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渭林 || 母亲的嘱咐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嘉年华时”快速关注

老朋友】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

《母亲的嘱咐》

作者|邢渭林(陕西丹凤)

  农历7月13日,是母亲的忌日,屈指算来母亲离开我们已整整12年了。常常想写些纪念母亲的东西,终未如愿,今日临近母亲忌日,她老人家生前音容笑貌又一幕幕浮现眼前,尤其是我第一次远离家乡,参军入伍时母亲的嘱咐,时时响在耳畔,使我终生受益,它将成为我的传家之宝。

  34年前的1979年冬季,高中毕业、考试落榜的我,同众多适龄青年一样,怀着对军队生活的憧憬,积极报名应征参军。临行前,母亲将在外应注意事项和洗衣服的顺序、要领和重点洗哪些部位,仔细交代以后,特别嘱咐我:“无论到哪,不要稀罕别人的东西,哪怕它再金贵”。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我虽然已是一名乡镇干部,但是日子有时过的依然拮据;20年前建的一层平房,现在都能算作危房;一同参军、工作的战友、同事,有的提拔升官,有的进城也有了房子,甚至买了自己的车,我却依然如故,默默坚守在乡镇一线,挣着死工资,打理着自己的穷日子,每每想起母亲的嘱咐,面对现状仍心安理得。在部队四年间,一些战友利用乡党、熟人关系,收旧军装换新卖钱;我当军械员时,也管理着一些物资,但对它从无非分之想,顶多在连里老兵退伍时,送给几尺擦炮布(俗称白洋布)做口袋用,算是用公物送人情;退伍时带回两箱书、一床被子和二百元钱,是我的全部家当。后来经过招干考试,成了一名乡干部,工作中时时牢记母亲的嘱咐,不吃拿卡要,搞武装部工作十三年,送新兵几十人,从未收过别人钱财;也不因工作对象有钱有权而示弱,更不因其贫穷而欺侮,反而心向弱势,这也许成了自己不能进步的障碍。靠着自己微薄的工资生活,有时甚至遭到别人讥笑,奚落,但是,有母亲的嘱咐垫在心底,世俗的看法我全然不顾,这在当今这个时代很是另类,我行我素成了一种独有风格。

  母亲是我处在人生低谷时离去的,那年她只有63岁。头天晚上突发脑溢血,第二天下午便过世,应验了她“能干活时就走,省得托累人”的谶语,践诺了她一辈子勤劳、争气、低调的做人准则,没让我们尽一天孝心,没给我们留一句话,只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愧疚,无限的思念,给我们留下了世代受益的精神食粮。

  1999年8月,东岭乡副乡长选举未成功,一些以权代法者大做文章。身为乡组织干部的我,只因在半年考核时,向考核带队人讲了“副乡长很少下乡工作”的真话,选举失败后,自然被组织认定为另一队,加之我正好和书记同姓,在联合调查组查无结果的情况下,将与书记有所谓“亲戚”关系的十多名干部调离,我被调到丹凤县最北部的庾岭镇,从县南到北端,途中要倒车一次,其实,这是旧有的痼疾——发配。这一年,女儿10岁,读小学五年级,儿子6岁刚上小学一年级;家中还种有庄稼;离家200里之遥的我,自然不能常回家看老顾小,母亲虽不曾问什么,但从她的表情上看,显然是有想法的;媳妇在家要干农活,接送儿子上下学,自然就成为患高血压母亲的份外事,这无形中增加了她的精神负担。刚调去是冬天,在流域治理工地一呆就是33天,家中虽装有座机电话,却不在母亲屋子,我在工地又住群众屋,很少往家打电话,母亲的担心是必不可少的。那几年,月工资只有300余元,来回车费需50余元,除去伙食费,每月即使有时间多跑几来回,工资便全给班车加油了。

  2001年8月31日(农历7月12日)下午,我请假从庾岭搭丹凤信用联社便车,经峦庄镇到丹凤匆匆赶回竹林关。第二天恰好是祖父生日,晚上,姑姑、姑父到母亲家为83岁祖父祝寿,母亲烧锅做饭时,突犯高血压,把她扶到床上躺下后,因颅压过高呕吐不止,挂上吊针也不减轻,直到翌日清晨,母亲不吐了,却出现了心衰并发症,虽未进医院,医生也进行了治疗抢救,终无法挽救母亲生命。也许母亲德高,去世时除远嫁的妹妹未能赶回,其他亲人都在场,众多的邻居也留下了眼泪,那一幕至今历历在目,成了我挥之不去的记忆,安葬母亲的钱也是两位挚友及时凑我的。

  记得母亲说过,1961年坐我月子时,因细粮短缺,就用玉米面烙馍吃,咬坏了牙齿,后常常咬不动食物,我也暗下决心,好好孝敬母亲,有一天给母亲镶上好牙,谁承想还在我日子并不宽裕,尚不能考虑为母亲装牙,而且被诬陷之时,母亲突然离世,给我留下了终生遗憾,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永远的痛,也许成为那些人的一种孽过。好在庾岭镇的村干部、群众都不把我当“问题人”看待,还同情我从南到北路远,处处倍加关怀,镇上一般同事也能和睦相处,使我走出了人生低谷、乡镇工作最远的六个年头。

  母亲,12年过去了,我的女儿已大学毕业,即将工作,儿子也上了大学;您二儿子早已成家有了女儿,您那未曾谋面的小孙女,将进入小学高年级;我的工资也涨至当年的数倍,随着社会进步,诸多条件好转,您虽无缘享受,但愿您在另一个世界能够知晓。母亲,无论何时,我们都将牢记您的嘱咐,并把它作为家训传承下去,那怕再穷、再苦也始终不渝;相信您若天上有知一定会欣慰的  。

作者简介

  邢渭林,竹林关人,1961年出生。生活、工作未离开过农村,对农村、农民颇有感情;有从军经历,现供职某镇政府,业余爱好写作,报道、文章刊发于《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商洛日报》《陕西文学界》《商山》等。

关于评奖
(0)

相关推荐

  • 邢渭林 丹凤晒晒‖省图书馆文化扶贫慰问丹凤阳河行

    文化扶贫   情暖阳河 省图书馆2019春节扶贫慰问丹凤阳河行 阳河,一个距竹林关镇20余华里的山沟.春寒料峭,春意萌动. 2019年的1月25日,丹凤县阳河村迎来了省图书馆的文化慰问活动.在村办公室 ...

  • 邢渭林‖一位耄耋老人的快板人生

    86岁的白天景老人,是丹凤县竹林关镇雷家洞村人,他虽然只念过两年书基本不识字,但是,他才思敏捷,勤观察善思考,乐于接受新事物,把快板融入了生活之中,看到什么就说什么,而且说什么像什么,出口成章朗朗上口 ...

  • 【评论】邢渭林:让每位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让每位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 作者 | 邢渭林 己亥庚子之交,武汉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为匆匆欢度春节的人们按下暂停键,也为休假的人员打上了休止符. 疫情之下,考量着人性,更能体验出社会服务功能的良莠.众多 ...

  • 【邢渭林原创】厚诚的乡党老板

    ▲题图由作者本人提供 厚诚的乡党老板 文 | 邢渭林 汶川地震十周年前一天,西安三兆村,一条因建设工地多而繁华的村街,我和儿子走向一家"陕南手擀面"馆.刚到跟前,老板满脸笑容,&q ...

  • 【邢渭林原创】读书日,商州图书馆的美丽瞬间:衣衫褴褛者,最美读书人

    ▲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精神的富有者 文|邢渭林 四月的商州,春意已浓.莲湖公园绿树掩映,槐花飘香.下午,在朋友办事期间,我去街道闲转,路过商州图书馆,我便决定进去看看. 图书馆里面人 ...

  • 【邢渭林原创】老扒梁上的坚守者

    老扒梁上的坚守者 文 | 邢渭林(陕西丹凤) 正月十六清早,朋友去商南十里坪勘矿,称山上风景不错,邀我一同前往,车行六十五公里到达目的地. 一路行进在与金丝峡景区相连的开河.白鲁础,奇山秀水自然少不了 ...

  • 邢渭林 || 千年麟遊 温馨小城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吃在陕西 || 邢渭林:我所见识的涎水面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

  • 邢渭林 || 寻找抗战老兵中的感动

    ★嘉年华时光原创文学,文字爱好者的摇篮★ ---------------------------------------------------------- [新朋友]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字&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