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战:班超通西域(全)小冰期下汉匈博弈的个人英雄主义巅峰

壹:光武对匈奴的改造

今天这篇文章过后,匈奴人最终让出了塞北草原的这片高光T台,在匈奴人江河日下的大背景下,遥远的西域上演了大汉个人英雄主义的巅峰之作,也甚至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个人英雄主义巅峰。

开篇,还是要最后夸刘秀一次。

这位大神几乎是以一己之力把东汉的血槽顶到了头。

他不仅仅是给那个时代兜底的,还给整个东汉王朝最终兜底的。

从最开始的昆阳大战,是后来的出巡河北,再到后来的讨平邓奉和解决各地难题,刘秀永远是东汉解疑难大题的最后一圣手,谁费劲了都没关系,有老大呢!

我们之前说过,他收拾的这一大烂摊子事,古往今来没有第二个成功的,王莽先生在十多年的时间内,创纪录的把天下大盘崩了个粉粉碎。

刘秀顺应了这个时代,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以最小的代价,在最短的时间将这艘已经千疮百孔要沉的船又给推上路了。

而且更牛的是,这位兜底之神不仅兜国内的,还兜国外的。

前面的很多章,我们基本上都在说刘秀是怎样将国内的一个个割据势力最终统一的,除此之外,还是有很多国外民族对你磨刀霍霍的。

刘秀在驾崩前几年的最后一个神级操作,让东汉一百多年后的最终崩盘并没有出现永嘉之乱的那种结局。

这位每天早晨上朝,中午才歇,然后还要引公卿讲经论政到半夜还“乐此不疲”(没错,这词也是他创的)的勤政皇帝,无论生前还是身后,对于他国号下的这个民族,几乎是倾其所有。

还记得王莽把人家少数民族又是改名,又是由王降成侯的一通折腾吗,像降奴服于和下句丽这一大帮少数民族对于你中原都是很来气的。

趁你病,要你命,“刘秀发兵捕不道”的时候,趁着你“龙斗野”,“四夷云集”的少数民族们很有些想法并付诸于了行动。

但随后刘秀的寿命又站出来为大汉撑腰了。

从25年到57年,刘秀当了32年皇帝。

在这当政的三十年当中,北面刘秀派祭遵的弟弟祭彤在东北剿抚结合,安定了鲜卑、乌桓、高句丽;剩下的所有方向,刘神又派哪里不服平哪里的马援摆平了陇地抬头的羌族,交趾闹事的南蛮,西南夷入寇的各种部落。

锦绣河山美如画,祖国建设跨骏马,马指导当个边防战士多荣耀,头戴战盔走天涯的最终死在了平蛮的一线战场上,为后世榜样定格了“马革裹尸”的贵族精神。

向这片土地上古往今来的所有中华军魂们致敬。

所有当初王莽惹急眼了的少数民族,刘秀又都一个一个的给安排明白了。

当然,还有最后一个老对手。

匈奴。

这个对手比较大,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总得给孩子们找点事干,刘秀将匈奴留给了儿孙。

但是,所谓的“留”,也是给出了政策,留下了锦囊妙计然后才走人的。

阴丽华小姐不仅温文尔雅青梅竹马,还为刘秀生了个好儿子。

刘秀死后,东汉迎来了唯一的一段治世,明章之治。

在明章二帝治下,我们要给塞北草原上做主人三百年的匈奴做送别了。

这片神奇的东亚草原,要易主了。

王莽当年的无厘头,其实给了匈奴一次很大的机会。

整个中原乱成一团,当时的匈奴单于呼都而尸道皋若鞮也是个人物(名字绕嘴占地方,后面简称“呼都”),趁这个时间段又恢复了对临近民族比如乌桓的统治,还立了冒充武帝曾孙的卢芳当中原的皇帝。

不过卢芳自己比较不争气,后来被手下政变散了摊子,最终死在了匈奴。

呼都先生的立帝理由是,当年呼韩邪找大汉帮忙时当上女婿了,现在这卢芳前来归顺说是武帝的后裔,他也应当受到当年汉朝女婿呼韩邪的待遇。

刘秀目标是光大武帝,呼都而尸则目标是致敬冒顿。

他认为自己会重现冒顿单于当年挤兑汉朝时的荣光,但比较遗憾的是,无论是立卢芳还是支援彭宠,匈奴都被刘秀的星宿们弄得比较没面子,经常性的被团灭在长城以南。

不过刘秀对匈奴还是比较客气的“卑辞厚币,以待来使”,目的其实就一个,休养生息,我挺好的日子跟你犯不上。

但树欲静,风不止,呼都认为刘秀比较怂,于是对汉朝的骚扰日渐嚣张,匈奴人的入侵队伍后来甚至渐渐到达了中山,上党,扶风,天水等内部郡县。

刘秀对于匈奴的日渐猖獗,对应的办法是修建加强边塞防御工事,顺便帮着边塞人民往内陆移民。

刘秀并没有重燃对草原的战火,对于这种死缠烂打的游牧民族,你跟他是耗不起的,国内摆平后你可以踏实过日子,草原这帮飞车党你是大炮打蚊子。

天下已经大乱三十年了,现在需要的是恢复。

想恢复,就得克制。

王莽这王八蛋当初浪丢的汉匈两族和谐共进携手发展的外交关系成为了刘秀给他擦了好几十年屁股后的最后难题。

不过就在刘秀头痛琢磨招儿的时候,汉族人民突然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匈奴最终倒在了自我毁灭中。

对面的呼都在死前变成了乞丐版王莽。

公元46年,呼都先生带着他的梦想去见腾格里了,在恶心了刘秀十多年后,他并没有完成自己偶像的丰功伟绩,而且还没有熬过自己的南方对手刘秀,并且死后还给汉朝送上了大礼。

匈奴自呼韩邪开始,就定下了兄弟相继的原则。

为啥呢?

因为草原民族就得是这一套继承秩序。

草原民族的继承人必须能够在前任领导死后迅速接手整个部落的运营,无论是打仗还是抢劫,无论是抗灾还是迁徙,你指着孩子都没戏。(详情可参看老文章:第二十六战:马邑阴谋(全)儒教、长城、草原的逻辑

所以必须兄终弟及。

本来这事属于潜规则,因为还是有特殊情况的。

比如说要是老单于是个老而不死的,继承人指派儿子往往也没啥异议,因为老单于要是84了,他弟弟估计最小也得73,哥俩都在坎儿上太悬乎,抢劫这事还是年富力强的指挥比较符合本团伙,不,本民族的发展利益。

但是,呼韩邪同志自从把这事给制度化后,这就没有弹性了。

到了呼都这,他不按规矩来了,废了下一任法定接班人右谷蠡王伊屠知牙斯并最终杀了他,指定了自己的儿子左贤王乌达鞮侯继位。

匈奴不可避免的在刚刚上升的势头中戛然而止。

因为挑战甚至破坏继承人的规则会产生内耗极其严重的权力角逐大战。

你呼都并没有冒顿那样的权威,也并没有真正的整合整个匈奴的势力。

随后就是侄子叔叔一大通乱哄哄的遗产伦理片,最终南面的一位没抢上单于的实权派非常生气。

这位实权派是右奥鞬日逐王比(后面简称“日逐王”),统领南边八大部落,早就在草原南部建立了牢固的权力基础。

匈奴的新任单于对于南面不爽的情况于是派来了两名驻漠南纪检干部,日逐王感到了巨大威胁,于是寻出路找大哥,秘密派遣了汉人郭衡去会见西河太守并献上了匈奴地图,请求归附东汉。

这事很快就被那两位纪检干部发现了,于是在一年一度的五月龙城祭祀时,这二位劝单于杀了日逐王。

结果日逐王的弟弟当时在单于帐中,听见后马上去报告他哥哥,于是日逐王召集了麾下的八部兵马四五万人。

过了一会儿,匈奴本部派来了的万人军团,结果带队领导一看对方阵容过于强大,于是说我们就是跑跑马来,这就走。

没过多久,公元48年,呼都死的两年后,南部的八个匈奴部落宣布右奥鞬日逐王比是他们的单于。

匈奴南北分裂了。

匈奴来到了最后的北匈奴、南匈奴时期。

北面是北匈奴,南边是汉,这让南匈奴夹在中间感到非常危险,结果缺乏安全感的南匈奴再次走了祖宗走的那条道路。

50年,南匈奴效仿呼韩邪,对汉称臣。

南匈奴方面派使者前往五原塞,表示誓愿永远做汉王朝的藩属屏障,抵御北方敌人。

刘秀将此事摆在了朝堂上讨论,同志们都认为:“天下初定,中原空虚,这帮蛮夷真假难辨,千万不能搭理他们。”

唯独在北境待过的耿国(耿弇弟)是个明白人,他对刘秀说:“应当依照宣帝当年的先例,接受归附,命他们在东面抵御鲜卑,在北面抗拒匈奴,做这帮蛮夷的表率啊!”

刘秀最终选择了耿国的意见。

这俩都是明白人。

游牧民族之所以总南下来抢就是因为草原环境艰险恶劣经常活不下去,但中原政权往往又不是吃素的,尤其那道长城实在太吓人。(详情回看:小吏的知乎万赞回答系列(1)长城这么矮究竟能拦住什么?

那么对付这种犯罪代价极高但又不得不去干的为了生存的抢劫,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一部分人不劳而获,让另一部分人眼红跳脚,然后这俩人同室操戈争个你死我活。

汉人对于少数民族性价比最高的治理方式,就是扶植一个足够强悍能顶在北境的少数民族代理人。

把他们要抢的钱和物资赐给他,然后让他去巩固这份得来不易的饭票从而去消灭潜在的竞争者和抢劫者。

这还变成了他们草原民族的内部矛盾。

宋辽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这样。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不用任何外交谈判和妥协,对面的游牧民族主动投靠了。

刘秀随后利用此次南匈奴归顺的历史机遇,发出了人生中的最后一个大招。

他不仅仅简简单单的像对呼韩邪那样认个女婿就完了,刘秀对南匈奴进行了体系化的渗透与改造。

这次改造影响极其深远。

刘秀对南匈奴进行了以下三点大改造。

第一,匈奴定期交换质子。

不是汉匈互换人质哈,是每年南匈奴把王子轮流的送过来感受大汉文化。

每年南匈奴上中央收贡品的时候,匈奴都得派一个新的王子跟使者回洛阳,来年这个质子再跟着下一波回去,这么往返交替。

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大的好处,匈奴的未来继任者和高层,都是见识过中原文化的。

而高级的绑定,就是文化与情感。

第二,对南匈奴的监督与政务参与更加严密,刘秀建立了一个管理匈奴事务的新官职——使匈奴中郎将。

这个官员不仅监督匈奴的动向,还参与匈奴的司法裁定。

拿了我的钱,就得听我的话,在匈奴内部安插官员,成为了两百多年来,大汉对匈奴的最大突破。

第三,将南匈奴移入长城内,让他们定居于北方边境八郡(在现代的陕西、甘肃、内蒙古三省的部分地区)。

正是这个决定,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分歧很大。

先来说说好处吧,这件事,客观的减轻了汉朝的运营成本,从而延长了汉朝的国祚。

南匈奴的南迁,成为了汉朝抵御北方游牧袭扰的第一层防火墙,从此汉朝只需要每年给予南匈奴一定量的岁赐(一亿七千万钱,大致相当于东汉财政收入的四十分之一,后面羌乱时会算系统经济账),就基本上杜绝了北方边境被打劫。

南单于移民西河郡以后,依旧设立诸部落王,协助汉朝戍守北地、朔方、五原、云中、定襄、雁门、代郡,这帮南匈奴的王们全都承担着边防责任,率领部众为郡县巡逻保安。

这就好比花钱请保镖一样。

但可能有朋友会问,要是请保镖为啥不还让他还在草原上呆着啊?为啥要给他放进来呢?

因为我给了钱,万一你不干活不听话了咋办呢?万一你又跟北匈奴和好了呢?

游牧民族对汉族的最大优势就是居无定所,机动性强,你在草原上我逮不着你,但你只要定居在了长城以南,甭管你战斗力多爆表,我大军压过去就是灭你的族。(具体推演还是回看:小吏的知乎万赞回答系列(1)长城这么矮究竟能拦住什么?那篇回答)

你如果想跑,此时塞外就是北匈奴,多少年没回草原了,你还回得去吗?

刘秀将南匈奴迁进长城以南的最大原因,是他要同化这个民族。

50年,南匈奴刚一称臣,刘秀就命令其在西河郡建立王庭,随后又调来了大量的汉族人移居北方边郡,迫使汉匈杂居。

要相信我们汉文化的同化能力,任何民族,只要在长城以南呆久了,他们都会渐渐的变成汉民族。

因为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文字,我们的农耕技术。

时间久了,你会变得不再是你,没有我,你再也无法独自生存。

从此,汉朝对于南匈奴的控制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甚至公元143年,一次叛乱导致匈奴单于位空缺三年,汉朝甚至能够安排继位的单于。

南匈奴不仅作为高级雇佣兵帮着汉朝挡住了北边的侵扰,还潜移默化的被刘秀改造了。

虽然摩擦和武装冲突还是会时有发生,甚至还出现过短暂的造反,但汉对南匈奴的改造还是从长远来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削弱了整个匈奴民族作为一个游牧民族很大的民族活力。

是的,包括北匈奴。

因为南边生活好,气候棒,不用天天怼天怼地的跟腾格里拼命,大量的北匈奴部落变成了“脱北者”。

这是好处,该说坏处了。

你是请了一个外国保镖,但这保镖总是没事脑子短路给你来一家伙。

北部边境在一种非常复杂的种族关系中渐渐发展起来了,时间越久,复杂程度越高,所产生的民族问题就越大。

汉文化的融合能力虽然举世无双,但融合却需要两个重要的载体:纸和雕版印刷术。

只有知识的价格开始批量降下来,我们的《孝经》和《论语》才能大批量的核弹般的产生爆炸效果。

目前“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对于游牧民族的文化入侵还并不能达到指数级的改造级别,这也就导致了南匈奴那边始终没有被汉族彻底同化。

哪怕他们的高层后来全都变成了中国通,但人家部落和民族仍然魂魄和编制不散,这就导致了那些学贯中匈的头领们可以别有用心的利用民族矛盾去的谋取自己的私利。

两百多年后,到了西晋末年,北部边境的异族骚乱开始成为一股不可忽视也无法忽视的时局问题。

304年,在汉化能干的刘渊领导下,南匈奴的后裔起兵,五胡乱华的序幕拉开,南匈奴成功地在中原大地上建立起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异族王朝,并拉开了后面大乱三百年的序幕。

这也是刘秀古往今来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

不过实际上,如果没有刘秀对南匈奴迁居内陆的关键改造,东汉王朝能否挺过公元一世纪其实比较难说。

你东汉的内核是豪族自治,这也就意味着你根本不具备跟北方长期开战的国力条件。

而整个北境的游牧民族却会选无可选的跟你中原民族展开你死我活的南下死磕!

因为整个世界即将迎来非常残酷的天命难违。

自战国后期开始,长达持续近400年的地球温度上升停止了。

我们讲述的这2300年中,长达六百年的最长小冰河期即将到来。

凛冬将至!

贰:小冰期对游牧民族行动的逻辑推演

由于受到太阳活动的减弱等一系列复杂原因的综合影响,自东汉开国到西晋末年,整个世界的温度大约降了1.5摄氏度左右。

上图两条红线之间,是这段小冰河期的大体时间。

跨度为东汉、三国、两晋和南北朝。

这段时间的中华大地刚好很神奇的出现了第一次异族大侵入和民族大融合。

再往后面的朝代看,这张图更为直观:

北宋后期,南宋后期和公元1644的剧烈下跌曲线都是温度下降了大约1度的历史时间段。

然后非常凑巧的对应历史大事件是女真灭辽宋,蒙古人鞭世界和满清入关。

在温度剧烈下滑的小冰期,唯独东汉的这个时间段,中原政权一直挺到了西晋末年仍然汉民族红旗不倒。

即便中间经历了汉末三国的超级大乱世,仍然有实力碾压各种北方蛮族,曹老板不仅能分匈奴屠各为五部,甚至还收编了乌桓骑兵队去帮他满世界打仗去。

直到温度即将跌倒底儿的时候才最终被异族入侵中原。

而且还是自己浪丢的成分占绝大多数。

看出刘秀的价值了吗?

那么这降低的1.5度是个什么概念呢?

像今天又是北极熊掉海里了,又是企鹅宝宝活不下去了,又是马尔代夫领导人们去水底下开会搞行为艺术了,一大堆闹闹哄哄的全球变暖问题,看着挺凶吧?

这么凶的国际性气候难题到底世界上升了多少度呢?

整个20世纪的全世界平均温度比19世纪高了大约0.6摄氏度。

看到这里往往又会有一个神转折的错觉,就是天天吃饱了撑得这帮人小题大做!上升这么点温度叫事儿嘛!我开空调一口气连降10度都不过瘾。

但在这里,我们又不得不说,很叫事儿。

这区区的0.6度,已经使得北半球春天的冰雪解冻期比150年前提前了9天,秋天霜冻开始时间却晚了约10天,海平面上升了一大截。

那为啥这么点温度的变化却会产生如此剧烈的气候变化呢?

因为地球的成分构造。

不光女人是水做的,地球也是水做的。

占地球表面积五分之四的海洋和湖泊河流不仅仅哺育着人类,还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必要条件里面的另一项关键:防止温度剧烈波动的气候调节功能。

一个星球如果中午80度,半夜零下80度,那它什么生命都是不可能诞生的。

啥生命体都得让这温差给玩死。

下面要引出初中物理时的一个概念。

比热容。

还记得这张图吗?

红框里的是比热容,就是每公斤该物质上升1度所需要的消耗的能量。

让水上升1度的能量,足以把金子烤成30多度。

水的比热容属性意味着它上升一度所吸收的能量是非常高的,相应的水下降一度所放出的能量也是非常高的。

地球这个水球的伟大之处也就体现出来了,无论你太阳升起还是降落,地球上的温度并不会出现多么巨大的落差。

你升起,我吸热给你降温;你落下,我放热释放温暖。

你太阳在与不在,我就在那里,不冷不热。

所谓“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放在很多维度去品都是极有味道的。

当全球气温下降1度的时候,实际上说明整个世界上的水体已经释放出了极其巨大的能量去平衡世界的温度,但仍然无可奈何的整体降低了1度。

小冰期的到来将地球的能量存款挖走了一大块。

而且如果你再细分析,这背后还有一个被忽视的非常恐怖的巨大隐藏层面。

就是世界整体温度降低1度的感受认知里,很可能沿海和南方的感觉并不明显,但到了内陆草原却有可能是温度降低高达十几度的地狱般的恐怖严冬!

因为内陆面积小,海洋面积大,而且内陆和草原是远离湖泊和海洋的,并没有巨大的水体去调节温度。

一般来讲,沿海地区白天比内陆地区的温度上升要慢,夜晚温度降低也要慢,温差的变化也要少很多。

因为旁边守着大海,巨大的水量无形间调节了沿海的气候与温度。

到了草原这,由于没有巨大水体,小冰期所导致的温度整体降低会非常显著剧烈,甚至会高达十几度的整体降温。

这也就会导致草原本就脆弱的生态因此变得更加的困难与绝望。

下面是整个小冰期时代的草原崩溃链条:

1、温度降低首先会使得草原上的冻土、冻冰增多,水蒸气大量减少。

2、然后就是降雨量减少。

3、降雨量减少和温度降低又将影响植物的生长与存活。

4、植物的减少随后进一步加剧了降水量的减少。

生态开始陷入恶性循环。

5、随后就是旱灾。

6、草与水继续灾难式减少。

7、牛这种耗水量大的动物养起来就费劲了,马这种耗草量巨大的动物养起来就更费劲了。

这两种动物是游牧民族抵抗冬季白灾(雪灾)时的最关键战略物资(牛能踏雪开路,马能快速转移),游牧民族的抗灾能力进一步弱化了。

旱灾在对草原民族的生计带来灭顶之灾的同时还将放出另一个魔鬼。

8、蝗灾!

所谓“久旱必蝗”!

然后就是千里无生机。

为啥干旱会让蝗灾爆发呢?

因为蝗虫在产卵时有一个关键的成活条件,就是土地要干燥。

当土壤坚实,含水量在10%-20%的时侯最适合蝗虫产卵。

旱灾所带来的最恐怖衍生效应就是这种让人色变的魔鬼昆虫被批量放出来了。

铺天盖地的东亚飞蝗!

这货不仅能吃,还特么能飞!

人家可以组团的吃完这边吃那边。

飞蝗过境,寸草不生!千里赤地!饿殍千里!

小冰期的到来对于中原政权还算好说,粮食减产往往还能活,即便出了大灾往往还能逃荒,但草原上的政权却根本禁不起这个巨大的环境变化。

因为草原上的生存模式就是粗放型的,效率极低的,利用光合作用去进行能量转化的经济体。

太阳能量转化为草,草转化为牛羊,牛羊被人吃。

现在太阳一不好好上班,草就变少,能转化的牛羊就变少,人民的获得感就变少,与此同时还生出来了各种各样的灾害。

旱灾又使得光合作用中的另一个要素水变少,从而进一步导致可利用的能量降低。

随后蝗灾起来,仅有的草和作物大规模的被祸害,草原上的民族出现了恐怖的绝收。

草原民族一方面能量收入上极剧变少,另一方面维持生存的能量却急剧飙升。

过去冬天零下20度,两个羊皮袄,现在零下30度,需要三个。

过去一天吃一条羊腿就够用,现在天冷了,需要两条羊腿才能维持生存的热量。

这一进一出,草原民族就彻底完犊子了。

这回是真真正正的完犊子了,养的犊子全完了。

当无论怎样努力都活不下去的时候,草原上的民族就只能往南面去拼命了。

长城再吓人我也得跟你死磕。

因为横竖都是死,死也得当个饱死鬼!

爷跟你拼了!

刘秀的移民政策,就是在这个大趋势下神奇的颁布执行了。

它吸收了一部分即将活不下去的南匈奴人,去对抗死活要往南冲的北匈奴人。

南匈奴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又会不得不拼死抵抗北匈奴侵略者。

双方在火并之后,实力都会下降,北匈奴在活不下去又冲不进来之后会跪舔汉朝,会依附南匈奴,会放弃尊严寻求活命。

与此同时,南迁的南匈奴会实力渐渐壮大,但武力随着南迁内陆却会渐渐减弱,不过却又足够继续去对抗人口越来越少的北匈奴。

在这种此消彼长的推演后,匈奴人最终自己阉割了自己。

草原回不去了。

也不想再回去受罪了。

匈奴人在失去了辽阔草原提供的空间机动性这个最关键优势后,拼体量又打不过汉族人,南下的路因此被堵死了。

如果不是中原自己崩盘大乱,如果不是在汉族政权实力彻底被掏空和地方豪族网络内斗被打散以及骑兵装备战术突然升级同时发生的前提下(注意这三个前提哈),内迁的南匈奴是根本不可能有机会颠覆中原政权的!

最终的发展路线,就是在为汉朝守边防的过程中渐渐被同化。

如果没有刘秀的南匈奴迁内陆政策,整个匈奴民族最终会在小冰期的恐怖天灾下抱团取暖的跟你汉朝拼了。

他们会在漫长的边境线上跟你死战到底,会不断的抢夺你的生产剩余和生活资料,他们甚至会打的你汉族的北部边境线越来越南迁。

东汉这个豪族政治体能否挺过这样的边患压力呢?

很难说。

因为后面东汉就是在长达80年西北羌乱的不断袭扰下国家机器走向了入不敷出的恶循环并最终崩盘的。

如果没有南匈奴在北面帮你东汉扛着北匈奴和鲜卑等游牧民族。

东汉的最终结局真的很难说。

其实就在呼都死后不久,北方草原已经开始连年发生旱灾、蝗灾,经常出现数千里无生机的恐怖现象,大量的匈奴人和牲畜已经开始因饥饿瘟疫而实力大损,乌桓部甚至乘着你闹灾的节骨眼趁你病要你命的攻打匈奴。

其实就是草原民族在互相抢夺越来越有限的生存资源。

匈奴大败向北迁徙了数千里。

这大哥还往北迁呢!还没觉出来此时已经不是遇到上一个武帝的一百五十年前了,北边已经没活路了!

南匈奴归降后,北匈奴如同乞丐版王小二过年,开始跳水般的一年不如一年。

北方越来越寒冷,草原上越来越多的开始饥荒与黑白灾(旱灾、雪灾),大量的天灾人力减员使得北匈奴元气大伤。

北匈奴在南下找生路时却发现本是同根生的南匈奴人民人家现在拿着五险一金给宿敌当上保安了!

这帮匈奸太可恨了!

人性永远是不患寡却患不均的。

凭嘛你就好了呢!

北匈奴开始跟南匈奴哥俩相煎何太急的剧烈冲突。

与此同时又开始不得不低头,希望与汉朝和解,希望汉朝老爷能给他们也来份五险一金的工作,北单于送回了大量被掠走的汉民表示悔改,然后在南下跟南匈奴干仗抢夺资源时经常对汉朝的边塞致歉道:“我们只是讨伐叛徒日逐王而已,可不敢侵犯天朝子民。”

大汉的上国姿态再次抖了起来。

在51年、52年、55年三年连续示好大汉,甚至腆着大脸派使者到东汉请求和亲。

对于这个外交提议,刘秀再次拿到了朝堂上议了一下,又是七嘴八舌一大堆建议。

最终,下一任领导人太子刘庄表示:“南单于新近归附,北匈奴害怕遭到讨伐,所以倾耳听命,争着要归顺汉朝。如今我们没能为南匈奴出兵,却反与北匈奴交往,我担心南匈奴将生二心,而想要投降的北匈奴也不会再来了。”

说刘秀心坎里去了,本来就是“二桃杀三士”的让你们自我毁灭,咋可能都给你们养起来。

刘秀传旨令武威太守不要接待北匈奴使者。

刘秀在走人之前很欣慰,因为接班人刘庄的思路很清晰,知道这套帝王术是如何进行削弱与平衡的。

刘秀驾崩后,明帝继位,北匈奴无奈的遇到了强硬派领导。

实在是太不给活路了!

眼瞅北匈奴就要快咽气了,但是,十多年后,却出现了很不寻常的事件。

62年十一月,北匈奴侵犯五原郡;十二月,侵犯云中郡,被南匈奴单于击退。

自63年起,河西诸郡向洛阳传来了一封封的奏报,匈奴开始猖獗劫掠,整个河西地区风声鹤唳,所有河西城镇甚至白天都要紧闭城门。

按说匈奴都快让老天灭了,咋又得瑟起来了呢?

经过排查发现,原来是一个看似无足轻重,却至关重要的地方出了大问题。

刘秀当年终归还是犯下了一个小小的外交认知错误。

西域出问题了。

西域村镇合作联社开始给北匈奴提供无偿贷款了。

叁:西域农村信用社

自王莽篡汉后,西域就脱离中原政权被匈奴重新控制了,但自从刘秀把天命给续上后,又有些国家重新提交了重建都护府的提案。

匈奴总找我们要钱,人家汉朝总给我们赏钱。

还是汉朝那个干爹好。

但对于刘秀这边,西域的热烈投诚牵扯到了一件比较费钱的制度——纳贡制度。

西域诸属国认可大汉的领导,每年带着土特产来朝贡,但中原得给赏钱。

而且给赏钱其实并不算啥,真正的大头是没完没了的军费开支。

重建都护府拾起对西域的领导需要驻军,需要一系列物资的千里输送,毕竟你得面对另一个被抛弃的干爹匈奴人的不爽问题。

这就需要大笔的钱。

刘秀对于这个请求很干脆:西域我不要了,慢走,谢谢。

这个决定在当时来看不能算是错的,因为眼睁睁的就是大赔本买卖,天下已经大乱三十年了,你们西域没见过王莽想象不到我们这的困难,眼下王朝初建,百废待兴,不能因为万里之外的事情把国家拖垮了。

刘秀在此犯了两个认知的错误:

其一,就是刘秀并没有意识到西域对于匈奴的奶源价值,认为只要把河西走廊抓在手里,匈奴就被斩断右臂,隔绝羌胡了。

其二,给西域零花钱是不假,但谁说统治那块地方一定需要驻军呢?

第一个错误,是在国际视野上确确实实出纰漏了。

第二个错误其实并不能算错误,因为谁也想不到将来会出现一位跟他一样空手套白狼的大神。

刘秀紧接着进行了一次错误的外交任命。

西域诸国此时已经由最开始的36国变成现在的55国了,还是那句话,其实就是西域55县。

大国不过几万人,小国连县都算不上,顶多是村。

有的县,慢慢发展成了强县,恃强凌弱的事开始发生。

东汉初期,西域的第一个霸权主义强县叫做莎车,国王叫做康。

康是一名坚定的抗匈亲汉者,坚决不给匈奴交租子并主动投诚东方找靠山,这让他在公元29年得到了刘秀赐予的“西域大都尉”的称号。

33年,康的兄弟贤继位,哥俩的“康贤盛世”将莎车推向了一个小高峰,使周边的几乎所有村镇都从属于了自己。

38年莎车王贤、鄯善王安派使者进贡汉朝,控诉这些年西域各国被匈奴大量扒皮征敛的痛苦,都愿重归汉朝,希望东汉重新设置西域都护保护他们。

刘秀因为中原刚刚平定,表示我们管不了这事,第一次回绝了西域的请求。

41年莎车王贤看到刘秀对自己这块宝地没兴趣,于是请求刘秀给他“西域都护”的称号,小地方不值得您费心,大哥我替您管这些村镇。

这个称号可不得了,在西汉时是西域诸国的大总管,最高长官。

前面说刘秀的那个外交错误,就是这个。

刘秀同意了这个请求。

由此可以看出来,刘秀以夷制夷的国际思路其实早有预谋。

但是,理论草创之初,总会有多种考虑不周之初,西域都护刚封出去没多久,敦煌太守裴遵就上书说:“西域问题很复杂,不可以授给莎车大权,这样做会使其他各村失望。”

西域是有很多国家的,你封了一个就得罪了很多个,而且封了的那个还会仗着你的势力去狐假虎威。

刘秀猛然想起来要坏,莎车这只狐狸会利用大汉这只老虎百年来的影响力来为自己谋利。

刘秀于是派敦煌太守裴遵追回了“西域都护”的印绶,改封贤为“汉大将军”,莎车使者开始还不肯交换,被裴遵强行夺回。

你是我的将,而不是我的代言人,你是没有外交签字权的!

但已经晚了,贤把大汉西域都护的声音已经喊出去了,向西域各国发送文书,各国因此开始服从归附,莎车随后开始了狐假虎威的剥削统治西域诸国,征收了非常重的保护费。

这就失去西域各国所盼望的“都护意义”了。

我们希望的“都护”是保护我们不被匈奴人袭扰,是让各国和平发展的,但现在不光匈奴那边时不时抢我们,这还又来了个本土的抽血狂魔,于是公元45年,在忍了四年后,车师前王国、鄯善国、焉耆国等十八个西域国家商量好后同时派了他们的王子到洛阳当人质。

各村联名上访,希望大汉主持公道,别让这王八蛋搁我们新疆好地方祸祸了,派个汉朝本国的西域都护去做话事人吧。

刘秀仍然婉言拒绝了西域各国的请求,赏了一大堆礼物,别白来一趟,随后让各国的王子人质们全都回国。

西域各国听说大汉不肯派出都护却让人质全都返回后非常失望,担心遭到莎车的报复,于是又给敦煌太守裴遵呈送了公文,说要不先让王子们在敦煌待着,吓唬莎车说汉朝的都护就要出关了。

裴遵将这个诉求上报后,刘秀同意了。

西域各国的人质王子在敦煌没多久就都思乡逃回本国了,莎车也因为摸准了汉朝的脉而开始肆无忌惮的报复。

转过年来的公元46年,莎车就出兵击败鄯善等国还杀了龟兹国王。

鄯善王在被暴打后,伤心的再次给刘秀上书说:“我们愿意再派王子到洛阳去做人质,最后一次请求大汉派出都护,如果仍不同意,我们将归附匈奴。”

刘秀表示:“现在使节和军队确实过不去,如果西域各国感到力不从心(还是秀爷创造的成语),东西南北,何去何从,你们自己选择。”

于是鄯善、车师等西域北道诸国开始归附匈奴。(详细的西域南北道班超时代会细讲)

压迫久了,就会有反抗,尤其西域各国都已经去过洛阳知道莎车这个冒牌货的底细了,于是开始在匈奴的名义撑腰下开始展开反抗运动,一个包括龟慈、于阗、吐鲁番、车尔成等国在内的复仇者联盟开始与莎车国展开抗争。

在这场西域村镇混战中,过去传说中的两个大魔王全都没有出现,大汉本来就执行全盘“脱西”政策生怕扯上关系,匈奴那边则开始因气候危机以及闹南北分裂而自顾不暇。

在随后战战停停的十多年混战中,双方互有胜负,但各国本就不大的体量在互相内耗中越打越抽抽,到了公元60年时,莎车达到了帝国的巅峰,已经拿下了于阗、大宛、妫塞等三大县,并派出了军代表进行镇守。

也是在这一年,于阗的地下游击队杀了莎车守将,拥立了本国首领休莫霸为王复国成功。

公元61年,莎车兴兵再起,但已经穷兵黩武多年的莎车一战而亡,御驾亲征的贤率残兵逃回莎车,随后被于阗包围攻打时中流箭而死,莎车随后被于阗吞并。

也就在这个时候,已经在背后猫了很多年快活不下去的北匈奴突然出现,倾全力并调发了各地之前名义归附他的西域诸村军队包围了于阗,逼降控制了此时刚刚吞并莎车的于阗,由此掌控了西域南道继而拿下整个西域。

西域多年混战的最终胜利者,是渔翁得利的北匈奴。

在西域各国都互相消耗差不多后,北匈奴此时清盘进场并召开西域村镇联合大会,表示:今后都别打了,以后都还是听我的话吧,出手将西域各村镇统一在自己麾下成立了西域农村合作信用联社。

自从控制了西域信用社,获得每年西域资源输血的北匈奴开始缓过劲来,逐渐将族群中心向奶源西域的方向迁移,并开始不断袭扰汉朝最薄弱,也是最鞭长莫及的河西走廊。

只要打通了河西,匈奴将再次抓到曾经是祖祖辈辈生命之源的这片河西走廊,还可以和羌人再次取得联系,你汉朝请那匈奸保镖想困死我大匈奴的邪恶阴谋就将被彻底粉碎。

从63年开始,北匈奴扰河西的问题越来越多次的摆上桌面。

64年,北匈奴提条件了。

我不抢你了,但你得跟我互市。

我不想杀害,我只想买卖,牛羊肉你不缺,盐碗盆铲我全都缺,我别逼我!

强硬派领导明帝刘庄没有想到河西地区会突然出现巨大问题,在西域信用社变成奶妈这个突增变量下,他决定暂时安抚北匈奴,因为眼下不能出兵河西跟北匈奴开战,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干。

明帝同意和北匈奴互市,结果都是老牌政治家,北匈奴在差点被大汉搞死的那几年挺过来后,也开始跟大汉玩博弈。

匈奴一面互市,一面遣使入贡,一面根本不停歇的袭扰汉之边郡,还在舆论上张扬和大汉和亲。

总之,在最大化自己利益的同时,还让西域胆寒,让南匈奴狐疑。

西域隔得远,听说汉匈两个大老虎都和亲了,于是更加温顺的给匈奴提供无息贷款,由西域农村信用社自动升级为了西域农商银行。

南匈奴也在犹豫,大汉又和北匈奴好上了?我们这夹在中间是不是又危险了?

面对北匈奴的这些把戏,明帝在忍耐。

因为他的头等大工程,此时在我们的母亲河上。

河西的突然变量根本没写到这一届的政府规划中,而且北匈奴别看你现在闹的欢,那是因为你跟黄河妈妈一比根本不叫个东西。

母亲河自王莽祸国天灾改道后,已经泛滥了五十多年了,三年一小闹,五年一大闹,小水小灾,大水大灾。

东汉政府朝堂讨论的最终结果总是希望黄河妈妈可以自己寻找出路消停下来,事实上也却如他们希望那样,黄河妈妈每年都在寻找出路,但每年找出来的出路都不太一样。

大小决堤频发,沿岸百姓常为鱼鳖。

当时的中央钱袋子,还在北方,尤其在中原地区,也就是黄河中下游地区,但黄河年年闹腾,这就相当于给钱包上戳了个大窟窿。

黄河问题成为了必须要攻克的难题。

此时黄河问题的开工有两个关键点:

一个是钱,一个是人才。

此时王朝初年,国家机器运转还好,尤其闹灾地区的豪族们更是分外配合出钱出力,所以钱的问题尚不算艰难。

真正困难的是人才。

这条年年闹腾的母亲河咱到底该拿他咋办!到底怎样才能让它长治久安!

谁能担此重任给我一个方案!

就在明帝天天因为黄河脑袋疼的时候,公元64年的一天夜里,明帝做了一个梦。

梦中一个身形高大,顶有日光的金人在空中飞行,最後落到自己的殿庭之前,随后飘然西去。

夜梦金人,明帝觉得此梦大不一般,次日召集群臣解梦。

太学闻人傅毅听后说:“周昭王时,西方有佛出世,其身高大,遍体金色,您梦中所见的金人,或许就是佛吧!”

博士王遵接着搬出了理论依据,说道:“《周书异记》中对佛曾有记载:

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江河泉池,忽然泛涨,井水溢出。山川大地,咸悉震动,夜五色光气,入贯太微星,遍于西方,尽青红色。

昭王问太史苏由:此何祥瑞?

苏由说:有大圣人,生于西方,故现此瑞。

昭王问:于天下何如?

苏由说:即时无他,一千年外,声教被及此土。

此时已经整整过去千年了,想必是佛无疑!”

明帝于是派遣团队上西方寻佛取经,希望佛祖能给黄河指条明路。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经团队就此上路,团队有中郎将蔡愔,博士秦景、王遵等十二人,这个十二人取经团队穿越了此时已经非常不友好的西域诸国后,西行到月氏国终于遇见了正在当地弘扬佛法的天竺沙门摄摩腾和竺法兰。

丝绸之路这条世界文化精华的交融汇聚之路对于中国文化信仰层面开始做出了第一次的巨大贡献。

两位高僧大德随后决定随取经团队来到东土,于公元67年回到洛阳。

摄摩腾大师带来的佛像,是优填王(释迦牟尼佛护法)造的第四个佛像,形貌与汉明帝梦中的见到金人的一样。

明帝见后大喜,下令把佛像安放在南宫清凉台供养,佛经收藏在兰台石室里,两位沙门安顿在招待外国人的鸿胪寺中。

68年,明帝下诏书,在城西雍门外建造精舍,作为两位高僧居住、译经的场所。

也就是中国的第一座寺庙白马寺。

寺名“白马”,是感恩白马驮经入东土之功。

白马的护法之功也影响了后世的很多文化创作,比如吴承恩先生。

佛法由此最初在汉朝皇家出资护法的缘由下开始开枝散叶。

自此,“百千万劫难遭遇”的“无上甚深微妙法”开始在广大“愿解如来真实义”的出家和在家弟子的弘法下于华夏大地广为传播,渐渐成为了“我今见闻得受持”的华夏子孙思想与文化领域中一条极其重要的精神脉络,影响了两千多年,直至今日,仍在熠熠生辉。

儒、释、道这三家思想,缺一门不了解,都难以体会到了中华文明的精髓。

关于佛法我们在前面的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大福大报”的历史脉络。中曾经简要的介绍过,此时是佛法在东土的初传阶段,我们的系统梳理要再等等,我们还要等一个人。

我们要等待三百多年后的丝绸之路上那位堪称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译经法师前来东土。

佛经中说过:“护持正法,功德不可思议”,此语虽无法证伪,但很多东西却相当凑巧神奇。

因为将佛法首次恭迎到中华大地的明帝在仅仅一年后,就遇到了让他名垂青史的那个大才。

所谓“明章之治”,爷俩之所以能在历史上留下号的最重大原因,并非是把匈奴快踢死了,也并非是班超后来在西域的神级演出,而是有一个人把我们愤怒了很多年了的母亲河给劝消停了。

注意哦,我用的还是“劝”这个字眼。

对自然要心存敬畏,大江大河你根本无法“治”,只能对症下药的在旁边“劝”,人家要是不听你的,你啥治也没有!你工程方案再对,一场暴雨就能把你一整年的工程冲塌了!

一个叫做王景的帝国大才,以超凡的眼界与技术水平将肆虐了成百上千年的黄河水稳定了下来,并安澜后世长达八百多年!

这个人为华夏大地做出的贡献无法形容!

你无法计算这近千年来他挽救了多少家庭!拯救了多少人命!多产了多少粮食!节省了多少民力!

总之,此人兴建大利之功,多少溢美之词都难以赞美衡量。

在收拾匈奴之前,公元69年,黄河修缮工程正式开工。

王景这位工程版刘秀开始了他开挂的表演。

肆:窦固战天山

“治理黄河”这件事,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件事,几乎没有之一。

所谓的“中国史”也可以说是一部“治水史”,中国之所以在几千年前就组织起了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就是因为最早的中原土地虽然肥沃,但黄河水却总是怒号滔滔,太多的部落、村庄、家庭因此流离失所,一朝回到了解放前。

如果说残酷的气候是草原民族的上帝之鞭,那么怒号的黄河就是中原民族时刻悬在头顶上的达摩克斯之剑。

对抗黄河这种级别的水患,没有几十万级别的人力资源是根本不用想的。

历朝历代对黄河的哪怕小修小补,那都得是十几万人起步的,每当洪期来了,整个黄河沿岸的所有能动弹的人全都要上大堤!

什么时候泄洪,什么时候抗麻袋堵口子,什么时候牺牲个别村子泄洪,这都不是小打小闹的事,往往需要最有经验的首领和长老进行当机立断!

到了关键时刻,是牺牲一个村子泄洪还是大家抱着一块死,根本不会有任何让你商量沟通的时间和余地!

说把洪水泄到你们村马上就得执行!知道你家不容易!这里面谁家容易!

同是古文明,古中国注定不会像古希腊一样发展出选举与投票。

因为事关生死存亡!

所以,因为这条黄河,中国历史早早的冥冥中就注定要走向大一统。

小国寡民难当此千钧之任!

最早的治水大事件,我们很熟悉,不回家的大禹领同志们干的,大禹的治水思想是“黄河在疏不在堵”,他改变了他爹的堵河方针,历经了十三年,终于将黄河比较顺畅的通海里去了。

他家老爷子之前之所以治水不利,在于一直想着堵。

这也不能怪他,“堵”和“疏”其实都是治水的良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开方子,而且堵是常备药,洪水一来基本上就很猛,你当时往往先要把决口处堵上,决不能说堵就一定不对。

但黄河这条河比较特殊。

它堵不住。

它有两个特点,一是含沙量太大,二是汛期流量太猛。

第一个特点的含沙量大,就导致了下游比较倒霉,大量的沙子使下游河道淤塞使得河道越来越浅,越来越窄,王莽闹灾时我们上过开封地上悬河的示意图。

再配合另一个特点的汛期大潮一来,整个黄河下游两岸就处于崩溃边缘。

此时就不是“堵”能解决的了,因为全面崩溃了,整条河堤不够高!除非你能如下图将堤坝整体再加高来容纳下突增的水量,否则根本没戏。

大禹根据这个特点,十三年来专注挖沟,当年既没有挖掘机更没有教你作业的蓝翔,可以想到当年我们的祖先是有多么的不容易。

大禹要把那些黄河主干道上的“地上河”挖成“地下河”,还凭空挖出来了很多分洪渠。

一直跟下来的朋友可能还记得,敖仓之所以设在荥阳,因为黄河到了荥阳后开始分流成很多河流,中原各国的鱼米之乡不仅因为土壤肥沃,也因为水网纵横。

这些纵横的水网,很多都是当年我们的祖先在分洪的初衷下,在原有的河川地貌基础上挖通拓宽的,甚至就是生生挖出来的。

在大禹疏通黄河后,慢慢来到了春秋战国,治水思路又由日常挖沙不偷懒的疏通黄河转变成了粗暴的堵黄河。

原因在于地盘问题。

黄河沿岸的地段土壤肥沃,所以周朝最开始分封时这片土地的国家幅员都不大,这就导致了上游国家根本没心思去干疏通黄河的费劲事,而是把自己下游的国家当成了泄洪区。

都给我听好了!咱境内的堤坝都给我守住了!实在顶不住了给我把水放别人家去!

这就坑了下游国家。

比如著名下游大国魏国。

魏国领导就经常看着遍地大水骂上游的韩赵。

你骂也没用,谁让你住的靠东边呢!人家秦国的地段就比较黄金,从来就不愁黄河问题。

以邻为壑的问题直到天下一统才算是重新被得到了国家层面,但问题又来了,咋治?

咱们现在可以很上帝视角的说:你挖沟啊!你分洪啊!你巩固堤坝啊!

这其实都是废话。

因为你只要你一站上黄河大堤,立马就傻眼。

从哪挖沟?哪疙瘩分洪?哪块河堤需要巩固?

你不是专门的人才根本就不知道咋处理,而且面对七嘴八舌的方案你根本不知道哪个方案更适合眼下嗷嗷乱叫的这条黄河。

著名牛人汉武帝先生这辈子唯一没搞定的,就是黄河水,公元前138年,黄河改道了,武帝除了跳脚大骂以外一点辙也没有。

后来王莽模范也遭了天谴,史上最大规模黄河改道出现,山东河北处处泽国,中原大地盗贼烽起。

王莽的这次黄河大改道,又折腾了东汉五十年。

直到公元69年,该当华夏天运出高人,王景被明帝发现了。

这位帝国东头儿乐浪郡(平壤地区)出品的东汉斯密达祖籍咱山东琅琊,自幼“广窥众书”,课外知识比较广,会的比较多,尤其水利程搞得好,有一年浚仪渠(汴渠的一段)被黄河水冲毁,王景作为工程师助理建议采用“堰流法”快速修好了浚仪渠。

所谓“堰流法”,就是挖渠分流。

后来整条汴渠没完没了的闹灾,黄河更猛,降龙十八掌般动不动就“亢龙不悔”的“震惊百里”,兖、豫二州成为了重灾区。

69年,明帝听说了有个治水厉害的小伙子叫王景,叫来考察了一下工作,然后就慧眼识人的拍板命王景为黄河问题的总工程师了。

当年四月,王景就率领数十万兵民开始了黄河修缮工作。

王景的思路主要有两条:

第一个是创造新河道。

王景认为,过去的下游河道太长而且弯弯绕太多,本来黄河水到了下游劲就小了,弯越多越容易淤积,这么长的河道就很不科学了。

于是王景经过了精准的选址和测算,自荥阳开始到千乘海口(今山东高青东北),选址开辟出了一条新的黄河河道。

这条新的河道就非常科学。

首先他比原河道缩短了很大一块距离,没有那么多弯弯绕,河水的力量也就更大,泥沙也就不容易淤积。

其次王景选址的新河道地势比较低,使得黄河最危险的地上悬河危机被拆除。

谁说处理“地上河”的办法是一定要挖掉淤积的泥沙呢?我换条新路走不行吗?

很多时候,换一个思路处理问题,整个事情的成本就指数级的降下来了。

第二条思路,是理清了黄河与汴渠间的关系。

汴渠是联系黄河与淮河两大水系的关键渠道,王景认为,这些大河之间还是别掺合了,一条还搞不明白了。

王景将黄河、汴渠与淮河间的关系捋清晰了,黄河自己单过,汴渠不再被黄河纠缠后,泥沙量和水量都降了下来。

分而治之使得一旦大洪峰来临时一淹全淹的问题解决了,同时保证了汴渠这条非常关键的自中原输送往洛阳的漕运血管的通畅运行。

除了这两大思路外,王景还有一个巨大的技术创新:“水门”。

王景在黄河和沿途的濮水、济水、汴水等危险地段每隔10里就筑一个“水门”,这个“水门”我们可以理解成一种排泄淤积物的设施,将黄河从上游带下来的泥沙在沿途就不断的进行清理,减少黄河主干道的泥沙淤积,当地的问题当地办!不要搞推诿扯皮!

这就从根源上解决了黄河难治的问题,你的泥沙祸害不到下游了,“地上河”也就不存在了,再来大洪峰也好抗洪了,而不是黄河一来就决堤,大水满世界蹿。

王景的此次治理黄河,工程量极其浩大:黄河千余里,汴渠八百里,耗资百余亿。

这么大的工程干了多久呢?

仅仅干了一年,70年4月就正式竣工了。

这位神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选址,沟通,布置,施工,引流,验收这一系列的专业性极强的水利工程,为明帝干成了别的朝代往往千亿规模数年数十年才能竣工的传世工程。

听着耗资百亿好像挑费挺大,但和疗效一比,那简直就太不叫个事了。

王景不仅熄灭了自公元11年黄河改道以来长达了近60年的黄河水肆虐问题,还让黄河水就此踏实了八百多年,跨越了东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等七个朝代级的岁月,黄河流域没有再发生过重大的水灾。

过去大量的危险土地成为了“常种耕地”,祖祖辈辈的中原人民因此得到的安居与幸福。

王景是上天对华夏的恩赐,还是如引出他时我们说的那句话,我们无法计算这近千年来他挽救了多少家庭,拯救了多少人命,多产了多少粮食,节省了多少民力。

随着 “王景治河,千载无患”, 耕地扩大,连年丰收,国内再无后顾之忧,明帝终于在忍了十年后,爆发了。

73年,耿秉上书请击北匈奴。

盖章批准!

明帝在准备伐匈奴之前,召开战略大会,所有的高级将领都指出了北匈奴日渐得瑟的根本原因——西域农商银行。

欲败北匈奴,必须先断他的奶,掐死他的资金链。

考虑到南匈奴、鲜卑、羌此时都在自己的领导范围内,明帝的此次伐匈奴还创意性的搞了国际联队,将几乎所有的北方少数民族全部联络,相约共击北匈奴。

最终,明帝派出了整个北方诸郡战力和国际联队组成了四组远征军北伐北匈奴。

73年二月(月份熟悉吗),汉军出征北匈奴。

来苗与文穆,率太原、雁门、代郡、上谷、渔阳、右北平诸郡边防军和乌桓鲜卑国际联队一万一千骑,出平城塞(大同),向匈河水(蒙古翁金河)进击。

祭彤与吴棠率河东、西河、北地诸郡兵,和羌胡南单于国际联队一万一千骑,以五原为策源,出高阙,向涿邪山(阿尔泰山东脉)进击。

耿秉与秦彭,率领陇西、天水、武威诸郡兵和羌胡国际联队万骑,以张掖酒泉为策源,出居延塞(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向居延和三木楼山进击。

窦固与耿忠,率张掖、酒泉、敦煌诸郡兵和卢水羌胡国际联队一万两千骑,以酒泉敦煌为策源,出酒泉,向天山进击。

四路军中,最重要的一路,就是窦固的西路军,没看领导重视多给一千外援嘛。

这一路的最大任务,就是切断北匈奴和西域农商银行的联系。

前面的三路军全无进展,你这一路追,北匈奴一路跑,最后没追上,回国。

唯独第四路取得了突破性战果。

因为这里的匈奴人没法像那三路一样逃跑,西域是他们丢不起的地方。

窦固和耿忠抵达天山,进攻北匈奴呼衍王,斩杀一千余人,随后又追击到蒲类海(巴里坤湖),夺取伊吾卢地区(哈密伊吾县地区)。

窦固成功拿下哈密,不仅成功得到了一块土地肥沃的地区,成为后面屯田作战的策源地,更重要的是,哈密地区是天山南北的关键枢纽,窦固成功的迈出了重返西域的第一步。

自东方入西域有三条路。

一个是南面的河西四郡经罗布泊。

一个是经天山山脉自哈密走吐鲁番。

一个是自北疆由乌鲁木齐南下吐鲁番。

南面有长城,随时能被汉军打埋伏,不好惹。

所以匈奴基本上都是走北路,拿下了哈密,就可以进而去威胁西边的吐鲁番盆地,然后彻底切断北匈奴与西域的联系。

在窦固的这次出征西域的战斗过程中,有一个年轻将领表现耀眼,率先头部队攻打伊吾,在蒲类海大战中,英勇作战,杀敌甚多。

窦固觉得这个小伙子是块材料,于是给了他三十六个人,令他出使诸国,告诉西域各村镇银行的支行行长们,总行换行长了,法人姓刘了。

这个年轻人,叫班超。

在大国崛起的宏大背景下,西域史上最精彩的个人演出,就要上演了。

伍:班超空手套“南道”

话说当年王莽篡汉后天下大乱,有一个才子叫做班彪,扶风安陵豪族。

作为关中豪族避难路线的首选,班彪来到了天水隗嚣处。

同样也和广大关中豪族的前途诉求一样,当更粗的大腿刘秀那边中兴气质大显后,班彪做了《王命论》的思汉命题作文来感化隗嚣。

没成功。

班彪随后出门北走来到了嚷嚷要回归母亲怀抱的窦融处。

这次及时跳船使得班彪也成为了西北派中跟随窦家在关键历史节点套利得手的后革命派,解放后当上了徐县县令。

班彪其实这辈子并不算出彩,但这个人的史学功底很高,敢给《史记》做续,写成了《后传》60余篇,还生了两个非常牛的儿子。

这个人堪称东汉版的低配霍仲孺。

这两个儿子分别在“文武之”这两个方向做到了东汉巅峰。

先说文的,他的大儿子班固。

《汉书》的作者,咱们专栏“强汉开疆”系列的第二赞助人,咱们自打武帝时代开始,就没离开这本书。

班固在《汉书》中的治史思想非常严谨,引用了大量当时的诏令、奏议等原始材料,比如王莽当初被“民选上台”时的黑材料,有零有整的“四十八万七千五百七十二人”的请愿书数量,就是班固先生现场细致考证出来的。

汉书不仅在正史上用料考究,还包罗了当时万象,比如《五行志》中记录了当年的灾情、自然状况的史料;《天文志》中保存了上古至哀帝元寿年间的大量星宿运行、日食月食等天文素材,这都为咱们王莽时代的写作提供了巨大帮助;《刑法志》写了历代刑法,《食货志》写了历代经济发展状况等等。

最早是班彪有修史的打算并开始进行了初步创作,后来班固23岁时开始整理父亲遗稿,正式撰写《汉书》,著书过程中被构陷进过监狱,后来被平反放出,61岁时因靠山窦宪倒台死于狱中,当时的《汉书》仍未完成,续作由妹班昭和马续(马援侄孙)补修完成。

整整半个多世纪,在班彪、班固、班昭,班家两代三人的不懈努力下终于收尾完工,为后世做出了顶级贡献。

古代修史书,其实是一件活着的时候投入产出比极低的事业。

你被误解被伤害的几率太高了,所有的奖励兑现,要等到千百年后。

班彪和班固的名字注定不属于这个时代的头条。

他班家“当世之名”的传扬,要靠他的二儿子。

东汉的“定远侯”,班超。

班彪死后,班固在老家呆了八年,求仕受挫后在家一心修订《汉书》,结果被人告发私修国史。

班固被逮走,书稿被查抄,眼瞅要完蛋。

因为“私修国史”这事很有可能被捕风捉影的扣上大逆不道的帽子。

在兄长被抓走,班家一团乱麻之时,班超人生中第一次显英豪,他展现出了后面他一生中多次闪光的判断力和决断力。

不能等着!必须主动出击掌控命运!班超以最快的速度从关中骑马迅速赶到洛阳为兄伸冤,一路找关系闹得挺大最终惊动了明帝,并被明帝叫来亲自询问《汉书》的详细始末。

随着班超讲述完班家两代人可歌可泣的自掏腰包为国家献礼后,明帝看了《汉书》的手稿,然后把受了委屈的班固同志放了出来并给了校书郎的编制,救兄的班超也因此跟着来到洛阳,开始了抄书员的工作。

此时班超30岁。

抄着抄着,班超就撂挑子了,掷笔叹息道:大丈夫应该学张骞在国外立业建功,封侯晋爵,怎么能老干这笔墨营生呢!

班超比较苦闷,他认为自己生晚了,出生时刘秀已经建国了,懂事时已经天下太平了,没有什么战功轮得到他了。

虽如此,但他抱怨的这句话中,却透露出了此人有着极其敏锐的眼光和对时局的准确判断力。

因为他说出了榜样。

他的目标是张骞

班超并没有说那品种齐全兵种多样的28位开国将星,更没有说解放后我为祖国守边防的马援老先生,班超知道,如果他这个时代还想在军功上做出建树的话,突破点一定在西域。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得知道去哪个方向靠拢。

周围的所有人听了都在笑他,班超比较不屑:你们这帮书呆子怎么可能知道壮士的情怀!

可能是班超的强烈磁场感召到了明帝,明帝有一天突然想起了这个一身英气为兄鸣冤的班超,让他干了兰台令史的官(六百石,高级公务员序列了)。

但没多久班超犯错被罢官了。

很多人都会说大话,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真到了工作岗位上却干的根本不咋地,眼看班超就将加入到这个行列中了。

但班超的心仍然狂野。

他认为自己肯定不会老于窗下的。

有一天在街边,一个相士看到他后突然拉住他说:你穿的虽是个书生的打扮,但日后定当封侯于万里之外。

班超被这个封建迷信大糟粕感动哭了,激动问道“咋看出来的?”

相士说:“你有燕子一样的下巴(“燕颌”,指双下巴),老虎一样的头颈(粗脖子),燕子会飞,虎要食肉,这是万里封侯的命相。

双下巴粗脖子的命相配上自己的理想,班超越等越绝望。

因为他已经40岁了。

明帝您老也该当回威猛先生了,张骞我这岁数时人家都转一圈回来了。

终于,随着黄河安澜再无后顾之忧,东汉帝国在武、明两代领导人的励精图治下,进化到了最完美状态。

公元73年,班超的机会等到了,窦固奉命出征天山,班超作为西北派家属,找到了如今西北派的掌舵人,进入了西征班底,并开始了开挂的一路向西。

估计班超的八字用神是极度缺金的,西去撞开了他的五行金库,命盘终于开转了。

班超出使西域后,选的方向是西域南道,而不是西域北道。(黄线为南北道分界)

因为车师是匈奴进入西域的关键枢纽,北道因此也离着匈奴更近,所以历来匈奴在此的根基也最深。

南道虽然有于阗河与葱岭河为两条主干道能自北向南的插下去,但沿途千里黄沙仍然无比艰难,所以匈奴在此基本上属于外交恐吓并无实际驻军。

外交劝降这事关键是个信心,一上来就去北道劝降很容易像汪峰老师那样这辈子都抢不到头条。

头炮必须打响!红旗必须升起来

班超来到的第一个南道大国是鄯善国。

就是当年含泪给刘秀写信你要不救我我就跟匈奴过了的那个国家。

时隔数十年后,西域终于再次见到活生生的汉使了,鄯善王不计前嫌的高规格接待班超,因为西域的新闻联播早就传遍了汉军再度雄起给北匈奴打跑了的国际时讯。

但没多久,班超感觉到了待遇开始下降,五星变三星。

哥哥被抓的时候知道平反文字狱的关键人物是皇帝,抄书的时候知道奋斗方向在西域,推理鬼才班超再次展现出了他察一叶而知秋的判断力。

班超开始和他的随行们商量道:“你们没觉得咱规格下降了吗?鄯善王也不总来串门了,知道为啥吗?

众人道:为啥啊?

班超道:肯定是匈奴人也派人来了!待遇下降说明他不想得罪匈奴,咱们现在还安然无恙则说明了鄯善王还是害怕咱大汉!

大汉第一神探班超在一通推理后找到了他们的随行接待,突然厉声诈问道:北匈奴的人来好多天了!现在住哪呢!

侍者一慌就都秃噜了,随后班超扣押了这个侍从然后召集了自己的36勇士。

大门一关,37人坐齐了先喝酒,喝差不多了班超开始酒壮怂人胆:大家同处边地异域,都想要立功富贵荣华,现在北匈奴的使者刚来几天鄯善王就拿咱不当回事了!如果把咱捆北匈奴去咱就更甭提富贵的事了!你们说!咱该怎么办!

36人齐声道:危亡之地,是生是死,我们就听司马的了!

班超随后说出了那句怂勇人作死的千古名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咱今天晚上就把匈奴人端了!让鄯善王断了念想!”

勇士们听后展现出了自己也没完全喝多的思考能力,因为还都会算数,疑问道:咱也不知道人家多少人啊!万一人家人多咱不就让人家端了吗?

班超说:咱夜里用火攻,他们不知道咱人有多少,趁他们害怕咱们跟他们拼了!

勇士们说:咱要不再合计合计?

班超大怒:今儿就今儿了!过了今夜势必泄密,咱到时也是个死!连个名都落不下,爷们这辈子岂不是白活了!

勇士们说:我们说啥也没用,你说成就成。

天一黑,班超带36勇士偷偷前往北匈奴使者驻地,当夜,老天爷帮忙,大风凛冽。

月黑风高杀人夜,班超先令十人拿军鼓在屋后待命,一旦火起立刻擂鼓呐喊。

剩下26人埋伏在大门两旁,出来一个砍一个。

布置完毕后,班超亲自点火。

纵火犯班超点火后,锣鼓喧天大火弥漫,三十多人出门被砍,一百多人被烧死,北匈奴的大代表团被团灭。

不仅得了虎子还把虎穴炸了的班超团队无一人损伤。

转过天来,班超把鄯善王请来,把一百多脑袋摆在鄯善王面前,大讲历史渊源和今天汉军大败匈奴的国际形势,又说了附汉政策,希望贵国朝闻天下开启全新一天。

鄯善王当场就被吓得连连表态一定归降大汉,并派儿子去洛阳留学。

拿下鄯善国后,班超向窦固汇报来龙去脉,窦固大喜上书朝廷举荐班超的功劳,并请求中央正式派遣使者出使西域,恢复西域诸国。

明帝听说当年那个印象深刻的小伙子千里外再展国威,于是批准:“有班超这样的同志,还派什么别人,就他了!”

班超由此得到了军司马的正式任命去镇抚西域诸国,窦固随后想要给他多派些人马,班超说:用不着,就我麾下这36人就行,出现意外人多了反而累赘。

班超展现了超强的自信,既帮中央省了国力也点出了西域之行的关键点:以夷制夷。

他这些年的史书不是白抄的,透过张骞当年的记载与文献,他非常明白西域的情况与现状:

西域体量有限,养不了太多人。

汉朝之所以会在西域受欢迎,这帮村镇抢着往洛阳派人质的最核心原因就是因为这些年一直被匈奴人的抽血所困扰。

这其实和汉朝的诉求是一样的。

冲这个,西域和大汉就有着天然的利益共同点。

之前汉朝一定要大量驻军西域的原因在于匈奴太强大,西域各国并非一个量级的对手。

但现在情况变了,北匈奴要是没有西域各国自身都快活不下去了。

如果有一个人能够团结起西域各国的去对抗北匈奴的勒索,此时是有一战之力的。

而且东汉虽然此时是治世,但也已经远不是当年那个为了汗血马就能派出去好几万人远征的强汉了,上一章末尾我们说过东汉的国力结构,这是一个豪族板结化的社会,中央实在是抽不出多少资源去进行这种千里征伐了。

带的人多,物资给养压力就大。

压力一大,反而就需要西域各地去配合解决物资。

西域各村压力一大,就容易急眼,这就也走到了西域各村的对立面上去了,汉在人家西域村镇眼里就变成了另一个北匈奴。

我来是帮他们自己站起来的,讲师团人数没必要太多,有个大汉的名声就够了!

班超随后继续在西域南道上外交前进,不久来到了当时西域南道的第一大国,于阗。

于阗就是终止莎车霸权的那个,雄霸西域南道,班超觉得擒贼要先擒王,要先拿下这个大国。

班超到达后,于阗王态度比较冷漠,因为于阗有匈奴的常驻大使,不久于阗王还派人对班超说:听说你有匹嘴黑毛黄的好马,你把它送过来吧。

班超一打听,原来是于阗王的巫师在宣布天谴论,说汉使来了,天神都怒了,得拿他那匹马祭祀天神!

班超说没问题,但这匹马道行比较大,必须得大巫师本人来才牵的走。

巫师来到后,班超刚确认完身份就手起刀落砍了他的脑袋,然后带着脑袋去见于阗王,并强烈谴责于阗王的不配合。

于阗王也听说了汉在天山大败匈奴,这位班超更是个狠角色,在鄯善国团灭了匈奴代表团,看到他神威凛凛的拿着脑袋申斥自己,当场服了。

汉军的国际大胜是班超借的第一层力;

在鄯善半夜烧烤匈奴团队的战绩是班超借的第二层力;

此时啥都能算出来却唯独算不出自己命的巫师是班超展现自己神奇的第三层借力。

随后于阗王杀了匈奴的驻于阗大使,归降东汉,班超再次空手套白狼,拿下西域南道第一大国于阗。

于阗的被拿下具有着极其重要的示范意义。

随着于阗的表态,所有南道诸国开始相继归附大汉。

班超在拿下于阗后开始重新整理南道各国的国际关系,并开始了解打探西域北道的各国内政与人物。

歇了半年,班超发现了下一个给他一个支点他能撬动一个村镇的猎物目标。

疏勒。

疏勒首府在今新疆喀什,当时称为疏勒,拥有2万户人,动员齐了有兵3万,算是个大县了,地处南北两道的会合点,时至今日都是从西方进出西域的咽喉要冲,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班超决定拿下这个战略大县。

但班超发现可能有些难度,用之前征服两国的套路可能够呛了,因为这是个彻底的亲匈奴政权。

西域北道的大国龟兹的国王是北匈奴支持下上台的,做为匈奴的附庸,龟兹王又依靠匈奴的力量,将势力范围延伸到了西域南道,攻破了疏勒,斩疏勒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王。

但班超同样也得到了很多其他有用的情报,比如疏勒人并不满兜题的统治。

班超这条鲨鱼嗅到了猎物伤口的血腥味,觉得可以从这点上做文章。

转过年开春,班超带领自己的三十六人特种部队取道小路来到疏勒国,离首都盘橐城只有九十里时停住,预先派部下田虑带一个班去劝兜题降汉。

班超在田虑出发前说:“兜题本非疏勒人,疏勒国民一定不会为他尽忠效命的,估计他不肯投降,你要找机会把他扣起来,疏勒人其实早就想弄死他了,但害怕得罪匈奴,咱去当那只黑手去!”

听听,多横啊,一言不合就要绑人家县长。

由此也可以知道,班超对自己的特种部队是多么的有信心。

当初人家为啥带三十六人就敢出来杀人绑票?

都是高手!

受投笔从戎的引导,后世往往以为班超是个文化型外交官。

实际上,人家有文化确实不假,整个两汉时代,华夏文人们基本上大比例的是尚武精神极强的文武双全之士。

这个时代,读得起书的人自然也练的起武,国家层面非战功不侯的的价值观引导也使得两汉文人的血性勇悍尽显无疑。

武人不一定有文化,但有文化的大多很能打。

著名文化人刘秀在昆阳城下能手刃数十人,下一章党锢之祸里的大儒陈藩七十多岁能够拔刀带着徒弟们去火并,这种画面想想就很壮观。

武人干政的国运大多不会好,因为难免不知进退。

文人尚武的国运大多不会差,因为精英的血液里面有血性。

田虑到达后,在陈述归降建议后没有出乎预料,兜题并没有归降意思,但高手田虑实现了在他国王宫中擒拿国王的壮举,或者说在他县县衙中擒拿县长的壮举,将兜题直接绑了拿下。

县长被抓,手下的人纷纷吓傻,缓过神来后都跑了,田虑派人飞马报告队长班超,班超随即开赴城中,召齐疏勒文武众将,历数伪政权兜题的条条罪状,然后兴灭继绝,立了原来国王的侄子做疏勒国王表示今后就放心吧!我大汉罩着你们!

疏勒也宣布归汉。

西域联合国秘书长班超的一路西行,更像是一个人类学心理学双学位的大耍帮主带领一群长老吞并西域各堂口的故事。

疏勒附汉后没多久,局势开始起变化。

并非往好的方向。

因为明帝不行了。

所谓“危机”,就是危险的机会。

随着领导人换届和国家西线方针变化,班超最终能在历史上光耀千古的“大危机”出现了。

与此同时,在西域北道的汉匈核心交锋区,发生了一系列极其壮烈的喋血孤城之战!

生为汉将!

死为汉魂!

十三将士归玉门!

陆:十三将士归玉门

继73年早春,窦固拿下哈密盆地,班超开始南巡各国后,汉匈相安无事一年多。

因为匈奴人并没有被割离西域,北道仍在手中,双方也没到图穷匕见的时候。

74冬十一月,东汉开启了第二波封锁西域的行动。

明帝派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骑都尉刘张都出敦煌昆仓塞,共一万四千人进军攻打匈奴进入西域的关键枢纽吐鲁番盆地。

当时占据这片土地的是车师国前部。

车师根据天山南北的地理特点分前后两个部分,车师前王是车师后王的儿子,两个王庭相距五百余里。

窦固认为后王之地路远,山谷深险,天气又冷,于是打算进攻前王。

耿秉则认为应当先去打后王,因为打儿子没用,得打老子,把他老子打服了他儿子将不战自降。

窦固比较踌躇,因为明显打前王比较稳妥,而且匈奴入西域无非下图的1号路或2号路,2号路由于长城和敦煌他基本不敢走,一直仰仗的都是1号路。

拿下前王所在的吐鲁番盆地就已经完成彻底封锁北匈奴和西域联系的任务了。

打后王则山高路远天寒地冻,还要面临人家前后夹击的危险,不可控因素太多。

结果就在窦固还琢磨的时候,耿秉干了件临阵该枪毙的事。

耿秉根本没等总指挥窦融下命令就带着本部兵马走了,撂下句话“领导我去打先锋啦!”然后开始不管不顾的向北挺进。

耿秉跟窦固本是平级的官,但战前明帝特别指示耿秉、刘张都归属上一战独自建功的窦固统领。

这让耿秉非常不爽。

去年你侥幸成功而已,我耿家定齐扫羌,你家几几年参加革命的啊!凭啥让你个西北派统领我啊!

然后这位耿国的儿子、耿弇的侄子,军功派在洛阳的代表开始以英勇的名义裹挟主帅的军事行动了。

李云龙的资历这么老,战场上这么能打,为啥一直是个团长呢?

因为他老战场抗命。

战争并不仅仅是考虑的局部的胜利,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为啥要党指挥枪?

因为全局的胜利才叫胜利!每个战斗单位都是为了整体的目标布局的!不能说你想干啥就能干啥!

耿秉的临阵分兵让窦固非常尴尬,因为兵力很有限,只有一万四千人。

在权衡后,窦固决定跟这不听话的军二代趟这次浑水,既因为耿家得罪不起,也因为出国远征最忌分兵,只得率领剩下部队随耿秉一同进军车师后部。

汉军很幸运,车师前王眼睁睁看着汉军打他爹不伸手,车师后王不玩固守跟汉军野战一路被杀数千人。

考虑战况后,车师后王决定赶紧换干爹。

随后受降时再起争端,车师后王本想投降先锋耿秉,但后来听说最大的官是窦固,于是不理耿秉了,结果耿秉大怒再次不听指挥,带兵要打车师后部首都,窦固又没拦住。

汉军再次幸运,车师后王并没有吓得变主意去固守城池跟汉军玩持久战,而是出城摘王冠抱着耿秉的马腿投降。

车师的军事无能与无知是此次耿秉浪进成功的关键。

这从侧面也反映出来一件事,就是你当车师的干爹如此轻松,将来匈奴人打回来时同样也能把他再次轻松推到。

此战后,窦固上书建议重设西域都护及校尉,明帝将陈睦任命为西域都护,将司马耿恭任命为戊校尉,屯驻后车师金蒲城(新疆吉木萨尔县北庭乡);将谒者关宠任命为己校尉,屯驻前车师柳中城,各设置驻军数百人。

耿秉不知道,自己牛哄哄的看似很威风,实际上差点把自己的兄弟给坑了。

因为他耿家的耿恭被安排在了孤悬天山以北的车师后部驻扎,而且驻军仅仅几百人。

你耿家既然那么牛,我相信匈奴人来了以后你家依然会风采依旧。

三个月后,75年二月,明帝命窦固还军,一万多人赶紧回来,天天在外面太花钱了。

就在窦固撤军后不久,75年三月,北匈奴派左鹿蠡王率领两万骑兵攻打车师。

耿恭派司马领兵三百人前往援救车师,途中遭遇北匈奴大军,寡不敌众全军覆没,北匈奴无悬念大败车师军队,杀掉了车师后王,然后攻打耿恭驻防的金蒲城。

耿恭开始带着最后的几百汉军固守金蒲城,随后向西方世界展示了汉军举世无双的守城技术和匈奴贫乏的攻城能力。

匈奴连打了三个月,根本打不动。

耿秉还拿毒药改造出来的生化武器去杀伤匈奴人,只要射中了伤口就无法愈合只能等死,暴风雨来后耿秉还带着大汉海军陆战队去偷袭匈奴军,把匈奴吓得退军。

六月,耿恭在匈奴退军后聚敛兵众,退军到了更小更天险的疏勒城(非疏勒国,奇台县半截沟镇石城子遗址)去固守。

疏勒城背靠天山,南临深涧,地势险绝,易守难攻。

七月,匈奴再来进攻耿恭,堵绝了城前的溪流,打算渴死汉军。

耿恭在城中掘井十五丈仍不出水,汉军已经到了挤榨马粪里的水来饮用的地步。

极度困难下,耿恭跪求苍天,随后亲自挖井运土。

不久,泉水涌出,数百汉军齐呼万岁!

耿恭随后把井水泼给外面匈奴人看,匈奴人认为汉军有神助,于是再度退军。

继一年前班超在疏勒国展现了特种大队成功“斩首”的神奇战绩后,耿恭的两次让北匈奴无功而返再次向西域各国展现了汉军的强大战力和不屈意志。

但汉军一比一百撬动西域的神话终归缺乏实实在在的军力支撑,一虎终难敌群狼,汉军的强弩之末在75年秋天出现了。

八月,明帝病故。

不久,趁大汉国丧,北匈奴再度兴兵,北道各国也开始反叛,焉耆(yān qí)乘大汉国丧叛汉,攻歼了西域都护陈睦之军,北匈奴在柳中城包围了此地驻防的汉军校尉关宠,车师后部再度反叛,同匈奴一道进攻耿恭。

耿恭遭遇到了更凶猛的攻城和以及最要命的后勤问题。

随着车师的叛汉,耿恭的粮食和武器供不上了。

到了年底,汉军粮食早已经耗尽,开始用水煮铠甲和弓弩,吃上面的兽筋和皮革。

坚守至此,“李陵之问”再次无数次的扣响着汉军的心弦。

已经山穷水尽,是否出城投降。

耿恭随后和众将士讨论前途,最终得出结论:

百年国仇!不共戴天!

生为汉将!死为汉魂!

九死无悔!绝不投降!

城下的匈奴人永远也无法理解,为什么城上的这帮汉军会变成一群精神病患者。

在他们的习俗中,“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见敌则逐利,如鸟之集;其困败,则瓦解云散”。

打仗不过是为了图个利,你们明明已经断掉所有退路了,明明已经失去了所有给养,垂死的挣扎有什么用呢?给你封王难道还不够收买你的吗?

何为“人格”?

何为“国体”?

何为“名垂青史”?

何为“百世流芳”?

很多内在,不在那片土地上生活过的种族是永远不会明白的。

其实每一个活明白的华夏子孙,都会做出那艰难的反人性的选择。

因为每一个中国人活着都不是为了自己一个人。

你的国家会将你记录在册,你的家人会被地方优待抚恤,你的后人会在祖庙里以你为荣,因为“祭祀”祖宗和英烈的汉民族,早已经创造性的将家族的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

在这片土地上,一个人要为祖宗威名和子孙后代而活。

你不仅仅代表的你一个人,你代表的是你们家族。

你行事要为乡里起表率,为子孙做榜样,给祖宗扬威名。

一旦上升到国家民族层面上,每个这片土地的人总会莫名燃烧。

因为汉文明会永存!

因为史官永远会秉笔直书!

因为军中永远会飘扬你的传说!

因为这片土地永远会将你这辈子做出的无法兑现的奖励平摊在后世千百年中。

华夏不可辱!中华不可欺!

精忠长曜史册上,万丈光芒!

饥饿随后开始不断地杀伤汉军,耿恭最终只剩下了数十人还在坚守。

北匈奴单于知道耿恭已身陷绝境,决定一定要闹个大新闻好好打下汉朝的脸,派使者招降耿恭,表示投降就封王!

结果耿恭诱使者登城后亲手杀之,在城头做成了“烤全人”。

北匈奴单于大怒,再派援兵攻城,但依旧无法奈何耿恭的数十名汉军勇士,疏勒城固若金汤!

此时天山南面固守柳中城的关宠的求救上书已经到了洛阳,刚刚上任的18岁章帝下令朝堂会商。

以司空第五伦为首的放弃派认为没救了,那么点人早就让人打死了,去了就是添油战术。

以司徒鲍昱为首的拯救派认为必须救,不救今后就再没有人愿意卖命了,原文着实精彩:“今使人于危难之地,急而弃之,外则纵蛮夷之暴,内则伤死难之臣。诚令权时后无边事可也,匈奴如复犯塞为寇,陛下将何以使将?”

有些账是拿算盘算的,有些账却根本没办法计算与衡量!

鲍昱随后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咱们那么点人匈奴都拿不下来说明匈奴战斗力实在不值得一提,可命敦煌、酒泉两郡太守各率领精骑二千,多带旗帜,日夜兼行去救二将,四十天内必定回塞!

章帝最终拍板救援。

酒泉太守段彭征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郡兵和鄯善的军队共七千余人前往天山救援。

段彭七千军先是在吐鲁番斩杀了驻军车师前部的匈奴军三千八百人,俘虏了三千人,北匈奴远逃,车师前部再度投降,但关宠此时已经被团灭了。

赶跑了北匈奴人,杀了好几千人,救援军准备东归。

耿恭被抛弃了。

耿恭所在为天山北部,走车师后部去面对北匈奴大军风险太高了,再加上由于之前耿秉实在是太牛了,所有的将领都不愿意为了你盛气凌人的耿家去豁出自己的命。

但此时耿恭的一位老部下范羌在救援军中,坚持要求去救耿恭。

天不愿绝掉这段壮烈历史,最终在范羌的强烈坚持下,分到了两千救兵前去救援耿恭。

由于人数太少,范羌没有实力去闯大路,只能随后带领这两千援军去翻越这已入深冬的天山!

范羌一行跨越重峦险阻,沿途积雪最深处厚达一丈,掉下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我们一起戎马征战过!我范羌跟你耿恭的这份战友情我永远记得!

等我!一定等我!耿恭你千万要坚持住!

无论怎样困难!我一定会来!

范羌一行极其艰苦穿越了大雪天山来到了疏勒城下。

疏勒城下此时已经一片死城气息。

耿恭军团已经到了全军覆没的边缘,仅仅还剩下26人。

听到又来了兵马之声,耿恭以为匈奴又来援军了,在这帮人准备殉国之时,听到远处传来乡音:“我是范羌!大汉来迎接校尉和兄弟们来了!”

城中的最后勇士们打开城门,迎接援军入城,汉军千人痛哭不已!

次日,汉军开始沿原路返程,但开始被北匈奴一路追击。

到三月抵达玉门关时,疏勒城的数百勇士最终只剩下了形容枯槁的十三人。

十三将士归玉门。

耿恭因为凿山打井,煮弓食甲,杀敌数十倍,忠勇扬名西域,随后被任命提拔,但他回来的两个月之前,章帝在一大堆说西域花钱的三公九卿和史官的建议下通过了新一届政府五年计划:

召还西域驻军,放弃西域。

章帝下诏,将西域都护、戊、己校尉(西域特殊军事官职)等一并撤销。

整个西域北道再次变成了窦固远征之前的局势。

唯一的不同,是西域南道还有班超。

柒:班超的骁勇与无奈

东汉新领导班子的“全盘弃西”使得此时本来一派大好气象的班秘书长比较挠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匈奴人家胡汉三又回来了。

虽然这位胡汉三比较掉价,只要东汉一出来就交出被狂屠的成绩单,但问题是东汉表态往后不出来了。

此时已经失去了北方屏障,班超在孤立无援的境地下蔚为艰难。

龟兹、姑墨两国在去年耿恭被围的时候就开始在北匈奴的授意下数次发兵攻打疏勒,班超同耿恭关宠一样,守卫疏勒首都槃囊城近一年。

虽然龟兹作为伪军,实力并不如北匈奴老牌专业,但比较遗憾的是班秘书长用的也是伪军。

而且疏勒伪军的人数明显并不如那两个国家,局势已经相当困难。

北道耿恭喋血孤城神仙守城,南道班超怂恿疏勒菜鸡互啄。

各有各的不容易。

76年春,班超收到了章帝撤军西域的中央调令,然后班超步调一致听指挥开始收拾行李。

疏勒全国听说班超即将撤走后举国惊恐悲鸣,就差骂大街了!

这些年你让我们玩命跟龟兹人打,结果特么你咋跑了呢!你走了我们不就全都交代进去了嘛!匈奴龟兹那帮王八蛋不知会怎么收拾我们呢!

疏勒都尉黎弁悲愤道:“汉使弃我,我必复为龟兹所灭耳,诚不忍见汉使去!

说罢自刎。

班超一边哭一边走,添麻烦了,实在不好意思。

班超行至于阗国,王侯以下皆痛哭不已:“依汉使如父母,诚不可去!

于阗国组成了阻拦大军,抱住南道各村好书记的马腿,不让班超走。

于阗这个民意和阵势让班超的大脑再次高速运转。

这位爷堪称东汉理性推理之神,疏勒国那边已经死给你看了,但班超该走还是走,因为单单一个疏勒不够。

而此时于阗铁心跟我混的表态后,形势不一样了。

于阗是南道第一大国,他此时表态坚挺,就和匈奴与北道站到了对立面,整个南道信心就起来了,大漠南北黄沙滚滚,匈奴人未必就能拿南道怎样,形势也许尚有逆转可能!

班超宣布:爷们别抱我马啦,别踢着,我不走啦!

随后班超并没有将阵营安在更安全更中心的于阗,而是调转马头,返回刚刚提裤子走人的疏勒。

疏勒是北道第一线,更是连接乌孙、康居等大国的关键枢纽,如果还想在西域闹出大动静,疏勒就绝不能弃!(下图黄点)

班超回到疏勒,发现自己前脚刚走,就有两座城池投降了龟兹,还与尉头国联兵叛汉。

班超于是调集未叛的疏勒部队搞内部大清洗,杀了叛降者,又击破尉头国杀了六百余人,重新安定了被他劈腿伤害的疏勒国。

班超在于阗主动出赌本让他赌一把的前提下,靠着自己对地理判断的大智慧(南北两道千里黄沙和疏勒地理位置)和甘冒矢石守边防的大勇气以及安抚受伤前女友的手腕与技巧,完成了对西域主权寸土不让的坚持。

这次非常侥幸的“再试一次”,也使得北匈奴的最后一次雄起变成了死前的回光返照。

因为匈奴不仅再也无力去跨越黄沙染指西域南道了,而且班超占据着疏勒也使得匈奴的外交关系无法再向西拓展。

匈奴被憋到了黄色区域北边,但西边的乌孙也是游牧民族跟他属于竞争关系,体量大他又惹不起。

他只剩下了力所能及的西域北道。

76年耿恭十三壮士归玉门后不久,北匈奴皋林温禺犊王率领部众开始返回涿邪山(阿尔泰山东脉)居住,但被汉边境军和南匈奴、乌桓联军再度出击打跑。(刚上任度辽将军守北方边塞的耿秉挑头干的,给他兄弟报仇出气

也是在这一年,恶劣的小冰期已经让撤入塞内的南匈奴发生饥荒了,更不要说阴山北面又冷了十多度的北匈奴。

但南匈奴现在有了编制,章帝下诏为好保镖南匈奴提供物资度过灾年。

塞外漠北高原的北匈奴只能在瑟瑟寒风中苦挨苦受并盘剥唯一能控制的西域北道,西域北道也在沦为干爹的钱袋子后渐渐失去了恶心班超的能力。

班超在平乱疏勒后在西域一待两年多,西域诸国渐渐成为稳态,南边被班超组成联邦,北面还是北匈奴的傀儡,但南北各国的生活质量与舆论影响开始显著拉大。

班超也在这两年将外交搞到了西域外的周边大国,像月氏、乌孙、康居等国均对班超示好,想要归顺建交大汉。

78年,班超居然腾出力量开始了战略反攻,统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等国联军一万多人,攻占了龟兹的重要属国姑墨(今新疆温宿),斩首700多人。

班超进占姑墨后已经和北道老大龟兹(今新疆拜城、库车、轮台等地区)接壤。

班超打算继续往前拱,彻底干掉龟兹等匈奴扶植的势力,于是上书章帝,提出进一步统一西域的战略策略。

班超说:“经过这几年的开拓,西域形势一片大好,诸国纷纷喜迎汉使,只有北道的龟兹、焉耆尚未归服。

通过臣下的观察,西域民心向汉,再次统一西域绝对不是问题,现在龟兹在咱洛阳有一个王子,您可以封这个王子为龟兹国王,派几百人送过来。

现在臣看到莎车、疏勒两国土地肥沃,不同于敦煌、鄯善,您派来的援军我保证不给国家添负担就能自给自足。

臣靠着这个王子与诸国联兵进攻龟兹,一定能够平定,到时咱也弄个亲汉的龟兹政权。”

班超自78年四月上书,结果80年初,大汉那边的援军还没到,没办法,关山遥远、朝中吵架、援军出发,来来去去都要时间,结果班超还没打龟兹,南道先起变化了。

之前名义归顺的南道大国莎车倒向了龟兹,疏勒都尉番辰也趁机起兵叛汉。

由此也说明了一个问题。

班超在西域的这个秘书长干的很艰难,刚外出打了一仗,就有大国跳出来不配合了。

而且人家疏勒心中是很介意的!

我们的兄弟自杀都留不住你,于阗那狐狸精一句话你这货就回心转意了!拿特么我们当什么了!

但这帮人跳早了,班超的上书援军人家并不是不来,只是迟到了。

班超看到自家援军到来时无比激动,等一看花名册差点吐了血,1000多大汉犯罪分子代表团来到了西域。

章帝那边看到班超的真挚来信后觉得班超这三十多人就已经在西域折腾这么大了,觉得实在应该给班超来点实在帮助,更何况这同志多会说话啊,外国那地皮好不给中央添负担,于是命班超的同乡徐干为假司马,率领一千多吃牢饭的服刑人员前去西部大开发。

班超的西域成为了大汉甩锅国内不安定因素的完美接收点。

情况就是那么个情况,能派到你这的肯定不是啥善男信女,不过这仍然难不倒班超。

他的“韩信”属性开始展现无遗,啥兵源到了我这都好使,班超带着这支犯罪分子千人队击破了造反的疏勒校尉番辰,斩首1000多人,再次安定了疏勒。

班超是咋神奇带兵的呢?

史书无载。

不过她妹妹班昭怀念他哥哥的一段话比较有意思:“超以一身转侧绝域,晓譬诸国,因其兵众,每有攻战,辄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

班姑娘的话翻译下哈:我哥哥一个人就教育了西域诸国,他带兵打仗时一言不合就“先登”,身上都是伤,从来不怕死。

四五十的班大爷每次打仗时动不动就“先登”,拿着机关枪说同志们跟我上,这种领导确实是会让人效死力的。

不过,以班超那脑子,他会真的是李云龙吗?

之前我们介绍过,战场上“先登”和“夺旗”都是要重奖的。

因为死亡率极高。

古代打仗都看旗子打,旗子折了基本上对方士兵就开始跑了,本方士兵就开始猛了。

所以护旗的人往往都是全军的战神,你要杀的了他还把旗砍了那实在是太牛了。

“先登”比“夺旗”更难,“夺旗”最起码是在平地上。

古代攻城首先死亡率就高,你还得第一个登上去,这意味着所有的守城人会第一个扑向你,然后你还得砍出一片天并成功活下来,实在太高难度了。

再回头来看看班超的“每有攻战,辄为先登”是不是就太可怕了?

再联想下班秘书长四十岁出道的高龄是不是就更不可思议了?

能够把数十个国家的关系或拉或打或哄或骂掂量清楚的大明白,绝对不会不知道爱惜自己的有用之躯。

之所以一把年纪玩“先登”,其实不过是因为没办法而已!

一大群犯罪分子被发配到国外,全都是蒸不熟煮不烂的生无可恋,这世上基本上所有的激励和恐吓的管理办法基本上都不再有用。

你不“登”这帮犯罪分子更特么不“凳”,到真格的时候跑的比谁都快。

你只有把命扔出去的做榜样才能把这帮人感召起来!

年轻时锻炼身体练武读经抄书,到了四十岁开始大爆发,空手套白狼的一个村镇一套打法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各种应对,真打起来时能操刀做特种部队先登大队长。

年轻人不见得有这脑子和手腕,这必须要岁月和阅历来锤炼。

老同志不见得有这身手和健康,多前也没见过教练打得过运动员的。

所谓“班超之后,再无班超”,实在是因为再也找不到如此文武全才还命这么大的人了。

安定疏勒后,班超又想起来一件事,再次派徐干回国去沟通上书:“乌孙大国,控弦十万,当年宣帝曾与其修好,联兵进击匈奴,如今若遣使与其联合,那咱胜算更大了。”

章帝再次同意班超的请求,83年,封班超为将兵长史,准其使用大将的旗鼓,以徐干为军司马,卫侯李邑护送乌孙侍子带着修好的各种礼物回乌孙。

但班超的这个借力乌孙想法最终搁浅了,败在了自己人的手里。

这个护送乌孙侍子的李邑刚刚走到于阗,就又赶上龟兹攻打班超所在的疏勒,他吓得不敢走了,于是上书找理由,说西域根本没班超说的那么好,我来了才知道班超在这边玩女人图享乐,根本无意为国效忠。

章帝虽然从未见过班超,但班超这位西域大区经理的业绩他是知道的,啥也不用就让这么多西域诸国送人质听册封,那一千多犯罪分子被班牢头调教成了人民卫士,这会是个光知道玩外国妞的人干得出来的吗?

章帝下令打小报告的李邑火速到班超属下报到,听从班超的指挥调迁。

章帝把小人送过去了,表示对班超的认可,领导永远看重的还是业绩,所以很多小人在搞小动作时一定要掂量对手。

班超比较大度,没有做了阴人的李邑,而是派李邑带着乌孙国的侍子还归京城,向领导展现自己心无杂念天地宽。

84年,章帝命假司马和恭等率领800吏卒前往西域支援班超,班超见到祖国再次派出部队前来支援自己这必须要政治表态,于是征发于阗、疏勒两国兵进攻前面叛汉的莎车,打算统一西域南道。

班超的最大赞助人于阗曾经和莎车相恨相杀很多年,这也是莎车这次叛汉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抗击班超的国际联军,莎车又以重金贿赂了疏勒王,结果疏勒王也叛汉了,临阵率兵西走,固守乌即城。

即便长袖善舞如班超,这些年他在疏勒当这太上天皇也已经让疏勒内部不满两度出现叛变了。

吃着人家,闹过劈腿,还得指挥着人家,这种异国他乡的钢丝,班超一踩就是十几年,实在是不容易。

突发状况,班超只能暂时撂下莎车,去平疏勒内乱。

县长带兵跑了,班超于是改立疏勒的府丞成为新疏勒县长,并调发未曾反叛的疏勒兵向乌即城进攻。

班超攻城半年,没能拿下,不久,疏勒王请来的外援康居国又派遣精兵来救,班超更打不进去了。

面对如此复杂的乱象,班超又转变思路的通过和康居结姻亲的月氏国王去做康居王的工作,班超拿出了大量的财宝给月氏国王去公关,结果明显班超的价出的高,康居王撤走了救援疏勒王的救兵,同时还把疏勒王绑票到了康居,疏勒被意外平定。

两年后,86年九月,被绑的疏勒王又说服了康居王,想要借兵复国,康居王同意了。

疏勒王屯兵于损中,秘密与龟兹合谋,然后派遣使者诈降班超,说自己当初如何被钱蒙了心,悔不当初。

班超心想你也不想想我是谁,我是中国人,你这套把戏能蒙的了我,于是表明:既往不咎,赶快回来吧,我想见见你。

疏勒王大喜,亲率轻骑火速至班超营帐,结果接风宴上被班超给砍了,随后班超又挥军击破了疏勒王所借的康居军,斩首700多人。

疏勒内乱的根源被班超彻底平定。

班超手中的牌少,虽然以夷制夷,虽然长袖善舞,但西域各国国情不同,利益各有需求,导致了许多国家反反复复,班超多年来剿抚结合,又打又拉,思想工作做一箩筐,但仍然进展缓慢。

质变在班超来到西域的第十五个年头出现。

87年冬十月,班超再次说服搞定了股东们去帮他彻底解决西域南道的统一问题,要一举拿下南道第一大钉子莎车。

这次班超调集于阗等南道诸国兵共两万五千人进击莎车。

听说莎车被围后,龟兹王则发本国兵和温宿、姑墨、尉头等北道兵共5万多人急救莎车。

再算上莎车本国兵力,此次会战参战军队加起来接近十万人。

有史以来,西域各县的最大规模群殴,不对,最大规模战役即将开打。

捌:勒石燕然

于阗王作为此战班超的最大股东比较焦虑,强弱太过于悬殊,人家光是援军就比咱多一倍,这杖可咋打?

班超比较淡定,差一倍根本就不是问题,这些年你看见我哪次人多了?

人再多也得看跟着谁,咱这两万多人灭他们够够的了!

咱先佯装撤退,你往东撤,我往西撤,让他们以为咱们撤军回国了,诱使龟兹分兵埋伏咱,等到夜间我们再回军突然袭击莎车。

班超定计后,开始满世界散步撤军计划,然后跟他那帮云台大爷一样放松了对俘虏的看管。

套路就是那些套路,但永远有人上当,更不要说几百年从来没咋打过仗的西域诸国了,龟兹王听到班超即将撤兵的消息后命温宿王率领八千骑兵往东截击于阗军,亲率一万多骑兵往西截击班超。

班超探知敌军分兵后命令各部秘密集中,并在鸡鸣之时疾驰赶赴莎车军营,莎车军根本没有防备,被袭击大乱,班超挥军追杀,斩首五千多人,缴获大量辎重财物,莎车战败而降。

莎车投降后,扑了个空的龟兹等军也不敢回来跟班秘书长再比划比划,各自退走。

此战后,班超在到西域的第十五个年头再次一统西域南道。

但这次和上一次拿嘴不同,这次是打下来的了,以寡击众的击败了西域北道的联合村军。

班超声名威震西域诸国。

汉朝的威名日盛使得各国开始巴结班超,但也有个别做的比较过分的,月氏王就张嘴求娶汉朝的公主。

这个问题班超连请示都不用就给回绝了,并遣返了月氏派来的使者,那么多军功豪族我们的公主都不够自产自销的,没工夫玩出口,再说你算干嘛地(四声)啊?

月氏王因此心怀怨恨,90年,月氏派副王率兵7万人进攻班超。

月氏的横刀杀出再一次的让班超的大招白憋了。

来看下这些年班超主动出兵的作战时间表:

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阗、拘弥等国联军一万多人攻占姑墨,斩首700多人。

80年,班超写信让东汉派军援疆,结果莎车反水,疏勒校尉叛乱,班超平乱。

84年,班超征发于阗、疏勒两国兵进攻莎车,被莎车内部瓦解,疏勒王叛汉,班超半年多艰难平叛。

87年冬十月,班超再次兴兵两万五伐莎车,成功拿下,龟兹等国援军撤军。

班超准备一场两万人规模的战役是需要三四年的时间长度的。

摆在班超面前的是一场容错率极低的高难度游戏。

他需要祈祷南道没有灾荒,一口一口的从牙缝里挤出军需,一村一村去和村长谈判出资与募捐。

中间只要出现了叛乱和别人打你,你就得拿着这些年微薄的储蓄去平事,然后你再想有动作就得接着那一套的等,等丰收,等募捐,要是赶上坏年景还得再全搭进去。

而且这里面还有一个前提:

你绝对不能输!

你一次也不能输!

输一次就不是等的问题了,游戏就突然升级成了能不能在这活下去了。

太多的环节不能出错,班超同志完成的事业确实有点电影中才会出现的“不可能任务”。

班超统一了西域南道后本想北上攻伐龟兹等北道国,但月氏的横插一杠再次打乱了班超的计划,不过也使得最终的西域总决赛提前到来。

班超当时驻军疏勒,能调集来的南道诸国联军大约三万人。

面对月氏的空国远征,班超的手下们再次惶恐不安,但再次被班超淡定安抚:你们咋又害怕了,这些年我这奇迹还没见证够?他这是给咱送礼来了。

兵多怕啥,他们千里而来还要越过葱岭,后勤一定跟不上!

当年我大汉千里远征大宛,能回国的都不过十之一二,他来了咱非得打啊?你咋那么听话呢?我们坚壁清野,饿死他不就完了!

汉朝人的守城技术是历史悠久历经考验的,月氏副王率兵至疏勒后猛攻几十天打不下来,周围让班超收拾打扫的比较荒凉,班超估算其粮草将尽,必定向西域第一“班黑”龟兹求援,于是又暗中派了数百人埋伏在去龟兹的必经之路上,结果将月氏使者连财宝带脑袋全带回来了。

班超将求援使者的脑袋送给月氏副王谢,这位副王也服了,遣使到班超帐前请罪,表示我们不打了,知错要回家了,求班超让他们安心西去,别后面踢他。

班超放还了月氏远征军,没有截击归路,月氏也由此降服,开始定期入贡。

再次见证奇迹的南道联合国军从此义无反顾的团结在了班超秘书长的周围,然后班超继续接着攒钱等着打北道。

但是,之所以说这场战役是西域的总决赛,是因为本打算决战天山脚下的南北巅峰之战以另一种没有想到的方式消弭于无形了。

有一个老朋友终于要退出历史舞台了。

北匈奴快活不下去了。

自从77年三月,东汉撤出哈密,北匈奴再次占据西域北道后,那是北匈奴最后一次的雄起,算是回光返照。

之后,开始不可阻挡的走向没落。

冰河期使蒙古高原的气候变得越来越恶劣,一场白毛风也许就能使你一个部落的人马牛羊全部冻死,一场蚊灾传染病,也许就能使你整个种族遭受灭顶之灾,一场蝗灾荒千里也许就能让你的所有部落全部绝收,越来越糟糕的生存环境使得北匈奴产生了大量的“脱北者”。

83年六月,北匈奴三木楼訾大人稽留斯等率三万八千人,马两万匹、牛羊10余万头,至五原塞向东汉投降。

84年十二月,武威太守孟云奉诏与北匈奴互通关市,北单于遣将驱赶牛马万余头与汉客商交易,但南匈奴听说此事,秘密派遣兵马出上郡,抢劫了北匈奴的牛马。

85年正月,北匈奴车利、涿兵等率部投降汉朝,前后降者73批。

当年冬,南匈奴再度发兵,同北匈奴温禺犊王在涿邪山交战,南匈奴杀温禺犊王,俘虏其人口牲畜回塞。

不仅南匈奴打你,由于你综合实力越来越差,对周边的种族无法再形成压制,匈奴开始遭到了几百年来,对周边民族欺压后的报应反噬。

南匈奴攻其前,丁零寇其后,鲜卑击其左,乌孙侵其右。

87年,在班超拿下莎车的同时,鲜卑人给了北匈奴巨大的打击,北匈奴大败亏输,连单于都让鲜卑人干掉了,还被扒了皮。

此战大败后,北匈奴下属屈兰、储卑、胡都须等58部,共28万余人至五原、朔方、北地郡投降东汉王朝,北匈奴基本上濒临破产。

面对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大汉这边开始筹划着终结时代的灭匈之战。

88年二月,章帝病故,太子刘肇即位,也就是汉和帝。

和帝当时只有10岁,由其母窦太后执政,东汉自此开始陷入外戚掌权乱政的乱象,国力自此开始掉头向下,再也没有缓过来。

不过东汉在不行之前,还是提前送走了老冤家。

88年七月,南匈奴单于先是上书,说北匈奴大乱,连遭灾荒,此时宜出兵讨伐,破北成南并为一国,令汉家长无北念。臣等生长在汉地,开口仰大汉之食,每年赏给我们亿万的生活费,我们实在是不知道咋报答大汉的恩德啊!

说的多客气,管咱大汉叫家长。

南匈奴单于表态,我们愿发南匈奴国中精兵,三万人分三路由三个王配合出击北匈奴。

汉朝接到南匈奴上书后,高层分成了两派,耿秉为首的主战派认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今天时地利人和俱在,必须得灭了北匈奴。

尚书宋意持反对意见,认为还是给北匈奴留口气好,现在这个局面就很棒,适合咱们做牵制。

窦太后经过抉择,决定还是要打,总觉得北匈奴还是威胁大,还是整死了好,于是以窦宪为车骑将军,统率汉匈联军,戴罪出征。

注意,这位窦宪是戴罪出征的,他是中国古代风评极差,口碑极烂的外戚大坏蛋,心胸极其狭隘,之所以获罪,是因为仗着娘家人得势,得谁欺负谁,杀了好多人,连公主的地都敢抢,过去得罪过他的,跟他爹有过节的,有可能分他权的,他几乎一个没放过。

这次获罪,是因为章帝死后,都乡侯刘畅来吊丧,窦太后比较喜欢他,数次召见,窦宪怕刘畅分了他权,居然派刺客杀了刘畅,还诬陷是刘畅的弟弟刘刚干的。

后来真像大白,太后大怒,把窦宪关了禁闭。

这么一个顶级大坏蛋,却有一个优点的,这哥们会打仗。

窦宪被关禁闭后知道自己这回玩大了,于是请求出击匈奴,以赎死罪。

再混蛋也是娘家人,窦太后给了窦宪这次机会,任命窦宪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耿秉为副手,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等十二郡骑兵,及羌胡国际纵队出塞。

89年,窦宪与耿秉各率四千骑和南匈奴左谷蠡王率万骑从朔方鸡鹿塞(今内蒙古磴口县西北哈萨格峡谷口)出兵。

南匈奴单于屯屠河率领万余骑从满夷谷(内蒙古固阳县)出兵。

邓鸿和边境归降的羌胡八千骑、左贤王安国一万骑从翩阳塞(固阳县境)出兵。

三路大军定在涿邪山(今蒙古西部、阿尔泰山东脉)会师。

目标,扫灭北匈奴!

战争之初,窦宪派副校尉阎砻率领骑兵二千余人袭击北匈奴在伊吾的守军,重新占领哈密盆地,并再度招降车师前后两部,斩断了匈奴和西域北道的联系。

夏六月,窦宪主力与北单于在稽落山(今蒙古境内杭爱山)会战,大破敌军,北单于逃走,窦宪击溃敌军后紧追不放,猛追猛打,继续在追击中歼灭敌人,一直追到私渠比鞮海(又称北海,今乌布苏诺尔湖)。

此役,共斩杀一万三千多人,俘获马、牛、羊、驼百余万头,来降者八十一部,前后二十多万人。

这几乎是北匈奴最后的战略家底了。

窦宪、耿秉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勒石刻铭,纪汉威德,令班固作书了大名鼎鼎的《封燕然山铭》。

选取后半段重点两句给大家感受感受班超他哥这文笔和气概:

遂逾涿邪,跨安侯,乘燕然,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上以摅高、文之宿愤,光祖宗之玄灵;下以安固后嗣,恢拓境宇,振大汉之天声。

我大汉将士越过涿邪山脉,跨过安侯大河,登上燕然之巅,脚踏当年冒顿的后人,焚烧老上的龙庭(这爷俩堪称匈奴最高光的俩老大),上以告慰高帝、文帝之宿愤(当年咱们让人恶心的俩老大),光耀祖宗神灵;下以安固后人,扫清边疆,振我大汉之天威巨响。

窦宪班师驻扎五原,派吴汜、梁讽做使者招降北匈奴,再次劝说万余人归降,两人还在北海西北的西海,追上了北单于,劝说其仿效当年呼韩邪归汉,保国安民。

单于叩首接受,立即率领部众同梁讽一道南归。

北单于先是派出了他弟弟来到洛阳,但窦宪认为北单于本人没来,缺乏诚意栽他的面子,把他弟弟又送回去了,奏请再次出征。

北单于见汉送回其弟知道大汉不满,于是准备亲自入朝并派出使者入塞通告。

但已经晚了。

南匈奴那边等不及了。

南匈奴再次上书请求出兵北匈奴,并迅速派出了左谷蠡王师子等率领左右两部八千骑兵出鸡鹿塞,进至涿邪山后留下辎重,轻兵疾进奔袭北单于王庭。

南匈奴根本不想给北匈奴认怂的机会。

这次南北内战中,北单于负伤落马,仅率轻骑数十人逃走,南匈奴军缴获了北单于的玉玺,斩首八千人,俘虏数千人。

北匈奴祸不单行的几乎成为丧家之犬。

91年,窦宪鉴于北匈奴已经极度虚弱,于二月再次率军出塞,这次将北单于部包围于金微山(今蒙古境内阿尔泰山地区),再次大破北匈奴军,连北单于他妈都给逮回来了,再杀五千多人,北单于再次逃走,不知所踪。

这次窦宪把北匈奴的所有家底全打没了。

北单于之弟右谷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率着最后的几千人驻于蒲类海(新疆巴里坤湖)地区,遣使者入塞,表示汉家爷爷们别打了,真服了。

后东汉授北单于玺绥,同时以中郎将任尚持节护卫,屯驻于伊吾,与南单于同等对待,但转年北匈奴再反,结果长史王辅仅率骑兵千人与中郎将任尚就将北单于于除鞬斩杀并尽歼其部落。

至此,各地虽仍有零星残部,但和大汉打擂长达300年的匈奴民族,在塞北高原及西域地区被彻底扫荡干净了。

昔高祖威加四海,而窘平城之围;

太宗政邻刑措,不雪愤辱之耻;

孝武亟兴边略,穷竭华夏,卫霍逐远,封狼居胥;

宣帝值虏庭分争,呼韩邪来臣,因为边卫六十载;

后王莽篡汉,犹动戎夷,更始之乱,震裂华夏。

自是匈奴得志,狼心复生。

光武用事诸华,未遑塞外黄沙。

而今蹑冒顿之区落,焚老上之龙庭。

千里之差,兴自毫端,失得之源,百世不磨。

公元91年,龟兹、姑墨、温宿三国看到北匈奴已死,不战而降。

凛冬已至。

匈奴亦死。

你的时代,落幕了。

玖:再见匈奴,再无班超

91年十二月,东汉朝廷重新设置西域都护,骑都尉和戊校尉、己校尉,将班超任命为西域都护,徐干为长史。

班超受降龟兹后废掉了匈奴傀儡的原国王打包发回洛阳养老,改立汉朝的龟兹侍子白霸为新国王。

班超的西域都护府随后设在龟兹的它乾城,徐干则驻扎西面咽喉疏勒。

此时只有焉耆、危须、尉犁三国,因十多年前曾经杀死过汉朝都护和将士,所以不敢归降仍在抵抗,西域其它各国已经全都降服。

94年七月,雪球越滚越大的班超调集了龟兹、部善等八国联军7万人向北道仍未臣服的焉耆、危须、尉犁三国进攻。

用兵、识人和耍心眼都已入化境的班超比较轻松地搞定了北方最后三国,具体过程不表,没人时班超都耍的风生水起,手里七万人那绝对上天了。

至此,西域五十余国全部归化于大汉王朝之下,当年武帝为了完成这个壮举,耗资亿万,几十万人成为了丝绸之路上的累累白骨。

班超办成这事,总投资多少呢?

最开始的36勇士,和后来象征性的两批1800人犯罪分子代表团。

当然,账不能简简单单这么算。

没有武帝当年勇烈的大手笔;

没有西汉百年的西域驻军都护;

没有刘秀当年的批准南匈奴内附;

没有小冰河期的惨烈天灾大环境;

没有窦固第一次远征的大国背景光;

没有窦宪最终一锤定音的锤死北匈奴;

班超是不可能有这个机遇去撬动完成了中国历史上堪称最神奇的投入产出比。

实事求是来讲,整个西域南北道而言,北道实力和战略远重于南道。

因为北道和匈奴接壤,而且背靠天山物产丰饶。

对于西域北道,班超最终也是在窦宪打死北匈奴后来等来的龟兹等国归降;关键位置吐鲁番的车师前后部也是窦宪北征时再度投降的。

没有强大的国家,任何个人的威风都不会抖起来!

班超的更大意义,更像是西域各国这些年的内耗者和周边大国的金牌外交官。

他利用北匈奴这些年的恐怖抽血统治和汉军祖上的威名背景,团结起来了西域南道各国去抵抗北匈奴傀儡的西域北道各国。

西域南北两道的实力这些年全都被不断内耗,匈奴自始至终只能薅越来越虚的北道羊毛;

西域周边的各大国如乌孙、康居、月氏等也因为他的存在并没有跟匈奴结成战略联盟。

班超和东汉的那位开国之君一样,都是将自身所蕴含的品牌做到极致然后空手套白狼的大神。

当然,古往今来,也有很多威名赫赫的祖宗,却被子孙败了家。

背景光打的再亮,祖宗的名号再响,人一旦没本事,给啥都白给。

班超的“孤身定远”,客观来讲,是在特殊国际时代背景下(西域仇苦匈奴,南北匈奴内战),在特殊的地理环境中(西域南道沙漠地理防御优势明显,疏勒堵死匈奴西部外交联系),受特殊的东亚气候影响(残酷的小冰期),在特殊的身体条件下(命大、武功高、身体好)所不可复制的传奇神话。

但是,这天运降临垂青的当命运来敲门时,你做好准备了吗?

非得人力,知人情,爱人心,制人性之将,不能为之;

非省天时之机,察地理之要,顺人和之情,详安危之势之将,不能成此大功矣!

说说班超再次统一西域的历史意义吧。

新疆这片土地最后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其实难度是非常高的。

因为狭长的河西走廊,因为艰难的丝绸之路和那片一望无际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都成为了一个文明想要最终囊括它的极难问题。

前面的文章我们说过,从地理上来讲,新疆其实离中亚更近。

这片土地,从古至今,都非常危险。

我们有很多次,差点就永远的失去了新疆。

但又有很多次,在文明即将中断的时候再次连接。

班超一统西域,使得中断了百年的贡纳系统再次恢复。

所谓纳贡,其实就是汉朝变着法的赏西域各国,当然,这成为了巨大的财政负担,据史料记载,每年给贡纳国正式支出总数为7480万钱,这也导致了后来西域一有风吹草动,就总有大臣建议关闭玉门关。

但是,贡纳外,有很多衍生的意想不到的好处,绝非那七千多万钱所能衡量。

贡纳体系产生了伟大的蝴蝶效应。

首先,一个和平的,统一的西域,使大量的贸易再次开始从这条连接世界的道路上出发,古老的中国再次开始扮演全世界的奢侈品提供国,大量的文化,货物,金银开始交流,中国不仅连接了世界,也牢牢的拉住了新疆。

其次,贡纳体制有一标准,就是人质来华,直到东汉崩塌为止,近百年的时间,大批的人质王子从贡纳诸国被送到汉朝。

他们在洛阳,见识到中原灿烂的汉文化,渐渐的融入了汉文化,这帮人质很多又都回国继承了王位,在西域又将自己的见闻与心得反作用在自己的村镇建设上。

汉文化就这样一代代的在商人的贸易和王子的留学中在西域扎根,这片更接近中东,更接近穆斯林的土地,最终时至今日仍为汉民族的珍贵宝地,这古往今来将西域拽回到中华大地上的伟帝名将,功莫大焉。

没有他们,一旦中间的文化与连接断掉个几百年,这片土地就将永远的离开你了。

你再想恢复,都难上加难。

班超的伟大意义,也在于此。

他在汉民族已经走下坡路,显出制度颓势的东汉下半场,以超凡的个人能力,空手套白狼的完成了对西域的再次联通!

于民族于华夏,班超都功莫大焉!

公元102年,在西域31年的班超回到了故土,一个月后落叶归根,享年71岁。

班超回国之前,朝廷命任尚接替班超,走之前,班超语重心长地告诉他说:“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皆以罪过徙补边屯;而蛮夷怀鸟兽之心,难养易败。今君性严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而已。

你身边的自己人,基本都是人渣;

你面对的外国人,基本都是动物;

对这帮人,你千万别跟他们置气论理,要约法三章而不是严刑峻法。

小过不追究,大过树典型,只要原则不触碰,就全都是咱们的好同志。

班超将自己一生的外交殖民技巧用一句话的方式传授给了任尚。

但大智慧的领悟,有时候既需要天赋,也需要时间,更需要经历。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任尚等班超走后,就非常不屑的说:我以为老领导有什么高明计策了,就说了这么句废话。

但任尚在西域仅仅几年,就已经坐不住这片土地了,西域动乱纷起,任尚也被朝廷治罪调回。

后来成渣的匈奴残部和西域诸国又搞了些动作,朝廷依然喊“闭玉门”的声音有很多,但还是被班超的儿子班勇说服,并再次带队再次平定,总体上并没有出什么大乱子,具体过程比较散乱,但远没有父辈那么艰难,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有一个老对手,还是要最后交代一下,塞北草原上匈奴人的最后归宿。

北匈奴死后不久,公元94年,南匈奴立新单于,结果前几年被打服投降的北匈奴部众又不服了,十五个部落二十余万人叛变,胁迫前南单于屯屠何之子逢侯为单于,南匈奴内部又分裂了。

东汉派遣大军及乌桓、鲜卑联军共四万人大败逢侯,逢侯兵败率众出塞,这成为了匈奴在塞北高原的最后谢幕演出。

107年,逢侯再次扰乱西域,胁迫诸国共同搔扰东汉边疆。

118年,逢侯被鲜卑人击败,穷途末路下最终率领百余人投降东汉。

119年,匈奴残存余部攻陷了哈密地区,杀死了汉将索班。

124和126年,班勇两次大败匈奴,西域的局势开始稳定。

137年,汉将斐岑率军击毙匈奴呼衍王于蒲类海。

151年,汉将司马达率汉军出击蒲类海,击败匈奴新的呼衍王,呼衍王率部众向西撤退。

160年左右,草原上的匈奴人最后残部中的一部分也开始了西迁,后不知所踪。(并无确凿证明确定西迁匈奴为阿提拉的上帝之鞭)

没有西迁的那一部分匈奴人留居在了鄂尔浑河流域,后被鲜卑所吞并,匈奴与鲜卑的混血后代铁弗人后来在河套地区建立起了胡夏(五胡十六国之一)。

总之,这片塞北草原,再没有你匈奴什么事了。

这是匈奴民族在草原上的最终归宿,再来说说内附的南匈奴。

刘秀当年把南匈奴迁入长城,既降低了成本,也造成了很多后世之患,比如南匈奴越来越往南移,在东汉末年,甚至趁着黄巾起义的大乱之风一度拓展流窜到了黄河沿岸郡县。

但后来南匈奴再次遇到了一个狠人,叫曹操。

曹操把南匈奴又安排的明明白白的。

202年,南匈奴单于归降曹操,曹操将南匈奴分置为五个部分,立匈奴人为帅,派汉人当政委监督,同时,曹操将并州的中下层匈奴人彻底打散编入了汉族。

按照这个节奏,再过几百年,南匈奴最终宿命就是变成汉族人。

而且,汉民族一度扛过了近两百年的小冰期甚至很有可能就这样完成对气候的逆天改命。

但无奈,上天最终选择了司马家。

冥冥中自有天意,上天注定要让这片土地更加风霜,更加多元。

公元304年,南匈奴已经汉化到极致的领袖刘渊在八王之乱后第一个站了出来,带领半汉化的五部屠各在马镫发明大批量出现,骑兵冲击战法终于成型的大背景下成立了少数民族政权,给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

匈奴的草原和内陆两个分支,最终还是都在后面的中华第一大乱世中占下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但也仅此而已。

这两个政权都如烟花般稍纵即逝,并没有再从中国的历史上留下什么浓墨重彩。

真正在中国大地上闹出大动作的,反而是后起的鲜卑。

鲜卑起源于当年找冒顿要马要女人要土地最终被反杀的东胡人,忍了三百年,随着这可怕的冰期到来,真正的夜王出现了。

人口更少更落后的鲜卑继承了匈奴退出来的塞北高原,小冰期的草原养不起“百万级人口”的匈奴了,但却还是能盛下“十万级人口”的鲜卑的。

鲜卑艰难的在此环境下挺了过来并也开始慢慢向南逼近,并在五胡乱华的民族大融合中后半程登场。

鲜卑人在前面匈、羯、氐等民族一系列的试错后终场清盘,成为了后面天下大乱三百年中,整个中华民族的重要衔接点。

但是,他们的故事,还是要等到很久以后才会说起。

匈奴,这个陪伴了大汉帝国三百多年的对手,就这样,消失在了历史的尘埃中。

这个民族曾经如此骁勇,也曾经如此强大,但最终没有熬过大汉这个一生之敌。

大汉此时也已经开始显现颓势,炎汉在冰期的侵逼下逐渐失去着炽热与光芒。

但在他调头坠下之前,却仍然给你匈奴留下了这一剑之力。

当初续汉国祚的天选之子刘秀设计出了一个极度贴合时代的几乎是无与伦比的权力体系,它帮助武、明、章三代明君将东汉推向了又一个高峰。

北境平定、黄河安澜、人口增长、万民安乐。

太上者,下不知有之。

这祖孙三代在中国历史上无智名无勇功的这六十年算是这句高级评语的完美写照。

但所有权力结构总会随着时代的演化出现渐渐无法调和与支撑的问题。

原因无他,自古无不灭之朝,亦无万世之祚。

天道既然有始,自然亦会有终。

国运如此,国教亦如此。

儒家在两汉的四百年巅峰后即将走向八百年的低潮。

这八百年低潮的开端,在于东汉的第一政治大案。

整个三国两晋风骨的内在思想源头,也在这个时间段渐渐形成了。

豪族在一系列大政方针与时代大潮的引导下开始自我进化。

豪族的更高层级进化体出现了。

士族开始悄然间出现在了历史的舞台。

他们比豪族更有文化,比豪族更阶级固化。

最可怕的是,豪族间开始因为儒家结成了互联共通的强韧纽带!

皇权长达七百年的强大敌人出现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