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谁合作?

跟谁合作?

作者:李广生

小组合作学习确实是促进合作、学习合作的重要方式,在真实的课堂上,分组却是让教师头疼的一件事。几乎每个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如果是自愿组合的话,学习成绩较好的原意和与其学习成绩相当或更好的同学一组,学习成绩不好的只能自己结合成一个小组,一边是强强组合,一边是弱弱组合。如果是由教师负责分组,采用异质分组即强弱组合的方式,学习成绩的差异又会导致处于弱势的孩子受歧视或是得不到锻炼的机会。在小学阶段,这种情况较为突出。如何破解这些难题呢?

首先要声明的是,教育中几乎不存在药到病除的方法,这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如果想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那只有放弃教育。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孩子们希望和与自己学习成绩相当的结合成一组,这是人之常情,本无可厚非。始作俑者并不是孩子,而是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用成绩这个连我们自己都不很信服的玩意儿,把孩子分成了三六九等。他们最初进入学校时,是没有这种差异的,至少在成绩上是平等的。我们通过一次次的考试、测验,一道道苦心编制的题目,把他们分成优良中差。并且,把对他们的不同态度挂在脸上,体现在言行上。于是才会出现以上那些情况。问题是我们造成的,改变也当从我们做起。

我必须要重申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绝不是提高成绩的最好办法。如果仅抱着提高成绩的目的而采用这种方法,极有可能让人失望,甚至适得其反。可以这样说,小组合作学习能够让孩子获得除成绩之外的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奉献精神、创新能力、学习能力、责任担当,等等。以提高成绩为价值取向的小组合作,强强联合则是最好的选择。不以成绩提高或不仅仅以成绩提高为价值取向,其他组合才有可能出现。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还要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把直接指向知识的认知目标之外的如情感目标、社会目标,摆在应有的重要位置。

教学目标的变化,引发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化,教学手段和方式的变化又会引发学习方式的变化,这是从教师的教的角度而建立的教学逻辑。我们可以用一个简单的例子加以说明。

如果教学目标是计算能力,算的又快又正确,那么在布置任务的时候教师就会这样说:大家自愿结成小组,看看哪个组算的速度快、准确率高。毫无疑问,那些成绩好的孩子,也就是计算能力强的孩子,更乐意组合到一起,以获得更好的小组成绩,不乐意接受那些成绩不好的、计算能力不强的孩子,担心他们拖后腿。如果教学目标不仅仅是计算能力,还包括创新思维的培养,那么教师就会这样布置任务:大家自愿结成小组,看看哪个组用更新颖的方式表达计算结果和过程。于是,那些成绩好的、计算能力强的孩子,就会主动邀请那些成绩不好、计算能力不强但在其他方面有特长的孩子,跟自己结合成小组。他们会邀请美术比较好的同学与自己合作,用绘画的方式表达数学;也会邀请音乐比较好的同学与自己合作,用唱歌的方式表达数学;等等。

由此可见,教学目标一旦发生变化——不再紧紧围绕成绩,教学手段则会发生变化——不再仅仅为了成绩,学习方式必然随之改变——不再以成绩高低为标准建立小组。计算能力当然是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但是,算的又快又正确真的那么重要吗,能超过计算机吗?多样化表达、多学科融合、创新思维,这些要比计算能力更加重要,特别是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而言。

跟谁合作?这件事要在适当的时候及时地交给孩子,由他们自己选择、尝试,因为这是合作的基础性能力。教师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选择标准。孩子们习惯上喜欢与朋友结合成小组,我们可以称之为基于朋友的合作,即:先有朋友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为合作关系。但是,孩子走上社会后,他们面对的真实的生活往往与之相反,是先有合作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成为朋友。几个人开始可能并不熟悉,比如同时加入一个公司,在共同的事业中增进了友谊,成为挚友——这可以称之为基于事业的合作。无数事实证明,基于朋友的合作远不如基于事业的合作稳固。本来是很好的朋友,但因为合作不好反目成仇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我们要引导孩子在选择跟谁合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关系,更要充分考虑到任务。

生活中的好朋友,也许不是合作中的好伙伴。这一点要让孩子有所体验,将避免他们走很多弯路。 为了完成不同的任务,他们就要选择不同的合作伙伴,这样就不会发生成绩好的只和成绩好的结合,成绩不好的在合作中受歧视的现象。但这有一个前提,很重要的前提:教师不要因为孩子成绩不好就认为他一无是处,也不要因为他成绩好就认为他在所有的方面都优秀。如果教师形成了这种观念,并把它传递给孩子,那么强强组合,弱者的权利得不到保障,可能无法改变。

为何合作?这也是在合作时孩子们潜意识中存在的问题。一个成绩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也许会这样想:我为什么要和他合作,我能从合作中获得什么?教师们往往忽视在成功之外还有一种更高阶的成功,那就让别人获得成功。如果每个成功者都建立这种责任感和价值追求,如果每个成功人士都以助力别人成功为己任和快乐,那我们的社会将会更加美好。那些在学业上取得成功的孩子,奠定了走上社会后成为一个成功者的基础。此时,教育就要培养他们这种意识,让他们肩负起让别人获得成功的责任。因此,教师要避免单纯用学业成就激励孩子,否则的话就会助长强强组合和歧视弱者。教师要善于用团队的成功、共同的努力引导孩子,用奉献精神和责任担当激励孩子,让成绩好的孩子把帮助其他同学视为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施舍。

跟谁合作、为何合作,这些问题都与教师的引导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说教能够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最重要的是设计出适合的项目,在合作中学会合作。“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很多老师认为这就是合作学习。暂且不论五分钟的时间是否能够形成合作,仅就这个任务而言,很明显,它仅仅是个问题,孩子们在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回答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进行合作。如果在全班进行交流,倒是可以形成不建立在小组基础上的、不离开座位的合作。合作以项目为载体,有了需要合作的项目,才会形成合作。如果教师把这个只需要回答的问题,变成需要他们动手、动脑的项目,如:用你们认为适合的方式,不仅仅包括思维导图、诗歌、绘画、剧本、表演、歌曲等,表现本文的主旨——合作便会发生。很明显,这是一个人难以完成需要几个人通力合作的项目。跟谁合作或怎么分工才能更好的完成任务?——此时孩子们必然会这样想,或是教师可以引导他们想。学会合作就是这样进行的。

长按二维码即可关注

做真实的教育 过原创的人生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