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 角 “上 位”,自 带 光 环

1
比主角还出风头的配角
提起配角,也许不少观众会想起今年罹患肝癌去世的吴孟达。
达叔作品数量极为丰富,很少出演主角,却与周星驰创造了无厘头喜剧电影的辉煌。
他说,“我是配角,但我把配角当主角演。”
正因为吴孟达将每个角色都塑造得活灵活现,有血有肉,让无数观众记忆深刻,被誉为华语电影的黄金配角。
红花还需绿叶配,虽有主角与配角之分,但配角演绎得比主角还出彩的案例可真不算少见。
童年阴影系列盘点绝对榜上有名的超级大反派江玉燕,江湖戏谑一个硬生生把整部剧杀到只剩下剧名小鱼儿与花无缺俩主角的狠人。
在《小鱼儿与花无缺》中,江玉燕虽是配角,却是罕见的女性终极大boss,心狠手辣大杀四方。
光从外表看很难想象,这样一个明媚靓丽、楚楚可怜的美人竟会如此狠毒。
杨雪演绎的江玉燕,黑化根本无需妆容加成,眼波流转、一举一动便是计上心头。
三百万的低成本喜剧电影《疯狂的石头》,以小博大票房大卖,一举打响了导演宁浩的名头。
而在这部电影中,让人时隔多年记忆犹新的,是当时默默无闻的六番配角黄渤。
他演的笨贼黑皮承包了观众的绝大多数笑点,表演真实生动,满口方言的黑皮深入人心,黄渤也因此走红。
17年的爆款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创下收视纪录,然而这部剧最火的却不是陆毅扮演的男主角侯亮平。
老戏骨吴刚饰演的李达康书记,俨然盖过了侯亮平的风头。
达康书记成功出圈,网友们发的每一个表情包都有责任,达康书记唯粉甚至喊出了“达康书记的GDP由我守护”的口号。
2008年克里斯托弗·诺兰执导的电影《蝙蝠侠:黑暗骑士》,在很多影迷心目中是最好的一部超级英雄电影。
英年早逝的希斯·莱杰成就了一个经典的小丑,恐怖、黑暗又真实,在去世后因为小丑得到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虽然是配角,但希斯·莱杰近乎疯狂的出色表演,让小丑抢尽蝙蝠侠的风头。
这些留下浓墨重彩的配角,并没有因为戏份的多少、为主角作配而黯然失色,反而让观众过目难忘,甚至不少盖过了主角的风头。
2
配角如何出彩?
主角与配角之分历来为大家津津乐道,甚至为此衍生出了所谓的主角脸和配角脸。
艺术作品中有个很有趣的现象,为了符合主角定律,编剧往往会让主角享受绝佳气运,赋予其主角光环。
配角就没有这样的好运气,更没有什么光环了。
那么,配角为什么能大放异彩,甚至盖过主角呢?
除了角色本身人设的加成外,配角的魅力一般取决于扮演者。
 
幸运的话,扮演者演技和颜值均在线,配角人设也讨巧,三重buff加持,配角的风头盖过主角不在话下。
任何文艺作品里配角的重要性都毋庸置疑,小印认为,配角在影视剧中最重要的作用是补缺。
塑造配角,可以填补主角人物设定中缺少的部分,打造与主角截然不同的人物形象。
因此,配角一般有三个作用,出彩的原因也基本在于这三点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首先就是制造戏剧冲突,角色站在主角的对立面找麻烦,多为主角的仇家、故事里的反派。
角色之间产生的巨大戏剧张力能够引人入胜,让观众为之共情。
《小鱼儿与花无缺》的江玉燕显然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她有残忍无情的亲爹和刻薄凶狠的嫡母,是个可怜的私生女。
但也心机深重,聪明毒辣,杀人无数,杨雪精湛的演技将美女蛇江玉燕的美和狠完美呈现。
她能够和主角对抗到最后,在女性角色中很是少见,却还是死在了唯一喜欢的男人手里。
二是满足观众的审美趣味,使之产生移情心理。
 
2003年首播的电视剧《雪花女神龙》便是典型案例,男配甚至碾压男主。
乔振宇饰演的男配欧阳明日是无数人心中古装美男白月光般的存在,当年网上赫赫有名的天涯四美之一。
他眉眼如画,温文尔雅,额心还有一点朱砂,翩翩公子却身有残疾,情意浓浓却爱而不得。
美强惨加深情男配的设定,乔振宇的演绎,相辅相成,赋予了欧阳明日无与伦比的角色魅力。
三是观众能够将自我投射到角色身上,产生代入感。
 
07年爆红的现象级电视剧《奋斗》,王珞丹在其中只是五番配角,但是她饰演的敢爱敢恨、心地善良的女孩米莱,得到了诸多观众喜爱。
米莱家境优越,待人真诚,却被闺蜜夏琳和男朋友陆涛以爱之名双双背叛。
她什么都没做错,只是陆涛不爱她,这样的角色很难不让人心疼。
总的来说,配角完成以上作用,激发观众的情绪价值,基本便能塑造得足够出彩。
 
3
配角大出风头,好吗?
塑造人物形象,是任何作品的重中之重。
但如何把握主角与配角的平衡,显然是门技术活。
优秀的作品从来不会缺少优秀的配角,配角本身就是作品重要的组成部分。
 
配角塑造得好,同样会让人念念不忘。
但是,倘若配角大出风头,甚至可能碾压主角呢?这究竟是好是坏?
尤其对主角控而言,让主角沦为陪衬,似乎难免有喧宾夺主之嫌。
配角塑造得太好了,甚至盖过了主角,这并不是配角的锅。
如果缺乏对角色的深度立体展现,只在主角光环下加载进度条,那么主角自然也有可能成为工具人。
现在值得担忧的并不是配角风头盖过主角,反而恰恰是出彩的配角越来越少,剧情的“工具人”却泛滥成灾。
工具人的存在,只是为了强行推动剧情发展,刻意用来衬托主角,或者肤浅地满足观众虐渣、猎奇的心理。
突出的是工具的单纯“工具性”,却失去了作为人的复杂“人性”,简单粗暴,千篇一律。
《都挺好》里自私自利又懦弱的苏大强,《安家》里一味重男轻女、压榨女儿的潘贵雨,《三十而立》里刻意当小三、勾引已婚男的林有有……
这些配角成为引起观众茶余饭后讨论的热点人物,刻意制造矛盾冲突,莫名其妙洒狗血,强行虐主角,其实难以在故事中合理自洽,行事逻辑荒唐可笑。
让观众看得生气、博眼球、赚热度,但对于作品内容来说并没有丝毫裨益,人物只是肤浅地悬浮在故事里。
工具人泛滥,是当下市场浮躁,创作者急功近利投机的结果。
 
以挑拨观众情绪、制造热议话题为导向,影视剧里批量生产讨喜或可恨的反智工具人,没有审美价值可言。
好的配角,应该是能够使得作品锦上添花,而非矮化成收割观众情绪的工具人。
哪怕是配角,也应当拥有作为“人”的特质,在编织得合情合理的故事世界,与主角一起,折射出人性弧光,给予观众深刻的触动。
在小印看来,配角大出风头,未必是好的作品;但是,好的作品,配角一定出彩。
 
作者:点点
(0)

相关推荐