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开,香如故!(名家梅花图来了!)
梅花原产自我国南方,《诗经》里就有“摽有梅,其实七兮”的记载。在河南安阳殷代墓葬中出土的铜鼎里,发现了一颗梅核,距今已有3200年的历史。隋朝,有才子赵师雄在游广东罗浮山时遇见梅花仙子之传说,“罗浮”后来成了梅花的别名。中国人喜梅、爱梅,赋梅以人格化的特征,并将之尊为“四君子”之首。
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具有不屈不挠、奋勇当先、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用梅花去表达高洁、坚强、谦虚的情怀,是中国文人们所喜闻乐见的。无论是诗歌还是绘画,都有许多赞美梅的作品。北宋诗人王安石有《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当冬天万物还在沉睡的时候,一朵朵梅花在冰天雪地里争奇斗艳。它不与百花争春,而独自在严冬里吐露芬芳。南宋爱国诗人陆放翁在《卜算子·咏梅》里写道:“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诗人以此表达对梅花的赞美。
梅是历代画家喜爱的题材。人们把松、竹、梅称作“岁寒三友”,把梅、兰、竹、菊尊为“四君子”。梅花和喜鹊在一起寓意喜上眉梢……对梅的描绘是人们对高洁品格的精神寄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中国绘画史里,历代画梅的画家可谓人才辈出。五代南唐的滕昌佑和徐熙就以画梅花而闻名于世。滕昌佑画的梅花苍劲老辣,设色厚重脱俗。而徐熙画梅用笔勾勒着色,设色风格清新雅致。徐熙的孙子徐崇嗣则另创新法--不注重线描而以丹青白粉层层点染,形成了没骨风格,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宋徽宗 赵佶《梅花绣眼图》
宋徽宗赵佶虽不是个好皇帝,却是个不折不扣的大画家,传世作品有《梅花绣眼图》《梅花山禽图》等。《梅花绣眼图》中,梅花枝干俊俏苍劲,梅枝上的几朵花或绽放、或含苞,生动自然。一只绣眼站立枝头,一边鸣叫一边左顾右盼,与雅致的梅花相映成趣。从这幅作品中也可看出宋室皇家的审美趣味。梅的画法精细纤巧,刻画工整细腻,梅花色泽清雅、敷色厚重,人工修饰痕迹较重。同一时期的画家宋伯仁,为了画梅花,自己种植了许多梅树。每当梅花开放时,他都从早上观察到傍晚。通过细致观察,他把梅花从萌芽到花开、从盛放到枯萎的各种形态一一描绘下来,整理成一百幅画稿,集结撰绘了我国第一部专门描绘梅花种种动态的《梅花喜神谱》,成为经典不朽佳作。
南宋 扬无咎 《四梅图》
南宋画家扬无咎的《四梅图》在表现手法上颇有特色。此图描绘了梅花未开、待放、盛开、将残的四种状态。其墨梅一改彩染或墨晕花瓣的手法,而改为淡墨描线、层层分染,具有墨韵生动、清新雅致的风格。这既不同于这一时期重染艳丽的宫廷“院派”,也不同于狂放恣意的逸体风格。另一位画家马麟(马远之子),幼承家学,擅长人物、山水、花鸟,用笔圆润遒劲,画风秀丽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其作品《层叠冰绡图》中,所画两枝梅花据称为绿萼梅,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有“疏枝瘦影传芳信,绿萼鲛仙展玉姿”之意。两枝梅花一枝昂头向上,一枝低头含笑,充分表现了梅花俏丽的姿态。花瓣外沿和背面施以厚重的白粉来强调梅花的冰清玉洁。杨皇后用“层叠冰绡”四字形容,恰如其分。此梅也被称为“官梅”。
元代 王冕 《墨梅图》
元代,吴镇、王冕、钱选、吴瓘都是画梅高手。王冕的《墨梅图》中,一枝梅花从画面右上角向左边伸展开来。长长的枝干舒展挺秀,枝头缀满繁密的梅花。此作构图错落有致、疏密有序,墨色浓淡变化丰富、层次分明。整幅作品没有设色,恰好符合梅花“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高风亮节,同时也是画家借物抒怀、借梅自喻的情感表达。画上王冕自题的两首咏梅诗与画中之梅相辅相成,将画格、诗格、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明代 陈宪章 《万玉图》
到了明代,画梅佳作不胜枚举,有陈宪章的《万玉图》、文徵明的《冰姿倩影》、徐渭的《梅花》、陈继儒的《梅花图》册、陈洪绶的《梅花山鸟图》等。在诸多画梅作品中,《万玉图》能名垂史册,与其构图密不可分。陈宪章的这幅作品妙在繁茂,同时又能做到繁而不乱、别有韵致。画繁密的梅花比画疏影横斜的梅花更难把握,稍有不慎就会弄得层次不分;而在《万玉图》中,树干的构图长处疏、短处密,梅花在交错处密、疏散处疏,很好地拉开了层次。虽有“万玉”,却无丝毫杂乱之感。《梅花山禽图》中,一株枝干坚硬苍劲的老梅于一巨大太湖石后盘绕而出,枝丫上梅花盛放,暗香润心。一只山鸟伫立枝上,仰望着盛开的梅花,似乎在等待着什么。整个画面构图独特,给人以淡雅宁静的感觉。
清代 弘仁 《梅花》
清代画梅名家有弘仁、石涛、恽寿平、高凤翰、汪士慎、金农、李方膺、罗聘、虚谷、赵之谦等。恽寿平的画风清新雅丽,其没骨画法风靡一时。他在继承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的基础上,又结合黄筌的艺术精髓,主张形象写生,以花传神。其融合工笔与写意的精华,作品中既有工笔画的惟肖形态,又有写意画的惟妙笔墨意境。
清代 吴昌硕 《红梅图》
近现代名家中,吴昌硕、张大千、刘海粟、陆俨少、陈少梅、陈之佛、于非闇、田世光、于希宁等都曾创作出颇具时代特性的梅花作品。他们风格各异,传统功力深厚,笔墨苍劲有力,更反映出梅花坚韧不拔的精神。以“海派”大写意画家吴昌硕的《墨梅图》为例。此幅作品用笔苍劲老辣,将大篆和草书的笔法融于梅枝间,画出了梅花的质感和精神,古韵盎然。此作在构图和布局上大起大落,取对角斜势,用枝干衔接以增画面气势。三角型的构图方式达到了视觉上的平衡,给人以稳定之感。墨梅在画面右上倾斜至左下,题款则在左上角空白处与梅花形成疏密有致的对比,且主次分明,十分巧妙。
近现代 张大千 《老梅图》
张大千非常爱梅,他对梅花的痴迷程度被世人喻为“现代梅痴”。即使是在旅居美国时,他对梅树依然念念不忘。为了将旧金山的居所变成自己心仪的样子,他将附近园林跑尽,不惜花重金购买。可见,张大千对梅的喜爱已经到了如痴如醉的程度。他的梅花作品,无论是繁复的还是稀疏的,无论是雄健老辣的还是清雅秀丽的,均能传递出梅花高雅洁净的神韵和孤芳耐寒的精神。
陆抑非 合作 梅花图
朔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 崔道融《梅花》
唐云 梅花图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 王安石《梅 》
溥佐 梅花图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王雪涛 梅花图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 陆游《卜算子·咏梅》
齐白石 梅花图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
蕭朗 梅花图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卢梅坡《雪梅·其一》
王兰若 梅花图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 黄蘖禅师《上堂开示颂》
梅兰芳 梅花图
田世光 梅花图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董寿平 梅花图
乔木 梅花图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 陆游《卜算子·咏梅》
董寿平 梅花图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 陆游《卜算子·咏梅》
江寒汀 梅花图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 王维《杂诗三首》
乔木 梅花图
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 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金农 梅花图
高野侯 梅花图
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 王冕《墨梅》
王雪涛 梅花图
玉楼金阙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 朱敦儒《鹧鸪天·西都作》
黄君璧 梅花图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 杜耒《寒夜》
何香凝 梅花图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阁笔费评章。 —— 卢梅坡《雪梅·其一》
黄幻吾 梅花图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陆游《卜算子·咏梅》
王雪涛 梅花图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陈大章 梅花图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 刘著《鹧鸪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齐白石 梅花图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 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田世光 梅花图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 王冕《白梅》
陈子庄 梅花图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张谓《早梅》
田世光 梅花图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 陆游《梅花绝句》
吴征 梅花图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 齐己《早梅》
陈半丁 梅花图
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 —— 冯延巳《鹊踏枝·梅落繁枝千万片》
田世光 梅花图
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李商隐《忆梅》
张大千 梅花图
万树寒无色,南枝独有花。 —— 道源《早梅》
江寒汀 梅花图
香中别有韵,清极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溥佐 梅花图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 陆游《梅花绝句》
田世光 梅花图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 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关山月 梅花图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 卢梅坡《雪梅·其二》
关山月 梅花图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 王冕《白梅》
齐白石 梅花图
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 张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