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4.13【2016-9-24】
#每日学论语#4.13【2016-9-24】
【原文】
子曰:“能以礼让为(wéi)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wéi)国,如礼何?”
【译文】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来治理国家吗?如果能,那还有什么困难呢?如果不能用礼让治理国家,那又怎么对待礼呢?讲礼仪不就是一句空话吗?”
【微言微感】
礼是制度,让是态度。礼让和谐共处,让得有道理,让得有分寸,礼就成了。没有态度,不想做,不去做,寸步不让,礼就形同虚设。
谈判的达成,一定是互惠互利的。该争的时候,理应当仁不让。
公元前500年,齐景公和晏婴想和近邻鲁国等中原诸侯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吴国的威胁,恢复齐桓公的霸业,于是写信给鲁定公,约他在齐鲁交界的夹谷会盟。
会盟时,齐景公的手下人根据孔子懂礼少勇的特点,想用武力劫持鲁侯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这一阴谋被孔子及时识破。在孔子的义正词严面前,齐景公只得令人赶快避开。
在将要盟誓之时,齐人又想以献乐助兴为由羞辱鲁定公。孔子又依周公礼法进行了合理的反击,并严惩了齐国乐公,迫使齐景公在修好盟书上签字,并归还了过去侵占的鲁国的郓地、汶阳和龟阴土田。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礼让这件事,是有底线的。超过了底线,越礼了,就不能让了。
当然,让不让,让多少,谁说了算?
实力。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敢于在齐景公面前硬气说话,不仅是因为占了礼,更重要的,是因为做了充分的军事准备。
“礼让为国”,在这里强调的是“让”。为什么孔子发出这样的感叹?
我想是有背景的。春秋时期,随着“礼崩乐坏”的愈演愈烈,禅让早已作古,礼让已不多见。公子纠和公子小白兄弟二人在齐国争得你死我活,鲁昭公和三桓君臣在鲁国斗得水火不容,卫出公和他老爸卫后庄公姬蒯聩也是打得寸步不让……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为了权力,为了王位,哪里还有亲情?哪有还有礼制?
伯夷、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相传其父遗命要立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齐让位给伯夷,伯夷不受,叔齐也不愿登位,先后都逃到周国。
类似的还有泰伯、仲庸和季历三兄弟。公元前1123年,太王有意传位给季历之子昌(以后的周文王),泰伯和仲雍知道父亲的意思,他们也知道侄子姬昌是难得人才,为了不让父亲为难,为了避免兄弟不和,泰伯和仲雍干脆偷偷躲到荆蛮句吴(gōu wú),建立吴国。
有一句话说:争着不足,让着有余。厉害面前,寸步不让,双方像乌眼鸡一样,谁也不肯后退,那就只有武力解决了。轻者两败俱伤,重者同归于尽。“二桃杀三士”,区区两个桃子,就引得三个好朋友反目成仇,相继毙命。
桐城人张英和张廷玉父子,是清朝入关后父子入阁拜相的汉人,很受皇帝器重。
老家盖相府时,邻居与他家为争执房基地把官司打到县衙,家里的总管立刻把此事写信到京城报告给他们,希望他们写封信给当地县令予以关照。张英看后,在原信上批了一首诗寄了回来,诗说:“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
他家的总管于是立即吩咐让了三尺地出来。邻居见他居然退让了三尺,便也让出了三尺,于是留下六尺空地,成为人人都能通行的一条巷道,这就是著名的“六尺巷”。
很多时候,人都喜欢说:“不蒸包子,不蒸馒头,争口气!”不惹事,不怕事,不做软蛋,这似乎是勇者的自豪。
但是,“礼让”呢?明明可以一拳把对方打倒在地,却故意失手和对方打个平手,明明可以把对方赶尽杀绝,却宽容大量,相聚一笑泯恩仇,主动化干戈为玉帛。这又是什么?
谦让,是一种自信;礼让是一种智慧。
“大国者下流。”只有实力到了一定份上,胸怀视野到了一定高度,才真正理解礼让的意义。
太极功夫厉害,是因为从不主张以暴制暴。面对冲过的拳头,高手往往是接过来,让出去,带着走,借力用力,轻松化解对方的攻击。
“礼让为国”,人人常怀感恩,心存善念,心有敬畏,保守底线,随心所欲不逾矩,各行其道不撞车,如此,何愁不能同心协力,共生共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