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翡翠知识
翡翠在清宫中作为一种新的玉料,多用作生活用品,当然其中有的也涉及到宫廷典章制度,如用作朝珠、翎管、宝玺等,但都未能进入大典和祭祀场合。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翡翠在宫廷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民间翡翠艺术品收藏一直稳中有升,随着民间老翡翠资源的枯竭,预计在未来几年,其价值还会突飞猛进,尤其是古代精美翡翠,将会用它所蕴藏的特有的文化底蕴散发出它迷人的光彩。
对于将翡翠称为「绿玉」的提法,杨伯达先生曾对其进行过考辨,认为绿玉是以颜色命名的玉材,如果是玉类,和田白玉河、墨玉河所出之碧玉和天山玛纳斯所出之碧玉均是绿玉,清廷对上述绿玉往往称碧玉,非玉的翡翠于内廷称为绿玉。绿玉是内廷所用之翡翠的别称。不过查看文献及实物,绿玉并非专指翡翠,清廷也并非仅以碧玉之名称呼和田及玛纳斯碧玉。在乾隆皇帝眼中,和田玉中的碧玉与青玉均称为绿玉。在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多件和田青玉器及碧玉器上也有乾隆御制诗文,其诗文题目和内容均会提到此为「绿玉」,但与实物对照,或为和田碧玉,或为青玉。
在翡翠高热度地流行了大约两百年后,清王朝走完了自己的路,中国社会进入了深度动荡时期,翡翠也随之开启了大动荡、大流动的历程。清帝逊位后,民国军阀战乱不断,应许的赡养费不到位,宫廷无奈只能变卖财宝以维持基本的皇 家体面。此时,浓缩财富最多也最 好兑现的就当属顶 级翡翠了。嫔妃、太监、丫鬟们眼见时局不妙,各个都为自己早做打算,一双双红眼睛也盯紧了翡翠。皇宫如此,王 府就更加不堪了。反倒是一些里里外外游刃有余的权臣,趁机上下其手,捞得盆满钵满。这一时期发达起来的还有军阀、官吏、洋买办和工商业者等等。伴随着财富的移位,顶 级翡翠也大致发生了同样的转移。只是这些新富阶 层深受西方文化影响,喜欢的是西式的戒指、项链、耳环、表链饰物等等。流转到这些人手里的那些顶 级老翡翠基本都重新改制成了新款式的西式饰物。
翡翠进入中国的可考历史不长,年份相对较短;二来是限于当时的开采技术和审美,老翡翠的质地以如今的眼光来看大多较差。
据李莲英等的《爱月轩笔记》,慈禧太后墓中翡翠制品有:翡翠西瓜两个、翡翠甜瓜四个、翡翠白菜两棵、玉佛二十七尊、翠桃十个。以上任何一种都价值数百万两白银。
翡翠的历史能追朔到的不是很久远,仅起于明代,盛于清代,到了今天仍备受人们的追捧,在中国人的心目中翡翠的地位可见一斑。而关于翡翠的一些流传、一些故事更加赋予了翡翠神秘的面纱。在民间常流传老翡翠之说,那么这个“老”字是有两层含义的,一方面指翡翠的年代老,另一方面指翡翠的种老。老翡翠手镯,就是说那些有一些年代历史的,而且种质又好的翡翠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