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你不得不学

本次为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习惯》,巴菲特与索罗斯都是名声显赫的投资大师,他们的生活经历有着不少的相似之处。比如说两个人都是在1930年出生,那会儿正是美国股市大崩盘之后最萧条的时期,两个人都是白手起家,都依靠金融市场成为亿万富翁,两个人都戴眼镜,都支持过希拉里克林顿,妻子都叫做苏珊。

两位大师都没有考过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照理来说,这个证书是华尔街的必备通行证,但是巴菲特拖着没去考,他自己说不敢确定能否考得过,索罗斯倒是考了一次没过,以后也就再没有去考过了。没有证书看来并没有妨碍巴菲特与索罗斯的财富之路,但是两个人的投资事业似乎就没有什么交集了。

打个比方,在金融江湖当中,巴菲特可谓是根正苗红,出身少林派,老师是价值投资的一代宗师---格雷厄姆,巴菲特的财富来自于长期持股,他的绝学是寻找伟大的公司,等待这些公司的成长带给他丰厚的回报,巴菲特博学、睿智,被誉为奥马哈的圣人,是金融界的正能量。

而索罗斯留给人的印象就没有那么好了,他是金融市场上的投机者,像日月神教的东方教主,所过之处总会掀起腥风血雨。他善于抓住稍纵即逝的大机会,快进快出,往往在短时间内就能获得巨额财富。索罗斯最辉煌的成就就是做空英镑,这一战当中他战胜了英国央行,同时他还是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主要肇事者之一。

两位大师的投资风格是截然不同,但是马克.泰尔发现有一点是相同的,两位大师都是非常快速的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巴菲特可以在十分钟内决定购买一家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公司。而索罗斯有一次在办公室和人谈话,谈到一半的时候,他停下来做出一个数亿美元的投资决策。

当时的客人后来回忆说,我吓得发抖,巨额交易在索罗斯这儿,就像喝杯咖啡、吃块甜点一样,随意、简单。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决策为什么都这么快呢?这就是本书要谈的关键问题------投资习惯。在本书作者马克.泰尔看来,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在两位大师这已经是一种习惯。

他们多年的经验让他们在面对机会的时候可以做出一种自动习惯,是一种无意识能力。我们来设想一个场景,开车在路上变道,如果说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司机,他瞬间就能做出判断,打转向灯、打方向盘、减速或者加速,车道就换过去了。

但是如果说换成一个不会开车的新手,那么变道其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物理问题。我们车速多少,前后车速是多少,旁边的车道上前后车距离是多少,他们的车速又是多少,几个变量列方程,然后计算变道的时机、速度,他可能直接晕了,而且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

差别就在于变道对于老司机来说完全不需要思考,他只是做一个无意识行为,这就是我们所通常说的习惯成自然。那么两位投资大师都有着哪些与众不同的习惯呢?这就是本书要讲的内容。本书作者马马克.泰尔是澳大利亚财经作家,他最早从黄金期货当中赚到了第一桶金,成为职业投资者。后来他办了一份叫做世界金融分析家的免费杂志,当起了投资顾问。表面上他信心满满的向客户推荐各种股票,但是实际上他的投资业绩确实非常糟糕,以至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中,他自己的钱只敢存在银行。

听上去有点讽刺,但是也很坦诚,这恐怕是大多数投资顾问的真实写照。如果你一直这么下去,马克.泰尔终其一生也许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股市黑嘴。但是后来他认真研究了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习惯,依照大师的习惯改变了自己的投资行为。

从此以后,马克.泰尔开始逆袭。1998年以来,他的年均收益率达到24.4%,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成绩,已经接近了巴菲特的年均水平。可以说马克用自己的成功证明了这些习惯的巨大价值。马克在本书当中总结了巴菲特和索罗斯二十三个制胜习惯。

本次将以五个习惯作为线索,为各位浓缩提炼本书的精华内容。

第一个习惯,永远把保本儿放在第一位。这听起来有点平平无奇,却是两位大师最重视的习惯。为什么呢?因为在金融市场,赔钱太容易了。

举个例子,维克多.尼德霍夫曾经是全球十大基金经理之一,他管理的对冲基金年均收益率达到百35%,很早就成为了亿万富翁,在华尔街可谓是傲视群雄。然而在1997年10月27号这天,一天之内他亏掉了所有财富。

这个沉重的打击,让这位出生哈佛大学的传奇投资人至今也没有恢复元气。类似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着。许多普通投资者都遭遇过股价被腰斩的经历,或者听说过身边某位朋友爆仓了,可以试想一下,如果说你损失了50%的资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够重新回到起点呢?

假如你是巴菲特,年均收益率达到25%,那么你需要三年。如果你是索罗斯,收益率有28%,需要两年。如果你不如两位大师,年均收益率只有12%,那么你需要六年时间才能够满血复活。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遭遇了腰斩,永远也无法回本。

所以说永远不要让你的本金遭受过大的损失。不过,金融市场上风险是与收益共存的,要赚大钱就要冒大险,如果谨小慎微不敢承受损失,怎么能够赚大钱呢?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巴菲特和索罗斯在做一笔交易的时候,并不会满脑子想着保本两个字。

打一个比方,你开车的时候想的是什么呢?是怎么到达目的地,对吧?你想的不会是保命,但是安全是行车的基础,你会与前面的车保持距离,小心左右的车辆和行人,遇到危险及时刹车,只要遵守了这个规则,自然会安全到达目的地。

同样的道理,巴菲特和索罗斯也有一套安全行车的规则,让他们保住资本,同时赚取超常利润。这个规则就是只投资高概率事件。所谓高概率事件,简单的来说就是那些胜算很大的投资机会。这个规则用孙子兵法的一句话来说,就是先胜而后求战。

一起来看一看巴菲特1972年投资华盛顿邮报的经典案例。当时道琼斯指数下跌了40%,华盛顿邮报的股价从38美元跌到了20美元,虽然说跌幅也不小,但是没有人敢轻言抄底。为什么呢?因为当时美国漂亮50指数的成份股,比如ibm、宝丽来、施乐这些公司可是跌了80%的。

所以说市场悲观的认为华盛顿邮报还得继续大跌,可是巴菲特却从27美元开始分批购买,一路增持,他的依据是华盛顿邮报的市值只有八千万美元。而另一家出版商本来要以四亿美元购买华盛顿邮报的报纸和杂志业务,股价下跌之后,华盛顿邮报的这些业务就不值钱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它仍然管理有方,年收益率达到19%,拥有卓越的名牌,仍然在华盛顿等地区具有垄断地位。那么简单的一算账,等于现在是以两折的价格购买这家优秀企业,赚钱就是一个高概率事件。后来华盛顿邮报成为巴菲特持股时间最长的股票,30年增长120倍。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高概率事件与他们的市场哲学息息相关。巴菲特给投资市场起了一个名字市场先生,市场先生每天都会出现,提出一个价格买你的股票,或者是把股票卖给你。这位先生是一个躁狂抑郁症患者,他的报价极不稳定,有的时候他的报价高的离谱,有的时候又低的离谱。

当市场先生心情抑郁,报出一个极低价格的时候,赚钱就是一个高概率事件。索罗斯的看法和巴菲特很类似,他也不相信市场是有效的,他提出了一套反身性理论。简单来说有两点,第一,投资者的信念会影响市场价格,比如大多数人看好某只股票,那么它的价格就会上涨,因为大家都会去买。

第二,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价格的变化。这个提法有点莫名其妙,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比如财富效应,股市上涨,投资者感到自己更富有了,于是会增加自己的消费和投资,结果全社会的消费额和利润都上升了,经济的基本面改善了。

这又会促进股市进一步上涨。索罗斯认为一旦市场形成反身性,趋势就会持续,这个时候赚钱同样是一个高概率事件。1997年索罗斯做空泰铢,泰国央行不得已实施浮动汇率制。本来泰国央行计算过泰铢的真实价值是32铢兑1美元,所以他们估计泰铢会贬值20%左右,但是到了年底,泰铢贬值幅度超过了50%。

也许泰国央行的估算非常符合货币理论模型,但是他们没有想到的是,泰铢的自由浮动引发了反身性过程。具体过程是这样的,九十年代泰国借入了大笔外债,大约占到国家GDP的50%。泰铢贬值使得泰国的美元债务规模骤然膨胀,引发国际投资者对泰国还债能力的担忧。

他们抛售一切泰国资产兑换美元,泰铢进一步贬值,无力还债的企业越来越多,即使没有债务的企业也岌岌可危。泰国经济迅速衰退,于是泰铢继续贬值。索罗斯笃定泰国央行实行浮动汇率制,以及引发反身性,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于是他同时在外汇现货和期货市场上做空泰铢,盈利超过十亿美元。

回避风险,把保本儿放在第一位,是两位大师的制胜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投资高概率事件。

两位大师的第二个习惯,只投资自己懂的领域。前面说到了高概率事件,那么自然有一个问题,在哪儿寻找这些高概率事件呢?作者马克说,就在自家后院,这里自家后院是指你懂行的领域,也就是巴菲特所常说的能力范围内。

所谓术业有专攻,在你的专长领域,抓住盈利机会的概率肯定是最高的。比如索罗斯不会去买巴菲特看中的股票,而巴菲特也不会去做索罗斯的衍生品对冲。有两个人塑造了巴菲特的能力范围,一个是格雷厄姆,一个是费希尔,也有翻译叫做费舍或费雪。格雷厄姆是价值投资的开山鼻祖,他只寻找那些价格大幅低于价值的廉价股票,费希尔寻找的也是廉价股,只不过这个廉价是相对于股票的成长性而言。比如今天价值一块钱的股票价格是一块一,但是它明天的价值是两块。

这种高速成长的股票就是费希尔要找的,巴菲特说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就是由格雷厄姆和费希尔构成。如果说市场上没有符合格雷厄姆和费希尔标准的机会,他会选择旁观。比如他曾经在1969年关闭过自己的合伙公司,他说我不想玩一个我不懂的游戏,所以我决定激流勇退。

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巴菲特的选择也是完全不参与。再来看索罗斯,一般人的印象当中,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在期货和外汇市场上那是翻云覆雨,似乎无处不在。但是实际上相对于万亿级的衍生品市场来说,索罗斯百亿规模的基金也只占据了一小片领地。

索罗斯的能力范围来自于哲学家波普尔,在波普尔的启发下,索罗斯认为所有人对世界的认识都是扭曲的,这种扭曲会影响金融市场。前面我们讲过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基本上都是利用人们的认知扭曲进行投机。简单来说,索罗斯不参与正常的市场,被那些循规蹈矩的交易不感冒。

有一次本书作者马克.泰尔参加一个晚宴,遇上一位叫做拉里的投资者。拉里对生物科学非常着迷,平时阅读的都是自然杂志这一类的科学期刊。因为对生物科学懂得多,所以他就专门研究生物领域的科技公司,结果投中了好几家非常有前景的创业公司,仅几年时间就赚到了数百万美元。宴会上许多人都围着拉里向他请教,怎么投资什么公司。这些人里边有一位女士叫做玛丽,她看上去对股票一无所知。马克很好奇,于是问他以前都做过些什么投资,两个人这么聊了起来,结果发现玛丽原来对房地产投资非常在行,有着多年的炒房经验,最近刚刚买了两套公寓,价格已经翻了一倍了。

玛丽明明很懂房产投资,而且做得也很不错,何苦要去投资生物工?多数人其实与玛丽一样,没有意识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蕴含着最好的投资机会。这山望着那山高,偏偏去投那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

作者建议这样的人向巴菲特和索罗斯学习,拒绝能力范围之外的一切机会,专注于自己懂行的领域,在懂行的领域怎么找到投资机会呢?

两位大师的说法是自己去调查。其实许多投资者也知道调查很重要,但是他们的调查往往来自于二手资料,比如说股评专栏、财经节目等等。巴菲特和索罗斯就是自己调查一手资料,研究企业年报,实地考察,拜访企业高层。

看年报是巴菲特的最大爱好,哈撒韦公司的档案室里有188个抽屉,都是用来装年报的。巴菲特唯一的调查助理就是档案室的管理员,索罗斯同样会研究大量的年报,除此之外,他广泛阅读各类行业刊物,如果想了解的情况不在年报当中,两位大师会走出去挖掘信息。

巴菲特曾经为了调查一家生产汽油添加剂的企业,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在货车站数油罐车的数量。七十年代末期,索罗斯预感到模拟技术将要被数字技术所取代,于是他跑去参加美国电子工业协会的会议,期间每天拜访八到十家公司,竭尽全力去了解新兴的数字技术行业。

第三个习惯,集中投资。主流的投资理论推崇分散投资。如果说一个投资组合当中有一百只股票,那么即使有一只跌了50%,总资本也只是损失了0.5%。

但是有两个问题,分散化会限制你的利润。如果购买一百只股票,即使有一只翻倍了,总资本也只是增加了百分之一。关于这个道理,美国的财富杂志做过一个经典总结,说从来没有人靠分散投资成为亿万富翁。第二个问题,分散化从根本上来说是对风险的恐惧,一个人对选择股票没有信心,于是他告诉自己,多买几只不同的吧,总有一些会长总不至于都亏吧。

这样的想法呢或许能够带来一点安全感,但是在巴菲特和索罗斯看来是荒唐可笑的。巴菲特曾经说过,分散化是无知者的自我保护手段,我们可以用生活当中的选择做一个类比。C罗是炙手可热的足球明星,试想一下,如果说有个投资顾问告诉少年C罗,你要集中练足球,风险太大了,万一没成呢,不如分散一下练练篮球还有乒乓球吧。

C罗会如何回答呢?在任何一个领域想要成功都必须专注,甚至需要all in,怎么到了金融市场,真理就改变了吗?不会,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投资者特别是业余投资者不可能去调查和甄别太多的股票。如果说一个人买了一大堆股票,可以肯定的说,其中90%都是张三李四推荐的。

买了一堆自己都不了解的股票能够降低风险吗?另一方面,控制风险的真正关键是提高每一笔交易的胜算,也就是前面讲到的寻找高概率事件。而高概率事件不是说有就有的,很可能半年也不见得发现一个,好不容易找到一个当然要集中获利。

所以说每当遇到好的投资目标,即便财力雄厚如巴菲特,也只是恨钱少。华尔街上流传着一个故事,索罗斯的接班人克鲁克.米勒在掌管量子基金之后开始做空美元。当这笔交易出现盈利的时候,索罗斯问他投了多少,米勒回答说十亿美元。

索罗斯听了之后很不屑的对他说,这也算投资啊,在索罗斯看来,米勒投的太少了,如果对交易有信心,就必须全力出击。在一笔交易上投入大量资本需要勇气。但是对于索罗斯来说,如果判断正确,投入多少都不算多。

第四个习惯,对投资抱着无限的耐心。

巴菲特和索罗斯的投资风格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没有机会的时候,他们会耐心等待,一旦机会出现,他们会即刻行动。机会多久能来呢?这谁也不知道。比如巴菲特就曾经在哈萨维公司1998年的年会上说,他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找到这个投资的股票了。

但是巴菲特不会为了投资而投资,他乐于等待,他曾经说过,我没有时间框架,我会无期限的等。很多人都知道,索罗斯最经典的案例是1992年做空英镑,他一天之内赚了二十亿美元。但是一般人不知道的是,为了这一天,索罗斯等待了五年时间。

1987年英国加入欧洲汇率机制,这个机制是以联邦德国的货币马克为核心,其他国家的货币盯着马克。当时英镑利率较高,欧洲资本流入英国,反对英镑的需求,拖住了英镑的汇率。所以从表面上来看,英镑的表现和马克一样稳定,但是索罗斯已经意识到这种稳定是暂时的,欧洲汇率机制迟早要瓦解。

所以打那之后英镑进入了索罗斯的视野,三年之后德国统一,德国的相对实力进一步提升,这加剧了欧洲各国之间的不平衡。这个时候索罗斯已经清晰地看到,弱势的英镑必然难以长期盯着马克,也就是说英镑贬值将是一个高概率事件。

之后普罗斯又耐心的等待了两年,直到1992年,他从德国联邦银行总裁的讲话当中发现,德国人希望把弱势货币排除出欧洲汇率机制。索罗斯的假设得到了验证,机会终于来了。作为行动的前奏,索罗斯先攻击了意大利里拉,他获得了成功,但是做空里拉赚取的利润,索罗斯这才杀向了他期待已久的猎物------英镑,索罗斯为了最佳的投资时机,可以耐心蛰伏五年,而一旦时机成熟,立马出击,绝不手软。当时量子基金的总资产是七十亿美元,而索罗斯做空英镑的时候,通过加杠杆儿总共投入了一百亿美元,称得上是彻底all in了。

巴菲特在看到机会的时候,同样也不会迟疑,比如他收购美国第二个珠宝零售商,谈判只用了十分钟,问了五个问题。然后。博山总裁给出一个报价,巴菲特和他握手成交。本书作者马克说,普通投资者常见的问题是频繁交易,匆忙开始一笔投资,但是在真正的机会到来的时候却左顾右盼、犹豫不决。

但是巴菲特和索罗斯恰恰相反,他们不会轻易开始一笔投资,但是一旦决定就会立刻行动。

两位大师的第五个习惯,二十四小时不离投资。在本书作者马克看来,巴菲特和索罗斯这两位投资大师之所以如此成功,最大的原因在于他们把投资当作生命,为了实现目标而倾尽全力,持之以恒。

据索罗斯回忆,他甚至做梦都会梦到自己的投资,而巴菲特说过,只要我活着,我就不会停止投资。众所周知,看年报几乎是他最大的业余爱好。有一次,巴菲特和妻子苏珊去朋友家吃饭,这位朋友刚从埃及回来,晚饭之后他打开了幻灯机,为客人展示金字塔的照片。

这个时候巴菲特说,我有个更好的主意,你给苏珊放照片,我去你们卧室读一份年报怎么样?生活当中的巴菲特是一个很节俭的人,他今天住的他是1958年三万美元买下的房子,他喜欢在麦当劳吃饭,而不是在高档的西餐厅。

甚至据说巴菲特买一瓶饮料也会价比三家。索罗斯同样也节俭,他一生当中大多数时间都住在普通的住宅当中,毫不关心居住环境。他与第二任妻子结婚之后,妻子出去找房子,结果找到的房子都被索罗斯否决了,不是嫌太贵就是嫌太大。

索罗斯出门的时候会坐出租车或者公交车,有的时候干脆步行。两位大师的生活如此节俭,那么他们赚钱的动力是什么呢?一般来说赚钱的动力有两种,一种是远离形式,为了远离贫穷,所以要赚钱。如果是出于这种动机,当一个人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他就会停步不前。

两位大师显然不是为了远离贫穷,事实上巴菲特在1956年就已经财务自由了,那个时候他还没有真正开始投资生涯。而索罗斯在1981年也已经拥有了2500万美元身价,足以提前退休。真正让他们不知疲倦工作的是第二种动力------追求

巴菲特追求的是乐趣,对他来说,每天跳着踢踏舞来到办公室,阅读一本年报,看着财富增长就是最大的乐趣。他说,我在做我非常爱做的事情,钱只是副产品。而索罗斯的追求呢似乎更有一些哲学的意味,他把金融领域当作自己思想的试验场,他想证明自己的观点,成为受人敬仰的哲学家。

这种追求让两位大师进入了一种称为心流的状态,精神完全集中到投资上,心无旁骛,忘记了享乐,甚至忘记了金钱。作者马克认为这是任何领域的所有大师们共同的特征,而金钱只是这种忘我投入的附加奖励。

最后,马克建议所有投资者像巴菲特和索罗斯这两位大师一样,专注于投资本身,享受投资的过程,这样可以让你摆脱投资过程当中的各种心理和情绪干扰。

总结下本书内容:

第一个习惯,永远把资本放在第一位。第二个习惯,只投资自己懂行的领域。第三个习惯,集中投资。第四个习惯,对投资保有无限的耐心。第五个习惯,二十四小时不离投资,巴菲特和索罗斯都是这个时代标杆式的投资大师。

研究他们投资方法的书有很多,而本书独辟蹊径,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了两位大师的投资习惯上。在本书作者看来,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学习两位大师的投资习惯,规范你的投资行为,可以帮助你获得一种无意识能力,确保你行走在一条正确的财富之路上。

华君雷,三位985经济金融学硕士,非专业投资者的睿智伙伴,借助Wind、Choice投研数据库,紧跟资本市场前沿,从粉丝利益出发,点亮漫漫投资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