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和平 | 山河破碎 骨肉分离
山河破碎 骨肉分离
------三八线游记
这几天,每当打开电视,几乎随时能看到这样的新闻:美军航母、军舰、飞机聚集朝鲜半岛,大兵压境,张牙舞爪,似乎战争一触即发。这使我又一次想起了两年前的那次三八线之旅。
那次随团韩国游,旅行社没有三八线的安排。然而我觉得,去韩国不去三八线等于没有去。举世闻名的三八线,既是韩国和朝鲜的国界线,也是几十年来大国博弈的产物,更是世界强敌在中国人面前低头服软的标志,不去亲眼目睹会遗憾终身。与导游商议争取未果,利用那一天的购物时间,我和另一位游伴儿毅然打车前往。
三八线距首尔只有四十公里,打车也非常方便。首尔与国内的大城市没有多少区别,韩国人和中国人长相也一样,要不是交通顺畅,不会有出国的感觉。但出首尔上高速公路后便感觉到了异样的氛围:并不算宽阔的道路左侧,一个个三角路障,一卷卷带刺铁丝网,均匀摆放着。这是一道在其它公路上看不到的特别“风景”,显然是为封闭公路准备的,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这是一个随时会爆发战争的地方。
途中有韩国士兵检查,但却并没有多么严格,只是看一下证件。不到一个小时,我们便进入三八线旅游区。旅游区不算大,下车后没走多远,一道铁丝网便展现面前,这就是三八线靠韩国一侧的界限。铁丝网北侧是韩国与朝鲜各两公里的军事缓冲区。远远望去,朝鲜一侧山峦起伏,依稀可见田野里农民在劳作。十几里之外的一个塔一样建筑上,一面高高飘扬的红旗特别显眼,那无疑是朝鲜的国旗。据说,那四公里宽的军事缓冲区内,布满了双方埋设的地雷。望着那长满野草的隔离带,会有一种莫名的神秘与恐惧感,让我自然想起“不敢越雷池半步”那句话。跨越军事缓冲区的唯一建筑,是一座白色大桥,名曰“自由桥”。1953年,韩朝双方互换的战俘从这里通过。战俘过了这道桥就获得了自由,故名“自由桥”。位于韩方这侧的桥头上挂着密密麻麻的白色、蓝色“祈福条”,祈求国家早日统一,骨肉团聚。一条铁道在桥头嘎然而止,锈迹斑斑的铁轨上,横卧着一台弹痕累累的蒸汽机。弹孔大小不一,深浅各异,淋漓尽致地向人们诠释了什么叫枪林弹雨。在此,我伫立良久,望着那遍体鳞伤的蒸汽机,我想象着那场战争的惨烈,想象着多少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血肉模糊……
蒸汽机东面不远处,是一个有几十户人家、独门独院的小村庄。静静的村庄中有一个“拜望坛”。建筑算不上奇特,也并不宏伟,石座石碑前一个香炉,石碑上“拜望坛”三个粗大的隶书特别醒目。大概是对那段历史有所了解的缘故,站在拜望坛前心情便沉重起来。“拜望坛”,顾名思义,是远望家乡和拜祭祖先的地方。三八线划定后,这是韩国普通老百姓能够走到的距朝鲜最近的地方。南北朝鲜自1945年被分割后,很多离散亲人便无法再相见。几十年来,背井离乡的人们每逢中秋和春节,来这里遥望故乡,寄托对亲人深深的思念。咫尺天涯,那道铁丝网成了朝韩人民不可逾越的鸿沟。可以想象,遥望北方亲人的人们,几十年来经历了怎样的精神折磨。
离开“拜望坛”,我们来到不远处的都罗山火车站。2000年,朝韩敌对情势有所缓解,并发表了共同宣言。为了连接南北,开始共同修建此车站,并于2002年竣工。这是一个非常漂亮讲究的车站,然而,形势发展起起伏伏,车站最终未能起用,成了旅游景点。车站里只有零零星星的游客在此留影,购买纪念品。想必,这个车站曾经带给多少韩朝儿女希望,又给他们带去多么大的失望。
朝方曾从不同方向向韩方方向挖掘了几条几十公里长的地道,以备据此伺机对韩发起突然袭击,因让韩方发现,也成了三八线又一个旅游景点。戴上安全帽,乘坐矮矮的游览车,穿越350米长如煤矿的斜坡遂道,到了底部。一道厚厚的水泥墙壁挡在面前,墙壁上一个30公分见方的洞口。从洞口望过去,几米远的对面也是一道墙壁,墙壁上一个同样大小的洞口,那是朝方的地界。这个神秘的地道,让我产生了好奇,也引发了许多联想……
一天的三八线游结束了,这个特别的景区带给我特别的感觉,特别的心境。资料记载,三八线长248公里,截断了75条小溪,12条河流,穿过181条小路,104条乡村土路,15条道级(相当于我国省级)公路,8条高级公路,6条南北铁路。什么是山河破碎?这组数字给出了形象的答案。而山河破碎必然意味着骨肉分离!据说,韩国5000万人口中,有1000万人因此失去了与亲人的联系。可以想象,这漫漫七十多年,成百上千万的朝韩同胞,经历了怎样的骨肉分离之痛;在七十多年与亲人团聚的期盼与等待中,有多少人从天真烂漫的孩童等待成了白发苍苍的老人,又有多少人客死他乡,只能魂归故里。
我们不禁要问,谁是这一惨剧的制造者?!
赵和平,内蒙古丰镇市人。1956年生。1977年至1986年部队服役。1987年至2016年供职中国人寿。已退休。住呼和浩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