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中医的“肝司二便”与“肾司二便”
艾御享堂 2021-09-07
一、肝司二便
人体清气的上升和浊气的下降是相反相成的。二便是人体浊气排出体外的重要途径。二便的通畅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保证。二便的形成主要与饮食物的消化直接相关,主司饮食物消化的脾胃必须在肝的协调下才能升清降浊,如黄元御在《灵枢徽蕴·噎膈解》中说“饮食消腐,其权在脾,粪溺疏泄,其职在肝,以肝性发扬,而渣滓盈满,碍其布疏之气,则冲决二阴,行其疏泄。”
《素问·五脏别论》曰:“魄门亦为五脏使”。说明魄门的启闭依赖于五脏的调节,废物的排泄与五脏均有关系。其中肝的疏泄对大便的形成和排泄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脾胃的消化作用实质为气机升降,肝气疏泄能够调节气机的运动促进清气的上升和浊气的下降,所以脾胃之升降协调必须得到肝之疏泄的帮助,才能完成水谷运化和糟粕的排泄。如果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必然影响脾之升清和胃之降浊,主要表现为大变得异常,肝脾不和则脾失运化,清气不升在下则生飧泄,肝气犯胃则浊气不降,在上为腹胀,在下腑气不通为便秘。
《吴鞠通医案胁痛》曰:“肝主疏泄,肝病则有升无降,失其疏泄之职故不大便小溲仅通而短赤特甚。”《素问·大奇论》说“肝壅两满……不得小便。”所以,临床上由“治水必治气,气行则水行”、“气化则湿化”的论治思想,进一步肯定了肝主疏泄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的重要作用。
试观之肾虚之人,小便必淋沥,大便则燥结,又有肾泄、遗尿之候,益信肾之主二便也彰彰矣。而小便闭,又甚于大便闭者,大便止苦精血亏损艰涩之患,小便则胀闷不堪,气不化而形坏矣。然则治之者,专主于肾与,不专主于肾与?曰:因肾虚而致者,治其肾;因他脏而致者,治他脏。”
由于先天和后天的密切相依,在病理上肾司二便往往与脾胃的失调密不可分。清·叶天士在《秘本种子金丹》曾论及:男子元阳不足,或先天禀衰,或劳伤过度,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见大便不实、泻利频作,或小水自遗、虚淋、寒疝。
实际上中药有很多既有补肾益精作用,又有治二便的功用,如《本经》记载:淫羊藿主治阴痿⋯⋯茎中痛,利小便;桑螵蛸主治⋯⋯阴痿,益精⋯⋯通五淋,利小便水道;杜仲主治腰膝痛,补中,益精气,⋯⋯小便余沥;滑石主治⋯⋯癃闭。利小便⋯⋯益精气;地肤子主治膀胱热,利小便,补中益精气;粟米主养肾气⋯⋯利小便;核桃仁补肾润肠;肉苁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等等不胜枚举,可资临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