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郑板桥早期楷书 29岁的他也是个奋斗青年
郑板桥楷书局部
郑板桥楷书
郑板桥行书
“不止于怪——扬州八怪书画精品展”正在扬州博物馆展出。其中,广州艺术博物院馆藏的郑板桥《楷书范质诫从子诗直幅》,是他的早期楷书作品,与大家熟知的板桥“六分半书”风格截然不同。从目前存世情况来看,郑板桥中期及后期的书法作品比较多,早期的楷书作品极少,这件作品究竟蕴含了怎样的深意?从这件早期作品中如何去读懂郑板桥其人?本报特邀扬州博物馆副馆长宗苏琴进行了解读。
420字楷书作品
29岁板桥书写思父之情
据释文及题跋可知,《楷书范质诫从子诗直幅》内容节选自宋代范质的《诫儿侄八百字》,共420字,作于康熙六十一年(1722),这一年,郑燮29岁。
范质(911-964),字文素,今河北邢台市威县人。周显德四年(957)上书朝廷,建议重修法令,编定《显德刑律统类》,宋代第一部法典《宋刑统》直接来源于此法典。范质历官多朝,位至宰相,深知宦海风波,故处世谨慎,去世前特意留下一首教诫儿侄的诗。有关这首诗,正史提到其从子(儿侄)范杲上奏章求官,范质作诗教育他,一时为人所传颂。这是范质人生经验的结晶,含义丰富,值得借鉴。
“通过这幅作品,郑板桥既表达了对范质人品的钦佩,也表示了对范质官品的肯定甚至带有一份羡慕之意。”宗苏琴说,要理解这幅字,首先要了解郑燮当时的境况。在这一年,郑板桥的父亲郑立庵去世了,家中的重担全部落在板桥的肩膀上。于他而言,失去的既是至亲,也是良师益友,在题跋中,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郑板桥当时的内心世界,“他在书写此作时,从范质对儿侄的劝诫,定然也会联想到父亲生前的谆谆教诲。因此,这件作品也暗含一种淡淡的忧伤,寄托了郑板桥对父亲的思念之情。在这个阶段,郑板桥既憧憬又彷徨,有一点点惆怅,还有对家庭的责任和担当。”
所用为“馆阁体”
显示其扎实的书法功底
宗苏琴介绍,这幅作品所使用的“干禄体”,又称“馆阁体”,或“台阁体”,是中国古代官府公文书写的书体。“干禄”指求官或入仕,主要特点是乌黑、方正、光洁而大小齐平,明清两代最为盛行。此种书体排列整齐,十分严谨,就官方文书而言,十分清晰方正;但从艺术角度而言,千篇一律,欠缺艺术性。
29岁的郑板桥在写下这件作品时,虽已在几年前考中秀才,但尚未中举,更未入仕,仍处于潜心苦读的奋斗期。“这一时期的郑板桥,追求的不是'领异标新二月花’,而是金榜题名、光耀门楣。”宗苏琴认为,在这个阶段,郑燮必须狠下苦功,勤奋练字,方能达到“乌”“方”“光”的要求,这也是入仕为官的基本要求。
郑板桥是“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人物。提到郑板桥,人们常想到他所绘的兰、竹、石,但实际上他的书法也极富特色。他曾言“索画者必曰复堂,索诗文字者必曰板桥”。在其心目中,李复堂比较擅于绘画,自己则更擅于诗文和书法,尤以“六分半书”而闻名于世。表面上看,郑板桥书法的这种创新是一种杂凑,实际上这是以他对传统书法的深厚理解为基础的,他对于王羲之、王献之以及颜真卿、苏东坡、黄庭坚等人的书法,对篆隶和魏碑都有很深的研究。
“在这幅《楷书范质诫从子诗直幅》中,我们看到了一个严谨认真的郑板桥。”宗苏琴认为,郑板桥的书法汲取前人营养甚多,早年学帖,晚年学碑,符合清代中期帖学式微,碑学兴起的大趋势,这件早年习作反映出了他极为扎实的书法功底。
对比展出书法
生动诠释“不止于怪”
本次展览共展出郑板桥的两件书法作品,除了广州博物院馆藏的《楷书范质诫从子诗直幅》,扬州博物馆馆藏的一件郑燮《行书曹操诗轴》也一同进行对比展出。
与《楷书范质诫从子诗直幅》不同,《行书曹操诗轴》则是一幅典型的“六分半书”作品。此幅书法结体古拙奇崛,字字独立,无游丝牵连。以篆隶笔法融入行楷,再参以兰叶画笔,既有北碑的凝重粗放,又有南帖的遒媚古雅,厚重圆浑,极尽天然之趣。“根据作品上的'乾隆东封书画史’印推测,这件作品应是郑板桥55岁之后的作品,书写此幅作品时,他已经形成其个人独特的书法风格。”宗苏琴介绍。
纵观郑板桥的一生,他的书风有三次变化:早期,去山东为官以前;中期,山东为官12年期间;后期,辞官以后十余年。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四十以后“薄有名”,也就是在四十岁后逐渐有了自家面貌,最终形成了经典的“六分半书”。“六分半书”世人亦称“板桥体”,是郑板桥在融合北碑和南帖的基础上,秉承“怒不同人”的书法理念而独创的书体,这种书体不同于传统的“守中”原则,而是“大小疏密,短长肥瘦,拱揖朝向,俯仰映带,参参差差”,犹如“乱石铺街”“醉汉夜归”,颇有以画入书的特点,更展现出一种“醉里挑灯看剑”的豪迈与洒脱之势。
宗苏琴说,楷书作品可以感受到早年郑板桥是个积极向上的奋斗青年,功底扎实、勤奋刻苦、博览群书,为其在日后书法风格的变化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两件书法作品也让我们看到,以郑板桥为代表的'扬州八怪’,不止于怪,留给世人的不仅是独特的艺术风貌,更重要的是继往开来,勇于探索,自成面貌的创新能力。” 记者 林倩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