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信平丨牙
牙
作者:郑信平
回老家,吃饭时,老妈说前段时间牙龈肿痛,到乡卫生院去,医生说牙根都断了,要拔掉,但不给拔,到县里去,更严,要证明材料,后来没办法,只好找小诊所,三两下就给拔了,不痛了。
痛是不痛了,但老妈又少了一个(颗)牙。近一两年来,老妈嘴里的牙齿老是闹罢工潮,连绵且有不到全面化誓不罢休的意味。
老妈说话的口气,看似平常,且在叙述时还有为自己的东跑西跑,最终能在小诊所解决了疼痛而露出小孩般的高兴劲呢,好似因为自己的小聪明解决了多大的问题似的。我看,那微笑高兴、轻快语气后面隐藏了老妈的伤感内心呢,因为,她讲起了小时候如何能在一两天内咯嘣掉一大盘的蚕豆而牙齿丁点感觉都没有的快乐往事,且连续讲了好几遍。
这下子好,我印象中老妈那整齐细密,白亮如玉的牙齿,只剩下门牙等几个前面的把关防漏(风)了。那端正俊俏的脸庞,也因了牙齿的消失而塌陷,而干瘪。
我又一次认真仔细地看了下老妈,发现她已经完全成了老太太。几年前还是光亮乌黑的头发已是枯涩茅草般地杂着众多的白发了;坚挺的腰身已是肩膀左高右低,走起路来一高一低了,虽然那时脚步也是拖沓着的,但步子还是蛮大的,不像现在的小碎步;饱满的脸庞也因了牙齿的脱落而成了阔嘴巴的抿嘴老太太,连说的话都有点含混不清了,漏风关不紧嘛。
老妈说,少了大牙,很多东西吃不了,我听的心里很难过。我知道,咀嚼和研磨靠大牙,这下子泡了汤,很多原先能大快朵颐,且能在吃的过程中体会到的味道和香气,老妈现在只能望物兴叹,仅剩咽口水的份了。长久下去,恐怕连味觉都要大受影响呢。
或者用高压锅压烂了再入口,这就大大打了折扣,变成纯粹的填肚子补营养的食物了。就如夜宵摊,去年创建卫生城市,一律进店经营,成为好似吃个晚餐似的,全没了那种夜半脱光膀子,对着电风扇嘬吸螺蛳,又热又辣全身冒汗时,吹瓶冰啤酒,又一下子冰爽到家的刺激劲。
我们这小孩子出生后,有俗语“七坐八爬,半岁长牙”,意即婴儿出生,六个月左右,就开始长牙了,这是乳牙,这于家里的大人来说,是值得庆贺的大事,表明小孩子的身体发育是健康的,要给准备些稍为可咀嚼的东西了,好让人家体会到吃东西的感觉,知道食物的滋味。等到了六七岁时,乳牙开始一颗接一颗地脱落,逐渐换上伴随其一生的牙齿,这更是要注意的大事,一是小孩此时不要吃太硬的东西,免得伤害到未固定好的新牙,二是不要用舌尖顶,免得牙齿长歪了。此时的换牙,是伴随着小孩面颊和下巴骨骼的成长而进行的,所以有点慢,有的要到十七八岁甚至更晚,最后一个智齿才能长好。
我们都知道牙齿是人体最坚硬的器官,红口白牙,大家都看得到,指得出,但如来些如下的名词,我看很多人会和我一样,蒙了头。像《难经·四十四难》有“齿为户门”(户门),道教的《黄庭外景经·中部经》有“玉匙金钥身完坚”(玉匙),《云笈七签》卷十一有“呼吸元气以求仙,仙公公子已不前,朱鸟吐缩白石源”(白石),明代周履靖的《夷门广牍》有“齿乃骨之余”,《本草纲目》有“齿者,骨之余也”(骨余),以及《龙龛手鉴》有“酹,齿也”(酹),还有称呼美女的牙齿为“玉齿”、“瓠犀”,光看这些,相信云里雾里的居多吧,其实,它们都是牙齿的的别称。
记得小时候换下来的乳牙,大人总要叫我们拿回家,丢到床底下去,不记得是什么意思了,现在看来是不是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得弃之野外的延伸呢。反正不懂,每一次换下来的牙齿,都会揣回家,照大人的吩咐丢到床底下。一般都是龇着牙咧着嘴捂着腮帮子,看着那尖尖的牙根,洁白的牙齿,有时还带点血迹,舌头一个劲地顶着那空洞的牙龈,有时还会思考下牙齿怎么会掉落,牙齿硬不硬等问题。至于为什么丢床底下的深层次问题,不在考虑范围之内。我曾用锤子敲过牙齿,看砸碎了里面是什么。
这次老妈说,她拔下来的牙,拿回家给丢到床底下去了,我听了,心里突然一震,老妈的心思看来比老爸更多,她更有想法。想那时,老爸每掉落一颗牙齿,就会说,机器零件磨损了老了,要退出了,都是随手一丢的。而老妈这次说从外面带回了拔下来的牙齿,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我不知道,也没有问老妈,只是听她一个劲地讲起小时候磕蚕豆的往事,重复了很多遍。
饭后,我突然醒悟,想起饭桌上她中午吃的那盘苦瓜,与晚上她炒给我们吃的不同,可以说是水煮的,很烂了,一点青翠的颜色都没有,我尝了下,入口即化,只有苦的味道。原来老妈带回家的,是她拔下的最后一颗磨牙,她再也不能研磨和咀嚼任何想吃的稍硬点的东西了,难怪她在我面前一个劲地提起小时候的往事呢。
我看,这颗牙齿,对于老妈来讲,确实是有特殊意义的。因为,这,意味着什么……,我无法言语,心中只有感伤。想老爸在世时的最后七八年,也是牙齿一颗接着一颗掉落,老妈从硬饭到软饭到稀饭(面条粉丝年糕)地改变着,为的是让老爸能吃饱,可最后还是扛不住自然规律。
这两年老妈的牙齿也和当初老爸的一样,在逐渐退休着,入口的食物也好像他们的性子,从倔强有个性(硬)到差强人意也可(软)到委婉退让至无可退让处(稀),一个劲地改变着。没法子,人在大自然面前是渺小的,在自然规律面前,是毫无还手之力的。
杜甫说“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老妈她一辈子劳累,已是耗尽了精血,耗干了骨髓,现在,连牙齿也没有了。
(2021年7月24日)
文/郑信平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郑信平,江西玉山人,四川大学毕业,哲学博士,曾在乡镇、县级政府任职,挂职中国人民银行总行,现为中部某省地级市公务员。从事金融口工作。喜藏书、阅读,也喜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