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右书画代表人物之一——尹承志先生作品鉴赏
尹承志,1923年生于江西省永新县秋麓乡间。长期从事文化教育工作。自幼酷爱艺术。工书法、绘画,书擅篆、隶、行、草,画擅花鸟、山水。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江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西省美协理事,江西省文史研究馆馆员,江西画院艺术顾问。
其书作1976--1982年三次参加中日联展,入选全国第一、二届书展。作品在十省一市《长江颂》书展和大陆、香港、台湾当代书法家作品展中展出,并被多处收藏。1978年选入《中国现代书法选》。南昌滕王阁有其书作刊碑、刻联。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文系其手迹。1997年,江西电视台为他录制了《丹青翰墨寄高情》的电视专题片,相继由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用汉语、英语,向国内外播放。《尹承志书画集》于1998年由福建美术出版社出版。近年由《人民日报》、《人民画报》刊用过书画作品,并加评介。尹老先生自幼自学书画,在艺术上涉猎很广,尤功于国画与书法,既吸取古今名师大家的精髓,又师法造化,艺术造诣很深。先生书擅草、隶、篆、画擅花鸟、山水。作品曾多次参加中日书法交流展和中国书法篆刻展,中、港、台书家书展,并入选《中国现代书法选集》、《书法》、《楹联鉴赏词典》等。八、一南昌起义纪念碑,方志敏烈士纪念碑等碑文均系其手迹。井冈山烈士陵园碑林、河南翰园碑林、南昌滕王阁均有刊石刻联。上海、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过教多条屏、对联、题签。全国多处成列馆有书作收藏,美术、书法作品均多次获奖,尤其是书法作品蜚声海外。先生是中国书法家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西省书法家协会顾问、江西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西省文史馆馆员。上海、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他的多件条屏、对联、题签。全国多处陈列馆有书作收藏,美术、书法作品均多次获奖,尤其是书法作品蜚声海外。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江西在中国历史上,以红色(革命)而著称;在中国地理上,也沾有红色(红土)的气息。江西书画界也常常令人瞩目,远的黄庭坚、解缙、八大山人不说,近有李瑞清、陈衡恪、傅抱石、陶博吾、黄秋园等,这些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传承了初唐才子王勃的遗愿:“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也秉承了陶渊明“澄明清朗”的精神文化品格。这里介绍的尹承志先生也是一位恪守孤独、精诚求艺,被书法界称为“中国一绝”的书画家。
尹承志,1923年出生于永新县秋麓乡间,系中国书法家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尹承志自幼自学书画,及长涉猎渐广,尤长于国画与书法,绘画工花鸟和山水,书法则擅篆、隶、行、草。尹承志传承前人衣钵,既汲取古今名家的翰墨精髓,又师法自然。1998年,石川先生撰文评价尹承志:“是一位甘于寂寞的艺苑耕耘者,他无意跻身艺坛与时人争强斗胜,也从未以书画家自居,探索书画艺术只是他情趣所至和自身情感的表达。”
“书画同源”。从尹承志的从艺经历看,他的书法和绘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他的绘画就像他擅长的草书一样狂放不羁。尹承志的书法可以分三个时期来看:50岁前后为第一个时期。这一个时期的大部分时间,以拜师学艺、遍临名帖、饱读诗书为主。他的草书最富有特色,从传统延续上看,吸收了唐代孙过庭《书谱》的遒劲之势,也杂糅了王羲之的清秀婉丽。近代书法家于右任先生对尹承志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用笔方面,尹承志的草书喜用中锋,少用侧锋,有笔又有墨,笔法圆转,轻重缓急有节奏。草书布白注重整体感,有法可依,但无成规。这一时期的书法代表作有《郭沫若词》(1976年)、《毛泽东词》(1977年)等。第二个时期即他60岁前后。这一时期主要以魏碑、隶书等为主,篆书也常有之。如果说50岁之前年轻气盛以草书见长可以理解,那60岁前后进入魏碑和隶书,便是渐入佳境,越发醇厚。尹承志隶书和魏书相参,笔法相融,在书写隶书时,还用了“断笔”和“搓”的笔法;魏书有时融入了隶书和篆书的韵味,他的“尹体魏书”,将“魏味”、“隶味”、“篆味”等多味融为一体,别具一格。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主要有:南昌八一起义纪念碑碑文、三湾改编纪念碑碑文等。第三个时期,主要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尹承志在传承中年篆书的基础上,将篆书作了一次大胆尝试和革命。人到七十,阅历的深厚积淀,往往形成哲学的思考和变异。他在传统深厚积淀的基础上,将草书的笔法融入篆书之中,形成独具特色的“草篆”。篆书往往以圆润为上,但尹老在篆书中参入了枯笔、飞白等笔法,正像他自己所说,“赤裸裸的圆润是死书”。尹承志的篆书,以小篆为基础,结合大篆,同时糅入草书笔法,往往以中锋运笔,下笔较重;结体自由大度,注重整体性。真可谓“以神为精魄,以心为筋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