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帖賞析|袖底青蛇──最重要的不是“破命”,而是敢“破”千年筆法

前次在讲到唐宋文人中谁的心里最不健康的话题时,曾就想到过他。但因为他是明代人,所以不列。

有人总结他的一生:

一生坎坷,二兄早亡,

三次结婚,四处帮闲,

五车学富,六亲皆散,

七年之狱,八试不售,

九番自杀,十堪嗟叹!

命运多舛这个词,用在他身上一点都不为过——他就是明人徐渭。

本月初,在匡时拍卖“畅怀——古代书法夜场”中,他的一幅《草书七言诗》,最终以885.5万元成交,市场行情见涨。

▲ 徐渭/草书七言诗,纸本立轴(匡时)

作品内容:

鉴湖横波八百里,镜如荷花亦如是。

有人把钓向荷花,自谓非关贪赤鲤。

秋来明月映长堤,一醉陶然眇天地。

匡时的书法解读是:全幅作品线条强劲纵逸,即长拉硬扯,盘环勾连,一往流转,又松松紧紧,疏疏密密,既涂既抹,又写又画,粗拙不失飘逸,浓重时见空灵。横倒竖歪,粗头乱服,怪态百出,但又无不生动活泼。

不过我们一眼看去,是不是觉得癫狂无比?是不是觉得有一股杀气?

这种感觉也很正常。一个人,尤其是像我这样的初学者,会觉得稍微理智一点都不会这样去写字。或者干脆就一句话,看不懂。这样的书法作品到底好在哪?

就书言书,就字论字。

▲ 局部放大:“秋来”(匡时)

▲ 局部放大:“天地”(匡时)

显而易见,如果说“秋来”二字还不失飘逸空灵,那么“天地”二字简直就是飞沙走石、摧枯拉朽了。

在回过头去看整幅作品,笔势密集连绵、排山倒海之中,有你信步闲庭的悠闲之地吗?是的,人生愤懑不平之气,跌宕在笔墨间。他都要“眇天地”,还会在乎你的那颗小心脏吗?

读古帖如读诗词——不深入训诂考释,无非就是可以拿捏那么一点文艺范儿而已,得不到真学问。如今的新媒体,以新之名,行无知之实,妖言惑众,哗众取宠,于书法而言,是为不幸也。学习书法如果只在意“写书法的男人/女人很美”这一类的意淫,你还不如去韩国整容见效快。

扯远了,拉回来。

见字如面。徐渭的扭曲人生落在了字纸上,亦如你所见。

但问题是,为何历代的书法家、画家如陈师曾、郑板桥、齐白石等辈又都对徐渭敬仰有加呢?(齐白石曾云,“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

关键就是徐渭的笔法。

俆渭书法从吴门书派主张唐法的反叛中出发,继而吸取北宋苏、黄、米追求艺术个性化的积极因素中走来。

他在《书季子微所藏摹本兰亭》中说,“予阅兹本,虽不能必知其为何人,然窥其露已笔意,必高手也。优孟之似孙叔敖,岂并其须眉躯干而似之耶?亦取诸其意气而已矣。”

其书法主张非常明白,“己意”二字。

最为典型的书法实践就是那些高头大轴的中堂行草书。比如这幅《草书七言诗》。徐渭把书法从卷册翰札的文房把玩,转向厅堂展示,造成强烈视觉冲击的审美,也就在这种变革中,实现了对于千年笔法的改造。

对于书法笔法的“破”,也同时“立”到了绘画上,齐白石等人追慕的,正是他的泼墨大写意。

徐渭笔下的南瓜、菊花图,一气呵成,驱墨如云,气势逼人,同时又恰如其分的驾驭笔墨,轻重、浓淡、疏密、干湿极富变化。

▲ 徐渭《杂花卷》(局部)2013年成交价:230万元

我们如果只将这些归结于徐渭个人命运之使然,那还是肤浅的。看徐渭如看戏,你还是一个八卦党而已。

与时代相参证,更可知他对后世的影响之深。这也很好理解,比如时下人皆唾之的“丑书”,就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也可能非常偶然的是,你就曾经以此为业、以此为荣。

明初的书法延续元代的复古之风,但开始呈现出泥古僵化之象。社会政治经济亦然。时者势也,困局中寻求冲破藩篱,是整个的探索需求了。

徐渭的突破,成为了时代标杆。

他将行草书对于情感的表达功能发挥到极致,在笔法、结字、章法等方面都打破传统帖学的法则,对传统帖学造成巨大的冲击。

徐渭的性格,也促使他更为强调行草书对于情感的表达作用,将心中的郁郁不平之气“一寓于书”。用笔上跌宕恣肆、不拘成法,结字上奇崛狂逸、自由潇洒,敢于创新,形成自己特立独行的艺术风格。同时对章法和作品形式做出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高堂大轴作品墨汁淋漓、气势雄浑;手卷作品空灵疏散又不失气势。在就是书与画的结合,以草书用笔入画,开泼墨大写意绘画之先河;题画书法,书与画两者相互辉映、相互影响,书与画融为一体。

不过呢,后学者不要以此又作为自己乱写乱画的榜样。正如学诗你要学杜甫而不学李白,原因一样,李白与徐渭这样的人物,都天赋异禀。你就一凡人,老老实实从入门起步吧。

就像徐渭,早年学书时也是以对古人的学习为主,学有所成之后才“破古出新,归于自得”,将“苍劲”与“姿媚”的审美追求融合到自己的书法之中。

▲ 局部放大:“题款/天池山人渭”(匡时)

他是中国“泼墨大写意画派”创始人、“青藤画派”之鼻祖。袁宏道赞曰:

八法之散圣,字林之侠客。

“古帖賞析”系列

歷代名家如何從顏真卿《爭座位帖》

書入妙品──虞世南《疲朽帖》

莫廢臨帖之功──看米芾如何臨《十七帖》

自古蘭亭祗三種──宋明以後,愈來愈遠

文/老伍

【申明:“古帖賞析”系列暂谢绝转载,见谅】


系统讲述,正统书法

“书法入门”(微信号:shufarumen):

独家刊发田蕴章老师系列书法讲座图文版。

書法愛好者

入門第一站

(0)

相关推荐

  • 一代鬼才徐渭写的对联, 构思巧妙, 每一副都是经典

    晚年的徐渭一直生活在老家绍兴,他经济上日益贫困,精神上也时常癫狂发作,日子过得非常凄惨.到了最 后,只能靠变卖各种东西来度日了,朋友赠的皮大衣,他卖了;他最满意的画卖了;他心爱的书也不得不卖掉一些. ...

  • 【艺术研究】徐渭绘画特色(一)

    徐沁<明画录>中曾记载"文长中岁始学画花卉,初不经意,涉笔潇洒,天趣灿发".由此可知,徐渭真正涉足绘画创作,当在中年之后.在徐渭自己编写的<畸谱>中,具体记 ...

  • 徐渭成就与影响(四)

    <泼墨十二段图册>之一 书画本同源,徐渭对此也有精辟见解.他说:"迨草书盛行,乃始有写意画."这不仅暗示了书法与绘画的相同起源--古世的线条刻画,而且也暗指两者笔法的相 ...

  • 古帖賞析|吳門畫派十八扇頁集錦──清明之風,涼意習習

    所谓"吴门画派",是指明代中期崛起的绘画派别.其主要代表人物有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张宏等名家.因以古吴都城苏州而名之,故称"吴门". 明代初期,江浙地区一 ...

  • 古帖賞析|歷代名家如何從顏真卿《爭座位帖》中脫胎換骨

    <争座位帖>又名<与郭仆射书>,是颜真卿行书代表作之一,与<祭侄文稿>.<祭伯父文稿>合称"平原三稿",在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l ...

  • 古帖賞析|自古蘭亭祗三種──宋明以後,愈來愈遠

    "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妍美流便,被后世视为行书的典范和楷模.原本真迹据传已被唐太宗带入地宫,从此不见于人世. 存世的摹本中,又以唐摹墨迹为最佳. 其中" ...

  • 古帖賞析|莫廢臨帖之功──看米芾如何臨《十七帖》

    临帖是书法学习的必修课. 一个人的书法功底如何,与TA的临帖取向.临帖总量.临帖频率和临帖心得是有着直接关系的. 今人但以艺术之名,废临帖取法之功,歧途也. 这里则选两位古代名家的临"书圣& ...

  • 挥手袖底风|古村那口古井

    黄龙溪锦江对岸大河嘴山脚下村中,有口水井. 水井周围是茂密的篁竹,背靠青山,边上是一条潺缓的小溪. 井不知打成于何朝何代.井壁全由青石磊成,石上长满了青苔. 没有井栏,却在井口用石板铺了个一丈见方的平 ...

  • 他临古帖字字逼真,却没人敢叫他“书坛复印机”!

    书法启蒙 前天 千百年来,学书法的不二法门,便是临帖. 临帖有实临,有意临,但以实临最为大众喜闻乐见.大家欣赏实临如看模仿秀,对太像太逼真者,往往要喊一句:书坛复印机! 下面这位先生的临帖,也可谓字字 ...

  • 明代王铎行书《千秋馆学古帖》欣赏

    千秋馆学古帖,手卷,行书,纸本.纵27.5厘米,横289.3厘米.上海博物馆藏. 王铎(1592-1652),字觉斯.觉之,号嵩樵,孟津人.明天启二年进士,入清官至大学士,卒谥文安.高爽博学,工诗及古 ...

  • 一 代 巨 匠 吳 昌 碩 銘 硯 作 賞 析

    文房重器莫過于硯台 幾乎所有書畫藝術的創作 依賴于硯台實現墨.色的再現 因而硯台成為 歷代文士最心儀的文房 也將文士藝思附于硯台之上 即書畫置銘刻 并構成歷史各階段 文士藝術活動的重要載體 端 砚 吴 ...

  • 古瓷器真伪鉴定之底足辨伪法

    出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民间历来有收藏的传统,当代艺术品收藏投资时代已经进入了最兴旺的时候,艺术品收藏是继股票.房地产热之后的第三大投资热点. 但是随着收藏的日益火爆,古玩市场上的古瓷器赝品越来越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