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秋分后五类疾病容易缠身
秋分之“分”为“半”之意,有两层含义。一者,昼夜时间均等,各为12小时;二者,气候由热转凉,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
我国古代将秋分分为三候。
一候雷始收声,古人认为阳气盛而雷发声,但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所以就不会打雷了。
二候蛰虫坯户,蛰居的小虫开始藏进洞穴中,并且用细土封住洞口来防止寒气侵入。
三候水始涸,秋季天气干燥,水分蒸发很快,河流湖泊开始慢慢枯涸。
每逢季节交替,人体一时无法适应突变的气候,就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秋分过后,空气干燥,昼夜温差大,对人体的温度平衡系统、呼吸系统以及皮肤保护屏障都造成一定的冲击,从而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
秋风带走了暑热的同时,将空气中的水分也带走了,此时极容易产生“秋燥”。表现为唇干、口干、鼻干、咽干、皮肤瘙痒干裂、大便干结甚至流鼻血等症状。
秋风过后,天气转凉,每逢秋雨后,气温下降得会更明显,昼夜温差也进一步加大。冷空气对呼吸系统产生刺激,人体也容易因为着凉而抵抗力下降,发生感冒、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系统相关的疾病。
夏季,人们为了解暑热,已经习惯食用大量的生冷瓜果。到了秋分后,如果饮食上仍不注意或者腹部受凉,就会持续损伤脾阳,导致脾阳不振,出现腹泻、下痢等胃肠疾病。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要尤其警惕温差过大带来的危险。秋分后进一步加大的昼夜温差,是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急性心脑血管事件的诱发因素。
对于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秋季也是一个让人困扰的季节。秋季风大,气候干燥,粉尘等细小颗粒物弥散在空气中,都是让人防不胜防的过敏原。此外,秋季不冷不热的温度也很适宜螨虫的繁殖,诱发过敏。
秋分后,秋燥由温燥转为凉燥,可多吃一些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芝麻、蜂蜜、百合、银耳、淮山药、秋梨等,减少使用葱姜等辛辣食物。
sdfd
秋季气温渐降、花木凋零、日照减少,容易让人产生“悲秋”的抑郁伤感情绪,引起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此时可适当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外出秋游,保持神志安定,培养乐观情绪。
秋分后,燥邪、寒邪、风邪渐渐增多,各种虚寒病症多发。此时可通过饮食温补和艾灸的方法,祛风散寒、温通阳气、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力。
sdfd
风清露冷秋期半,养阴润燥祛虚寒,美好生活,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