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探微(174):春风夏雨——释“夏”

、“夏”字小引

成语“春风夏雨”的意思是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用来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本篇来说“夏”字,其实“夏”字并不是为夏天这一时令造的字,而应该是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夏”人而造的字。而提到华夏的“夏”,不可回避的就是“夏朝”,“夏朝”何在?

据传说,夏(约在公元前2070—前1600),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然而目前有文字记载的中国历史只能从商朝(前1600—前1046)开始,而记载中国历史的最早汉字甲骨文又是商代后期的殷商文字。虽然夏、商、汉、唐都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可是我们经常称自己为华夏人(我们的母语也可以叫“华语”)、汉人(我们的母族一直被称作“汉族”,我们的母语至今还叫“汉语”)、唐人(海外有唐人街之称)。但是我们从来不说自己是“商人”。直到现在“商人”仍用来指做买卖做生意的人,经商通常要把一个地方的货物运到另外一个地方,所以商人应该是很适合旅行和迁徙的人群。也许当初建立商朝的那群“商”人就是从遥远的地方迁徙到中国本土的,他们带着关于祖先三皇五帝的传说,也带着自己曾经的历史——夏王朝,因此我们子子孙孙念念不忘的则是:中国的第一个朝代不是商朝,而是夏朝。

夏朝由禹建立,禹传位给启,然后世代相传。现在通行的说法是,夏朝被商所灭,可是却一直找不到夏朝的重要文物,比如君王的墓葬,文字壁画等。那么是不是可以设想,夏朝应该不在中国本土(或者说不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而是在异域呢?如果是这样的话,让我们进一步来设想,既然夏朝不在本土,而商朝又灭了夏朝,灭掉夏朝后的商朝为什么要迁徙到黄河流域,重新建立王朝,而不在夏朝原有的故址上发展壮大呢?这样想来,“商”人应该是“夏”人中的反对派,夏商之间一定是在遥远的异域有过一场大战,至于谁胜谁负尚不可知:也许是商灭夏,夏已不存在了,原址破坏极大,已经不适合人居,故商迁徙到中原地区;也许是夏胜商,商被迫逃离而迁徙到中原地区。不管是何种原因,“商”人都离开了“夏”人而来到了中原,并且创造了不朽的甲骨文与青铜器而流传至今;不管是哪种情形,“夏”一定是“商”之前的一个重要时代,因为甲骨文中都还保留着一个“夏”字,这个“夏”字就应该是祖宗相貌的遗存。

《説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这个“中国之人”可能就是中国人祖先的意思吧?那么“夏”字是用什么样的构字理据来描画“中国之人”的呢?这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开的迷。拙文也无力解开这个千古之谜,只能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分析与推理而已。

商灭夏的时间据北宋史学家邵雍依历法推算是公元前1776年,而夏商周断代工程则认定是约前1556年,现在通行的折中说法则是大约在前1600年,下文是网上“百度百科”的描述: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是中国第一个有直接的同时期的文字记载的王朝。

夏朝方国商国君主商汤率方国于鸣条之战灭夏后,以“商”为国号,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之后,商朝国都频繁迁移,至其后裔盘庚迁殷(今安阳)后国都才稳定下来,在殷建都达273年,因此商朝又被后世称为“殷”或“殷商”。

商朝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前后相传17世31王,延续500余年。末代君主帝辛于牧野之战被周武王击败后自焚而亡。

殷墟的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商朝处于奴隶制鼎盛时期,奴隶主贵族是统治阶级,形成了庞大的官僚统治机构和军队。甲骨文和金文的记载是目前已经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符号。在商朝时期,长江流域也平行存在发达的非中原文明。

“夏”字有三个最主要的字义:朝代名称,季节名称,民族/部落名称(部族及其人的称呼)。哪一个最早呢?如果一年四季的概念早已有之,那么,季节名称应当早于夏朝。是何人发明了四季的概念以及它的名称?如果联想到夏历的话可能是华夏人。那么,按照常理是,在人的观察和长期实践之后才有了时间、日夜、月、季节的概念。据此,华夏人或曰夏人则应是更早的概念。因此,夏字最早的字义应是夏人。这从字形上可以明显的看出来——是一个体型魁梧高大的人形。而且可以看到“夏”字里面始终有“首”(人头)字的原型。至于夏朝,它理应是夏人所建立的王朝,因此,在历史的时间顺序上,“夏”字字义的演变顺序大概应该是:夏人——夏朝——夏季……

二、“夏”字的字形解读及造字本义

“夏”字的字形演变与字源演变

至今为止,对“夏”字的认识和解释可谓众说纷纭,下面试做简单梳理,借以探求究竟。

其一,夏季说:认为“夏”字是为炎热的夏天造的字。最直接的证据就是根据上图的甲骨文字形。上图两个甲骨文字形均从“日”、从“页”(表示头)。“页”本是人首,故可以代指人,人头上有日,表示天气炎热。“夏”字的金文字形(见上图)也包括人体的头部以及手和脚,其中头部地位突出,头部之下侧立的人字的手和脚有短横指示性符号,或喻手脚皆袒露于外,这也是人们在夏天作出的适应性的表现。

其二,夏人说:认为“夏”字是为称作“夏”的族群造的字。至于“夏人”是一种什么样的族群,则又有多种推测:

一是认为“夏人”是农耕之人,甲骨文字形表示农耕者在日光下劳作或休息貌,而金文字形则表示其手持工具在劳作。认为是农人耕地的典型形象而且细节具备:金文字形中刀代表犁,下面是曲辕加翻土利刃,在犁地的时候,手是要把住犁来控制方向深浅的。这样解释下来,整个字已经完全没有了夏天和炎热的内涵了。

二是认为“夏人”是治水之人,甲骨文和金文的“夏”字可以理解为夏人治水的自画像。一方面,金文字形突出刻画了头、足和治水工具;另一方面,洪泛时期期待睛天,所以甲骨文字形在头上画太阳,而且有夏禹治水的故事,还有夏桀自称为太阳的传说,以及常用这个字指最热的季节就不是偶然的了。

三是认为“夏人”是勇武之人,是商汤的名字。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曹定云在《殷墟卜辞“夏戈”为“武”字考——兼论商汤名“夏戈”及其相关问题》(载《考古》2007年4期)一文中释“夏”字为“武”,为商汤的名字。

其三,夏蝉说:认为“夏”字的古文字字形就像一只蝉。“夏”字是以夏蝉为构字理据而为暑夏造的字。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胡阿祥博士,2012年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说国号》系列讲座,他讲金文形体的“夏”字在古文字里就像一只夏天的蝉,所以用蝉来指夏天,而“夏”朝国号的由来则是以虫为图腾而名之。

以上诸说,各执一词。愚以为,其一“夏季说”虽然不乏道理,然而在造字时代古人并未严格区分四季,上古时代的人们通常以春秋两季来认知一年的循环,故中国最早的历史记载都名之为《春秋》,至于冬季与夏季则是后来根据太阳历法的二十四节气来加以设定的。因此,没有道理认为古人会在上古“四季”的概念都不一定完整的时代来为夏季造一个字。其三“夏蝉说”尽管“夏”字的金文字形可以朝此意思联想,但是“夏”字的甲骨文字形不支持这一说法,因为它确实不像一只夏蝉。其二“夏人说”中的农耕之人或治水之人的推测,似乎有一定道理,然而也仅仅是依据“夏”字的金文字形加以想象,同样“夏”字的甲骨文字形不支持这一说法。最后就剩下其二“夏人说”中的勇武之人的推测了。

提出“夏”为勇武之人的曹定云研究员的主要学术专长是甲骨文研究,主要从事甲骨文、古文字和殷商考古研究,并在相关领域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96年后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工作,并承担“甲骨分期与年代测定”课题中的相关任务。他的说法不能不引起重视。

但是,目前所能够见到的“夏”字的古文字字形大多没有反映出勇武之人的信息,幸有河南偃师商城博物馆在有关“夏”字字形演变的介绍中有如下一图:

从上图可见,位于最上部的古文字字形就像一个手持巨斧的勇士形象,在它演变的过程中,左侧的文字已经丢掉了巨斧,头部也省去了表示威武的竖立头发,其下部增加了“土”字符号,似有向定居之人转变之意;右侧的文字则将巨斧替换为其他工具,似有向农耕之人转变之意;中间一直行则既舍去了手中的工具,又用“目”来替换头部形象,而进一步突出人的头部和手脚,最后演变为今天的“夏”字,似有突出迁徙之意。

愚以为,若以此图示来理解“夏”字的字形演变与字义演变的话,那么,“夏”字的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当为勇武之人。然后其字形字义朝着三个方向发生了变异:变异的核心意义与构字理据是迁徙(上图所示的中间直行文字),由于迁徙而在新的土地上定居(上图所示的左侧直行文字),由于迁徙而舍弃征伐而转为农耕(上图所示的右侧直行文字)。因此,“夏”是一个象形字,其构字理据与造字本义像勇武之人的形象,由于不明原因的迁徙而来到中原之地,进而转变为定居的农耕之人,这样的“夏”人则被称为中国人。

《説文解字》卷五夊部:“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臼。臼,兩手;夊,兩足也。”

许慎的解释大致意思为:“夏”,就是中原之国的人。它的字形采用“夊”、“頁”、“臼”(最下面一横断开)三种构件来会意。“臼”,表示两手;“夊”,表示两足。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说文》中“中国之人也”一句的补充解释是:“以别于北方狄、东北貉、南方蛮闽、西方羌、西南焦侥、东方夷也。夏,引伸之义为大也。”

应该说,许慎依据小篆字形所解释的“夏”字的字义与构形理据是不错的,只是他也未能够说出此“中国之人”的来历也。

三、“夏”字的字义演变源流

“夏”字的造字本义当为“夏人”,即定居中原的古代汉民族自称,也称华夏、诸夏。例如:“蛮夷猾夏,寇贼奸宄。”(《书·舜典》)孔传:“夏,华夏。”再如:“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左传·定公十年》)又如:“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于上京,巨滔天而泯夏兮,考遘愍以行谣。”(《文选·班固〈幽通赋〉》)李善注:“夏,诸夏也。”

“夏”字由其造字本义可以引申出如下四方面的意思:

其一,用作朝代称谓。例如: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称作“夏”。再如: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称天王大单于,国号夏。也称大夏。又如:隋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于公元618年自立为王,国号夏。又如:北宋仁宗时,党项羌贵族赵元昊所建。史称西夏,亦简称夏。另外元末明玉珍所建的割据政权也称作夏。

其二,用作季节称谓:夏季。每年四季的第二季,农历的四月至六月。例如:“日月之行,则有冬有夏。”(《书·洪范》)再如:“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又如:“展眼已是夏末秋初。”(《红楼梦》第七十回)

其三,用作水名。有二义:

一是指称传说中的夏水。传说此水冬竭夏流,故名。故道从湖北省沙市东南分长江水东出,流经今监利县北,折东北至沔阳县治附近入汉水。例如:“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楚辞·九章·哀郢》)再如:“惟郢路之辽远兮,江与夏之不可涉。”(《楚辞·九章·哀郢》)

二是用作汉水的别称。例如:“王沿夏,将欲入鄢。”(《左传·昭公十三年》)杜预注:“夏,汉别名。顺流为沿,顺汉水南至鄢。”

其四,表示“”的意思。例如:“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者而爱伟之,谓之夏。”(《方言》第一)再如:“人谓夏者大也,非时之所谓夏也。予曰:古人以厦为大者,非无取义。夏日之屋,非大不凉,与三时有别,故名厦为屋。训夏以大,予特未之详耳。”(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槐榆》)又如:“瑶台夏屋,不能悦其神。”(南朝·梁·刘孝标《辩命论》)

由此又可引申出二义:

一是用作大屋、大殿的代称。例如:“曾不知夏之为丘兮,孰两东门之可芜。”(《楚辞·九章·哀郢》)王逸注:“夏,大殿也。”再如:“冬有穾夏,夏室寒些。”(《楚辞·招魂》)李善注:“夏,大屋也。”又如:“广夏之下,细旃之上,明师在前,劝诵在后。”(《汉书·王吉传》)颜师古注:“广夏,大屋也。”

二是泛指大乐歌。例如:“贻我来牟,帝命率育,无此疆尔界,陈常于时夏。”(《诗·周颂·思文》)再如:“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诗·周颂·时迈》)郑玄笺:“夏,大也……乐歌大者称夏。”

由此又可引申出二义:

一是用作禹乐名。例如:“故天子之为乐也,以赏诸侯之有德者也……《大章》,章之也;《咸池》,备矣;《韶》,继也;《夏》,大也;殷周之乐尽矣。”(《礼记·乐记》)郑玄注:“《夏》,禹乐名也。言禹能大尧舜之德。”

二是用作舞名:文舞。例如:“始初也,谷梁子曰:‘舞夏,天子八佾,诸公六佾,诸侯四佾。’”(《谷梁传·隐公五年》)范宁注:“夏,大也;大谓大雉;大雉,翟雉。佾之言列,八人为列,又有八列,八八六十四并执翟雉之羽而舞也。”杨士勋疏:“注:独奏文舞。释曰:‘礼有文舞,有武舞。文舞者,羽籥是也。’”再如:“两军相见……揖让而升堂,升堂而乐阕,下管《象舞》,《夏籥》序兴。”(《孔子家语·论礼》)王肃注:“夏,文舞也。”

根据上面对“夏”字的字义演变过程的梳理,现将“夏”字字义的发展脉络简示如下(示意图中的横直线表示字义之间的先后演变关系):

四、含有“夏”字文化含义的相关成语

含有“夏”字的相关成语不是很多,“夏”字在成语中主要有两种含义:

其一,成语中的“夏”字用作族群称谓或朝代称谓,例如:

用夏变夷——夏,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周王朝所分封的各诸侯国;夷,指中原地区以外的各族。以诸夏文化影响中原地区以外的僻远部族。语见《孟子·滕文公上》:“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

夏鼎商彝——夏代的鼎,商代的彝器。泛指古董。语见元汤式《一枝花·赠王马杓》套曲:“纵然道夏鼎商彝休将做宝贝啶,也不似他情忺。”

商彝夏鼎——夏商的青铜礼器。泛称极其珍贵的古董。语见清·沈起凤《谐铎·吕仙宝筏》:“君文气息逼似《两京》,次者亦韩潮苏海,若以此猎取功名,譬犹执商彝夏鼎鬻诸五都之肆,非弗宝贵,而无如识者希也。”

其二,成语中的“夏”字表示夏季的意思,例如:

春风夏雨——春风和煦,夏雨滋润,足以养育万物。常比喻及时给人以教益和帮助。源自汉·刘向《说苑·贵德》:“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夏雨雨人——雨:前一个“雨”,名词,雨水;后一个“雨”,动词,下雨。有如夏天的雨落在人身上。比喻及时给人帮助和教育。语见汉·刘向《说苑·贵德》:“管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春诵夏弦——诵、弦:古代学校里读诗,只口诵的叫“诵”,用乐器配合的叫“弦”。原指应根据季节采取不同的学习方式,泛指读书、学习。语见《礼记·文王世子》:“春诵夏弦,大师诏之。”

冬裘夏葛——裘:皮衣;葛:葛麻衣。泛指美服。源自《公羊传·桓公七年》:“士不及兹四者,则冬不裘,夏不葛。”

冬日夏云——冬天的太阳,夏天的云层。比喻人态度温和可亲,使人愿意接近。源自宋·陈恬《程伯淳赞》:“本以正身,改德温温,如冬之日,如夏之云。”

冬箑夏裘——比喻不合时宜。源自《淮南子·精神训》:“知冬日之箑,夏日之裘,无用於己,则万物之变为尘埃矣。”

冬温夏清——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指人子孝道。亦泛称冬暖夏凉。语见北魏《张猛龙碑》:“冬温夏清,晓夕承奉。”

夏虫朝菌——意为夏虫活不到冬天,菌类朝生暮死。比喻极短的生命。源自《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又《逍遥游》:“朝菌不知晦朔。”

夏虫疑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源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夏虫语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源自《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夏炉冬扇——夏天生火炉,冬天扇扇子。比喻做事不符合当时的需要,费了力气而得不到好处。源自汉·王充《论衡·逢遇》:“今则不然,作无益之能,纳无补之说,以夏进炉,以冬奏扇,为所不欲得之事,献所不欲闻之语,其不遇祸,幸矣。”

夏日可畏——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源自《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相关链接:

汉字探微(173):不吴不扬——释“吴”(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