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13.2
#每日学论语#13.2[2017-5-15]
【原文】
仲弓为(wéi)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曰:“焉知(zhī,下同)贤才而举之?”子曰:“举尔所知,尔所不知,人其(qí)舍诸?”
【译文】
冉仲弓做季氏的家臣,询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先派定各部门的负责人,赦免部下的小过失,提拔德才兼备的人。””
又问:“如何了解贤才并举用?”孔子说:“举用你所了解的,你不了解的,别人会舍弃不举用吗?”
【微言微感】
“先有司”这句话,有两种不同的解释:一是说“先于有司”;一种说法是“先设有司”。
“先于有司”,讲究的是身先士卒。做领导的,考虑问题要先于下属,调查研究先与下属。
就像诸葛孔明,事必躬亲,神机妙算,每一次排兵布阵,都是从从容容,胸有成竹:张飞、赵云、魏延、黄忠……来来,山人给你们锦囊一个,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你们按锦囊做就是了。
有着这种习惯的人,往往都有超强的个人能力,都是完美主义者。
“先设有司”,讲究的是提纲挈领,只抓关键。不急着做事,先布局,先组织班底,完善结构,明确分工,把合适的事交给合适的人。追求的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只要结果,不问过程。
刘邦是这样的人,创业就是交朋友。先把人才拉拢过来,谁负责总指挥,谁负责筹钱粮,谁负责带兵打仗,这事儿搞清楚了,我就可以喝酒泡妞去了。
我是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外行指导不了内行。做领导的,一定要懂行。特别是基层单位,很多时候,领导就是突击队长。不熟悉业务,不懂业务,既没有远见卓识,又没有容人雅量,还喜欢发出自己的声音,那就等着混乱吧。特别是搞教育的,做医生的,凭业务吃饭的,一定要有下属心服口服的功夫。“先生,先生,先于学生。”做老师的,严师出高徒,名师出高徒。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以其昏昏,何以使人昭昭。那些说话啰啰嗦,脑袋一盆浆糊的先生,往往可以把学生似懂非懂得带到云山雾罩里边去。我们提倡教师,让学生看的书自己先看,让学生做的题自己先做,让学生做的实验自己先完成,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好。
另一方面,组织优先,人事优先,作为管理者更重要。乔丹是伟大的篮球明星,是可以带领团队创造奇迹领袖人物。我们看他打球,超强的个人能力固然精彩,最精彩的却是他这个灵魂人物如何穿针引线把整个团队的士气都鼓动起来。
一个校长的魅力,教育家办学校固然重要,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人尽其才,才是关键。
梅贻琦在清华,蔡元培在北大,包括当代教育家人大附中的刘彭芝,十一学校李希贵……哪一个校长靠的是单打独斗?据说,李希贵办北京十一亦庄分校,光是特级教师就招揽一大批,招贤令遍洒全国。
关于“赦小过,举贤才”,我以为,这更是成否办成大事的关键。24岁那年,我受命于危难之中,从一所乡镇小学调到一所师生超千人的市直学校做校长,当时,教职工之间矛盾重重,我又是单枪匹马的小青年,可以说是举步维艰。还好老校长做书记后对我鼎力相助,一些直正的老师,也很看好我的硬气和大气。9年时间在一所学校,肯定遇到过很多矛盾冲突,肯定有过“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时候。给我找过麻烦的人,犯事载到我手里,有人劝我正好可以借机排除异己,我选择了握手言和,并竭尽全力帮他渡过难关。
为什么呢?秉性使然。
我非常喜欢一句话:“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行舟船。”我坚信:得饶人处且饶人,好人自会有好报。
有一个直爽的朋友,嘲笑我懦弱,任由别人气我脖子上拉屎。我笑笑!后来呢?化敌为友才是消灭敌人的最好办法。”
校长24年,仔细算算,我没有隔夜仇人。红红脸,出出汗,甚至吵几句嘴,倒是也很正常的。我不知道别人是否和我记仇,但是,没有人的过错留在我心里,不管别人如何看我,我没有让任何人把仇恨的种子埋到我的心田。
君子成人之美。我的同事,我的下属,做校长的10人之多;我亲自指导的优质课教师各个学科都有,各个级别都有,不下20人之多。
他们很感激我,其实应该感激他们的是我。我是因为他们的成功而被定义为成功的。没有教师的成长,哪有学校的发展,没有学校的发展,哪有校长的风光?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做人做事做管理,其实就是一种度量,一种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