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黄黄岑黄连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相关推荐
-
问曰:病有关有格,何也?(郑钦安医理真传)
问曰:病有关有格,何也? 答曰:关格者,气之有升无降也.前贤云:上不得入为格,下不得出为关,为中枢不运所致.又云:食不得入,是有火也:下不得出,是有寒也.喻嘉言先生之进退黄连汤,即可用于此病.余谓上 ...
-
《伤寒论》113方——附子泻心汤
太阳百二十五 脉浮而紧,而复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但气痞耳.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大黄二两(30克)黄连一两(15克) ...
-
《伤寒杂病论真解》之“284、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284.少陰病,欬而下利,讝語者,被火氣劫故也,小便必難,以強責少陰汗也. 解:中医治则为损有余补不足,纠偏求平.阴虚误用温法或阳虚误用错误的温法(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四逆汤.附子汤.真武汤等皆属 ...
-
治火的几个思路
引子 辛丑年的火气甚旺.从春分节气开始进入辛丑年二之气,主气与客气都是少阴君火,两火叠加,火气很旺.从小满节气开始,进入三之气,主气为少阳相火,又是火.进入大暑节气为四之气,客气为少阳相火,还是火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当归生姜羊肉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当归(三钱) 生姜(三钱) 羊肉(半斤) 治寒疝.胁痛.里急.腹痛.及产后腹痛者.此病脉象虚大,或细微. 此治肝经木气不升之法也.肝经木气者,生气也.温暖滋润,则生气充足,条达上升,而化心火.如不温暖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乌梅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乌梅(三十枚) 蜀椒 当归(各四钱) 桂枝 党参 附片(各六钱) 干姜(二钱) 黄连 黄柏 细辛(各三钱) 共捣筛蜜为丸,如梧子大,服二十丸,日三服,稍加至叁十丸.乌梅先用醋浸一宿,饭上蒸,捣如泥,和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寒霍乱泻伤津,亦有口干微渴者.姜术均不可用.寒霍乱亦有因,吐而胃逆生热,服理中丸后更吐者.须知寒霍乱用理中丸,乃正吐正泄时之方.吐泻已止,切莫服用.用则燥热伤阴,必又别出祸事,吐利大伤津液,干姜燥热慎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生姜常泻心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生姜(三钱) 法半夏(三钱) 黄连 黄芩(各二钱) 党参 炙甘草(各三钱) 干姜(二钱) 大枣(三钱,擘) 治伤寒坏病,心中痞硬,发热头汗,干噫,食嗅,胁下腹中雷鸣,下利数十行,脉轻按浮涩,重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小柴胡汤证治推论的意义
大柴胡汤证呕而下利胸痞,与太阴吐而不利胸痞,明辨于下.吐而下利又加心痞,乃太阴寒证.太阴之吐利,不发热,不出汗,胸痞不硬.今一面下利,又胸硬,又出汗发热,乃少阳之热利.利出而兼呕,乃少阳之热呕.呕无物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大黄䗪虫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 䗪虫(各三钱) 桃仁 干漆 蝱虫 水蛭 蛴螬 杏仁 黄芩 芍药 地黄(各二钱) 炙甘草(三钱) 蜜为丸,如小豆大,每服五丸或七丸,日三服. 治虚劳赢瘦,腹满.不欲食,两目黯黑,肌肤甲错,内有干血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大黄牡丹皮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大黄(二钱) 芒硝(一钱) 南瓜子(一两) 桃仁(十枚) 丹皮(二钱) 治肠痈,少腹肿痞,按之极痛如淋,小便自调,时时发热,自汗出,复恶寒,脉迟紧,脓未成可下.脉洪数,脓已成,不可下.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理中丸证治本位的意义
人参(即党参) 白术(各二钱) 干姜 炙甘草(各一钱) 古法煎服,只煎一次,分作三服.今人煎药,一煎二煎三煎,其害甚大.只煎一次,药质所含之成分,配合调匀.煎二次三次,药质成分,有多有少,便失制方的意 ...
-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小建中汤证治本位的意义
饴糖(二两调服) 炙草(二钱) 大枣肉(六钱) 桂枝(钱半) 生姜(一钱) 炒白芍(三钱) 治虚劳里急.腹中痛.衄.手足心烦热.咽干口燥.梦中失精.四肢痛者,脉象浮虚或涩数. 此治胆经相火不降之法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