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别怕 有中医(三续)
方证对应
中医治癌,辨证论治,以就诊病人为本,没有机械僵化的标准,原则是“方证对应”,“证”变则方变,“证”不变则方不变。
“证”是中医分析就诊病人的临床症状群所获得的病机性质。癌症病机,是中医根据就诊病人自身生命反应出来的临床现象,运用中医理论进行病性之辨、病邪之辨、病位之辨和病种之辨、病形之辨、病势之辨后获得的。个人体会,癌症病机稳定性较大,治疗关键在有信心、有耐心,能开通府气、破瘀通络,补之得当,泻之适宜,该温时能温,该清时能清,大多能够缓解。
病机虽然相对稳定,但人是活的,环境因素的影响、药物的影响等,常常使虚、实、寒、热的病性和五藏六腑、表里经络的病位发生变化,因此临床既要知常有守,又要达变调整,保证“方证对应”。
“方证对应”有两个方面,一是“效不更方”,二是“药随证转”。“效不更方”和“药随证转”是相对的,不更方并不是一味药都不变,一点剂量都不变;“药随证转”并不是随心所欲,想更方就更方,而是根据病机变化的需要,该调整处方才调整处方。“证”变药不变,或“证”未变药变,或遵西医药理,罗列抗癌中药,或不分寒热阴阳,统统大剂量姜桂附,都不是辨证论治。
癌的病性和病位有变的可能,也有不变的可能,立足临床客观,以活生生的人当时反应出来的临床症状为客观依据“辨症求机”,形成证候病机判断,根据证候病机,“随证治之”,才能实现“方证对应”。
癌症病位,西医在形态病理,关联性很小;中医在五藏病机,气化联系密切。西医病灶不能等于中医的病位。西医癌症,形态所在便是病位所在,实验室、显微镜等仪器才能确定。中医不是检查仪器说了算,根据临床症状群,运用中医理论进行客观分析,才能做出病位判断。西医同样部位的癌,在中医,病位也许是多样的:有五藏六腑之分,有上中下三焦之异,有在经在络、在气在血之别等等。如肺癌,西医病灶就在肺,但中医辨症求机后的病位,可能还与肝有关,与肾有关,与脾有关,非独肺也。
西医形态的病理,不是中医的病性;西医形态的病位,不是中医的病位。中医治癌,目标在寒热虚实之病性,五藏表里之病位。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实者泻之,虚者补之,上下表里升降浮沉,病机与方药对应,才是“方证对应”。不“辨症求机”,只知病灶,不知病机,等于是见症状治症状,头痛医头,就不是中医了。
黄开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