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与帖,谁才是书法正脉?

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什么?碑学还是帖学?

碑学?那学帖学会不同意,而且碑学也创造了很多书法大家,比如郭沫若,沙孟海等。

贴学?又有学碑学的不愿意了,毕竟贴学是当下最为尊称的书法学派,而且以林散之、白蕉等大家都是以贴学为代表的。

但问题归问题,书法的正脉乃是魏晋以来到明清书法名家构成的巨大的谱系,就是帖学系统,包括帖学的笔法以及帖学所崇尚的审美价值,即格调和品质。但是帖学在宋以后为什么衰弱了呢?具体原因有很多。

其一:范本的差异性太大。刻帖的流行一方面扩大书法群体,而一方面也引起了诸多误会和混乱。刻帖的不断翻刻,离原本会越来越远,后人学刻帖,难免有雾里看花的遗憾。这个是资料的限制,而我们现在的信息时代,完全可以突破古人资料匮乏的尴尬局面,这个可以说是我们学书法的有利条件。

其二:宋以后楷书的意识太强。可以说深刻影响了行草书的创作和审美。从唐代开始,中国的文字就在走规范化道路,这个大概和印刷术有关系。唐之前,文本的流传都是靠手工抄写来完成,对于每个阅读者来说,每一个文字都是新鲜的、不同的。但是在唐以后,印刷术的流行,带来了美术字在印刷行业的大量运用。

美术字就是规范字,如宋体,虽然刻工的不同会让规范字有所差异,但是总体来说,规范字确立了一个标准的书体形式。对于阅读者来说,天天接触的就是这些一模一样的标准形式,这种规范字的阅读,深刻影响了书法家对于书法创作的理解。

这些规范的字体会逐渐在阅读者的心里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字的某种写法就是完美的,字的笔画安排符合某种规范就是完美的,等等等等。而这些心理定势在魏晋人那里根本没有。魏晋时代的书法远绍汉代。

汉代到魏晋这几百年中,成熟的书体不是楷书,而是草书。也就是说,魏晋人学书法,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草书系统,而不是如宋以后,面对的是一个成熟的唐楷系统。这样差距就出来了。

草书对于楷书来说,更加自由开放,从草书化到行书,行书必定具有草书的品格。所谓古法,就是一套从草书中化出来的笔法系统。而宋以后,学书先学楷书的做法成了书法的常识,也可以说是偏见。我们一开始就被灌输规范化的审美。这种审美的最终结果就是馆阁体的出现。

在这不是否定碑学的概念,毕竟清代的碑学运动,传统的说法都认为在帖学系统之外建立了另外一个不同的审美世界。其实,碑学虽然讲究奇趣、古趣,他们的格调和品质仍然是在传统之中的,可以说仍然符合传统文人书法的审美的。

我们看清末民初的碑学大家,如康有为、沈曾植、于右任等等,他们的书法突破了传统帖学,但是格调和品质仍然依归传统。相信书法同绘画一样,绘画强调所描绘对象的品格的塑造。比如说画松,就要具备松的品格。这个都是客观的对象所具有的基本品质。

书法也是一样,我们写的汉字,每个字也都具有基本的品质,书法也是要把这种品质展现出来。而现代的一些学碑的书法家,认为奇趣就是变形,于是书法的取法对象走向民间化便成了众向所趋。这种对形式感的过分强调,其实是完全损害了书法的核心精神,即现代的书法丢掉了格调和品质。

明清的帖学笼罩在馆阁体的阴影之下,奄奄一息。帖学的最后一位大家就是明代的董其昌。但是,我们看到董的书法结构平正(正是楷书影响的结果),笔法单调。唯一出色的就是墨法和格调。而到了清代,更没有帖学大家。对于我们来说,困难也许更大。我们面对的是极其规范的阅读文字,同时离魏晋时代有千年的距离。这些都给我们领会古法造成了困难。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书法的正脉是以帖学为代表的书法系统!

(0)

相关推荐

  • 中国当代最具收藏价值的学者书画家——鉴印

    鉴印先生从禅宗思想切入石涛的绘画秘笈,旁征博引.苦心孤诣诠释并揭秘石涛的内心世界,并结合现代美术理论将石涛这位中国绘画史上"现代艺术之父(吴冠中语)"以全新.具体.生动的形象和言简 ...

  • 糊说|从书法的历史谈美学的本能

    ■ 前段时间,林曦老师受友人邀请,参与到了剧谈社一期以书法为主题的对谈节目中,一口气聊了一个半小时

  • 国粹艺术名家——华峰

    华峰老师的作品奔放自如,法度严谨,厚重而不失飘逸,灵动而不失庄严,深受众多书法爱好者的喜爱和收藏.曾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大型书法展并获奖! 多年来华峰老师刻苦研习,临池不辍,研诸多名家之帖,逐渐形成自己的 ...

  • 刘猛—融古书院|乐泉--是人赋予了书法审美和情趣

    金陵城的人与字 燕舞:您在南京城的高云岭.锁金村.仙林.江宁等地相继生活了近70年,您心中这座古城的主要气质是什么样的? 乐泉:南京是六朝古都,大环境还是比较古雅的,旧文化的气息比较浓,不管经过多少战 ...

  • 近代津门书家之首华世奎“一碑一帖”,尽显颜书风貌

    华世奎(1863-1942),字璧臣,祖籍江苏无锡,世居天津.华世奎出身旧盐商家庭,四岁开始接受家塾启蒙教育.每天坚持练字不辍,其父要求甚严,偶见稍有懈怠,就拿烟袋锅往脑袋上敲.为了纠正执笔姿势,其父 ...

  • 草圣怀素罕见草书字帖《藏真久在帖》《颠书帖》

    怀素<藏真久在帖><颠书帖>墨拓 选自<绛帖>法帖第九 释文:藏真久在风 释文:波,不复颠逸 释文:今日到故园,将 释文:日复当,异与 释文:足下.颠草 释文:必有 ...

  • 白雪斋帖:《赵孟頫书杜甫诗》23首

    此帖为赵孟頫书杜甫诗23首,落款为大德二年书(1298年).在"台湾书法教学资料库"网站见到此帖,只见刻本,未见墨迹本传世,在赵孟頫年谱中也未见收录,风格和清代赵孟頫书<梅花 ...

  • 白砥:碑与帖的形式美感

    刻石文字之美,当首推气象浑穆,此也正与帖学可资对比处.康氏十美中之"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点画峻厚""骨法洞达"&qu ...

  •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原文及译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是诗人所作的一篇,本为书信,因其有美感与韵律,成为文散名作.全文描绘了辋川的春色及冬色.月光下的夜色.隐约的城郭.等景物,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写出了冬夜的幽深和春日的 ...

  • 临洮哥舒碑,真的是李隆基所书吗?

    临洮哥舒碑,真的是李隆基所书吗?       临洮有通哥舒翰纪功碑,人们俗称哥舒碑.对于该碑的作者,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唐玄宗李隆基所写,也有人说不是?       那么,问题来了,这通哥舒碑,真的 ...

  • 张金才《书的启迪》| 主播蓝天 | 心香文艺

    心   香   文   艺 心 香 文 艺 点击上方绿标收听主播诵读 张金才作品,主编黄幼中 小时候的我和伙伴们一样 挎着崭新的书包进入学堂 黑板上方八个醒目的大字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几乎每天早课诵 ...

  • 这个美女,把碑、帖融为一体,字体俊秀灵动,中书协又有几人可比

    古人能舞文弄墨的女书法家,少之又少,据说武则天.慈禧都是其中佼佼者,今天和大家介绍一位女书法,估计99%的人,都不知道! 但她的书法造诣,绝对不在造诣丝毫不在一些名家之下. 她就是曹贞秀,清代一位大家 ...

  • 『赏帖』唐寅自书诗《除夕七律》卷

    唐寅自书诗<除夕七律>卷, 引首29.5×60.5cm,书29.5×219cm, 题签:唐寅除夕诗书真迹.传研楼藏. 款识:唐寅. 引首:唐寅自书诗除夕卷真迹. 钱君匋九十二岁. 唐寅集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