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活动而无研究
有活动而无研究
作者:李广生
前段时间,我牵头的一项课题开题,几位专家参与论证。出去接个电话,耽搁几分钟,回来时听到专家说“有活动而无研究”,脸顿时红了。
不得不佩服专家的敏锐,“有活动而无研究”,或是用活动替代研究,是目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一个显著“特点”。开个会、听节课、搞个展示交流,或是研讨论坛,热热闹闹举办一场活动,便美其名曰研究;发言的材料、交流的资料、展示的课例,汇集成册,理所当然地视为研究成果;而活动的照片、会场的记录,包括签到的名单,则被认为是研究的佐证、研究的痕迹,甚至看做研究的过程。
研究真的发生了吗?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人都在关注活动的组织以及现场的效果,研究退而居其次。为了举办一场活动,主办方精心策划、周密安排,课题组成员倾巢出动,忙前忙后,几乎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活动的筹备上,哪还有时间研究?活动不但没有推进研究反而干扰阻碍了研究。活动圆满结束后(很少有不圆满的),各方皆大欢喜,并长出一口气,嘴里念叨着“终于结束了”,也许这背后还有一句潜台词:研究也结束了。用活动替代研究往往导致,随着活动的结束研究也落下帷幕。
中小学课题研究呈现蓬勃发展之态势,几乎每个学校都有几个立项课题,立项课题的档次和数量已经成为评价学校和教师的重要标准。而这评价往往是高利害的评价。但是,高质量、有实效和有实用价值的研究成果少之又少。数也数不清的课题,立项了、结题了、获奖了,也就烟消云散了。除了那纸获奖证书和开题、结题证书被珍藏之外,课题和研究本身再无任何意义和价值。有课题而无成果,有成果而无价值,在中小学有一定的普遍性。
有活动而无研究,有研究而无成果,有成果而无价值,像一个神秘的怪圈,牢牢地桎梏着中小学的科研工作。
当然,我们必须要承认,中小学的课题研究出理论成果的可能性很小,毕竟研究主体不是从事理论研究的专业研究人员。他们的主业是教书育人,所以,实践成果或是简单的说实践改进,才是他们的研究成果的最主要形式。这也就意味着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成果通常是隐性的,浸润于他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体现在日常工作中,而且具有个性化和情境性。影响中国几代教师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道路上来。很多人用这句鼓励教师投身研究,但很少有人思考,苏翁所谓的研究——能给教师带来乐趣的研究,是我们热衷的研究吗,是立项课题吗?
研究,必须要有个安安静静的环境,必须要有股踏踏实实的精神,唯有安静才能精研,唯有踏实才能深究。大张旗鼓、轰轰烈烈是搞活动的套路,不是搞研究的思路。活动不等于研究——这个道理不难理解,但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包括我自己)依然热衷于活动,甚至用活动代替研究?扪心自问,我把研究的目的异化了,把课题当成了标签,以此证明或更确切的讲——标榜自己。我不敢说其他学校和教师也和我一样如此功利化的看待研究和课题,但研究和课题确实已经成为标签,贴上它,学校变成名校,教师变成名师,而没有它,学校和教师就像是没有品牌的商品一样,价值大打折扣。商家为了扩大品牌效应而大搞活动,课题为了扩大标签效应也大搞活动,二者如出一辙。
如果商家只注重炒作品牌而不注重提升其内在品质,很快就会被消费者识破从而被抛弃。课题研究也是如此,那么多的课题不是在轰轰烈烈的活动之后就销声匿迹了吗?
如何才能让中小学教师不被活动绑架,安安静静的研究,开展真实的研究,研究真实的问题,让研究带来乐趣?禁止搞活动不是好办法,让课题研究归位才是根本解决之道。把课题研究从高利害评价的位置上请下来,请它回归到本来的位置——既不高深,也不高贵,更不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业,大家就能心平气和的做研究,就能真正从研究中品味到乐趣,并发现研究的真正价值。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点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