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开古诗词之谜(之一)
最近写作任务重,一起学唐诗不能天天推出了,致歉。翻旧稿,看到给某单位办讲座的文稿,编辑一下,发出来,与亲们一块体味古代诗词的妙处。
大家好!
很高兴能有机会与大家一块交流学习古诗词的感受。
这些年,随着央视诗词大会、网络讲诗词的盛行,古诗词热了起来。有一个问题就来了:
现代人为什么还盯着古诗词不放?
这个问题,我给出的答案是:一是工作需要,二是自身需要。
我们写评论员文章,到结尾处,为了提高调门,往往需要来两名诗。可用来用去,就是那几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用滥了,就没意思了。所以,要阅读。
这样说,感觉我们做评论的太古板拘执。其实,这是咱中国人的一个传统。也是咱们几乎所有工作岗位都需要的。
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话似乎把诗的作用讲得太大了。怎么不学诗就不能说话呢?其实,孔子一点都没有夸张,在孔子那个时代,人际交往,真的离不开诗。春秋时重辞尚文成为一种风尚,各诸侯国在外交中都得用诗。春秋《左传》上记载,在哪一种礼仪中使用什么乐章,与礼仪的性质、规格,以及参加者的身份、地位等密切相关。赋诗是要追求意义的隐喻,避免直接表达的直白。
为证明这个,我查《左传》,随手一翻,看到《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读一遍,就发现其中讲到诗的有两处。
一处是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为卫侯求情,求晋国别去打卫国了。晋侯先赋《嘉乐》以示欢迎,齐国景子代齐侯赋《蓼萧》,郑国子展代郑伯赋《缁衣》,诗的内容都是赞誉晋侯,对晋表示自己的忠心,希望晋侯答应他们的请求。这几首诗都被孔子收在《诗经》里,现在还能看到,都是通过诗歌的隐喻把自个的立场观点给表达出来。赋诗双方你来我往,互相应答,使针锋相对的斗争在表面上变得温情脉脉,不致于一言不合就开打,也让各方在交流中有了回旋的余地。
一处是楚国大夫声子出使晋国后,楚国重臣子木问到晋国情况,声子趁机为他好朋友伍举说情,说,咱们楚国的人才都跑到晋国去了,中间声子引用了两句诗。“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意思是说,人才都走了,国家就是浪费人才,也是受到巨大的损失。“不僭不滥,不敢怠皇,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意思是说,不越礼不滥用,不敢太懈怠,向下国发布命令,给予他的福禄,隐含的意思是要求楚国要善待自个的大臣。最终,楚国赦免了伍举,接伍举回来了。
外交中用诗歌,谈话中用诗歌,这种传统一直延续着。
《三国演义》上“抄”了《世说新语》上一段:说大学者郑玄有学问,连他们家的婢女都熟背诗经。一个婢女受惩罚,跪在泥地里。另一个婢女打趣问:胡为乎泥中?婢女回答说:“薄言往愬,逢彼之怒。”问答都是诗经中的诗句。一个是《式微》中的句子,一个是《柏舟》中的句子,意思是说,你咋陷到泥中呢?我去找他汇报事情,却碰上他正生气。
这种传统不是没道理的,孔子说:“言而无文,行而不远。”而诗词的语言往往经过千锤百炼,很有表现力。
所以,到现在,这种传统还在延续着。
在韩国首尔大学演讲,引用王之涣的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比喻中韩关系发展要抓住新机遇,迈上新境界。
在坦桑尼亚演讲时说,引用王安石的诗句“人生乐在相知心”,说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同为第三世界国家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2013年4月7日,在博鳌年会上做主旨演讲时,引用《增广贤文》上的诗“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很好地解释了世界各国为什么要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刚离任的原河南省委书记王国生也爱引用诗词,外交部河南全球推介会上,他引用了三句诗。“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来宣传河南的厚重文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说的是今天的河南生机盎然;“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预期明天的河南会更加美好。
借助诗歌的表现力,营造舆论,推动工作,应该成为领导干部的一种本事。
这是说工作,其实,就个人来说,读点古诗词也是人生的需要。
带过小孩儿的都会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婴儿睡觉醒来后,看到房间里没有人,就会大哭,家人来了,亲人抱起来,就不哭了。婴儿最初表现出来的需求,其实也是所有人的一生都需要的。
从哲学上说,亚里多德两千多年前就说过,人的第一属性就是社会性,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人分不开,人所以成为人是生活在人的群体中,离开了这个群体,就会失去了人的属性。特殊环境下形成的“猪孩儿”“狼孩儿”就是反面的证据。
但是,人与人接触得近了,难免就会有冲突,这种冲突不只是利益上的,还有情感上的。还说婴儿,睡醒了,没人抱,会哭,如果来个陌生人抱起来,不但止不住哭声,还会哭得更响。为何?因为两者中间缺少感情。
人是感情的动物,又是有心理空间的。之间的距离需要一个度。我觉得社会科学这块,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要求人互相保持一定距离,像法律、社会管理等学科。一部分是要拉近人的距离的,就是文艺。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在拉近距离与保持距离的张力中,社会才能和谐,对个人来说,才能达到心理的平衡,情感的平衡。
文学满足人的就是拉近距离,达到心意相通,让每个人觉得自个不是一个人,有朋友,有亲人,自个存在才有价值,自个活着才有尊严,有意义感。
所以,在文学作品中,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表达这种人这种需求。一方面,描写心意想通的美好,像贾宝玉和林黛玉,一个心里想的什么,另一个就知道,即使发生点小矛盾,两个人马上就会消除误解,而这小矛盾,也是因为两个人想亲密无间。比如,贾宝玉在大观园里写了对联后,贾家仆人向贾宝玉讨赏,把宝玉佩戴的饰物都抢走了。林黛玉马上想到送给贾宝玉荷包也给人抢去了,很生气。把正给贾宝玉做的香囊也铰了,贾宝玉却解开衣领,拿出贴身戴着的荷包,给林黛玉看,又生气林黛玉不理解他,数落林黛玉几句,林黛玉气得哭,又铰,贾宝玉连忙劝住。这是以矛盾来激发其心意相通,更突出地表现其互为知己,让人感到是那样地美好,就像民歌中所唱“眉对着眉来眼对着眼,眼睫毛动弹把言传。”人类需要这种心意相通,而文学作品就是满足这种需要。另一方面,从反面讲心意不通相通造成多大误会与伤害,谁都落不了好。这方面的作品也有很多。刘震云的小说《一句顶一万句》就是说的这种情况,两人隔膜,说上一万句,再努力,两人在一起也不会好,反而是“最好交情见面初”,有的人第一次见面,只一句话,就会产生极大的好感。
古诗词多是写情感的,一两千年来,流传下来,中间存有咱中国人的共同情感,极能满足人心意相通的诉求。
从正面写的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反面写的也有:“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我们需要的激发情感的力量,能够调节我们情绪的力量,能够激发我们奋进的力量,在古诗词中都能找到。“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诗歌超越时代能把我们感情表达,能激励我们前行。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比那个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更有表现力吧?
“空有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这样的诗,可以自我陶醉下,自爱自怜一下,免得心理压力过大,精神崩溃。
“万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这样的一些词,可以让我们坚定信念,不在意自个得失,砥砺前行。
总之一句话,无论是从工作还是从个人的需要出发,我们都应该读一些古诗词。
毛泽东同志就很会利用诗词的作用,他常抄一些诗词教育子女,联络战友,推动工作。
他写信鼓励儿媳邵华“女儿气要少些,加一点男儿气,为社会做一番事业”时还说:“《上邪》一篇要多读。”
《上邪》是乐府民歌: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
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
夏雨雪。
天地合,
乃敢与君绝。
有的说是表现爱情的,有的说是战士表达忠君的誓词,但无论表达什么,里面表达矢志不渝的精神是非常宝贵的。
女儿李讷生病,毛泽东写信说,生病时容易悲观,信心摇荡,这是意志不坚决的表现,又说“意志可以克服病情,一定要锻炼意志!”然后他给女儿抄了一首诗,就是王昌龄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说:“这里有意志,知道吗?”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给儿媳刘松林写信,抄了李白的几句诗: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返。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还对刘松林说:这是李白的几句诗。你闷时可以看点古典文学,可起消愁破闷的作用。
在1961年第二次庐山会议时,这几句诗还被毛泽东抄了,送给在庐山的政治局常委,来统一思想。
胡乔木生病,毛泽东写信抄了曹操的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让胡乔木注意保养。
毛泽东是个诗人,用诗词推动工作的例子很多,中间最著名的是与尼克松会晤,他用杜甫的诗“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来说服党内同志,要与尼克松谈,改变中美关系。
古诗词对工作,对个人生活都有极大的帮助,读一些古诗词还是很有必要的,然而,问题就来了,很多人觉得诗词很难懂,看了不知道它说什么。咱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是俺的公众号,请亲们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