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鲁丨我终将回到原点(关于公路旅行的执念)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四月份一个忙里偷闲的周末,我一时兴起,从旧金山驱车前往洛杉矶游玩,一方面是为了给一成不变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暂时逃离旧金山这个我太过于熟悉的城市。

实际上这并不是我第一次去洛杉矶,早在大一的春假我就搭同学的车去过,更是在大二的寒假带着爸妈开车沿著名的一号公路去到洛杉矶。但是与之前不同,这次是我独自开车前往:我于下午出发,六个小时的车程里我吃了一顿饭,下车休息了两次,其余的时间都听着音乐,驰骋在加州广阔的大地上。路旁的景色缓缓掠过,先是连绵的山丘,进入平原后则是无垠的麦田,接近洛杉矶时却转变为高耸的山脊;而后夜幕降临,随着万家灯火浮现在眼前,我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因为是周末,我只在洛杉矶待了两天,之后便不得不返回旧金山。这两天里,我也只是和朋友吃了饭,参观了洛杉矶的几个景点,并谈不上惊艳,以至于相比起游玩的两天,我觉得路途上的时光更值得回味。在去时的路上,心里充斥的是对一次冒险经历的向往,然而等真正到了那个城市并度过了两个平淡无奇的夜晚之后,才发现原来并不存在什么冒险。

这种强调享受过程而不是一味追求结果的思维方式,正是公路旅行的精髓。事实上公路旅行在美国已经有相当长的历史,20世纪初随着汽车在美国普通家庭中的普及以及高速公路系统的蔓延,公路旅行逐渐代替了火车,成为了人们出游、度假,甚至举家搬迁的主要方式。那之后,围绕着公路旅行的理念,许多产业随之兴起,例如汽车旅馆的出现是为了给公路旅行的人提供住所,麦当劳得来速餐厅 (drive-thru)——即通过窗口实现让消费者不下车就能完成全部购物过程的经营模式——也是为了给公路旅行的人解决吃饭问题。这些产业的共同点便是简化旅途中必要的吃和住,使人们专注于旅行本身,也从侧面印证了公路旅行的含义所在。

韩寒在《他的国》里写道,“车是男人力量的延伸”,如出一辙的,汽车文化以及公路旅行在美国是自由的象征。与火车和飞机不同,汽车出行没有固定的时刻表,使得人们能在理想的时间出发,在理想的时间到达;也没有固定的线路图,使得人们能设计理想的路线。然而再多的自由终究也会把人带到一个终点,再美好的旅途还是会被画上句号。一段奔波之后,人们总期待一个相对安定的环境,然而在洛杉矶的两天里我却没有如此体会,反而觉得自己依然“在路上”。

因为洛杉矶地区面积太大,城市分散,无论是和朋友吃饭还是去景点游玩,经常要穿梭在区域和区域之间,于是我窗外的风景从多样的自然地貌转变为了一成不变的钢铁丛林。当我穿梭在城市中,我的心中已经不存在任何一个目的地,然而我的身体却还在旅行;我依然享有自由,每日每夜都有很多个去处,然而这时的自由却变的愈发沉重,压得我喘不过气。站在格里菲斯天文台上,眼下璀璨的夜景固然是旅行对我的嘉奖,然而浮华中似乎没有一盏灯为我亮起。那时我才模糊地意识到,我的归宿还在北方。

就像电影《后会无期》意在表达的一样,公路旅行的意义往往并不在于去到什么地方,而是在于路上相伴的人和发生的故事。然而独自一人前往洛杉矶只为逃离生活的我,似乎无法通过这样的旅行获得解脱,并终将回到生活的原点。

返程,我在夜晚出发,驱车行驶在凌晨的五号公路上,耳旁回响的是发动机寂静的轰鸣,苍茫大地一片漆黑,眼前所见只有道路前方极远处汽车的尾灯。一路向北,天空中飘起了小雨,模糊了挡风玻璃。那时我知道我终于跨越加州回到了湾区,回到那个我试图逃离的地方;而迎接我的,是湿润的海风和无声的夜雨。那是我第一次在美国体会到一种对家的念想,仿佛眼前所见都是熟悉的、安定的。相比起洛杉矶的躁动,我似乎更习惯于湾区的宁静,因为在这里有我的学校、我的家,然而在洛杉矶我却只有一辆汽车和一些关于公路旅行的执念。而只有一辆汽车的人,是永远在旅行的,是永远在路上追寻家的感觉的。

苹果用户专用赞赏二维码(作者本人收款)

(0)

相关推荐

  • 耄耋老人加州游2021-14 风景美不胜收的大苏尔

    我们一家人从洛杉矶出发,乘自驾车沿着美国1号公路向北行进,开始了我们的大苏尔观光旅行. 美国1号公路是沿太平洋海滨修建的一条公路,1号公路从墨西哥往北一直延伸到加州北部,是一条风光如画的海滨公路.不过 ...

  • 李鲁丨小说,我写作的唯一方向

    李鲁和阎连科老师在一起 2018年夏天,我以应用数学和经济学双专业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毕业,却紧接着当起了一名记者.这个职业选择似乎不那么明智,毕竟记者和我的专业毫不相干,然而考虑到我写作上的才能和兴 ...

  • 李鲁丨在硅谷,每颗新星都渴望成为下一个苹果或谷歌

    李鲁在伯克利校园 我作为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学生,邻近硅谷,身边自然不乏创业者,现成的就有一位好哥们,去年创立了一家叫Lino的区块链直播平台. 开始我并未在意,经常看见他没日没夜在宿舍里写代码,也不 ...

  • 李鲁丨关于写作,我妈教给了我什么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在一年多以前,当我第一次得知我妈开始指导其他孩子写作文的时候,我内心十分惊讶,因为记忆中我妈从未正式"教"过我如何写一篇作文.既然她没 ...

  • 李鲁丨毕业典礼,只能给过去一个总结,却给不了未来一个答案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关于毕业,我认为大学里丰富多彩又错综复杂的生活如果缺少了一个总结便草草结束,未免显得太唐突.如果说形式上的总结是毕业典礼,那么对我而言更独一无二的总结则是 ...

  • 李鲁丨我坐在海明威生前去过的酒馆,看着眼下和昔日的古巴

    李鲁|文 鲁稚的阳台(ID:luzhi66) 这个春假我从旧金山出发,经迈阿密,到古巴体验了为期一周的自由行.选择去古巴,一方面是图新鲜--在中美洲有很多适合短期游玩的国家,例如墨西哥.巴哈马.波多黎 ...

  • 李鲁丨对留学生而言,节日的意义是模糊的

    李鲁丨文 自从来到美国上大学,我已有三年未在冬天回过北京.偶然间在宋冬野歌的背景音乐里听到"请您抓好扶手,不要倚靠电梯,注意脚下安全,文明乘坐电梯",北京地铁出站的广播,突然觉得甚 ...

  • 李鲁丨唯有思考才是生活的出路

    李鲁丨文 回想起来,这个夏天我似乎度过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个暑假--我圆满完成了在"NBA中国"为期两个月的实习.这是我的第一份实习工作,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我和十余位小伙伴 ...

  • 李鲁丨人生第一次,我独自在一个陌生的中国城市生活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

  • 李鲁丨我看到了繁荣与衰败,也看到了机会与未来

    李鲁,20岁,现就读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6岁出版长篇小说<我去 中学>.19岁出版英文长篇小说 Salvation(<救赎>).现为<北京晚报>专栏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