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期诗评:精彩诗歌评读

编语:一首诗,能触及灵魂,让读者产生共情心,这首诗一定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诗歌赏析

理想的诗歌是诗人的心灵图景或梦象,通过心灵图景发出独特的声音。每一首诗歌都有自己原创的声音,要学会倾听并从中领悟。

一、简析

此刻
张向东(山东)
你安静地坐着,木槿花
开满了雪。有一些剥落地上
书写淡淡的忧伤
时光的叶子也是白的
阳光透过,看不见它的脉络
就像此刻,你坐在这里
清茶,石桌
竹林的风轻轻梳过
小湖催微波
光阴里睡着安宁
不见云朵
落叶贴在脚边,温顺的猫
静静呼吸
小鸟落在桌面
东一啄,西一啄
选自齐鲁文学社【签约诗人】(十一)张向东诗歌
木鱼简析:画面。我看到了一副“安静且生动”的画面。生活由很多的“此刻”组成,平淡无奇却弥足珍贵,你体会到了吗?暂不论大志,但不可无意趣。
中年书
张建军(山西)
划完年轮
最后一片叶子飞舞着落下
终究拼不过时间
远近,冷暖,一起汇聚纸上
又一年只是几许分行
天命?
书桌旁的影子越发清瘦
远志,始终是个虚假的命题
坚持下去。常常自己鼓励自己
月照在窗户
望不尽天涯路
用力收拢所有的念想
奋飞,握紧指间流沙
选自《当代诗歌地理》(下卷)【致自己】(四)
木鱼简析:可以诗意化也可更加走向深层,由此引发更多的“中年”共鸣。人生如四季,中年似火红燃烧的秋,但即便如此,终有失意难圆满。如何做到“坚持”与“放下”,每个人需要自己找。
除了雪  再没有什么
李传英(山东)
这个冬天除了盼望一场雪
再没有什么别的愿望了
河水清浅
不能藏住一粒石子
一只无求无欲的鱼
水会越来越金贵
一组小令不足以挽回
失去的朝代
你侧身   让过一阙词
道路还在堵塞
空出来的车位降下来更多
时光越来越短   不必等到最后那一天
选自《当代诗歌地理》(下卷)【艺术思维】(四)
木鱼简析:用作者的话说:写诗,修行。诗里看出些许禅意,开句统领全局,品味到了一种辽阔的沧桑。洒脱,也意味着情感的解放,又何曾不是苦涩。对字词的把控,作者很有分寸。
秋夜怀乡
樊建华(安徽)
原诗:
此时明月清辉
落在枯瘦枝头上,有几分冷暖相知。晚风,山岚,一齐聚拢过来
不过是抵达异乡的窠巢
这些年,四处漂泊
在江河湖海,留下摇晃的身影
疲惫灵魂,仍未寻得安放之地
而活着,几乎耗光了所有气力
树高千尺,高不过家乡的水口
念想比归乡的路更长远
这个夜晚,须用力打开拢紧的心思
向北,向北,你扑棱棱地飞
选自《齐鲁文学.2020秋之卷》
田世仲点评:该诗抒发了漂泊异乡的诗人对故乡的怀念之情。诗人身居异乡,但对故乡的“明月、晚风、山岚、江河”等风物无法忘怀。诗人四处漂泊,疲惫的灵魂和苦累的肉体,无法找到安放之所。树高千尺,叶落归根,是国人的故乡情结,然而这种念想比归路更长,因为诗人为了活着,必须在异乡打拼,哪怕耗光了所有气力。这也是当下人们的普遍的矛盾心态:欲归乡而不能。因此,诗人只好在孤寂的夜里放飞心思,让它扑棱棱地飞向故乡。
诗人情感朴实,诗品高雅;语言生动形象,结构紧凑,层次分明,不拖泥带水,不失为一首精短的佳作。
作者简介:田世仲,湖北人,高中语文高级教师,《齐鲁文学》特约诗评人。

二、赏析

无处安放
左新国(江苏)
 
母亲走后,心里空荡的
如同秋收后的田野
日渐苍茫,无处安放
每当夜幕降临
思念随同月光之水
缓缓流淌,兀自行走
悲苦的尘世,仿佛
无线的风筝,找不到落根
的沃土,也分辨不清
东西南北中
微光处,一丛花白芦苇
寒风中摇曳枯瘦身姿
好似,梦中的母亲
召唤孩儿回家
摘自《当代诗歌地理》(下卷)【新诗人】(五)
王武臣赏读:一直想抽时间写一篇诗评,今天闲暇时,在《当代诗歌地理》来回翻页,想寻找一篇和自己能碰撞火花的作品。
当我看到《无处安放》这首诗后,瞬间被其所吸引……
作为有多年经验的文字工作者,养成了快速浏览开头和结尾找文章重点的习惯,开头:母亲走后……,结尾:召唤孩儿回家,加上题目:无处安放,仅这样的诗歌结构,就已经给这首诗藏进了一个伟大的母爱故事,表达了作者的纯粹和本真。
当我耐心的、细致的品读着每一行内容,感受着作者左老师思念母亲却无处安放的心,眼眶不禁湿润了。一首诗,不追求排比对仗,不装点华丽辞藻,只是将包含着的所有的真情倾注于笔尖,让感情无限爆发。诗中有空间转换、远近景的交替,如:秋收后的田野,夜幕后的月光,无线的风筝,以及梦里白芦苇旁,寒风中摇曳的枯瘦身影。这些场景,能让读者能快速走进诗中,脑海中浮现出不同场景下,那个思念母亲的孩子,还有那位慈祥的母亲的微笑面庞。同时,诗中还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明喻暗喻,夸张,比兴等等,给读者营造了无限遐想的空间。
一首诗,能触及灵魂,让读者产生共情心,这首诗一定是不可多得的好诗。
作者简介:王武臣,自由撰稿人。数年的时间执笔创作稿件无数,指导他人获得过多种国家级、省级征文奖。作品发表于《齐鲁文学》《诗刊》《聊城晚报》各类平台、报刊等地。诗观:游笔酣墨寻诗意,窗槛无尘依赋春。

三、精彩

◎十二月,北方之北
张春(山东)
十二月,北方之北一定是一个
提起来瑟瑟发抖的地方
雪,一定是一层压着一层
找不到黑土的模样
牡丹江应是一条玉带
不需桥,不需船,随时可以去对岸
已没有心仪的姑娘
她被我带到南方之南,那里没有冬天
原来以为是母亲的牵挂
让我心生想念
两年前,母亲没有告别去了天堂
老家,还是念念难忘
兄弟姐妹,同事邻居
常常梦里小酌
更尽一杯,杯杯都是家乡月色
也能一醉不起
十二月,我在南方之南
不读花语
心里念念,都是北方之北
曾经雪花飘落的人事
《当代诗歌地理》(下卷)【新诗人】(四)
闫茂坦赏读:通常意义上,许多人认为,一首好的诗歌,只要内容上丰盈多彩,题目是无需过多关注的。事实上,一个优秀的题目,恰恰是一首诗歌的画龙点睛之笔。
《十二月,北方之北》的题目,恰恰就是这样的神来之笔。
说到十二月,我们会想到什么呢?冬天,汗冷,寒风刺骨,白雪皑皑。而北方之北,是比北方还要向北的地方,这是哪里呢?
作者在不动声色之间,快速的导入诗文,无论是书写雪景,还是描述黑土地,还是对于牡丹江的叙述,其实作者想要告诉我们的是:时间,冬天;地点,东北地区。关键问题是,那里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
已没有心仪的姑娘/她被我带到南方之南,那里没有冬天。不显山不露水的跳跃式处理,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实际上却是娓娓道来,水到渠成。
那么,人物又在哪里呢?
母亲,兄弟姐妹,同事邻居,都是令我念念难忘的,这些,构就了一个故乡的原始骨架。我小酌一杯的,是酒,是家乡月色,更是淡淡的忧伤,还是淡淡的乡愁。这一节的处理,意境的升华,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让人不知不觉之间心境升腾,如醉如痴,信步其中。
全诗的最后一节,更像是在抒情,也是感情的升华部分,给人以无限想象的空间,使作品更具有张力。寒冷的冬天,我在南方春暖花开的地方,不读花事/心里念念的/都是北方之北/雪花飘落的人事。人和事,都在记忆深处,随着雪花,纷纷扬扬的飘落。诗情画意,在一刹那之间,跃然纸上。
纵观全诗,作者最主要的写作手,就是通过一些简单事物和人的描写,一步一步的升华,看着好像是漫不经心,漫无目地的白描手法,事实上,是为主题的陈诉做好的铺垫,层层递进,步步为营,直到引申出全诗的主题:思乡之情。
如果一定要说不足之处,我个人觉得,诗的结尾部分还可以再饱满一点,虽然整体来说瑕不掩瑜,但是,这样很容易给人一种龙头蛇尾的感觉。
一己之见,希望能够抛砖引玉。
作者简介:闫茂坦,笔名闫晗,山东济宁经开区作协理事。作品见《济宁日报》《北京晚报》《齐鲁文学》《山东诗歌》《山东散文》等刊,偶有获奖,有作品被收入各类选集。诗观:诗歌,照亮生活。

本期主持:罗莲芳,笔名:连方,70后,四川宣汉人。现任齐鲁福建文学社诗评部主编。

栏目主编:连方
栏目成员:刘军华  张全枝  田世仲

· 齐鲁文学 ·

//////////////////////////////////////////

秉承“探索,创新,文明,诗意”

推进前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