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头皮发麻的博物馆
2020131
一种记录
世界上,恐怕没有哪一座博物馆会像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Jüdisches Museum Berlin )那样,以建筑本身的结构给参观者带来如此巨大的精神压力的了。
犹太人博物馆模型
最初的犹太人博物馆建于 1933 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到来,使其被迫关闭。
54 年后,柏林墙尚未倒塌,官方对那场惨烈战争和涉及近 600 万犹太人生命的大屠杀的反思已经展开。1987 年,柏林政府举办了一场匿名竞赛,希望将老馆扩建,以呈现犹太人在二战后的生存境遇。
组委会收到了许多建筑语言现代甚至是华丽的设计稿,但最后只有丹尼尔·李伯斯金( Daniel Libeskind )的方案胜出。
犹太人博物馆
落成后的新建筑,位于橙色屋顶的老馆一侧。
李伯斯金把真实历史事件的发生地连线,构建出了“ Z ”字形的建筑外形。博物馆的外墙开有细长的不规则窗口,远处看去,就像是被利刃划过留下的伤疤。犹太人在德国遭遇的痛苦与曲折,依稀可见。
外墙
它是一座相对独立的建筑,却难以找到入口,若要进入其中,只能去到老馆,穿过地下长廊,经过几次调转、失去方向感后,才能够来到新馆。
参观者面对的,是一个岔路口,这里有三条路线,分别代表着二战期间犹太人抵达集中营后的三种悲惨遭遇,而其中的每一条,都足以使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大屠杀塔
推开厚重的大门,走进的是“大屠杀塔”,随着金属门在身后重重关上,参观者即与外界隔绝。
你能看到的,只有建筑顶端那道裂痕洒下来的一缕亮光,微乎其微;你可以听到门外若有若无的交流声,但彼此已是两个世界。冰冷的墙壁上,有一架铁梯,伸进高处的黑暗里,尽头是什么,无人知晓。
身处其中,是深深的绝望。
大屠杀塔
另一个岔路,通向“流亡花园”。
“我设计了一座花园,植物种在 49 根柱子上,可望而不可及,而且地面倾斜,使参观者有迷失方向甚至头晕的感觉。”李伯斯金说,“这座花园是要纪念那些被迫离开柏林的犹太人,我希望提醒参观者,德国犹太人的毁灭,以及到一个跟自己完全没有渊源的陌生国度,是什么样的感觉。”
柱子上种植的是代表着和平的橄榄树,郁郁葱葱,它们虽繁茂,却无法将根系扎进地面。那年逃离家乡,散落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大致如此。
流亡花园
最后一条通道,连接展览室。不过,要去到那里,还需面对一件更为沉重的作品——《落叶》。
这是一件永久陈列的装置作品,作者是以色列艺术家马纳舍·卡迪希曼( Menashe Kadishman )。他用二战时期的子弹壳制作了 10000 张三厘米厚的粗粝面孔,它们各个不同,表情相似,它们睁着眼、张开嘴,被随意铺在地面上。
落叶
“落叶”的含义再清楚不过,那是一个个脆弱的生命。
踩在上面,无论你的脚步多轻,它们都会发出哐哐的声响。每一次声响,都仿佛是杀人机器再现,又仿佛无数亡灵的回响。即使你只是站立旁边,也会被扑面而来的震撼击中。
落叶
继续向前走,爬上悬着粗壮混凝土柱子的高台阶,到达博物馆顶部,气氛开始轻松下来,那里有宗教、艺术、音乐和生活等内容,它们向参观者展示的,是犹太人创造的灿烂文化。
待走出博物馆,回望这座满是伤疤、塞满历史的建筑,你一定会长舒一口气:自由真好。
高台阶
作为设计者的李伯斯金,是大屠杀幸存者的后代。他的双亲以及 10 位兄弟姐妹都经历过奥斯威辛集中营的迫害,最后只有父亲和姑妈熬了过来,得以幸存。
对于这座建筑,李伯斯金坦言无法用中性立场来设计,他引述哲学家阿多诺( Theodor Wiesengrund Adorno )的话说:要是谁能以中性立场来看待大屠杀,能够且愿意用统计术语来讨论,那么他就接受了纳粹的立场。
显然,生活在和平年代的现代人,无法切身体会战争。但去到柏林犹太人博物馆,你也许可以更为深刻的理解那一个时代的残酷。
我们熟悉的博物馆,多为陈列与展示之用,我们走进馆内,欣赏画作,阅读文本。而这栋建筑,本身就是文本,是要去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