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过的人 读过的书 经历过的事
成就了当下的你
近日,在读田晓菲的《七发》,“大家读大家”系列之一种。陶渊明、谢灵运、萧纲、庾信、汤显祖《桃花扇》、《金瓶梅》到郁达夫,总共七人或作品。不同专题的研究文章汇集,应该说较好地呈现了她的研究,也可以让我这个门外汉一窥她的研究思想。不同于学院式的论证,她的研究偏于感性,她的文章词彩飞扬,不受三段论式的影响,所述兼如同清泉流于笔端。早些时候,听说过她关于《金瓶梅》的解读,如今也是找了来《秋水堂论金瓶梅》,但没有急着读。当然,肯定是要读的,好东西怎么能够错过?想着以《七发》这个集子作为引子,对作者有了一定了解了再读,岂不更好?如若不然,恐怕是要吃力的了。
《七发》中她对中古诗歌的研究,特别是魏晋诗歌的解说,使人有沉浸式的体验和感悟。所谓沉浸,来源于她对特定对象的研究是建立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开展地研究,而不是立足当下的或者历史的认识来看待自己的研究对象。在她看来,被历史或当下定义过的研究对象已经不是研究对象本身了,而是被异化的对象。这一点,在她对于陶渊明的研究上尤为凸显。她着力于恢复历史人物和作品所展现出来的人物全貌,而不是被过分解读的某一个特点,使我们对历史人物有新的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例如从文本的嬗变中重新认识陶渊明,从谢灵运的诗词中体会他的多样性格特征,从郁达夫的成名作里跳出来研究人物的真性情。这些研究文章虽然已经发表许多年了,然而这样的研究方法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使我们能够突破对于人物的刻板印象,从而认识历史背景下更真实的个人。喜欢读这样的研究文字,作为散文,他们足够优美;作为论文,他们足够智慧。我想《秋水堂论金瓶梅》这部书,也应该会别有一番风味吧。读书,应该是识字以来一直保有的喜好。但,踏入读书圈子,也就这三五年的事吧。所以,知道陆灏也晚,买他的书就更晚了。并不是买不到,而是一心追求签名本,所以许多好书已经被签名二字遮住了,错过了不少很好的学习机会。《不愧三餐》出了一年多时间了,仍然记得当初被追捧的热情,各个读书微信群热闹的讨论和朋友圈的各种晒书。如今,似乎淡下去了,因为毕竟这一类书属于小众书,只在从事文史及相关学习研究的人群里流传。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还是少得可怜,这也是书友们常常哀叹的真正的读书人越来越少的现象。拿到的这本《不愧三餐》是硬精装的,仿皮面圆脊胶装本,属于收藏版本,绿色封面金色压花框非常漂亮,书名和出版社名却是银色压花,显得比较暗淡,封底有草鹭的银色压花标识。俞晓群老师手下的团队做出来的东西,还是喜欢的,书的手感非常好,纸张舒服,这也是读书人除了书的内容之外最在乎的了。记得他们也卖过陆灏老师的签名本,只不过价格要高出许多,但是仍然被一抢而空。到了出这样收藏级别的书的时候,已经是4印,具体印量多少则是个未知数。不过,抢的人少了,这次双12的活动价格是我购书以来的最低折扣了(当然,除了旧书)。也是,草鹭给读者朋友们的莫大回馈吧。草草翻过目录和后记,晓得这套书选自陆灏老师的读书笔记,属于专栏文章一类的集结出版。内容涵盖范围较广,适合于浅阅读,就是尝尝味道。如果想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书或作者,那就得找专门的书去深入挖掘学习研究了,这本书是满足不了这般细嚼慢咽的胃口的。这样的文章于当下的阅读环境是相宜的,报纸专栏的特色不就是撩开生活的一角吗?要确知生活的滋味,还得走进生活本身。读书随笔也是如此,陆灏老师以自己的所读所感做了一个引子,你若喜欢,深入挖掘就是了。而我,也只是写下这段文字,告诉你书的情况,喜欢的话还是要买来一本,读一读才好。和陆灏老师的《不愧三餐》一起买回来的,还有毛尖老师的书《一寸灰》,与《不愧三餐》装帧效果一致,是出的一个收藏精装系列。《一寸灰》买来两本,封面金色牵牛花压花非常漂亮,一本是红色封面的,另一本是蓝色封面、毛边本、毛尖老师签名钤印的。而我家里还有一本,白色封面精装本,老师签名题上款的,也就是说现藏《一寸灰》3种。也许有些人会说,买那么多干啥?对于藏书爱好者来说,如果喜欢一本书,再多的版本也是要收全的,而我只是把自己喜欢的设计版收藏罢了。爱书藏书,有时候就像疼爱自己的爱人和儿女,怎么着都是不过分的。我收藏这本书更多的是因为喜欢毛尖老师的文字吧。早些时候,在读完《一寸灰》后,写过一小段文字《读毛尖的文字,真爽!》,现抄录在下面吧,好的文字是值得珍视的。
活在芸芸现世,很难找到让人莞尔一笑的好文字了。但,毛尖的文字足够温暖,足够幽默,足够机智,也足够辛辣,每每让人笑出声来,也让人心头一暖。
……
如果把毛尖的文章和美食来比对一下,我想有时候是火锅,各种味道浓烈的在心头对峙;有时候是沙拉,虽然是不同的水果蔬菜却清清爽爽的让人欢喜;有时候又是一碗粥,喝进去,暖暖的,舍不得一口气喝完;终究还是傍晚路边摊的最后一口啤酒,略苦涩,不乏回甘,引人轻叹:真爽。
读毛尖的文字,真爽!
近日得到消息,可能又要推迟回家了。风雪之夜,除了读书,就是想念。“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西北大地,“巴山夜雨”是没有的,“雪拥蓝关马不前”倒是极为相近的了……
(照片均来自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