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跟着倪海厦老师每天学习伤寒论|条辩四十七至五十五
跟随倪海厦老师一起,每天学习《伤寒论》,想要成为名医,必须熟读伤寒经方。
学习贵在坚持,希望大家每天都有进步,每天都有所收获。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法中篇
四七:『太阳病』,外证未解,脉浮弱者,当以汗解,宜『桂枝汤』。
杏仁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仁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炙、去皮
这个喘跟咳嗽这个很接近,我们的治法一样,桂枝汤加到厚朴杏仁,这个主要的症状、用的时机是,本身有桂枝汤证,但还是带有咳嗽,所以有的人感冒了来找你了,我肌肉酸痛,有发烧、咳嗽。
那你看看他,一看他脉是浮的,但是不是很紧,有一点汗,就知道他是桂枝汤证,可是前面桂枝汤证好像没有讲到病人有咳嗽或喘嘛,对不对,现在病人是桂枝汤证带有咳嗽或带有喘,就在桂枝汤里加入厚朴杏仁就可以了。
那厚朴跟白术有点完全不一样,两个都能够祛湿,但是白术祛湿跟厚朴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厚朴呢它祛湿的时候,本草里写能够去脾湿嘛,对不对,它祛的湿以后,就把这个湿移到什么,等于是厚朴把脾脏的湿搬家,帮忙把脾脏搬家,把脾脏的湿搬到小肠里面去,所以不管小承气、大承气,我们用到厚朴的时候,可以帮小肠能够增润津液,小肠能够增润津液,因为厚朴祛湿,祛湿就把脾脏的湿引进来。
白术呢?白术就不是,白术也是祛湿,但是祛全身关节肌肉里面的湿,中焦的湿它也去。白术用的时候用到茯苓,你如果白术处方白术的时候,你不用茯苓的时候,湿不会完全去掉,白术加上茯苓。湿就会从小便解掉,这是他的目的,所以当我们处方会用到白术加上茯苓的时候,就是希望这个湿从小便排掉。
外者,桂枝汤主之。
这里呢,又强调,第四十九条又强调(太阳病,外证不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桂枝汤主之,张仲景一再跟大家强调:就是当你有表证的时候一定要先解表,再去谈里,这是大原则,当然有原则就有例外。
如果你有表证的时候,当然他大便已经五六天都没出来了,人都开始烦躁了,烦躁时你就要注意了,那还有表证怎么办,当然你可以表里双解,表里双解,我常常用表里一解掉,那就有必要,否则的话,一定要先解表,绝对不可以不解表就
解表则愈,宜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第50条,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给病人吃了发汗的药,比如桂枝麻黄葛根汤,吃了发汗的药以后再去攻下,按照原则去做了,病人再去攻下,结果脉又浮起来,病还没有完全好,你按照他的原则去做的,结还是用桂枝汤,还可以用桂枝汤,只要有桂枝汤证都可以用桂枝汤。
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如果说,第51条,太阳病呢,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诸位看,这像不像太阳伤寒吗?太阳伤寒是麻黄汤证,如果八九天,照理说六天就好了,超过六天,八九天不解,应该是入里了,太阳病会入里,不知入少阳经、入阳明经。
结果这个病人他没有入里,八九天以后,表证还是在那边,这个时候你还是要,虽然过了一个侯,就是六天以后表证还是有,你还是要用麻黄汤,如果说吃了麻黄汤以后,微除,其人发烦,一点点汗而已,只流了一点点汗,没有大汗出来,病人还烦躁,这个时候眼睛、头昏昏眩,严重的会有衄,就是流鼻血出来,衄乃解,为什么会这样?阳气重也。
阳气的关系,这个人本能啊,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小孩子身上。小孩子,纯阳之体,小孩子好动嘛,得了麻黄汤证,一看,哇,太阳、伤寒,你开个麻黄汤给他,吃完以后呢,有一点点汗,同时流鼻血出来,大部分我们看到是在十四岁,十四岁以下。
这个二七一十四二七一十四岁是一个天癸的时间。纯阳之体,在十四岁以下就是纯阳之体那我们处方,麻黄汤出现的时候,有时候他不是汗,得汗,伤寒论就是得汗,张仲景说如果得汗,汗剂吃了之后,病人流一点汗,后面是烦躁,烦躁后流鼻血出来,这还是正常,不要不要担心他。
因为小孩子纯阳之体,所以呢,过去我们有一句话:小孩子只要是常常流鼻血的他不会发高烧。所以你看,小孩子常常会流鼻血这很正常,你身体很好,阳气很旺常常流鼻血。
所以,如果病人打电话来找你,说医生我小孩子流鼻血,我要挂号看病,我说你小孩子几岁?三岁,不要挂了,电话给他挂掉,这是好医生呢。不好医生,来,钱来了嘛,你从这里可以知道人体的状况很奥妙,所以说,人体的抵抗力很强,人是一个圆的,像太极图一样,不会一直冲到底,身体也是一样。
在十四岁以后,流鼻血的现象就少了,因为我们人开始长了,开始慢慢年纪大了,从青年、壮年、到老年,到老年就更流不出来了,那你如果说,到了九十岁,感冒了,还是流鼻血,汗解的话,那你真是厉害,这是天下无敌,那我们想办法做到这个,有很多的方式,中国有很多延年益寿的方式。
五二: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五三: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当汗不汗,其人烦躁,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则愈。何以知之,汗出不澈,脉濇,故知也。
五四:脉浮数者,法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而愈。
第五十四条,脉浮数者,当汗出而愈,若下之,如果你没有开发表的药,开了攻下的药,我们汗吐下,是伤寒论的三法,造成身重心有动悸者,这时候,不可发汗,要等它当自汗出而解,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这种现象的产生呢,这个原因是什么,就是本身他素虚,本身他就不是很强壮的人,有的人先天上身体就比较差,体质就比较差一点,不是每个人都是壮汉,有的人很壮,一剂就好了。
有的人呢,你攻下后,身重心悸,他身体是素虚之人,遇到这种情形,这个时候呢,你不要再去发汗了,为什么呢?因为你前面发汗的药吃下去以后,他身体虚,身重的原因是汗流掉以后,他的津液没有办法马上补回来,他身体虚嘛。
还有呢,汗为心液,所以心脏很好的人,正常的人应该可以运动、走路、流汗,那心脏不好的人就不流汗,那素虚之人,你把他汗解掉以后,他会动悸。为什么会动悸呢?因为血里面的水不够了会悸动,这个现象,这个时候你如果看到是这种情形的话,张仲景说:这个时侯不要再发汗了,因为病人是里虚,你先让他休息一下,什么都不要他,你让他多喝点稀饭,或者什么的,让他把津液慢慢的补足,因为津液补足的时候他自己会流点汗,就好了,不要再去动他。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因为尺中脉微,此里虚也。这是病人是尺部的脉,如果说我们按照脉的阴阳来说,寸为阳,尺为阴,它现在讲的是尺脉,尺脉很细弱代表阴虚,阴里面阴虚掉了,阴部分,比如说我这只手上的肌肉,肌肉里面的水分不够了就是阴虚。
那温病派呢很喜欢用滋阴的药,所以温病派开出来一票都是滋阴的药,那伤寒家不要,你不要吃药,你自己休息一下多吃点食物就好了,让他阴液自回最好,因为他里虚,所以我们要等到表里都实了,病人汗自出,自己就会好,那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多吃点稀饭呢、番薯稀饭,吃点酱
者,不可发汗。何以知其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第五十五条脉浮紧者,法当应该…你轻轻的摸到,摸到皮肤上面就能摸如果当这个病人是麻黄汤证的时候,你要开麻黄汤之前呢,你摸他的脉,哎,尺中的脉那么沉迟,我们知道他里面津液不够。
这个条辨就是说,当你要开发汗的药的时候,结果遇到病人没有条件、没有资格开,里面津液不够,你不可以给他开发汗的药,为什么?因为他营气不足,血少故也,血不够。
伤寒他有中风,如果我们用营卫来解释,这里呢观念要有:中风呢,因为它伤到卫,太阳证就是中风伤到卫,伤寒呢,他伤到营卫都伤,我们用营卫解释呢,按照黄营卫都伤,并不是只伤营,营卫都伤,所以经方里面的麻黄汤里会有麻黄跟桂枝,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今天上到这里,休息这个明天我们再继续下去。
上一堂课呢,我们介绍到第54条,一般来说,我们摸到病人有出现脉是浮,代表病在表,你只要看到脉是浮,就代表病在表,数就是热,法当,就是按照我们的治病的原则,应当汗出而愈,就是我们发表的药、开表的药一吃就好了,汗流出来以后就好了,你如果下肢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
什么意思,就是你遇到发汗的人,你汗解的时候,解完以后如果你遇到这种人呢,是你攻下的时候心悸的人。什么叫做攻下心悸?我们这样子解释,有的人呢处方的时候,我们应该处方的剂量要抓得很准,一剂透发,病人没有余孽,就是身体上完全的风和寒通通的透发出去,没有病毒残留在身体里面,那这种人一剂就好了。
那有的时候呢,你一剂下去,剂量或者是不够,绝大多数因为每一个人体格大小都不一样,所以要用比例,黄金比例比较好,那你如果病邪会下陷,因为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
这种状况就是说,他并没有坏事,因为后面有,我们还没介绍到,我这里稍微稍微跟诸位提醒一下,张仲景的意思就是,当你该发表的时候你发表不够或者是你没有发表,你误下攻下了以后,风邪下陷下去以后,会产生结胸,那这种状况很凶悍,心下痞闷,那种很强,不能睡觉不能躺平,咳嗽啊,肺里面有积水。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