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本也是名家子弟,偏偏被父亲的理念耽误,很可惜
在金庸先生的小说里面,虽然有外门和内家两种不同的功法,但是小说里注重的还是内家功,将内功练好了,随便你什么招式都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然而内功没练好,外门功夫再强也未必能成为高手。
而在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里有一人,本来也是出身武林名家,他的父亲和伯父在武林中也算是一号人物,是聚贤庄英雄大会的召集人,也算是英雄大会上少有的可算是好汉的人物。可惜,这个人偏偏被父亲的理念耽误了武功,很可惜!
此人正是游坦之,金庸先生后面给他安排了可以与男主角媲美的奇遇,让他短时间之内成长为可以和萧峰一较长短的高手,从这一点看,游坦之在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还是错过了习武的好时机。也正因如此,游坦之最后结局悲惨,亦让人可叹!
游坦之曾经学过三年武功,小说里写得很清楚:
“他自幼便跟父亲学武,苦于身瘦弱,膂力不强,与游氏双雄刚猛的外家武功路子全然不合,学了三年武功,进展极微,浑不似名家子弟。他学到十二岁上,游驹灰了心,和哥哥游骥商量。两人均道:‘我游家子弟出了这般三脚猫的把式,岂不让人笑歪发嘴巴?何况别人一听他是聚贤庄游氏双雄子侄,不动则已,一出手便全力,第一招便送了他的小个命。还是要他乖乖的学文,以保性命为是。’于是游坦之到十二岁以上,便不再学武,游驹请了一个宿儒教他读书。”
这里游坦之的父亲游驹的理念很奇怪,游坦之身体瘦弱、膂力不强,但是谁也不是天生就很强壮的啊!气力是可以慢慢打熬出来的,而且就算是游坦之和游氏双雄刚猛的外家武功路子不合,那也未必就不能学武啊?还有内家功可学呢!你看武侠电视剧《太极宗师》里的杨昱乾,他的师父就说他限于天赋,如果练外门功夫很难有所成就,于是建议他练内家功夫,所以杨昱乾才会跑到河南陈家沟去偷学太极拳,终于成为了杨式太极的一代宗师。游坦之学不了父亲和伯父的刚猛外家武功,那又是不是可以改一下练内功呢?或许游氏双雄自己习练内功不是特别会,也可以延请其他的内功高手啊!毕竟游坦之自己也喜欢学武,所以当游驹在游坦之十二岁上请一个宿儒来教之读书时,游坦之气走了不少先生。
游驹自己又改不了儿子的性子,竟然听之任之,以致于游坦之长到十八岁竟是文不成武不就,完全就成了废柴。
金庸先生写这些,侠客君认为其实就是在说明“因材施教”这个道理。游坦之出身武林世家,父亲和伯父在江湖上大大有名气,他自己喜欢学武也是理所当然之事,既然学不父亲和伯父的外门刚猛功夫,那学学内功试试也行啊!游驹的理念不对,游骥这个当哥哥的可能也是见识有限,游坦之在父亲和伯父自刎之前文也不行武也不行,侠客君认为很大程度上就是被父亲的理念所耽误了。
直到无意中拿到了萧峰身上的梵文版《易筋经》,游坦之这才算开始了开挂的人生。但可惜的是,游坦之终究只是个配角,又爱上了阿紫这个不该爱的女子,终于得了个悲惨下场。
诸君以为何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