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林黛玉的悲剧,是贾府造成的吗?

黛玉自幼入贾府,时常患病,终至香消玉殒。有读者在网上发问:林黛玉在贾府受委屈了吗?网上的红楼爱好者们,各有各的观点。

不得不说,抛开读者阴谋论的主观推断(如林家遗产被贾府挪用,王夫人冷落黛玉,甚至薛宝钗在燕窝中下毒等),仅从表面来看,贾府是没有亏待过黛玉的。黛玉来到贾府,一应吃穿用度,一如宝玉,把迎春、探春等三个亲孙女,倒暂且靠后了。宝玉说:凭他少了谁的,也少不了我们两个的。”

每月除了二两的月例银子,贾母还会额外补贴给她零花钱,黛玉也毫不吝啬,随手就抓一把钱打赏给送钱的小丫鬟。她生病要吃燕窝,虽不便向太太要,贾母知道后却马上让人给送来了。

富贵如薛家都没见过软烟罗,只是给黛玉糊了窗户。北静王送的念珠,黛玉还看不上眼。平时鸡髓笋、松瓤鹅油卷这种珍馐美食,更是不必说。加之贾府的上下吃穿用度本来就是远超清贵世家的林家,这是初到贾府时,黛玉的亲身感受,又怎会令她委屈了呢?

还有人说,也许黛玉物质上没受委屈,但精神上受委屈了。所谓精神上受委屈,也就是不被关怀,不被爱。的确,黛玉原本是林如海和贾敏的独女,掌上明珠,得到的是父母完全的爱,但若说不被关爱,却实在谈不上。

贾母不仅物质上对这个亲外孙女大方,情感上也是处处维护。放个烟花要把她搂在怀里怕她吓到,和宝玉闹别扭了要巴巴地来劝架,看个房间都不忘跟刘姥姥炫耀:“这是我外孙女儿的房间。”宝玉整日妹妹长妹妹短,凭她怎么使性子都相伴左右,连王熙凤这种泼辣势利的人,都待她分外亲近,不时和她开几句:“既吃了我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家做媳妇”的玩笑。

宝钗会像姐姐一样教导她,薛姨妈疼惜她愿意给她当干娘,她也会撒娇说:“姨妈你不打她,我不依。”都说王夫人对她不好,可侍女金钏儿去世时,王夫人急需一套体面的衣服给她做装裹,来不及做了,现成的只有预备给黛玉过生日穿的一套。她愁这是给死人穿的,不吉利,又怕黛玉多心。况且“她也三灾八难的”最终还是宝钗主动贡献了自己的新衣。可见连这个别人眼中并不算慈爱的舅妈,也有在小心呵护着黛玉的情绪啊。

丫头婆子,不管是王夫人的陪房还是贾宝玉的奶娘,她都是想怼就怼,不带客气的,对方也不敢争辩,哪像迎春还会被奶娘欺负。如此看来,黛玉非但不委屈,还是贾府的团宠呢。

那么为什么读者会觉得黛玉委屈,以至于有这样的疑问呢?因为黛玉身上,确实是有种让人难以忽略的悲凉感。从来到贾府的第一天起,她就每于夜深人静时暗自垂泪,刚开始还有人劝解,后来便逐渐习以为常了,连最忠心的紫鹃也只是在她独自哭着睡去后,替她盖好被子。

作者盛赞黛玉的才华,但她娟秀的文字里满是悲调。她会把好好的《春江花月夜》,改成《秋窗风雨夕》:秋花惨淡秋草黄,耿耿秋灯秋夜长。她会在葬花的时候低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她咏絮: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她咏菊: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她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她写的灯谜,连贾政都感叹恐非有福有寿之人。

或许在旁观者眼里,这样的女生敏感脆弱又矫情,一看就不是理想型。但是,如果她在孩提时代先后失去了父母,独自坐着小船,到千里之外的一个大家族里,尝试着适应一个新的环境。如果她从父母的掌上明珠,一瞬沦为靠外祖母庇护的寄人篱下的孤女。这一切,是不是可以理解呢?

黛玉初到贾府时,步步留心,时时在意,唯恐让人耻笑了去。后来虽然贾府长辈厚待她,但这种寄人篱下的不安全感和恐惧并没有随之消失,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再怎么锦衣玉食,她也只是一个依靠亲戚们的同情和怜悯生存的女孩。用她自己的话说,“我是一无所有,一草一纸,都和他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子小人,岂有不多嫌我的。”

她不知道,外祖母去世后,贾府还会不会是她的容身之地,也不知道,成人之日,又会被转手交给哪个陌生人,又要面对怎样的环境。她枉自聪明,却只能任人摆布。在这样的情况下,贾宝玉这个不太靠谱的富少爷可能是最能带给她安全感的人了。

但如果你以为,黛玉的伤感只是出于自哀自怜,未免太小看了她。她的悲伤,也带着对众生的悲悯。所以她会葬花,会给燕子留门。父母的去世带给黛玉的不仅仅是打击,还有成长。书中对林如海和贾敏去世前后的事都没有正面描写,以至于很多读者忽略了,《红楼梦》中丧父母者有之,但唯有黛玉,两次都是侍奉在侧,亲眼看着自己的父母去世的,难以想象,我们眼中柔弱的林妹妹每次都能很快回到正轨。

她是个多么聪慧的小女孩啊,想必在她心里,对死亡和离别早已有了刻骨铭心的体会。她喜散不喜聚,喜悲不喜欢的特质,那时就奠定了吧,她可能是大观园众多姑娘里,唯一能真正明白世间好物不坚牢,朝霞易逝彩云散的一个。

大观园是女孩们的乐园,在这座乐园里,黛玉也像其他女孩子一样,度过了许多温馨愉快的时光。她也在贾府的庇护下不慌不忙地成长,只是这些色彩,终究还是没有盖过她这一生,灰白的底色。

或许有些事情,不是只有黛玉才会经历,每个人都逃不掉。只是有的人经历得早些,也就懂得早些。而最深的绝望,不是寒风凛冽时于无边的黑暗中祈盼着黎明,而是在温和的傍晚,看着落日余晖,一点一点被夜色吞噬。

黛玉死了是很可惜,能说贾府没照顾好林黛玉吗?不能。只好说作者垂怜黛玉,让她病得重了些,好让她在夜幕降临之前,永远闭上眼睛。

作者:梧桐文化谈,本文为少读红楼原创作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