生“松沉”感。第二步是建立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没有人体骨架的优化支撑,就不会有浅层肌肉的“松沉”。肌肉“松沉”和骨架“支撑”是一对“阴阳”,在太极拳中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徐洋: TaichiHealth)。

这个原理很像“帆船模型”,主桅杆从船体上撑起,主桅杆的撑起是靠周边的不同方向绳索的张拉作用,横杆及帆布只是挂在主桅杆上的。

类比到人体,脊柱就是主桅杆,脊柱旁的深层肌群就是绳索,它们从不同方向张拉脊柱,让脊柱维持“中正”状态,人体横向的骨骼如锁骨、肩胛骨、肋骨就是横杆,而全身浅表肌肉如同帆布,横向的骨骼和浅层肌都是挂在脊柱上的。

何谓“骨升肉降”

“骨升”,通过激活深层肌群,将人体脊柱骨架竖直支撑起来,并维持中正姿势。由于意识提示是向上的,故而深层肌在维持脊柱直立时,还会促使脊柱纵向伸展,人体脊柱有向头顶撑拔之势,因此“骨”是“升”的。

“肉降”,在脊柱直立并向上撑拔的基础上,脊柱以外的浅层肌群处于最大程度的放松状态,肌肉处于“松坠”的状态,由于肌肉自体重力方向是向下的,因此“肉”是“降”的。

何谓“骨肉分离”

脊柱纵向伸展,身体有挺拔之感,脊柱有向上的趋势,浅层肌肉放松后,挂在人体骨架上,肌肉自体重力向下的,两者的运动方向是相反的,因此长期太极拳练习会导致浅层肌肉会与骨架产生剥离,故而出现“骨肉分离”。

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肉”指的是浅层肌肉,不是深层肌肉,因为深层肌肉是用于维持姿势稳定的,必须与骨架关节紧密结合,如果出现骨肉分离,则人体姿势是不能维持的,也就谈不上太极拳。

回答前面的问题

酒醉状态和麻醉状态肌肉都是放松的,而且是松到极致的,但这两种情况都不是太极拳的“松”,从肌肉骨骼层面讲,首先这两种状态脊柱骨架是无法直立撑拔,脊柱旁的深层肌是无力的,甚至处于“软瘫”状态。没有了骨架的支撑,第二步的浅层肌的“松沉”就没办法实现。因此这两种状态下,身体虽然貌似是极其“松沉”的,但此“松沉”非太极拳的“松沉”,学者不可不加以区别。

写在最后

通过前面的阐述,大家已经知道了太极拳“松”的内涵,最后总结一下:太极拳的“松”是建立在人体骨架(脊柱为主)中正撑拔的基础上的全身肌肉(浅层肌为主)的放松。

它不是泛泛而谈的全身肌肉都“松”,用于维持人体骨架支撑的深层肌必须“紧”,而用于驱动关节运动的全身浅层肌必须最大程度的“松”!

“松沉”、“骨升肉降”、“骨肉分离”都是太极拳的“松”的状态的不同表述,其背后的医学底层原理是 一致的,这就是从医学角度对太极拳的“松”的理解

注:原创不易,未经允许禁止转载,侵权必究!若需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往期回顾: 站桩背后的医学原理:一个精微的神经肌肉控制过程


(0)

相关推荐

  • 豁然贯通,原来太极拳“松”的本质就是“松开顶劲”

    什么是顶劲? 是否可以这样来定义,顶劲就是人类为对抗地球引力而保持身体平衡运动所产生的一种劲力.它与地球引力是方向相反,上下对拉互挣的关系.可以想象,假如没有了地球引力,人人都会升天变成神仙了.假如没 ...

  • 华春光的颈部38块肌肉文集

    三.颈部38块肌肉-后群➡️下(肌肉八层,共20块.下:11-20块 ) 颈部肌肉共有38块.分三个部分:1⃣前群12块.浅层肌肉8块:深层肌肉4块:2⃣侧群6块,由表及里共四层:3⃣后群20块,由表 ...

  • #太极拳#太极拳运动必然也要符合人体运动...

    #太极拳#太极拳运动必然也要符合人体运动系统的规律,即肌肉,骨骼,关节,韧带的功能运动,和传入传出的运动神经的支配.太极拳要求"松空柔化,其主要的"度"即是一个匀慢,均匀 ...

  • 科普 | 练太极拳,不可不知的骨架结构

    疗金句 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黄帝<黄帝内经> 关于武术中的骨架结构,常有人用"打拳走架"来表述还有人说打拳就是"盘架子", ...

  • 从医学角度解密太极拳的5个反常模式,明白后对练拳很有帮助

    太极拳 几乎所有练习太极拳的朋友最初对太极拳都会有很多困惑,太极拳的很多训练理念似乎违反常识,比如:"站桩""用意不用力"."以静制动,后发先至&qu ...

  • 医学角度解密太极拳5个反常模式,明白后对练拳很有帮助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鹅梨帐中香的前世今生 太极拳 几乎所有练习太极拳的朋友最初对太极拳都会有很多困惑,太极拳的很多训练理念似乎违反常识,比如:"站桩""用意不用力&q ...

  • 从医学角度解密太极拳的底层原理,一位医生十余年的实践和思考

    字数:7479字 阅读时间:约5分钟 01两个问题 1.长久以来,人们都是用朴素的"太极哲学"(阴阳理论)去解释太极拳,但"阴阳"具有模糊性,解释太极拳会出现& ...

  • 【新知】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太极拳究竟练什么?

    一.人体最重要的感觉是什么? 人体最重要的感觉许多人可能觉得是"痛觉",痛觉无疑是一种特别重要的感觉,它可以让人趋利避害,远离危险.其实有一种感觉比痛觉还要重要,那就是" ...

  • 关于太极拳的松 ,初学者可以从六个角度来求!

    练习太极的人刚开始都会有一个僵硬的过程在没有熟悉太极运动规律之前会出现紧张的现象,此时要求自己动作协调是很难做到的,应允许太极初学者有一个僵硬的初学阶段其目的是牢记动作顺序搞明白路线个方位. 当学会基 ...

  • “意念”是解密太极拳如何练松的真义!

           太极拳的松,不是自然地放松,而是有意识地放松.刻意地放松.甚至是故意地放松,也就是肢体的放松必须要经过大脑的控制,才能达到太极拳要求的放松. 许多朋友把意念看得很神秘,其实意念是很简单的 ...

  • 到底什么才是太极拳的松

        凡是,接触到太极拳的人们,无不谈及到松.可就是这个"松",困扰了所有的太极拳爱好者,一辈子习太极拳,探索.感悟.追求的就是这个"松".可是,至今,还没有 ...

  • 太极拳的松沉劲

    我师爷李雅轩先生谈到松沉时说:"只要周身松开了,气自会沉下去,日久则内劲自生,脚下也会沉稳--"无论练拳或推手,总要以脚下松沉稳固踏实为第一,否则一切全谈不到.千要紧,万要紧,是身 ...

  • 太极拳的“松、活、弹、抖”

    网络文章,纷繁复杂,良莠不齐.既有读之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的真知灼见,亦有牵强附会.东拼西凑的垃圾文章,更有一些如玄幻小说般云山雾罩.故弄玄虚的.我辈习武之人,唯有努力提高自身水平,擦亮一双慧眼,才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