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细胞抗癌疗法:免疫细胞新技术,癌症患者新曙光

异体超活性粒细胞抗癌疗法(以下简称“粒细胞抗癌疗法”)是美籍华裔科学家、美国维克森林大学教授、上海市东方医院客座教授崔征教授根据粒细胞吞噬、杀灭肿瘤细胞的功能研发出的全新疗法,其本质是成分输血,安全性高,有望为癌症患者的治疗带来希望。

那么,粒细胞抗癌疗法和干细胞疗法、时下大热的免疫疗法究竟有什么区别呢?

粒细胞抗癌疗法与免疫疗法

人体的天然免疫系统能够识别、杀伤癌细胞。免疫功能的强弱呈现个体差异,免疫功能强往往表现为身体健康,免疫功能弱则常常体现为疾病状态,其中便包括罹患癌症。

免疫细胞又名白细胞,是指参与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粒细胞等)。人体免疫细胞所具有的功能如下:

(1)免疫防御功能:可以抵挡细菌和病毒的入侵;

(2)免疫监视功能:可以及时清除病变、癌变细胞;

(3)免疫稳定功能:可以清除衰老、损伤细胞。

将具有免疫刺激功能的细胞或有内在抗肿瘤活性的细胞输注癌症患者体内的疗法便称之为细胞免疫疗法。

常见的细胞免疫疗法包括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疗法、树突状细胞(DC)疗法、API生物免疫治疗、DC CIK细胞疗法、自然杀伤细胞(NK)疗法、DC-T细胞疗法等。

不同的细胞免疫疗法,其抗癌机制也不尽相同。如CAR-T疗法是通过分离提取癌症患者自身的T细胞,在体外进行特殊的“基因改造”,恢复了T细胞识别、抵抗肿瘤细胞的能力之后,再将其回输入患者体内。

图片来源:杏和医疗

传统免疫学认为,单个核细胞(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树突状细胞等)是免疫应答的主要细胞。

而近年来,崔征教授对粒细胞杀癌功能的发现,扩大了人们对于抗癌免疫细胞的认知范围。

粒细胞作为免疫细胞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细胞免疫的“骨干”力量。其主要存在于血液和骨髓中,当机体需要时,通过血液循环到达全身各处的组织中发挥免疫作用。

粒细胞不仅是人体免疫系统抗击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也是机体中监控与清除癌细胞的重要力量。

图片来源:网络

粒细胞抗癌疗法的核心是前期先要对供体(粒细胞捐献者)进行抗癌筛查,在体外进行全面评估(血型、免疫功能检测等)以确认最佳供体。随后,采集供体成分血—粒细胞,静脉输注到患者体内。

图片来源:网络

粒细胞抗癌疗法与传统细胞免疫疗法存在着极为根本的不同之处:

①传统细胞免疫疗法,其原理基于刺激患者缺陷的免疫系统以对抗癌症。众所周知,癌症患者的免疫系统是存在缺陷的,但导致每位患者免疫缺陷的原因则不尽相同,同时每位患者免疫缺陷的具体状况也不尽相同。用统一的人为方法刺激患者已经存在缺陷的免疫系统,未必能将所有患者的免疫系统均提高至理想状态;

②崔征教授提出的粒细胞抗癌疗法,其基于健康供体的效应细胞直接杀伤癌细胞,该过程不依赖于患者缺陷的免疫系统,可直接有效的提升所有患者的抗癌能力;

③粒细胞抗癌疗法中,供体粒细胞在输入患者体内前,需进行广泛的供体活性筛选及交叉配血试验,确保供体细胞输入患者体内后,安全有效;

④粒细胞为短寿细胞,供体粒细胞在患者体内行使其杀癌作用后,便会死亡,其残片由巨噬细胞吞噬清除。因此,粒细胞抗癌疗法的安全性极高,对机体的毒副作用较小。

此外,当前细胞免疫疗法的热点——CAR-T疗法局限于非实体肿瘤(血癌)的治疗,而粒细胞抗癌疗法不仅可治疗血液肿瘤,在治疗实体肿瘤的效果上同样显著。

粒细胞抗癌疗法与干细胞疗法

干细胞疗法是通过对干细胞进行体外分离、培养、定向诱导分化等,培养出一种全新的、正常的、更年轻的细胞、组织甚至微型器官等,再移植到人体内的特定部位和器官,代替那些受损或非正常死亡的细胞,从而恢复机体功能。

该疗法不仅可以治疗细胞损伤性疾病,同时还具有组织、器官再造的可能性。

图片来源:网络

由于患者自体干细胞较易获得,致癌风险也很低,同时也没有免疫排斥及伦理争议等问题,干细胞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类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血液类疾病、器官移植、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组织创伤等方面。

应用于临床的干细胞种类包括骨髓干细胞、造血干细胞、神经干细胞、皮肤干细胞、胰岛干细胞、脂肪干细胞等。

干细胞疗法和粒细胞抗癌疗法,都可用于治疗白血病。

白血病俗称血癌。目前,造血干细胞疗法是临床上公认的抗白血病疗法。在造血干细胞疗法实施过程中,首先需要注射超大剂量的化疗药物摧毁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然后将他人或者是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体内,从而建立新的免疫系统,最终消灭白血病细胞。

粒细胞抗癌疗法不仅可用于治疗实体瘤,同样可用于白血病的治疗。

粒细胞是终极分化细胞,没有自我扩增的能力,采集供体的粒细胞后无需进行体外人为扩增处理,可直接输入患者体内,其终末分化特性及较短的寿命保障了粒细胞抗癌疗法的安全性。

将异体粒细胞输注癌症患者体内后,粒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会引起发热反应,这种发热现象往往是粒细胞抗击癌细胞的一种体现。

图片来源:网络

目前,对于间充质干细胞的抗癌效果尚处于研究中。作为应用最为广泛的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的临床研究涉及多种疾病,其中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骨科疾病等三类研究领域,总占比超过一半。

此外,间充质干细胞重要的临床研究方向还包括糖尿病、肝脏疾病、肺脏疾病、胃肠道疾病、皮肤疾病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等。

后话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治疗癌症的技术也在不断更新迭代。粒细胞抗癌疗法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正逐渐被公众了解并稳步应用于临床实验。

多中心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异体粒细胞输注疗法对三、四线疗法失效后的超晚期肿瘤患者有效率可达30%以上,为更多的癌症患者和家属树立了信心。

经历过癌症病痛折磨的患者,更懂得生命的可贵。当其他抗癌疗法的成效微乎其微时,不妨试试这项全新的粒细胞抗癌疗法,或许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