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的豪华,每座宫殿气候不同,每天住一间房百年住不完

鸿门宴之后,项羽率军进入咸阳城。

项羽踩在这座当时世界最伟大最光荣的城市土上,他想起了那曾经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想起了六国诸侯背井离乡沦落于此的无助和荒淫,想起了郦山脚下那一群群如蝗虫被赶往火同屠杀的劳工!

项羽缓缓地举起了一把燃着火的砍马刀,这把屠刀上面只涂了一种毒药,那就是仇恨!

这是一场真正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大屠杀。

杀降不详,那只是道德者和弱者抛售的保护圈。

项羽是什么?他不是那个怀着强烈救世情怀的普罗米修斯,也不是整年孤独在从山脚上向山上推磨巨石的西西弗,他是一头披着人皮的野兽,是上天派下来毁灭大地的灾祸,他要用火和暴行摧毁这集美妙及荒唐一身的人间。

项羽闯进皇宫后,第一个杀的就是秦王子婴,然后,他不管什么好人坏人男人女人老人小孩子,一律通通杀光。

在这场大屠杀的灾难中,连豪华僵死的秦朝皇宫也不能幸免于难,项羽只一把火扔上屋顶,阿房宫烈火燃烧,火烬三月不灭。

阿房宫是赢政力修长城后又一疯狂杰作,他征服六国时,每打掉一个国家,都要叫人把所在国家宫殿,复制修到了骊山脚下,渭水之旁。

后世记载阿房宫这座消失的世界第八奇迹建筑群,最完美的要数晚唐杜牧的《阿房宫赋》,文章尽管铺叙夸张,但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尽显文笔风流,让我们穿越时空,重新回到阿房宫光荣的历史吧。

阿房宫号称“秦川第一宫”。

“阿房”二字,是“近旁”的意思。

秦始皇的建宫计划是以阿房宫为中心,建造众多的离宫别院。

谁知,前殿尚未竣工,秦始皇便死了。他死后,秦二世即位,继续营建阿房宫前殿,后来又修建了后宫。

阿房宫究竟有多大?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他的《史记·始皇本纪》中说:阿房宫前殿,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殿中可以坐一万人,殿下可以树起五丈高的大旗。四周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在南山的峰巅建宫阀,又修复道,自阿房宫渡过渭水直达咸阳。秦代一步合六尺,三百步为一里,秦尺约0.23米。

如此算来,阿房宫的前殿东西宽690米,南北深115米,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容纳万人自然绰绰有余了。

相传阿房宫大小殿堂七百余所,一天之中,各殿的气候都不尽相同。宫中珍宝堆积如山,美女成千上万,秦始皇一生巡回各宫室,一天住一处,至死时也未把宫室住遍。

《汉书·贾山传》记载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

如今在陕西西安西郊三桥镇以南,东起巨家庄,西至古城村,还保存着面积约六十万平方米的阿房宫遗址。可见,阿房宫宫殿之多、建筑面积之广、规模之宏大,是世界建筑史上无与伦比的宫殿建筑。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

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庞大规模的描述。

意思就是说:阿房宫覆盖地面三百余里,遮天蔽日。

从骊山北建起向西折,直奔咸阳。渭水和樊川,滔滔滚滚,流入宫墙。宫内是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楼阁层层像蜂房,似水涡,高高耸立,不知有几千几万座。

这虽未免有艺术夸张之处,但是可以想见阿房宫那宏伟壮丽的建筑规模。

秦始皇拼尽国力修建阿房宫,并不仅仅是为了讲究排场。

他统一六国后,国家改制成郡县制,六国贵族们也都全部失去封土,为防止他们东山再起,秦始皇干脆把他们全迁入阿房宫闲养起来。

由此咸阳宫便出现了这么一种可怕的庞大生活景象:早上,宫女们坐在梳妆镜前松下长发时,多得仿佛天上乌云密布;宫女们卸妆丢到河里的胭脂,让渭河河面都涨成一层涨成油状。更夸张的是,一宫之中气侯不一,东边宫女挥汗成雨,西边可能是呼吸成风。

我们不得不感叹秦始皇是个大慈善家,要养活这么一大帮天天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就是金山银山都被他们啃光。

然而羊毛出在羊身上,秦始皇早把六国之奇珍异宝全部摽掠一空,并且运入咸阳城堆积如山,这些财物要养活几代贵族后代,根本不成问题。

然而,中国几千年历史,难得出几样世界级的伟大建筑,跟项羽有仇的是秦朝政权,项羽干嘛跟阿房宫过不去呀?

其实道理很简单,这东西既带不走,又不想留下来消受,更不想留给刘邦霸占,就只好把它当作大秦罪证烧了,还能美名其曰——破旧立新。

思想支配行动,性格决定命运,人类个体任何外部表象,无不与他的生存环境及成长背景戚戚相关,如今,当我们回头看项羽的好杀滥杀,与他早年所经受的苦难和培植的仇恨无不有着极大关系。

反秦之前,刘邦和项羽都曾不同时不同地点地目睹过秦始皇之龙颜,当时刘邦情不自禁地发出这般赞叹的声音:大丈夫当如此!意思就是说,大男人就应该享受这般风光无限的帝王生活。

然而,项羽当时却发出这样的怒吼:彼可取而代也!此话调侃地说就是,秦始皇那个鸟人,我可以把它掀下来坐上他的位置。

这是两个不平常的男人说的不平常的话,司马迁一点都不敢马虎地记在了《史记·本纪》里。同样的一个咸阳城,在两个男人眼里呈现出的气象及心理暗示却极是不同,刘邦喜享受,留恋不舍于其中;项羽好破坏,以火与铁来证明霸王无敌!

性格即命运,说的果然一点没错啊。

之后,项羽准备撤军东还彭城,这时有个人向他提议道,关中风光壮阔,物产丰富,是真命天子吞云吐气之王地,不如就此留下来吧!

给项羽提建议的这个人姓韩,名字不详,人称韩生。

在古代中国,只要是读书人,不管你读的是好书还是坏书,是儒家还是阴阳家,通通称生。

项羽再次回眸关中,韩生所说一点没错,关中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土地又肥,不愧是一块称王称霸的龙盘虎踞之地。

可惜的是,韩先生早不提,晚不提,偏偏在项羽烧完了宫室后才提,咸阳城基本上都被三光了,连住的地方都没个像样的,这种残破之地还留下干屁呀,还是抄家伙赶快走人吧。

于是项羽理直气壮地对韩生说道:“我们还是回去吧,如果富贵不还乡,就好像穿着一套漂亮的衣服在夜里行走,这又是何苦呢?”

韩生一听,马上晕菜。

这哪是一个纵横四海,以天下为家的英雄所应该说的话!

这跟一个在外以打劫杀人为生的暴发户大佬到底又有多大的区别?

项羽一思考,韩生就发笑!

韩生无法忍受项羽思想政治上的幼稚可笑及愚蠢无知,他一时脑热,对项羽冷笑着说出了一句掉脑袋的话:哼,瞧你那猴样的!(沐猴而冠)。

项羽一愣,转而暴怒。小样的,你敢骂我猴样,看我不把你煮成熊样。他二话不说,把那位可爱而又可敬的韩先生丢到锅里!

听说人在极度愤怒或是极度得意时,智商及情商都是低得囊人的。

一直以来,项羽不是被复仇的火焰烧乱头脑,就是被胜利的狂喜冲昏头脑,同样都是年青人,毛泽东十六岁走出乡关时曾写下著名的两句诗: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相比之下,二十七岁的项羽真的差得太远了,也难怪毛主席后来警告革命同志道: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话说回来,英雄也是正常人,项羽有衣锦还乡显摆装款之想法也是人之常情。只可惜的是,他是在一个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萌发出一个极度错误的念头!由此我们也总算看清项羽的本质:他不过是一粒复仇的火种,命运注定他只会为复仇和显勇而活,并非用心兼顾天下苍生。

天下扰扰几时休,到底有谁,能了解苍生心里的疾苦?至高无上的苍天啊,你可否听到了草野焦渴的呼喊?如果听到,请你睁开双眼看看这个世界,赐我们一个能安身立命的真主吧!

然而大地无声,天空缈缈兮无一丝回荡之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