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教师节,炸出多少“伪君子”

Sep.

11.2020

今年的教师节,就像是教育部策划的反腐倡廉活动一样。所有一线教师都被各种通知制度砸昏了头,然后在家长群里默默发上一条:“教师节不收礼,孩子的成绩就是对老师最大的回馈!”

一位孩子上小学的同事,就收到这样一条家长群里的短信。我问她:“那今年不送礼了?”她冷笑一声说:“都送完了。”

在同事口中得知,这位老师刚来当班主任的时候是坚决不收礼的,送了几次都退回来了。但是后来不知为何又开始收礼了,而且不仅收礼,还会主动“要礼”了。

同事玩笑似地和我说:“后来才知道,刚开始送礼时,是她第一次带班,可能后来胆子大了,都知道微信里要东西了。”

我问她如果不送礼会怎样,她回答说:“也不会怎样,就是一直发微信说孩子这也不行,那也不对。这不,自从我开始送礼了,她就给我发过一次信息,问我孩子运动会报什么项目。”

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家长也会给老师送礼,而且都会背着我,不让我知道。等到上高中后,我当了生活委员。教师节要给老师们准备礼物是理所当然的。那年刚上高一,老师让我们去给其他老师买礼物,代表班级赠送。我和班长去逛了文具店和礼品店,不知道买什么。后来发现有一种当时很流行的小闹钟,是通过翻折看时间的,觉得样式新奇于是就买了回去。结果班主任看了却十分不满意,说送闹钟是“送终”的意思,让我们拿去退了重买。

那个教师节,我们班主任很不愉快,我也因此而自责很久。直到高一结束了,我们要根据成绩重新分班。班主任悄悄透露给我们说,她要去重点班当老师了,以后不能带我们,让我们赶紧找关系进其他班级。

当时百感交集,觉得上了一堂很有教育意义的课。那就是社会是现实的,我们师生一场,其实也只是两种人生相互交集过一次而已。我们有自己的前程,老师也有,我们都在社会的熏陶下接受环境的现状,然后调整着自己,融合或是规避,总有结局。

如今,我对“老师”这个词是充满敬畏的。因为上学的时候被老师管束,害怕得罪他们,也怕自己因得不到表扬就会被同学排挤。但是反思“教师”这个职业,却是我曾经一度的渴望,和一时的坏脾气。

小时候,我们都有一堂课是谈及自己的理想。所有同学都会发言,说出自己的梦想。那天,无数伟大的“科学家”都在我们班级诞生。当然除此之外,“老师”这个职业也成了大家多数同学的选择对象。尽管在很多人说了要当老师的梦想以后,我一直想换一个另类的以示不同。然而当轮到我发言时,我还是说了想当一名老师。

那时,老师是神圣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天使,也是带给孩子们希望的一道曙光。

高三时,班主任排斥我们这些“转班生”,经常在课堂上当着众多同学的面说很难听的话。那时候和我关系很好的朋友对我说,老师去她家家访了,其实就是看她家境怎么样,从进家门到离开,老师没说一句和学习相关的话,却一直在说其他同学家长给她送礼的事。高考结束后,报志愿时我跟妈妈说,我不当老师。很多人都劝我说,这是女生适合的专业,可以考虑一下。但我很决绝,也发自内心地排斥。

大学后,突然有了支教的机会,我很想去,去贫困山区给上不起学的孩子们讲课,告诉他们世界很大,未来很精彩,不要放弃追求的脚步。然而最终还是不了了之,我始终介怀,希望有朝一日可以给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带去有用的知识,和温暖的守护。

其实,如今的教师很难做。教师节被各种反腐的制度牵扯着,不敢大张旗鼓地过属于自己的节日。明明社会风气就是如此,却还要站在风口浪尖接受社会的批判。

这个时代,不缺好老师,也不缺伪君子,所有人都在自己的原则下恪守自己的底线。然而教师资格证里没有品德这门考试,一个优秀的老师,并不一定资历高、教学质量好,只要他们能教会学生保持自信地生活,持续相信努力能换来回报,我觉得这样的老师就值得尊重,也应该被鲜花簇拥。

杜绝教师收礼问题,不是反腐倡廉的最佳手段。古时就有“束脩”一说,孔子以十条肉干抵学费,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悔焉。”老师做到了被人尊重,自然也应当受到家长、学生的爱戴与回报。只是这种“回报”并不一定要做在前面,为了自己家孩子得到更多“照顾”而送礼,其本质上就已经有违常理了。

学校是一个大染坊,每个学生都有接受“照顾”的权利。教育不能因为送礼而偏袒个人,但是老师却可以因为师德高尚而被赠以鲜花和荣誉。

昨天教师节,我给身为老师的家人们送了祝福,也给初中班主任发了信息,不是因为我想让他们帮忙照顾我的孩子,而是发自内心地感谢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给我带来的教诲。

有些老师,是不管他们是否还在自己的岗位上,是否在当下作为你的老师,都会受到爱戴和感激的。而那些将学生家长作为第二经济来源的老师们,却会在岁月的流逝中失去“老师”的称谓,失去了尊重也沦陷了自己。

再次补祝天下所有德行兼备的老师们

节日快乐!你们辛苦了!

雨萌小站

I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