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如果学生拥有了思想,还怕考场上那篇憨憨的作文吗?我也常常这样想,如果我们真的让学生去读书,他们能不丰盈自己的思想吗?当然,我也时常这样想,如果把语文课给学生一部分就让他们读书,真的就比教师的满堂灌差吗?这些想法,早已被很多人给否定了,理由种种,其中有一点:能比做题更管用吗?那好,请来看看我学生日常的习作。同时,也真诚地告诉你,这也不过是让学生读了几十页书而已。仍坚信善良——扩充我眼中的人性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三(2)班 张金诺人性是与时代共存而生长的。因为有太多没有能力处理的事情,人创造了神,情感有了寄托,于是宗教和经验主义得以诞生,人性中多了虔诚和利用;因为人的主体性在不断地解放,理性主义开始风靡,有了理论和勇气,人性中多了程序化的冰冷和反程序化的温情。我不会觉得文中所提“随大流”是件可耻的事情,而独立判断又多么高尚。如果当时的士兵将希特勒当作神,当作自己的信仰,那么让他重新思考而违背命令不是更摧毁他吗?我们站在后人的角度上可以批判他当时的行为是不道德的,但站在人性的角度上,我们又真的问询过他的内心吗?我们冠以善良的名号妄加罪名,我们又真的道德吗?当然,我们都希望社会有稳定的秩序,扭曲残暴的价值观是不符合人性的大多数的。但我不认同“恶的平庸性”的说法,那为什么没有“善的平庸性”呢?当真善美成为了大势所趋,那么人同样也会进入“无思状态”。“无脑爱国”“故意煽情”便是如此。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立足于黑暗,利用人性的兴奋刺激感,后者政治正确,利用人性的共情能力。其实是统一的:不过是在理性主义横行的时代,有能力的领导者用人性中的一个点扩展开来,将人性作为工具,人作为载体,实行他们认为的大道,如此。绝对的恶和善都属于丑。我认为独立判断的条件之一是要承认恶而仍然坚信善良。引用一下徐涵才子的座右铭:我们要努力去消灭人性的弱点。生命哲学的理解和判断:做自己所坚信的,善恶自会站队。2021年8月18日写于苏州“夸”苏州中学园区校 高三(2)班 万心羽“旧自行车丢了,买了新自行车,骑着新自行车出去玩找到了旧自行车,难过,求夸!”“两辆自行车,双倍的快乐,夸!”“失而复得,夸!”:你给旧自行车找了个新伙伴,夸!“同时拥有两辆座驾,新一代好青年的标配,夸!”这是某“夸夸群”中的对话。“夸夸群”的前身则是豆瓣的相互表扬小组,正如所见,组员们每日在群内相互表扬,相互夸赞。当时的“夸夸群”还曾一度掀起了一阵热潮,引起众人的效仿,“XXX,求夸”的各种句式层出不穷。对夸夸群其实也不必过分的解读,迅速兴起的这种文化则是人们在互联网上快速聚集,发起娱乐、宣泄情绪的需求,事实也表明在热度过去之后,这样的现象也迅速消散。夸夸群有如一面虚无的镜子,所反射的是一个美好而不真实的自我。在过分依赖别人对自己的夸赞时,个人的虚无性便愈发明显,从而容易丧失真正的自我。因此,不应沉溺于受夸而得以迷失且浮于表面的自我满足。应对夸夸群保持激情的疏离。激情要求我们“投身其中”,疏离要求我们“置身事外”。人无法通过寻求物来使自己得到永远的满足,别人的夸赞也是如此。在注定孤独的前提下以激情而进行自由的选择是人们的权利,但通过受夸来逃避现实则具有消极的意义,而非所谓应有的“激情”。即时快感的快速流失使得夸夸群的热度转瞬即逝。而人注定孤独,选择了烟花般的夸赞,便要接受一时满足后的孤独。法尔克尼斯曾言:“人们追求赞许与认可的心理固然无可厚非,但坚持向前的驱动力绝非外界因素的衍生品,而是源自内心的主观能动性,对更高层次的向往和追求。”对更高层次的追求是坚持向前的驱动力,何不以这份激情走向更为“自由”的城邦。独立判断是对生命的质问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三(2)班 李明锐这次整理中,我最深刻的莫过于对独立判断的讨论,尤其是对“他们无法接受作为杀人法的自己,不愿意与这样一个自己共存。为此,他们甘愿承受危险,甚至付出生命””。一方面,这句话可以是理解为他们无法欺骗自己,遵循纳粹惨无人道的法律,由此与自己共存。而我想到想将它换一种人道上的解释“在行不义和承受不义中进行选择。”拿一个我亲身经历的例子,下雨天雨伞被拿,我曾经连续有3把伞在下雨天被其他人拿走,当时的我十分愤怒,在这种情况下,我的内心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种阴暗的想法“既然别人拿了我的伞,那我也要拿别人的伞!”在这小小的一刻,我觉得其实就是对人性的一种考验,我究竟该去做什么,我凭什么就要白白地承受不义。而因为这种幽怨,催生了了我去行不义的动机。如果用一个客观的角度去看,尽管我的伞被别人拿走了,我也没有任何正当理由去拿走另一个无辜的人的伞,这样做的后果甚至是逼迫这个无辜的人同样进行承受不义和行不义的抉择。思考这样的问题,让人备受煎熬,从人的本性去考虑,自己无故承受不义,报复心理的产生是无可厚非。但如果去拿别人的伞,自己又是折磨自己,是相当于与自己决裂。独立判断不是一句套话,它更像是一种质问,是从人出生到死亡无时不刻对自己人生信念的一种质问。起点是虚无,终点是孤独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三(2)班 汪新宇这句话究竟什么意思?我认为它不仅仅指来时一无所有,走时一人独行。更可以指现代人的阶段性转变之后必然的悲惨结局,也正是书中所言:绝望的哲学。什么是虚无,将其置于思想层面便能发现,它是一种境界的跨越。有个很经典的言论: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第一阶段我们去认知,去了解这个世界,本能的活着,跟着大众云云。但是不久,活了十几二三十年,人们发现这个世界变得复杂了,很多东西好像并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也不仅仅是他人阐述的那样,我们有着自己的见解了,却察觉到了更多自己无法解释的。总有对立面,总会有矛盾。人们便逐渐苦恼于思考,迷茫于寻找,开始怀疑自己的认知和追求。这些有没有意义?究竟该怎么去活?如此一来看山也感慨,看水也叹息。这样子就渐渐步入了第二阶段:虚无主义。山不是山了,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很多人就卡在了这,他们想逼迫自己要去做点什么,但是心里又在默念做这个好像没有意义,结果什么都做不成。于是人们想倾诉,想让别人提点自己。是啊中国人口多,走出去随便哪处都是人。但是大街上地铁里,到处熙熙攘攘,可每个人耳朵里都塞着耳机,生人勿近,杂音勿扰,没有人愿意驻足去倾听一个失落人士的声音,更何况有那么多的人也不过是把迷茫装入了耳机。这,便产生了孤独。人类的痛苦,可以没有回应,但一定要有人听见。但是你愿意诉说给谁听呢,想诉说的那位愿意听吗?如上所言孤独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无法倾诉,这并不是脆弱的表现,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人们为什么总在说要坚强,因为人本身就脆弱的不堪一击,而我们常常碰不到那个在脆弱时接住我们的人,所以我们有了孤独。这种孤独感不是一下子崩塌,这样的孤独是一点一点细小的堆积。恰恰因为小,这样的孤单无法释放。我们扪心自问有多少掏心掏肺的朋友?就算有,你愿意耽搁他的时间来缓解你那么一次次小小的压力么?可能宿舍夜聊可以,其它时候呢?不都是一个人扛着过。之前有一次做安全教育平台的时候看到了一个问题莫名感慨:你愿意和父母讲心事么?我犹豫着犹豫着选了不确定。我们最亲密的父母确实愿意倾听,但是父母渐渐年纪也大了,会害怕他们担心,更会害怕他们不明白。因为这些现实中的种种原因,我们没法和身边的人讲出心里话,退而求其次,网络的普及让我们一头扎进了网络世界。新闻微博动态朋友圈,人们开始浏览各种各样的片段型信息。但了解完了爽完了之后呢,却仍然没人能解决你的孤独,感到的反而是与世界更大的脱节感。最后社交逐渐走入了人的世界,尤其是陌生人社交的兴起。短视频拉快了我们和陌生人认识的速度,快到只用那几十秒的视频去对某个人产生好感,交友不再看性格爱好而是看颜值身材。有些词去形容,叫做快餐社交,杯面式爱情,没有内容营养可言。开场都是爆照,身材,千篇一律,评论区再堂而皇之的冠以大家都喜欢看来让自己产生低俗的快乐感。说白了就是用欲望堆积空虚,用大范围的涉猎聊以自慰。所有的孤单、倾诉被粗暴的用欲望来搪塞麻痹自己而已。但是这有用么?先不谈盈利者利用这种心理拍短视频带来了如何的社会效应,就小方面而言,鄙人在不同时期都看过一段时间的抖音,曾经的抖音我刷到过很多音乐,刷到过很多兴趣爱好,各种各样的陌生人萍水相逢,笑脸相迎。如今我把自己的账号注销,以一个空白账号的身份重新观看,却能看到很多的文案,很多的伤感,很多在网络上找自信的可怜人或是在网络上求安慰的可怜人。是这个世界变得孤独了,变得悲惨了。并且,可能就会这么一直到结束了。至于原因呢,先来看第三个阶段:看山还是山。这就是他最后所提的存在主义也是希望的哲学。我们看什么都有了意义,也就不孤独了。我们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因为可以有选择有作为。但是我们这代人真的在这方面有做出真正正确的迈进么?做的事有意义反倒像是给了自己一个清醒地看着自己堕落的理由。并且这种堕落,难脱身。它不是一种由错到对一个答案而已,它是一个过程,其实堕落的人知道路在哪,怎么走,但他更清楚这路有多坎坷,所以他选择在十字路口慢慢等,等了一时,便等了一世......因此啊,很多人彻底地停留在了第二个路口,这便是绝望的哲学。已经不仅仅是社会现象了,更是当代人的思想大困境。由虚无主义开始,产生孤独感并遥遥无期地走向终点。生命哲学:生于黑夜之人,亦要怒号光明,信仰终将赐予我们结局存在即虚无苏州中学园区校 高三(2)班陈沁悦存在即虚无意味着我们享有受意识支配的自由。这种自由意味着意识的主导作用广泛存在。同时,这种意识是具有对象性的,但是却不包括自己本身。因此,如果说人的存在就是意识,而意识本身就是虚无,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虚无,也就有了存在即是虚无这个命题。正所谓“通向自由之路,经由花神。其中的关键之处在于行动背后的意识支配性。人的存在可以改变是基于人并没有什么预定的本质这一事实,而人的存在原本就是虚无又推出了它的本质是“有待形成”的这一基本理论。“自在”的存在指的是被决定的、不能改变的物的存在。而把这种“有待形成”的、不固定的存在,叫做“自为”的存在,就是自己存在这一事实。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有固定的本质,而后者没有固定的本质,是时刻变化着的。人的存在在根本上是虚无赋予了人一个永恒的需求。人用毕生的激情去践行这种需求,却始终无法达到。激情是欲望的奴隶,欲望所指向的是虚无的深渊,好奇心和欲望将你带入深渊,却没有人将你带出。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存在是虚无的。人通过物欲的满足感企图实现人生的确定性。但这种有限的、固定不变的东西所具有的局限性使其没有办法填满无限的可能性并与人作为一个自为的存在,不断寻找属于自己的变化着的本质相悖。虚无永远无法为人类所克服证实了萨特的哲学术语:我们的“存在结构会溢出(我们)所占有的对象”。没有得到的时候产生的不满足情绪与得到之后又会产生新的不满足情绪在说明了认识人是一个矛盾体,意识具有复杂性的基础上也证实了作家王尔德的名言,“生活中只有两种悲剧:一个是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另外一个是得到了我们想要的”。存在就是虚无,虚无通往自由。萨特从“存在就是虚无”出发,最终推出了“人的自由”。这种自由建立在人的存在和最根本的虚无之上把存在的概念弱化到最低限度向我们展示了最坚不可摧的自由。自由就是人的命运。人唯一的不自由就是不能摆脱自由。无论是谁,都摆脱不了自由是本质、存在即虚无这一事实。简单地说,就是永远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个人苏州中学园区校 高三(2) 陆竞择简单说说对“简单地说,就是永远别忘了你面前的人是一个人。”一句的理解。主要是因为想到一句话:“过多过久地停留在数字上,往往会使我们养成一种粗鲁的记忆方式,一种遥远的旁观者态度,一种徘徊在悲剧之外的'客人’立场,不幸仅被视为他人的不幸,被视为一种隔岸的彼在。”尤其在拥有方便的电子产品之后,这种感觉尤为明显。感觉上讲,很多时候消息流通最广的方式还是文字,拿大洋对岸的美国来讲,感染人数前段时间突破3600万,看上去这个数字的力量很小,100万和1000万的差别在这是被无限缩小,因为整个事件离我们很远,不是特别关注时我甚至不会觉得今天的数据和昨天的数据有多大区别,因为我是旁观者,我体会不到每一个数字背后经历者的痛苦,每天多出的几千个感染者也就是几千个倒霉蛋中招了,我不会想到他们中的每一个人牵扯出的不光他们自己,更是数以千计的家庭的灾难。他们是人,是生命,观念与冲突是次要,对生命起码得尊重。小小的数字或者文字承载不了甚至一个人的生命的重量,别提数字下暗中所牵涉的,更多的生命。我希望这只是我的问题。(左边为汤雨心同学)是航船造就了大海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三(2)班 汤雨心说到今天的内容,不禁让我想到了一部影片和一个(几乎绝版)的游戏。前者的名字叫做《浪潮》,讲述如何使得人们心甘情愿地成为无思的一部分,加入类似纳粹的团体,以此来证明人们的独立思考有多脆弱。后者的名字叫做《无声尖啸》,它的英文名是“I CAN’ SAY BUT I MUST CRY”,同样是一部探索心灵的游戏,其中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剧情:一个操纵人类毁灭人类的AI,在自己的程序里给自己创造出了“本我,自我与超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独特的对比,一个在证明独立思考的脆弱性,使得自己成为一个机器而不是能够思考的人,一个在无限渴望人性,玩弄人性的同时又不禁接近人类。人们在矛盾中成长,因为承担着永远无法满足的自由的代价而拥有无限的可能性。这是我们一直熟知的。那么换句话说,人类拥有了缺点才使优点成为优点,那么缺点对于优点来说到底是什么呢?用一个词来修饰矛盾,那么一定是复杂。这就像辩证一样,用双腿才能走路。一个人物必然是复杂的,复杂的人物才有了各种感觉。比如“唐吉坷德”。我以前一直在想一个问题,现在有这样一个场景:一个勇者历经千辛万苦打倒了魔王,然后发现帷幕落下——这只是一场戏剧。那么这场冒险对于勇者来说是什么呢?或者说,如果勇者发现了真相,他还能是勇者吗?他曾经被界定成为勇者,但当他意识到这点事他已经“不是”勇者,因为他获得了成为其他人的可能性。那么这些都是毫无意义的情节吗?这就像大仲马笔下的基督山伯爵,如果他的目的就是复仇,那么无法拥有最后的结局。所以是什么造就了人的复杂性,是什么使人成为人?并不是思想,如果是思想,那么人一直在成为他人,可是人得先是一个人。说人的本质是虚空,我并不能苟同。因为虚空是一个太宽泛的词,它简直在说:一个人经历相同的经历就能成为那个相同的人。但不是这样的,人无法再来。一点点的改变能够带来最后的结局,这个结局通常意想不到。我哥曾经和我讲过混沌系统,一个事件是确定并且能够计算出来的,只是有这个能力把这个事件计算出来的计算机还不存在。我觉得不是这样。我觉得人是人,是因为人有能力改变的那些,人的自我。像一片大海,是航船造就了大海。关于爱情的选择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三(2)班 唐铁峰在有关萨特的篇目中,作者提到了一本书《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很巧的是我在假期当中也阅读了这本书,那么灵犀之间似乎对于萨特的思想有了更多的共鸣。就此,我将会浅显地谈一谈有关爱情的选择,因为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中,最表象的就是人物之间对于爱情的选择。萨特的存在主义学说中,最重要的两点分别为:自由选择和积极行动。而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这一书题中的轻,作者给出的解释是轻视来自人的一种存在方式,人的存在有着无限展开的可能,不被任何本质所限定,这是一种自由而自由的体验,这是对于人的深度剖析,那么对于爱情来说,亦是如此。萨特提到了,人的存在根本上虚无,这赋予了人一个永恒的需求,那么对于爱情来讲,我们追求爱情,是不是也是为了去填满自己的虚无呢?这应该只是填补人生虚无的一个方面,而对于如何去填满萨特给出的方法是模仿。模仿,那么爱情当中模仿是什么?人对于爱情的选择,归根结底还是人在去选择另外一个人,而模仿的并不是说是我们自己,而是说我们在通过我们自己选择的人去模仿、相像我们欲望当中的一个人,这也就是萨特所说的“生存者与存在物的符合”,但是,也因此,萨特说了这种做法是注定要失败的,因为这只是局部地、暂时地满足了对确定性的渴求。看过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的人知道,书中的爱情并不完美,身处于爱情当中的人总是在不断地思考反思自己当下的爱情,所以,这也造成了许许多多的人,在爱情上感受到不断的困惑,对于自己当下拥有的爱情会感到不够满足,那么其实这也说明人在爱情当中,重要的永远都是自己。因为重要的是自己,爱情才会拥有选择,而人在根本上是自由的,那么选择也应该是自由的。但是,如萨特所言,这份自由也意味着沉重的负担,因为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为后果负责的人,也就只有我们自己,这也意味着,爱情,必不如想象当中那般来得轻轻松松。不过,爱情的沉重并不是说爱情本身是沉重的,而是因为我们自己给这份爱情带来了沉重。如上所言,人的根本是虚无的,这也意味着我们不可能找到完全符合我们内心欲望的爱情,因此我们拥有了诸多的选择,当我们选择了其中的一个的时候,意味着我们所顾及的也只是内心的一部分,当然,值得注意的是,爱情当中的不选择同样是一种对于爱情的选择。明白了这些,对于爱情选择来讲并不是在教会你去如何选择,因为真正的选择遵从的其实还是自己的内心,这是因人而异的,我们需要的是去选择的勇气,更要具有选择之后为自己选择产生的责任承担的勇气。爱情必然是不完美的,世界上也不会存在有完美的爱情,完美的爱情,只是人对于虚无的构造,在以虚无填满虚无,这是一种悲观的论调,但我也只是想告诉大家,认清楚自己的选择,既然不存在有完美的选择,那么就应该让自己的选择趋近于完美,这并不是说要眼高于顶,而是说要自己去包容自己的选择,虽然萨特说的,他人就是地狱,爱情越热烈,双方就越接近受虐狂和施虐狂,不过,我们不得不承认的就是爱情就是如此,人们就是在这样的情景当中感受到快乐,我想,人们选择以这样一种受虐施虐的方式去不断定义爱情,也是在遵从自己的选择,我们所谓的施虐与受虐,也不过是在承担自己选择所产生的责任。虽然爱情似乎看上去让人失望,但正如《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当中》所写道的,爱情让你感受的是真正的快乐,每一个人的爱情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也都是孤独和沉重的。(虽然我觉得爱情就是代表着一种绝望,只是很多人难以感知其中的绝望)生命哲学:减轻绑缚在人身上的负担,让混沌重见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