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老师袁焕仙先生:一心若不生,世间万法也无过错

袁焕仙先生简介

袁焕仙先生(1887—1966),四川省盐亭县人,南怀瑾先生之师。先后在成都、南京成立“维摩精舍”,讲学传法,一方度化,四众共仰,门下弟子众多,南怀瑾先生为其中翘楚。袁焕仙先生著述由南怀瑾、徐剑秋等编撰、缮稿,整理为《维摩精舍丛书》;近年出版有《袁焕仙著述集》。


以下摘自 袁焕仙先生《榴窗随判》。文中“白话参考”为小编收集网上资料居合复撰,仅供参考,欲深入理解,请研读原文。


问曰:“行棒行喝,唐宋炽然,于古未有,于今阙如,道固何欤?愿先生赐明示。”

白话参考】学者问道:“宗门接引门人子弟,用棒用喝,在唐宋之时风气很盛,然而此前和今天却没有这种风气,这是为什么呢?愿先生能赐教明示。”


判曰:“狮子扑人,韩卢趁块,转解而缚转坚,转辩而义转渊。唐宋两代宗师接人多假棒喝,汝即兴疑,昨雨今晴,汝胡不问?向汝道一期方便,用黄叶止儿啼,于此乱统,有何了期?用棒之显著者, 于六祖接神会,偈于临济而盛乎宋元明清。清之季此风则渐寝也。于古未有,讵知于古未有者实多?大炮飞机,古未有也;声光电化等学,古亦未有也。于今阙如,不但恐龙麟凤于今不有,古也实多,而尧舜禹汤周公孔子者,古之人也,今亦阙如,汝胡不问?汝胡不疑?当人果尽扪心,过在何处?若检得过在,古或非无,今亦非有也。如何,如何,道来,道来。

白话参考】先生判释道:“学佛应如狮子扑人,你等却如韩卢追逐别人抛来的肉块,越想解脱束缚愈重,愈想申辩佛法的道理也就愈来愈晦暗不明了。唐宋两代的宗师接引门人大多凭借棒喝,你连这都能兴疑,昨天下雨而今天却转晴,你怎么不问这个问题呢?对你说过,这都是一时的方便运用,都好比是黄叶只是用来止小儿啼哭的,老是在这种问题上翻转不过,会有时间让你明悟本心吗?过去用棒接人最著名的莫过于六祖接引神会,这一风气发扬于临济而全盛于宋元明清。到清代此风就渐渐衰落了。你说此风古代不曾有,但是古代没有而现在有的东西实在太多,大炮飞机这样的武器,古代不曾有过;声光化电这样的学问,古代也不曾有过。至于今天所缺少的,不但恐龙麟凤现在见不到,在古代却很多;就是象尧舜禹汤周公孔子这些圣人,今天我们也见不到,你为什么不问呢?你为什么不疑呢?你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究竟错在哪里?如果找到了错处,那么你就能认识到许多东西古代或许不一定就没有,而今天也不一定就有的道理。你看如何?请你说说清楚。


讵知唯汝有此一问而棒兴,唯汝有此一疑而喝兴。始无汝问汝疑,此棒此喝,不但不兴,即兴也,向何处安立?于此荐得,许汝粗知少分;此而不荐,牛胎马腹地狱畜牲,他时后日,自有汝亲证的时节,莫谓余言不先也。”

白话参考

“你又怎么能知道只是因为你有这样一问,所以才有行棒的兴起,也正因为你有这样的疑情,才有了行喝的兴起。假使在开始的时候,你并没有这样的问题和疑情,那么棒喝不但不会发生,即使发生了又向何处棒喝?(它将无处藏身)在这一点上你有所得,才能粗浅地知道一点真相;如果在这一点上无所得,那你不过是轮回于牛胎马腹的地狱畜牲而已。他时后日,自然会有你亲证知道的时节,不要说我不提前告诉你。”


进云“学人浅机,实不能契,愿垂明示。”

曰:“一心不生,万法无咎。”

又曰:“至道无难,惟嫌拣择。彼三祖者,固已朗言明示,何用再饮恶水?须知影由形起,响逐声来,倘形声两忘,影响何寄?必曰行棒喝,昔在北齐天保之初有向居士者,二祖为之证可,只睹一书,不但一棒未行,一喝未信,而一面亦未觌也。必曰非棒喝,风穴沿者,传大统之龙象也,向使无廓侍者之激发,而借警于南院之一棒,临济宗旨宁秀到今?识者早知其遇风而息也,等如是说。行棒行喝,古无今阙,当人自悉。何也?影由形起,响逐声来矣。”

白话参考

学者接着道:“我等修学者根机浅薄,实在不能领会您的意思,愿您再垂明示。”

先生道:“一心若不生,世间万法也无过错。”

又道:“最高深的道理理解起来也并没有什么困难,只要你不嫌这嫌那的分别拣择。这个道理三祖早已说得很明白,何必让我再去费这个口舌?你要明白影由形起,响随声来。如果能做到形声两忘,那么影子和响声它又能往何处去呢?你说证悟必由棒喝吗,过去在北齐天保初年有位姓向的居士,二祖曾为他印证,也只是读了他的一封信,不但一棒未行,一喝未行,就连面都未见过。你说证悟不用行棒喝,但是像风穴延沼禅师这样传大统的禅门龙象,若不是守廓侍者的激发,同时借助于南院慧顺禅师的一棒示警,临济宗旨岂能流传到今天?有识之士早知其遇风而息的命运了。以上谈到的认为行棒行喝的风气古无今有的道理,你应该好好思量。为什么呢?要知道影由形起,响随声来啊。”


或者曰:“唐之前,人心敦厚,一语契机,遂尔归家稳坐,更不驰求。唐之后,人情狡黯,未得饰得,每每捃摭攘窃,预备应机。以大慧杲之贤,初见佛果,优厚颜下四十九转语;张无尽之慧,已亲兜率,尚滞半途。机锋棒喝应运而兴,不其然乎?”

白话参考

有人进言道:“是不是可以说唐之前,人心敦厚,一句话契机之后,就能马上安顿身心,稳坐菩提座,再不向外寻求。唐以后的人们,人情狡诈,未得成就冒充已得,经常装模作样,准备应机开悟。以大慧宗杲这样贤明的人,刚见到佛果的时候,仍然厚着脸皮下四十九个转语;以张无尽居士这样的智慧,本已亲睹兜率,却仍然在半途中徘徊。这样看来,机锋棒喝之风应运兴盛,不也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吗?”


曰:“似也!似也!非是矣,非是矣。夫棒喝机锋所以启向上关枋,而诱掖学人别行一路,踏毗卢顶上者也。若然三藏十二部何一而昨机锋?何一而非棒喝?曰唐宋前,曰唐宋后,与是棒喝者有何交涉?矧曰于古未有,于今阙如耶?讵知是法也亘古至今而不逾,何代末有?何世阙如?顾显著者易警,不显著者易忽矣。必于此而兴疑,昨雨今晴,云胡不疑?”

进云:“如说信也,此云向上关枋,踏毗卢顶上行者,何耶?”

先生曰:“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八乡。”

白话参考

先生答道:“你说得好像有道理,其实却大大地错了。棒喝机锋之所以能够成为启发人的向上的关键,就在于它能诱使学人变换一种思路和修法,进而踏上毗卢顶上行啊。这样的话,三藏十二部教哪一个不是暗含机锋?哪一个不是棒喝的运用?哪里有什么唐宋前与唐宋后的区别?它们与棒喝又有什么关系?又何必说于古未有,于今阙如?你怎么知道这个法门从古到今就没有改变过,在哪个时代能没有呢?这是由于表面的东西容易警惕,不显着的东西容易忽视的缘故。所以也正是在这种事情上面容易产生疑问,然而对于昨雨今晴这些常见的现象却为什么不会产生疑问呢?”

学者便道:“如您所说都是可信受的真理,您在这里谈到的向上出离的关键,踏上毗卢顶上行,又是什么意思呢?”

先生道:“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