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伏后,是养生的“关键节点”,6大信号一出现,需警惕中风!
三伏已过,虽然,迎来了凉爽的秋季。
但是,出伏后的30多天,一直到秋分时节,却是养生的“关键节点”。
出伏后,到秋分,是由夏转秋,由热转凉,节气更迭之际。
此段时间,堪称养生路上「最凶险」的30天,一定要高度警惕“中风”。
出伏后,昼夜温差大,一冷一热,交替折腾,最受影响的,就是血压,促使血栓形成,导致中风发生,十分危险。
中风又叫脑卒中,医学上称为脑梗塞,是死亡率很高的脑血管疾病。
中风,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
统计显示,每12秒有一个中国人发生卒中,每21秒有一个中国人死于卒中。
信号1:哈欠不断
打哈欠,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但是,一般在中风前1周,容易出现频繁打哈气的情况。
尤其是,本身有心血管病者,更要注意,在无其他因素影响,会出现不分时间地点,频繁出现打哈欠的现象,一定要引起重视。
信号2:突然视力模糊
如果,生活中,突然出现视力模糊,看不清,或者重影,或者视力明显下降,此时,一定要注意警惕中风。
因为,多达1/4中风者,在发病时,会丧失视觉功能,而另一部分,会感到视线模糊。
由于发病位置的差异,会引起不同程度的视觉障碍,所以,突然间视力下降,模糊不清,一定要提高警惕。
信号3:手臂发麻,甚至无力抬起
一旦,手臂发麻、无力,拿在手里的东西忽然落地,此时,也要高度警惕是中风的预兆。
在大脑的神经功能解剖上,支配上肢功能的区域,比下肢区域要广,因此,脑部血栓形成后,手比腿,受到影响的机会更大。
所以,一旦出现此类情况,一定要高度重视,及时就医检查。
信号4:顽固性打嗝
打嗝,也是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但是,有一些顽固性打嗝,也可能是中风前兆。
顽固性打嗝,在女性中更常见,打嗝的同时,还伴有胸痛、麻木、视力模糊等症状。
所以,打嗝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身体其他的信号,一旦发生这类情况,要高度警惕是中风,及时就医很重要。
信号5:舌根僵硬,吐字不清
如果,突然感觉舌根部僵硬,舌头胀大,说话不清楚,此时,一定要注意中风。
此外,在微笑时,只有一侧的嘴角会出现上扬,另一侧则无法活动,甚至出现面部肿胀,或是吞咽困难而不停地流口水。
此时,都要高度警惕中风。
信号6:突然剧烈头痛
头痛,也是很常见的,但是,如果,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跟平时的头痛有明显的区别,此时,一定要警惕是中风前兆。
临床上,80%~90%的中风者,都是以头痛为首发症状。
频繁发作,或突然发生的剧烈头痛,很容易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波动,血液循环受到影响。
另一方面,大脑的出血、血栓等病变,会刺激脑膜、牵拉血管或神经,引起疼痛。
出现中风前兆,要及时就医,遇到突发情况,要立即拨打120,保持患者仰卧,保持呼吸通畅,解开衣物,不要过于紧张和哭喊,避免给患者造成压力,不要擅自给患者用药喂水。
出伏后,5类人是中风高危者,需高度警惕
1、高血压者;
2、心脏病者;
3、血液黏稠度高者;
4、习惯性便秘者;
5、酗酒者;
出伏后,中风高危者,自测患中风的几率
中风高危者,可以自己做2个动作,来自我判断患中风的几率。
动作一:手指夹白纸
取一张白纸,用左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夹紧白纸一端,右手拽住另一端,并往外拉,如无需用多大力,就能轻易拉出白纸,说明手部力量有问题。
动作二:手背托白纸
有问题的人,要再做一个测试:
双臂前伸、平举,与肩同宽,与地面平行,五指合拢,掌心向下。
另一个人,将白纸,放在一只手上,如10秒内,白纸掉落,或小拇指外伸,说明手臂力量有问题,存在中风风险。
用上述两个方法测试另一只手。
出伏后,预防中风,尽量做好“四个字”
第一个字:“吃”
1、吃苏子油,补充Omega-3脂肪酸
用平时吃的苏子,压榨成苏子油,其富含大量的Omega-3脂肪酸,对于预防中风,有很大的帮助。
临床科研证实:Omega-3脂肪酸,能促进心血管健全,降低血液中的LDL“不良”胆固醇和甘油三酸酯量,同时提升HDL“良性”胆固醇量。
Omega-3脂肪酸,能减少血管壁的垃圾残留,起到疏通血管,减少斑块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软化血管,使其有弹性,保护心脑血管健康。
所以,食用油中,加点苏子油,凉拌、油淋菜,做调和油,皆可满足人体对Omega-3脂肪酸的需求。
2、吃胡萝卜,补充β-胡萝卜素
胡萝卜等橙黄色食物,含有丰富的β-胡萝卜素,有助于预防中风。
有研究指出,每天摄取15~20mg的β-胡萝卜素的人,比每天只摄取5~6mg的人,中风发病几率相差很明显。
因为,胡萝卜素,能防止胆固醇氧化后,堆积在血管内产生血液凝块,胡萝卜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配合胡萝卜素,还可以减少中风对神经系统造成的损害,加速身体复原。
所以,生活中,经常吃点胡萝卜,也有助于预防中风的发生。
3、吃紫菜,补充镁
紫菜,含镁较高,日常多吃点,有助于预防中风。
相关研究发现,常吃富含镁的食物的人群,其中风发病率大大降低。
镁可以防止细胞膜上的钙,流入细胞内,而维持细胞内矿物质的增衡,故能保护大脑不致受到损害。
所以,多吃点紫菜,也是不错的选择哦。
第二个字:“喝”
1、喝好三杯水
水,是最好的稀释剂和排毒剂,主动喝水,有助于改善血液粘稠,预防血栓,降低中风几率。
每天,要喝好“三杯水”。
第1杯:睡前喝200ml温水
第2杯:起夜时喝100ml温水
第3杯:早上起床刷牙后喝200ml温水
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千万不要因为“麻烦”而忽视了这三杯水!
2、喝好代茶饮
代茶饮,也就是药茶,历代医书中昀有记载,对人体健康十分有好处。
日常喝好代茶饮,可以给血管清清淤,对于保护血管健康十分有利,可以预防降低中风。
自己动手,用蒲公英叶、荷叶、小叶苦丁,搭配成荷叶苦丁茶,用其泡水代茶饮,可降脂、排毒,有助于心脑血管健康。
荷叶,含有黄酮和生物碱类,可降低总胆固醇和生甘油三酯,从而改善血液粘稠状态,预防血栓的形成。
苦丁叶,可以使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面积明显减小。蒲公英水提物,可降低血清三酰甘油,有效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有助于改善血脂健康。
三者搭配在一起,做杯代茶饮,可以促进身体排毒,降脂、改善血粘稠,保护血管健康!
3、少喝酒
酒精,可能通过多种机制,包括升高血压、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心律失常和降低脑血流量等,导致中风。
酒精的摄入量,和出血性中风,存在直接的剂量相关性联系。
所以,生活中要注意少喝酒,能不喝是最好,可以可以减少中风的发生。
第三个字:“控”
1、控体重
日常要控制体重,不能太胖,要注意运动。
和不运动的人相比,常运动的人,中风风险能降低 25%~30%。
每个星期3-5次,每次40-60分钟,有规律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脚踏车或其他有氧代谢健身活动。
适量运动,帮助控制体重的时候,还可以锻炼身体,一举多得。
2、控血压
高血压,是中风危险因素,早期治疗高血压,可明显降低中风的发病率。
所以,日常控制血压稳定,十分重要,要注意少吃盐、糖等。
注意检测血压,如果血压波动太大,最好就医检查。
3、控情绪
生活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突然激动,危害健康。
当情绪激动时,可刺激交感神经兴奋,促使末梢动脉收缩,血压骤然升高,很容易脑血管破裂,形成中风。
所以,一定要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尽量平心静气。
第四个字:“戒”
1、戒熬夜
过度熬夜、生活不规律,可能导致脑血管病发作的。
尤其是,有高血压史、心脑血管病史者,更要注意,切莫熬夜。
生活中,不能是因为工作,还是因为要娱乐,都要注意,切莫熬夜。
熬夜对于身体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注意休息,保证睡眠时间,大大有利于人体健康。
2、戒烟
吸烟,是脑中风中独立危险因素。
烟草中,含有的尼古丁,可以使血管痉挛、血压升高及加速动脉硬化。
所以,生活中,一定要注意戒烟。
3、戒懒惰
生活中,一定不能懒惰,要注意运动,有助于强健血管,有利健康。
运动,可以很好的锻炼血管,提高血管运输血液的能力,延缓血管的病变,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活化,能够有效预防动脉硬化等。
每天坚持30分钟的快走、慢跑,是一项不错的心脑血管保健操,可以增强肌肉耐力以及血管弹性。
所以,切莫懒惰,动起来,助力身体健康。
最后,经常锻炼左手,有助于预防中风
研究发现,中风与生活习惯、运动方式有关。
缺少锻炼的右脑血管壁,异常脆弱,易发生破裂,因此,多活动左手,有助于预防。
可以每天早、中、晚,各做3次空抓手,每次各做400次。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麻烦联系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