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更怯 | 江少宾

上车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父亲站在小村的路口,孤零零地,像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孩子,热泪横流。

近乡情更怯

文/江少宾

天宝来了,父亲说,我哦了一声。父亲又说,给你带了一只鸡,我又哦了一声。电话那头的父亲沉默了片刻,希望我能说些什么,但我什么也没有说。父亲的沉默,我懂,而父亲也懂得我的沉默。

我明白天宝的来意。天宝是堂哥的儿子,刚在一所民办高职学了三年的会计,那只长途跋涉的鸡,是请我帮天宝找工作的。我怀疑这是父亲的主意,在父亲看来,送任何东西都不如送一只鸡,我也不会接受比鸡更值钱的东西。堂哥是个老实人,黑而且瘦,因为长期抽烟的缘故,一口痰始终呼啸在他的喉咙里。堂哥说:老爷(咳、咳)……你要找一个能坐办公室的事;堂哥还说:我就这么一个儿子,(咳、咳)你知道的(咳、咳、咳)……我低头抽烟,偶尔抬头,看着堂哥咳得彤红的脸。一阵剧烈的咳嗽之后,半百年纪的堂哥显得比父亲还要苍老,他在等着我的回答,脸上漾着乡下人常见的那种卑微的微笑。白白净净的天宝其时正靠在门框上抽烟,嘴角含着胜券在握的微笑。然而天宝的胜利遥不可及,他的父亲过高地估计了我的办事能力,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中部城市,我无法帮一个高职学历的会计找到一间属于他的办公室,事实上,也没有一间办公室在等着一个高职学历的会计。然而这些话我说不出口,一旦我说出这些话,等着我的,将是堂哥的更为剧烈的咳嗽。我不忍再听堂哥的咳嗽,堂哥再这么咳下去,迟早会把肺咳出来的。

我最终还是答应了堂哥,除了答应,我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还会说什么。堂哥于是满意地走了,他把天宝留了下来,仿佛只要我今天打一个电话,天宝明天就可以上班。我苦不堪言,捉着手机发了一整天的呆,一个电话也没有打。我不知道这第一个电话到底应该打给谁,我更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么办。我承认自己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但事实几乎是明摆着的,我又何必自讨没趣呢?

算起来,堂哥已经是第六个找我办事的乡下亲戚了,这还不包括那些八竿子也打不着边的同姓族人、远房亲戚和拐弯抹角找来的村邻。他们托我办的,不是找工作,就是上大学;不是上大学,就是找工作。乡亲们当然也知道一些“游戏规则”,他们说,需要花钱的时候,你提前告诉我……但乡亲们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钱确实能办成一些事,但有些事,钱未必办得了。大前年,马叔的女儿考了三百分,连最低的那一档录取分数线都没有达到。马叔说:需要多少钱,你尽管开口,但一定要上正规的大学。这事,我办不了。马叔是看着我看大的,照说这个忙我应该帮,但这个忙我肯定帮不了。财大气粗的马叔于是接连说了三个“够不够”,最后一次报给我的,是六位数,“我不相信十万块都搞不定一所学校!”马叔的语气显然是生气了,事实上,我一拒绝马叔就生气了。在这些乡亲们面前,我似乎不能拒绝,也不该拒绝,我一拒绝,他们就有足够的生气的理由。可不拒绝我又能怎么办呢?——在乡亲们的眼里,工作就等于一间风吹不着雨淋不到的冬暖夏凉的办公室,等于每个月的工资不少于四位数,还等于一个城市户口,如果再把眼光放远一点的话,那就还等于一个城里的媳妇或女婿……在这个城市,我已经混了十五年,在十五年的时间里,我确实积累了一些人脉关系,但我的人脉关系还办不了乡亲们要办的大事,这些大事已经大大超出了我的人脉关系。在我用十五年时间积累的关系网里,有商人、自由职业者、新闻工作者、编辑、作家、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惟独没有乡亲们需要的那种关系。我搞不来乡亲们需要的那种关系。事实上,我的手机里也有“关系们”的电话号码,但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从没有给“关系们”打过一个电话,甚至没有发过一条短信息。对我这个人来说,“关系”只是手机卡里的一组组数字,和日常生活毫无关系。

为了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我没少挨父亲的责骂。父亲说:山不转水转,你不找人家,事情怎么能办成?父亲骂:打断骨头还连着筋,别忘了你也是乡下人……如此等等。在乡下的亲戚们看来,我已经成了一个忘恩负义的人,以至于不愿意为他们去办这些事情。这些背后的责难不难想象,而父亲,根本就不愿意自己的儿子背负这样的骂名。父亲其实是知道一些的,在短短的几年城市生活里,父亲多少体察到一些城市的冰冷和无情。几颗小白菜就要一块钱,少一毛钱都不行,而在父亲的牌楼小村,小白菜遍地都是,谁家要吃谁去挖,甚至不需要告诉主人。小村里剩下的,净是些妇女、病残者、老人和学龄儿童,地里的菜蔬和稼禾,家里的钱财和物件,没有人担心。担心其实也是多余的,岁月都老了,小村没有进过一个陌生人。牌楼似乎被世界给忘了,同时被遗忘的,还有一批默默离世、黯然老去的老人。乡亲们享受着这样的被遗忘,被遗忘仿佛是一个安宁的梦,直到儿女居然也考上了大学,他们才猛然惊醒。哦,祖坟终于冒烟了,祖坟冒烟的人家于是做起了另外的梦。

另外一个梦里冬暖夏凉,另外一个梦里衣锦还乡。乡亲们不知道,梦想其实是代价的同义词,梦想和代价通常是一个意思。小曾说:大学不都在扩招么?小曾只知道大学在扩招,却不知道在大学扩招的背后还潜伏着重重的危机——扩招确实使更多的学生迈进了大学的校门,但同时也使得失业大军不断扩容。天宝就是扩招的受益者之一,但天宝也是受害者之一。这个料峭的春天,我看见一大批“天宝”挤在人才市场的过道里,他们表情茫然,不知所措,在几场招聘会之间来回奔波,连一个机会也不愿意放过。和“天宝们”抢饭碗的,是“80后”、“90后”农民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批新生代农民工比“天宝们”掌握着更多的技能,他们知道待价而沽,适者生存,知道从“珠三角”转战到“长三角”,乃至一些正在崛起的中部省份——“用工荒”,准确的说法应该是“技工荒”,正是这批新生代农民工创造的杰作——而“天宝们”却不懂得这些,他们刚刚走出象牙塔,盲目到无知,自信到无知。在“天宝们”眼里,“世界”就是他们在象牙塔里看到的那番景象,一迈出校门,他们就开始指点江山了,广阔天地,他们必将大有作为。广阔天地,要是没有他们投身其中,真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十五年之前,我和“天宝们”没有任何区别,在“天宝们”身上,我清晰地感知到了那份茫然、焦虑与疼痛。但我比他们幸运,在十五年前的合肥,有更多的可供选择的机会,我不过是发表了几首小诗,就顺利地进入了一家新闻单位。然而即便如此,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依然让我产生出大把的苦闷感与挫败感。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理想中有胜于现实的地方,现实中也有胜于理想的地方。唯有把这两者溶为一体才能获得完美的幸福。”经年之后,当我读到康·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这句话时,我已在现实中彻底释然,一切都成了过去式。现实原本如此。人生原本如此。然而对于“天宝们”来说,一切才刚刚开始——在这个用四年时间培养出掏粪工(济南)、猪倌(广东)、菜农(合肥)、船娘(扬州)以及环卫工人(上海)的教育时代,现实的酷烈和无情,才刚刚开始。我无意于指责高等教育的失败,但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在高等教育还没有完全和市场需求相接轨的今天,对于另外一批人来说,他们接受的教育注定是失败的。而这批人,大多是从乡下走出来的孩子,他们对市场需求几乎一无所知。

这不是教育的悲剧,而是孩子们的悲剧,或者说,是乡村的新一轮悲剧。

一个星期之后,堂哥按捺不住了。按捺不住的堂哥开始隔三岔五地给我打电话,起先是在上班时间,发展到后来,居然是在凌晨或午夜。天宝的工作已经成了堂哥的一块心病,我一天不落实天宝的工作,就意味着堂哥要多失眠一夜。堂哥没把我当外人,电话里的堂哥说得非常直接,他说你不要不当事(咳、咳、咳),他说你就把天宝当成你自己的儿子(咳、咳、咳、咳)……堂哥咳嗽的时间过于漫长,约等于我们之间那条漫长的电话线。堂哥的咳嗽,让我心如刀割。我唯一会说的,就是“正在办”、“快了”、“还在等消息”……好在堂哥看不见我的表情,每次对堂哥撒谎,我握电话的手都在颤抖,每次放下电话,我都想扇自己几个耳光。

谎言总有戳穿的一天,即便是善意的谎言。大约二十天之后,我终于接到堂哥打来的最后一个电话,电话里的堂哥异常的寒凉,但也异常的平静,他和风细雨的,竟然没有骂。那次短暂的通话,堂哥居然没有咳嗽,他其实是咳嗽的,他一直咳嗽。在后来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一直想给堂哥打一个解释的电话,我希望他能骂我几句,还希望他能咳嗽几声,但我一直犹疑不定。时间久了,越发缺少这个勇气。在天宝这件事上,我确实做错了——至少我应该给天宝指一条可能的道路,而不是一味地欺他和自欺。今天想来,那时候的天宝其实也仅仅只需要一条路,“天宝们”也仅仅只需要一条路。从前,路在我们脚下;现在,路在我们心里。

天宝后来在老家学了裁缝,没错,是裁缝,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做的裁缝。在小说《剪》里,我详细叙述过做裁缝的天宝,他似乎天生就是一块做裁缝的材料,一出师,就做得活色生香、风生水起。这对已然老迈的堂哥来说,多少是个安慰,天宝虽然没能实现鲤鱼跳龙门的美梦,反倒“浪费了三年零五个月的光阴”(堂哥语),但天宝终究还算听话,还算是一个争气的。天宝的现状大大消解了我对堂哥的愧意,在冰冷的城市生活里,我仿佛已经成了一个和城市一样冷血的人,很容易就原谅了自己。

另外一些“天宝”,我大多已经不知所终,我一旦拒绝,乡亲们从此便杳无音信。在乡下,父亲几乎抬不起头来,几乎难以做人,那个“德高望重”、“教子有方”的四爷忽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风烛残年、教子无方的老人。毫无疑问,这是我给晚年的父亲留下的最大的罪孽,我努力过,然而我力不从心。父亲是希望我能办成一些事的,他一度热衷于传播我获得的各种荣誉和奖项,这些乡亲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荣誉和奖项,编织成一个个巨大的光环,曾经持久地笼罩在父亲的头上。然而当所有的光环最后一一散去,父亲就老了,哑了,父亲终于知道,他引以为傲的儿子,只是个作家。一个只会写字的作家。

曾经,父亲试图代我向乡亲们解释,但父亲的解释,乡亲们根本就不信。他们在电话里冷笑,和父亲打哈哈,仿佛我们父子已经预谋好了,而他们也已经心知肚明。我告诉过父亲,解释是多余的,解释没有任何作用,几次自取其辱的解释之后,父亲终于死了这条心。他不再轻易告诉乡亲们我的电话号码,在关键的季节甚至也不再上街和串门。父亲是怕了,担心惹祸上身。父亲的担心不是多余的,对于门路有限的乡亲们来说,唯一的指望常常被无限放大,当那些被无限放大的指望一一瓦解之后,我终究要背负种种不堪的骂名。

早春的时候我回了一趟老家,年久失修的老屋已经坍塌,比父亲更像一个日薄西山的老人。小村还是我熟悉的小村,尽管它早已楼房林立,又多了一拨新鲜的面孔。不断有人和我招呼,发烟,第一个说我老了,第二个说我胖了,第三个只是看着我笑,接着便和我聊起了最近的天气。他们的闲聊愈是不着边际,愈是让我手足无措——置身于生我养我的小村,我竟成了一个熟悉的陌生人,乡亲们愈是不着边际的闲聊,我愈是急于逃离。这种感觉太荒诞了——牌楼,生我养我的小村,仿佛成了一块伤心地。

上车的时候,我没有回头。父亲站在小村的路口,孤零零地,像一个被母亲遗弃的孩子,热泪横流。

本文原刊于《天涯》2011年1期

录入作者最新散文集《回不去的故乡》

江少宾,媒体人,居合肥。业余习散文,先后获得人民文学奖、老舍散文奖、西部文学奖等。著述若干。

(0)

相关推荐

  • 【龙江作协】徐军︱小村秋日

    小村秋日 文/徐军 "豆--腐,热乎豆浆!豆--腐,热乎豆浆!"听到这熟悉的叫卖声,我习惯地爬起床,披上外衣,走出村部宿舍,到门口从大刚手里接过两杯热乎乎的豆浆,如往日一样询问了一 ...

  • 最念故乡月儿圆

    文/谢丽英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今年的中秋,还是如约而至.举家回到故乡度中秋,对于这个决定,我们心照不宣,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故乡,是行走的起点,亦是回归的终点.父亲在这里出生.长大,成年后应征 ...

  • 寻管(二)

    第二天一早,父亲早早要去十几里外的学校上课,又有一星期不能回家,母亲早起来在厨房里忙碌做早饭,好让父亲吃了好走. 四莲也早早起来,把牛从牛棚牵出去,喝水,吃露水草. 盛夏的清晨,田野和山林,到处都是清 ...

  • 常文凤丨故事《小村情缘》

    故事<小村情缘> 作者:常文凤 武家巷有位村民叫武大成,个子高,力气大,绰号'大洋马',口碑相当不错,左邻右舍找他帮忙,他从不拒绝,而且干得很出色.由于大成弟兄多,到三十岁才娶妻生子,取名 ...

  • 大地上的灯盏 | 江少宾

    为乡土中国立档 一本向民间艺人致敬的书 大地上的灯盏 著/江少宾 该书着力刻画了二十种盛行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间手艺及其从业人员,木匠,篾匠,铁匠,瓦匠,裁缝,货郎,剃头师傅,算命先生,鼓书艺人-- ...

  • 江少宾 | 暧暧远人村

    远方究竟有多远?我不知道.我一次次远足,大地永无尽头. --江少宾<暧暧远人村> 暧暧远人村 文 | 江少宾 天黑了下来,一团团乌云在山脊上翻滚.凉飕飕的秋风扑进阴翳的山谷,裹挟着氤氲的雨 ...

  • 新书讯 | 江少宾:回不去的故乡(上款签名版)

    新书讯 回不去的故乡 / 江少宾著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录"70后"作家江少宾19篇乡土散文,部分篇章多次入选<散文·海外版><新华文摘><青年文摘&g ...

  • 荐读 | 江少宾:故园匠心

    唢呐声咽.渐行渐远. 故园匠心 文·江少宾 最后一个铜匠 金银铜铁锡,铜在正中间,这个约定俗成的顺序奠定了铜的使用价值和经济地位.那是一个物质贫乏的年代,牌楼还没人穿金戴银,但已经有了铜制的饰物与器皿 ...

  • 向度·散文|江少宾:尘埃里的花朵

    尘埃里的花朵 ■江少宾 一 第一次听说林花病重的消息,我迟迟不愿意相信.她才二十三岁,和我的侄女一起上小学,一起上初中,在合肥上了一家电脑学校之后,便独自外出谋生.电脑学校的门槛其实非常低,许多乡下女 ...

  • 【名医推荐】江少波 浙江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本期做客<养生大国医>专家 江少波 泌尿外科主任医师 浙江省中医院 专家名片 医学硕士 硕士生导师 浙江省中医院泌尿外科主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男科 ...

  • 王少江

    王少江(1891-1943),丹徒人.父吟江为当时名医,侨寓江都樊川南河下数十年之久.少江幼承庭训,尽传家学,又兼胆识过人,故"樊川王氏"医名益显.精内.妇.儿各科,尤擅脾.胃.肝 ...

  • 温宾江:摄影佳作赏析

    温宾江 温宾江,黑龙江人,摄影爱好者.人间四月芳菲尽,霍城杏花始盛开.大西沟野杏林位于新疆霍城县,景区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每年四月初,野杏花开,漫山遍野,色彩斑斓:远处雪山,时隐时现,居高临下,层次感 ...

  • 想要将衬衫穿出高级感,少搭配牛仔长裤,学江疏影这样穿就行了

    转眼又到了春夏换季的时候,天气不冷不热虽然非常舒适,但是在穿搭上却给女孩们出了大难题.早晚微微的凉意搭配白天令人出汗的小高温,真是外套的尴尬季. 那么在这种时候,除了考验大家对于单品的选择,同时还要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