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丨严防电信网络诈骗,保护客户资金安全

                                       ——金融电子化

中国工商银行安全保卫部副总经理  郭春野

2020年以来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呈高发态势,出现一些新手段新特点,犯罪分子利用电话或网络等渠道实施诈骗,并通过银行汇拢诈骗钱款。从近期公安部门开展打击电信诈骗专项行动情况分析,犯罪分子不断试探规避银行业务监控流程,作案手段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防控难度加大。

为有效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根据公安部、银行监管机构有关防控电信网络欺诈工作要求,工商银行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按照“主动防、智能控、全面管”的风险管理原则,及时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持续开展综合防范治理,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今年以来全行成功防范电信诈骗3.1万起,避免客户资金损失9.69亿元,切实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践行了大行社会责任。主要举措如下。

强化组织推动,形成统一领导

为整合力量、统一步调,构筑防控电信网络诈骗的强大合力,工商银行成立了由16个总行部门组成的防控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领导小组,制订了工作方案,重点从开户源头管控、风险交易监测、业务合规管理、司法查冻扣、加强宣传教育等多个方面同步推进。同时,研究建立工作跟踪、奖惩考核和资源保障等配套机制,确保责任分解到人、工作落实到位。

强化科技驱动,实现多维防控

为提升新型电信网络违法犯罪防控效能,工商银行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持续提升智能防控水平。一是建立“融安e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与公安、司法、检察等国家职能部门进行风险信息共享合作,建立涉诈黑名单,对涉诈账户转账汇款进行预警拦截。自系统投产以来,累计拦截各类欺诈汇款39万笔,为客户避免损失97亿元。此外,工商银行还与200多家银行同业开展合作,共享反欺诈成果。二是打造全行智能风控体系。研发应用AI技术智能模型,融合行内外数据流、资金流和利益关系链,实现对客户全图谱、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监控和穿透管理。针对新型电信网络诈骗等风险场景,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研发专用模型,对账户异常开立、异常资金交易和团伙作案行为等进行监控,实现实时智能拦截。

强化账户管理,实行全程管控

根据防控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工作需要,及时组织开展个人及对公账户专项治理。一是严管账户开立。通过黑灰名单预警、实地尽职调查、非柜面支付限额分类管控等,严把账户准入关;通过智能模型、智慧年检等项目加强存续期管理,实现账户异常行为、异常状态有效识别。二是实行账户全生命周期管理。通过客户回访、风险监控、银企对账等多种方式,加强新设账户存续期管理,保证客户身份和经营背景持续真实、合规、有效。三是化解现有账户风险隐患。对涉案及关联账户分类梳理并从严管控,分层分批开展存量账户风险排查,100%逐户实施尽职调查,确保异常账户应控尽控。四是建立账户高质量发展机制。按照“补短板、建机制、管长远”的思路,压实相关部门和各级机构责任,建立涵盖账户发展、风险防范、责任追究、质量导向的账户考核管理机制。

强化协助执行,实行双线推进

工商银行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新型电信网络诈骗。一是制订协助执行管理办法,新增网络办理协助执行模式,为线上线下协助公安机关开展跨地区查询、冻结、止付工作提供了制度依据。二是线下线上全力配合查控,线下方面,总分行本部和营业网点安排专人负责;线上方面,已于2016年6月在同业率先投产网络查控系统。截至目前,累计办理查控事项544万笔,涉及账户126万个。

强化宣传教育,构建长效机制

防控电信网络诈骗是一项长期工作,工商银行通过健全内部长效机制、强化全员安全意识等措施,确保防控力度不减、工作强度不降。一是广泛宣传反诈知识。今年以来通过网点、网站等渠道围绕“守护老幼、远离欺诈”“增强防范意识、识破赌博骗局”“工银智能卫士、账户安全利器”多个主题,广泛开展防范新型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教育,普及防范常识,增强安全意识。二是强化内部责任追究。根据监管通报、内部监测等情况,及时组织开展涉案账户倒查,对履职不力导致出现涉案账户的,严肃追究相关机构和人员责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